江南官网app 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综合信息 > 船用核电站(民用核动力船只)
船用核电站(民用核动力船只)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2-10-29 04:15 点击:178 编辑:admin

1. 船用核电站

经营面临重重困难的日本东芝公司近日宣布旗下美国核电业务子公司西屋电气申请破产,可能给东芝带来1万亿日元损失。

西屋电气被誉为全球核电技术巨头,但目前债务总额高达98亿美元。西屋电气怎么会走到破产这一步?这一无奈之举将给困境中的东芝公司带来哪些影响?我们请专家为您分析。

——编者

1

西屋百年辉煌历史难再现

东芝天价收购成“滑铁卢”

问:美国西屋电气和日本东芝公司都是全球著名电器企业。为什么东芝公司会收购西屋电气染指全球核电业务呢?

答:美国西屋公司成立于1886年,总部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该公司曾是世界著名的美国电工设备制造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核电技术服务承包商。目前,西屋电气为全球近50%、美国近60%运行的商业核电站提供了核电技术。

1955年,西屋电气为美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提供了S2W船用反应堆。1957年,西屋电气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核电站提供了世界上首台压水堆核电机组。在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之前,西屋电气负责承建了美国约50%的核电站,在海外也单独承建了31个核电站。同时,西屋还联手国外企业共同设计了其他81个核电站。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西屋的职员数量以及销售额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但是,美国三里岛核电事故发生后,受美国停建核电站等因素的影响,西屋电气销售业绩开始下滑。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屋电气开始逐步抛售其核心业务部门。1999年,西屋电气将其旗下核电业务部门以12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英国核燃料有限公司。2006年,英国核燃料有限公司以54亿美元的价格再将其转手给东芝公司。后者由此获得了西屋电气77%的股份。

众所周知,成立于1904年的日本东芝公司曾是全球著名的电气公司。进入本世纪以来,东芝公司认为随着中国和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崛起以及各国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全球核电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为此,东芝公司开始染指全球核电业务。

2006年收购西屋电气,正是东芝公司出于想借此获得下一代核电技术,以便进一步开拓全球核电市场的目的。但是,东芝公司的出价,比当时日本其他核电企业竞购西屋的价格高出了一倍,此举令日本国内核电同行颇有微词。此后,瞄准全球核电业务的东芝公司继续斥资16亿美元,将西屋股份增持至87%,最终以7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西屋。

笔者认为,东芝公司并购西屋电气的幕后原因是基于今后中国核电技术将选用其拥有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判断。但是,没想到此次收购却成为了东芝公司投资全球核电业务“滑铁卢”的开始。

2

步步深陷越“套”越牢

内外交困“丢车保帅”

问:作为全球技术巨头,西屋电气怎么会走到破产这一步?东芝出现大幅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答:2015年,东芝公司通过西屋电气收购了另一家美国CB&I公司的核电业务子公司,成为此次“核电门”事件的“导火索”。

在并购之前,西屋电气与CB&I的子公司曾是多年的战略伙伴,两家公司2008年共同承包了美国乔治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各两组核电站。

根据东芝公司公布的报告,自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以后,各国政府再次加强了对核电站的安全标准,美国更不例外。此举使以上四组核电站建设所需相关设备、器材等成本不断攀升,工期一再延误,由此造成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最终导致建设费用远超当初2万亿日元的施工预算,达到2.6万亿日元,工期也分别延迟了1年至3年不等。

按照东芝公司的说法,根据当初的约定,如果用于核电机组建设的周转资金低于11.74亿美元的话,其不足部分将由CB&I公司负责承担。但是,随着建设成本的不断攀升和工期的延长,西屋电气与CB&I就费用分摊产生了严重分歧,最后发展到对簿公堂的地步。

为了避免进一步延误工期,早日解决两者的分歧,2015年东芝公司通过西屋电气以“0美元”的价格并购了已经负债累累的CB&I核电业务子公司。

东芝公司原本想通过并购的方式管控分歧,减少交易成本,却没想到这次并购彻底打破了东芝公司在核电领域的梦想,不断膨胀的建设费用非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使东芝公司被牢牢“套住”,核电业务出现大幅亏损,最终导致东芝公司两次延迟2016年第4季度财务报表的发布,对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东芝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实施并购后,西屋电气负债总额不降反升,已攀升至98亿美元。受此拖累,预计东芝公司2016财年合并业绩最终亏损可能最高达到一万多亿日元,这一亏损额将超过日立制作所2008财年创下的7873亿日元的亏损纪录,成为日本国内制造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亏损额。

