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十大重点产业以及创新、质量、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方面的阶段性指标,值得国内外从事相关产业的人士关注。 可以确信,这一规划推出后,随之而来的将是面向制造商和消费者的一大批投资和激励措施。许多民营和国有企业必定会调整自身战略,与政府重点规划接轨,而中国本土的生产能力也将呈现指数式增长。 虽然经验告诉我们,某些产业要取得成功并非易事,但在另一些产业中,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将有可能极大增强中国企业的实力,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 随着政府战略规划加快企业生产成本沿经验曲线下降,未来十年内消费者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中国将要推动哪十个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其中一些已经在过去的规划中出现过。 信息技术产业:中国政府特别强调要在这一领域摆脱对外技术依赖,成为独立自主的“信息技术强国”。半导体行业投资预计将会大幅增加,中国公司对国际技术型企业的收购也会大增。 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中国目前主导着中低端数控机床市场。进一步重点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有助于促进生产率提升,同时提高制造业的技术门槛。预计到2025年(甚至更早)将有大量产品出口。 航空航天装备:中国力图成为卫星技术的领导者,希望能超越高度依赖外国技术的首个国产客机项目。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该产业的发展有一部分同南海目前的基础设施投资有关。中国希望能在这一领域打造出强大的出口产业。 轨道交通装备:从马来西亚到俄罗斯的众多国家,中国正在出口高速铁路产品。中国政府明显希望提升这一领域的竞争力,“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基础设施项目也将带动这方面发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这一领域的发展既符合改善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重点要求,也有助于实现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实现的)让国产汽车赢得国际认可的雄心壮志。 电力装备:能效也是这一领域的关键目标。智能电网和智能城市技术是核心重点。 新材料:中国政府将此视为真正由科研推动“发明”的关键领域。如果中国能在新材料发明与商业化方面领先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关于“中国能否创新”的讨论了。 医药及医疗器械:中国医疗器械制造近年来增长十分迅速,其产品已经开始对外出口。政府进一步支持会加速发展。 农机装备:中国同样希望提高这一产业的效率,打造产品出口平台。但与汽车行业类似,这一领域的目标有可能不容易实现。 同时推出的一些阶段性指标: 1. 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0.95%增加到1.68%; 2. 劳动生产率到2020年每年提升7.5%,此后每年提升6.5%; 3.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到2025年下降35%; 4.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到2025年下降35%; 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内容广泛、意义深远的工作重点,必将刺激内需扩张,促进本土制造业增长,同时推动多个产业实现到2025年出口大幅增长。 2. 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首先,说一下,中国船舶集团的前世今生,中国船舶集团来源于两个央企整合,原江南电竞网站官网入口网址 (所谓北船,侧重于军船),中国船舶(所谓南船,侧重于民船),而南北两船,由源自于1999年国家层面对于军工企业的改革,将当时带有国家行业管理功能的中国船舶总公司一分为二,分为南北的军民船。而中船总的前身,则是国务院与军委共同管理的部委,国家第六机械工业部。 六七十年代,国家机械工业部面向行业,其中二至七机部为军事工业行业,由国务院与军委共同管理: 一机部:民用机械; 二机部:核工业; 三机部:航空工业; 四机部:电子工业 五机部:兵器工业; 六机部:造船工业; 七机部:航天工业; 八机部:农业机械后来并入一机部,八机部后成为面向导弹行业,七十年代并入七机部。 其次,中国船舶是从北京迁移至上海是有基础条件的。原中国船舶集团,就是以上海为重心,比较知名的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并且从造船行业属性上,就是应该面向大海,拥抱大海。从这个视角看,我比较了解的航空工业集团,是不是应该从北京迁移到陕西西安阎良的航空城?另外也看到有媒体采访相关人士,中国电子集团也有计划从北京迁移到深圳。 第三,国家层面不断在说的国有企业改革,央企,从北京迁移出来,面向国内国际市场,面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挑战,面向未来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变化,都是值得称道的。几年前的央企,总部的综合管理行政类部门,还称为“办公厅”,现在查看大部分都改为了“综合管理部”“集团办公室”等名称,说明央企已经从以前的政府思维的管公司,转变为企业视角的办公司 3.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机床行业今年的增长速度超过机械行业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利润增长相对较高。2018年1月至9月,机械工业收入增长8.15%,而机床工业增长11.03%。然而,机械工业利润增长仅增长2.85%,而机床工业增长15.19%。这涉及子行业,如成型机床,竹木机械,其他专用设备,功能部件和磨料和研磨工具。 然而,基于主要收入利润率,机床子行业之间似乎存在严重差异。例如,切削工具的利润率,竹机械等特种设备和功能部件较高,金属加工机床行业利润率仅为4.92%,利润增长较快。事实上,这个利润率是整个子行业中最低的。 关于进出口贸易,机床行业的赤字相对较大。2017年,机床行业的亏损为34.7亿美元,金属加工机床的亏损高达55亿美元,其中包括数控机床的21.6亿美元赤字和加工中心的32.4亿美元赤字。它揭示了高端机床的整体竞争力薄弱。 中美贸易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毫无疑问,机床工业作为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已成为世界高度关注和竞争的焦点。特别是,看起来科学和工业革命可能会出现,其主要特征是智能制造的兴起。 为了适应需求的变化,机床行业应主要通过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模式来关注供应方面。这样就可以满足客户的新要求,并通过转换和调整获得新的动力。 4.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互联网+”已深入社会各领域,有“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日益变化,行业生态体系和发展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在“互联网+”影响下,船舶业呈十大发展趋势。 