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 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主机推进 > 长宏国际船厂发展潜力(规模较大的民营船厂)
长宏国际船厂发展潜力(规模较大的民营船厂)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2-11-10 01:00    点击:273   编辑:admin

1. 规模较大的民营船厂

最大的是荣盛,它是中国最大的民营船厂

2. 民营船厂中最具代表性、实力最强的是哪个船厂?

扬子江船业创立于1956年,并于2007年在新加坡上市,筹集资金55亿元,成为第一家到海外挂牌的中国民营造船企业。目前,扬子江船业旗下有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和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3家造船企业,分布于长江下游江苏省境内的靖江和泰兴市沿江,年造船能力达600万载重吨,是中国最大民营船厂之一。

3. 民营船厂排名

1865年,阿尔弗雷德·费尔南德斯·亚罗在道格斯岛(Isle of Dogs)的泰晤士河沿岸建立了亚罗公司。初创时,该公司是一家锅炉制造公司,但很快就转而制造汽艇,进入到19世纪70年代时,开始制造杆雷艇。

1877年,白头公司研制出了自航式鱼雷,推动了鱼雷艇和后来的驱逐舰的发展。亚罗公司对鱼雷艇和驱逐舰的设计与开发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加之其具有杰出的船用锅炉设计能力,该公司的业务发展壮大,成为海军高速舰艇的设计与制造公司。

此时,泰晤士河沿岸作为主要的船舶工程与制造中心的地位正在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北方的克莱德河沿岸、泰恩河沿岸及其他地方造船工业的崛起造成的。在这些地方,成本较低,可招募到大量的熟练工人,附近有许多钢铁厂,此外,电力工业也在此不断积聚,这些因素都使公司的迁址势在必行。1906 年,亚罗公司在克莱德河沿岸的斯科特斯顿买进了一片未开发的地块。两年之后,公司搬迁至克莱德河沿岸的新船厂。1908年7月,在这里建造的第一艘驱逐舰下水。

亚罗公司很快就脱颖而出,而仅在克莱德河上游就另有至少15家造船厂。此外,公司的发展恰逢其时,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在此时即将进入高潮。这促使海军部源源不断地下达订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共有29艘驱逐舰及其他各式舰船在斯科特斯顿造船厂建造。

战争结束以后,由于战舰市场需求的萎缩,再加上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萧条,造船厂在1922年底被短暂关停。虽然在数月之后进行了改革,但重新开业之初陆用锅炉的制造成为重点。直至1924年,才收到战后第一艘驱逐舰的订单,即航速达37节的“伏击”号(Ambuscade)。自1931年以后,订单量开始增加,尤其是在1936年开始进行军备重整之后。从那时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亚罗公司建造了大量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尽管1941年3月克莱德河沿岸在遭到突袭时,该公司遭到了轰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解决计划在新型护卫舰上装备的动力系统的问题,该公司组建了亚罗海军研究部(Yarrow Admiralty Research Department,YARD),在这一动力系统中,蒸汽机的重量、大小和燃油效率至关重要。亚罗海军研究部在研制燃气轮机设备并将其在多个船舶相关领域实现多样化应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面临国外的竞争,以及海军总体实力的下降,英国造船业步入艰难期。英国政府试图对造船业进行重组,例如,亚罗造船有限公司于1968年并入上克莱德造船集团(Upper Clyde Shipbuilders),但在该集团轰然倒闭之前,亚罗造船有限公司又于1970年从该集团中分离。与此同时,邻近造船厂的破产使亚罗造船有限公司乘机进行了大幅扩张,1965年,收购了位于亚罗公司以东的布莱斯伍德造船厂(Blythswood shipyard), 1974年,又收购了位于亚罗公司以西的巴克莱·柯尔公 司(Barclay Curle)旗下的埃尔德斯利造船厂(Elderslie Dockyard)。这使该公司又拥有了3个受其管理的干船坞,此时公司的厂区面积也变为62英亩,在厂区内就可以建造一座室内建造车间。

1977年,公司被国有化,不料又在八年后被非国有化,出售给通用电气公司旗下的马可尼公司(GEC Marconi),更名为马可尼(亚罗)船舶制造有限公司[Marconi Marine(YSL)]。1999年,通用电 气马可尼公司和英国航宇公司(British Aerospace)合并, 成立了BAE系统公司,造船厂也随之并入BAE系统船舶制造公司(BAE Systems Marine),即斯科特斯顿造船厂。在这整个时期,斯科特斯顿造船厂大幅参与了所有型号护卫舰的建造,从20世纪50年代的12型和14型护卫舰到20世纪90年代的23型护卫舰,后来还建造了六艘45型驱逐舰。