为了使公司亏损最小化,东芝只能忍痛割爱“丢车保帅”。经过再三权衡和多方博弈,上月29日,东芝公司宣布旗下的西屋电气正式向纽约联邦破产法院申请适用《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条。西屋电气声明说,重组期间将获得8亿美元资产融资,并全部投入现有核电站业务运行。

东芝公司表示,西屋电气申请破产将是东芝公司顺利实施经营重建的第一步,有利于防止海外核电业务给企业经营带来进一步的风险。

可以说,全球核电技术巨头西屋电气公司的破产是必然结果,否则东芝公司将自身难保。西屋电气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其母公司东芝将立即着手企业内部机构改革和业务重组,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其中,围绕核电业务部门的“取舍”是关系到东芝自身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

3

扩大海外核电业务梦碎

东芝可能选择全面退出

问:东芝今后会有什么举措?还会有核电业务重组计划吗?

答:西屋电气申请破产保护也宣告了东芝公司力争扩大海外核电业务以失败告终。

从东芝公司过去的部门业绩来看,核电业务部门一直是主打的“潜力股”。但如今在一片质疑声中,东芝不但需要重新规划未来业务,还要就是否存在“捏造财务报表”,当初并购决策是否得当等问题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在此背景下,东芝公司要正确判断未来核电业务部门的前景,并拿出一个重建方案谈何容易。

可以预期,随着西屋电气申请破产保护,今后东芝公司很有可能全面退出全球核电业务。近日,为了改善和健全公司财务状况,控制负债规模减少亏损,东芝公司做出了拆分出售旗下部分半导体业务部门,增加其他公司融资额度等决定。目前东芝旗下的半导体业务整体价值超过2万亿日元,拆分出售部分部门,有利于集中和优化资源,提高公司整体产品价值,为公司内部重组筹集足够的资金。

4

成本高周期长商业负担重

全球核电产业面临“洗牌”

问:西屋电气破产将给全球核电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截至2015年底,全球共有31个国家运行391座核反应堆,总装机容量达到337GW。但近年来,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双重打击,全球核电业务面临严峻形势,核电发电量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仍处于低点。

许多国家认为,《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意味着未来几年间核电仍将成为电力发展的主要选择。但随着各国核电建设安全标准的不断强化,研发技术、设备安装和基础建设投入成本不断增加,施工建设周期拉长,极大地增加了核电商业运营的负担。全球核电业务面临改革和重组的可能性不断加大,这对我国的核电事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目前,AP1000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而西屋电气的核电业务部门在该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迫切占领中国核电市场、垄断中国的核电技术,正是当初东芝公司收购西屋电气核电业务部门的主要动机。

经过三方协议,在我国实施的AP1000项目主要由西屋电气提供AP1000技术的知识产权使用权、工程和采购服务,而由中方负责管理项目的建设和施工。经过多年的验证,我国实际上已经掌握AP1000核电技术,因此西屋电气此次申请破产保护,可以说对中国相关核电项目基本没有影响。

2. 民用核动力船只

动力从人力发展到蒸汽机动力,柴油机动力到燃气透平,蒸汽透平,到现在的核动力。

现代民用大型船只动力多用低速柴油机和燃气透平。军用大型水面舰艇多用燃气透平和蒸汽透平,重型航空母舰有核动力。水下潜艇为核动力电传动和柴油机动力电传动。

3. 核潜艇,核电站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是由美国科学家海曼?里科弗积极倡议并研制和建造的,他被称为“核潜艇之父”

1946年,以里科弗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舰艇用原子能反应堆也就是后来潜艇上广为使用的“舰载压水反应堆”。第二年,里科弗向美国海军和政府建议制造核动力潜艇 1951年,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制造第一艘核潜艇的决议。1952年6月开工制造,1954年1月24日,鹦鹉螺号核潜艇开始首次试航。

4. 中国核动力发电船

不是,是常规动力!