船舶生态体系加速重构 能给船舶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已经到来,并趋向成熟,这就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下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其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更是生产关系的颠覆,正重新构建、擘画人类生产方式变革和生活方式调整发展新蓝图。航运、造船、配套及相关技术、生产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的智能化技术装备、协同化创新体系、柔性化生产方式、集约化资源利用、精准化管理模式不断重塑新时期船舶业竞争新优势,对传统行业生态体系新格局进行颠覆,加之通过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和用户黏性,逐步建立包含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单位等相关经济协助发展船舶业联合体,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已成为未来船舶业的一张“生死牌”。 管理模式网络量子化 信息化时代,传统行业从单一部件、单机设备、单一环节、单一场景的局部小系统不断向整体大系统、全局巨系统演进,从部门级到企业级、产业链级乃至产业生态级不断演进,并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突破地域、组织、机制界限,通过对大规模信息技术数据应用,实现人、财、物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整合,有计划按比例地提供强有力的革命性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运行调节,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产生颠覆式改变。在目前经济低迷和船舶企业纷纷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之际,精益管理综合作用凸显,成为推动船舶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内部每一个流程,将科层制管理模式转为网络式管理模式,构建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企业客户间关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潜在智慧,“互联网+”式网络量子化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 大数据成战略核心力量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对数据的挖掘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云计算则是开启大数据应用新领域的“金钥匙”。作为“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涵盖航运、造船、船舶配套以及相关服务等产业链,并涉及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得船舶业当之无愧成为最复杂的大数据行业。船舶业却是个数据应用贫乏的行业,未来的船舶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及如何使用数据。解决由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船舶业转型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将成为未来船舶企业的战略核心力量。 万物互联平台模糊产业边界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推动着各行业生态的改变,制造业更是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国家战略上的纷纷布局: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的“两化融合”,国际巨头更是加快构建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全球战略资源的整合步伐,抢占规则制定权、标准话语权、生态主导权和竞争制高点,通过丰富开发工具、开发应用接口、共享数据资源、建设开发社区,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星状网络数据处理平台,以形成赢者通吃的市场局面。 智慧航运突破传统航运思维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船舶技术的创新将引发航运管理变革和服务进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整合船舶的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售后、物流各个环节,在运营公司、设计建造商及设备商等之间建立起更全面的生产关系。将智能系统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就纳入后期航运运营考虑,引入大数据挖据技术,提高航运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提供更稳定、更易维护、更具弹性的在线订舱服务。运营过程中清晰规划运输船舶航程和航站,推进航运思维、理念及商业模式的“智慧”化。 智能船舶成必争之地 过去船舶更多侧重于船舶基本功能的实现,未来的船舶将在互联网技术下,会更加关注设备的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甚至整体船舶运营的智能化,智能船舶将会应运而生。智能船舶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从环境、能源、材料、空间、电子、机械、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建立实体和虚拟设施,实现操纵系统、航行系统、设备技术、节能技术甚至生产系统等的智能化,逐步形成能自感知、自评估、自预测、自组织、自重构于一体的船舶,实现信息与实体智能耦合全过程。DNV GL集团2014年曾发布一份名为《未来航运业》的报告,提出智能船舶这一新概念。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船舶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可见未来智能船舶将决定各国船舶工业在船舶市场的地位,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现今进行的必争之地也就理所当然了。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促使船舶企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取代封闭的生产制造系统,提高制造系统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用IT把设计源头与工厂的各个末端连接起来,实现人、产品、设备完全交互,牵引着传统工业发生革命性的演变。搭建设计、生产、采购等业务“一体化”智能生产流程设施,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和车间物流系统,使智能化设备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机器,通过云技术把所有生产资源都连接起来,使目前的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向智能化生产系统转变,实现船舶的定制化与规模化、个性化与普适化、虚拟与实体、微观与宏观、当前与未来的结合。 科创模式及资源要素全球化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中国船舶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爬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这个“坡”,过核心技术这道“坎”。