远望5号测量船,是中国第三代航天测量船,是中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航天远洋测量船,集船舶建设、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最新技术于一身,由通用船舶平台和航天测控装备两大部分组成,分为船舶、测控、通信、气象4个系统。满载排水量2.5万吨,抗风能力可达12级以上,能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

5. 中国海上核电站船

山东招远核电有限公司创建于2020年9月10日,坐落于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张星镇政府驻地,法人代表为喻向东,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发电、输电、供电业务;热力生产和供应。

际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9日在山东省烟台市揭牌。该平台以推动核电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为宗旨,重点推进核电产业与技术创新、推进核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核能多元化利用,建立开放、共享的产业链新形态,促进我国核电产业安全高效发展。

在当天举行的“2017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司长王思强表示,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核电大国,核电科技创新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新成立的创新平台作为核电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将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核电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走高起点、差异化创新之路,为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支撑。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核电基地,形成了海阳、石岛湾两个核电厂址在建、招远核电厂址列入国家规划,三个核电基地梯队开发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山东核电装备及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服务企业数量近200家,其中海阳、莱山核电产业园已初具规模。

烟台市发改委核电办副主任张洁非表示,该平台依托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和莱山、海阳、招远三个核电产业园区,除在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发挥孵化器作用外,还承担了人才引进、科技研发等功能。预计到2025年,创新平台将培育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装备品牌和共用技术,拥有核电设备和技术服务骨干企业15家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成为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表示,我国核能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核能应用的多样化,包括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及其他先进技术、核能供热代替燃煤供热、海上浮动核电站等。其中,高度创新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可以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核能应用的灵活性,也有助于新兴国家落实核能发展融资以及培养本地核能人才,更快地进入核电行业。

6. 中国船用核反应堆

福特级航母所用A1B压水堆,用作发电和推力。A代表航母(Aircraft carrier),1是由负责合约承包商设计的第一代核反应堆堆芯,B是该反应堆的合约承包商为贝泰船用推进公司(Bechtel Marine Propulsion Corporation)。两座A1B的热功率为650MW。以蒸汽涡轮直接驱动四轴螺旋桨推进,推进功率将达到104MW(约280000 马力),满足了航母30节航速。13800伏的配电系统,提供了60MW电能,最大可提供200MW电力。

7. 船用核反应堆

西伯利亚号是目前绝对的“北极海上巨兽”——它的最大吨位达到了惊人的3.3万吨,是其美国同行“极地”级破冰船(1.3万吨)的两倍有余。同时,它也取代了它的“前任”,也就是大名鼎鼎的2.5万吨级核破冰船“北极星”号,正式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为了对抗恶劣的北极海况和厚重的冰层,西伯利亚号不仅在体型上进一步升级,同时还装备了两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核反应堆:RTIM-200第三代核反应堆,高达350兆瓦的出力使得它能够“飙”到22节的速度,或轻松斩开厚达2.8米的冰层,堪称当今世界上破冰能力最强的极地船只。

8. 民用核动力船

成本、安全性、船只报废后回收、设计维护技术远比普通船只复杂,等等问题,都限制了核动力民用船的发展。

世界上数个国家都研制、装备过核动力民用船舶,但综合以上种种原因,都放弃了, 世界上真正完全实用化的只前苏俄一家——核动力破冰船,战略需要、不计成本而已。。(苏俄严重缺少不冻港,主海岸线被北冰洋包围。。)

9. 船用核动力

“瓦良格”号不是核动力,是常规动也就是燃汽轮机

“瓦良格”号是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二号舰,该舰由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建造。1995年,“瓦良格”号正式退出俄罗斯海军的编成,并以偿还债务为由送给了乌克兰。乌克兰迅速地找到了出售“瓦良格”的潜在对象-中国。但美国进行了粗暴干涉:若向中国出售,必须将舰载武器装备全部拆除;否则,将采取经济制裁。在美国的压力下,“瓦良格”的舰载武器装备被拆卸一空。除保留上层建筑外,几乎成了一个空壳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