基于此,船舶企业纷纷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船舶实验室,搭建“官、产、学、研、用、检”全产业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更是打破传统的内部研发模式,跨越组织边界,开始更多地利用和整合外部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创新。 技术产业化成发展新方向 伴随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船舶业必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满足未来客户大批量个性化需求,企业设计纷纷转型改制,基于互联网进行全球资源优化整合、科技创新发展和设计模式转变,从封闭型的单纯向企业提供设计向工程技术总承包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工程技术公司更是通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程EPC能力和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运营模式,围绕集约航运、绿色航运、安全航运、智能航运主题,进行新船型开发、船舶性能优化、航运安全、航运效率、节能减排、航运信息化等学术前沿和关键问题研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输出设计技术,转让设计方案、技术标准、专利技术及科技成果,抢占市场订单赢得市场份额,提升船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产融结合重建行业竞争格局 在“互联网+”形势下,针对巨大的船舶业全产业化规模和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服务推出明显不足,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银行创新面向船舶业构建一种高效快速匹配资源的产融结合经营模式,金融直接投资产业,股权收益补偿,形成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愈来愈受到资本和产业的关注和追捧。随着市场发展趋势,船舶业也在实施产业科技和金融融合战略,联合系统内投资企业就某一产业进行研究,评估并实施解决方案利用上海船研所技术优势,借助上市公司资金投入,将重组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重构生产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和竞争格局。 5. 中国的船舶制造业答:制造业股票得有成百上千支。如000012南玻股份是生产玻璃的,福耀玻璃也是造玻璃的龙头。 000546金园股份是生产水泥的。 600869是生产电缆的。 600227圣济堂是又造化肥,又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等业务。 振华港机是造起重机浮吊等业务的。 老八股飞乐音响是生产音响及照明等业务的。 6. 中国造船业的发展明代是我国造船史上的第三次高峰,最能反映明代造船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当属郑和所乘坐的宝船。大型宝船长约150米,阔约60米。据推测,郑和每次出洋的船舶数量当在100艘以上。 7. 近五年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情况到今年已经是二十二年了!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9年7月1日成立,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中央直属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法定代表人雷凡培。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源于1950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历经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九工业管理局、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9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组建成立。 8.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今年上半年的造船厂订单暴增,导致其订单大增的原因是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的造船业逐步实现了环保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中国已经有足够能力可以控制住疫情,国际市场逐步向中国靠拢,中国的造船厂订单出现了暴增的现象。由于全球都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中国已经可以控制疫情,轮船的供需市场转到了国内,造成国内的造船厂订单暴增。 国内在设计船只上也是不辱使命的,正在逐渐向高端船型靠拢,国内的订单越来越多,国内的造船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9.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现状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属于船舶制造业!是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江南电竞网站官网入口网址 )控股的大型造修船企业。 200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对青岛北海船厂进行资产重组,成立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船重工),并于2002年1月在青岛市工商局注册登记。 公司现有员工三千余人,主要经营船舶建造、船舶修理与改装、海洋工程修造、大型钢结构件及各种非船产品、玻璃钢艇、铝合金艇及艇机艇架设计与制造、游艇建造,享有自营进出口权。 10. 我国的船舶工业发展侧重于什么方面?702研究所研究生有点难度 。702研究所要比985考研容易一些,但是702所考研专业较少 ,招研名额不多,毕竟不是大学,所以考研有点难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2研究所地处无锡,考研侧重是船舶性能和实验方向。702所在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享有盛名,该所设有两个博士学科点 ,四个硕士学科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一般情况下想考702所的研究生,基本都是想选择702所就业。 11. 中国船舶业的发展船舶业的前景应该是很好,目前,公路的运输能力有限,且已基本到达一定极限,大型的运载十分困难,所以航海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目前,我国很多大型造船厂的订单根本无法安定器交付,且更大型的轮船由于技术的提升,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使造船业处于垄断地位,利润相当高,所以对于这个行业,应该是很好的选择。 |
生产集装箱的厂家(中国最大的集装箱厂) |
2023-03-20
|
查看详情 >> |
one船公司(one船公司简介) |
2023-02-27
|
查看详情 >> |
邮轮订单(邮轮旅游报价) |
2023-02-06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