4. 规模较大的民营船厂企业

国内有三大造船中心: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正好和中国三大经济中心对应。长三角有以外高桥江南为主的国企,也有扬子江新时代等民企,还有南通中远川崎等中外合资企业。环渤海地区则有渤船、大船、山海关船厂等江南电竞网站官网入口网址 旗下的央企;珠三角地区凭借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船厂成为华南地区造船中心。其他诸如福建山东湖北等地区,虽然也有一些较大的造船企业,但并不形成规模,和这三大中心比,还有差距。

5. 民营船厂中最具代表性、实力最强的不是求新船厂

国营,江苏省镇江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于1951年5月25日在古甘露寺下建厂,是江苏省历史最悠久的船厂,2003年4月18日搬迁至长江龙门口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东侧。工厂占地近500亩,设有:50000吨级、20000吨级和5000吨级船台各一座,船台最大起重能力为400t;150×20m和240×20m固定码头各一座,码头起重能力为30t。现在已经改制民营

6. 中国有几家大型船厂

央企主要由江南电竞网站官网入口网址 、中船工业和中远海运重工三大船舶类央企。江南电竞网站官网入口网址 旗下有大连船舶重工、渤船重工和武船重工、山海关重工、北船重工、新港船舶重工等船厂;中船工业旗下有外高桥造船、江南造船、沪东中华造船、中船澄西、黄埔文冲、广船国际等船厂;中远海运作为航运企业,也在前些年造船行业景气时切入了造船行业,目前是中国第三大造船央企,旗下有扬中中远海运重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等造船厂;合资企业主要是中远海运和日本川崎造船的合资公司,有南通中远川崎和大连中远川崎两家船厂,其中南通中远川崎是目前中国最好的船厂。民营企业主要由扬子江造船、新时代造船,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沿江一带。其他还有金陵船厂、舟山金海重工、舟山常石造船等各色船企,但在规模上和以上船企没法比。答主同名公众号有更多对船舶行业的思考与观察,望题主采纳。

7. 规模较大的民营船厂排名

很好,江苏新杨子造船有限公司不是国企,企业性质为民营企业。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在2007年元月中旬开始试生产,春节后转入全面投产,2007年5月份分段进船坞合拢,10月份船出坞,2008年一季度实行首制船交付。公司现已承接了2500TEU、4250TEU集装箱船34艘及92500DWT散货船16艘等出口船制造业务。

8. 最大民营造船厂

郑氏后人今何在

2016年02月10日  黄岳大

  黄岳大

  从上海驱车驶上杭州湾跨海大桥,桥的那头就是浙江慈溪市。慈溪市龙山镇因伏龙山而得名,此山“跨东海西海之门,宛若龙头龙尾之形,又若龙赴海之状”。西门外村就坐落在伏龙山下,至今仍集居着许多郑氏后裔。这里山清水秀,哺育出许多宁波帮早期旅沪商人主要代表人物,郑景丰、郑良裕就是出身西门外村的近代商界翘楚。

  上海开埠以后逐渐确立中国经济发展中心地位的过程中,宁波商帮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无宁不成市”、“无宁不成商”就是当时的生动写照。

  郑景丰(1813—1884),系近代宁波帮著名商人、晚清民信局巨头。他早年学习酒业,曾经历过挫折。鸦片战争后,宁波商人在上海有数十万人之多,他发现,仕商往来,传递书信还不方便,于是,他创办了全盛信局,经营信递业务。他的生意渐渐扩展,在全国各地大小信局达到数千家,营业范围还远及南洋诸岛。当时,天下之人无不知“全盛”,无不信“全盛”。19世纪90年代上海《申报》上经常可以看到全盛信局的广告。

  郑良裕(1866—?),是近代航运业中心人领军人物之一。他创设的通裕航业公司是近代第一家大规模的民营航运集团。史料记载,郑良裕从小随父去上海。“一战”后,他的船厂曾建造多艘2000吨级远洋轮,逐渐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民营造船厂之一。1937年8月4日,郑良裕旗下的新平安轮被国民政府征用,沉塞于长江江阴要塞。可以说,这家民营船企也为抗战出了力。

  由于年代已久,郑景丰、郑良裕以及他们的后代长期在沪经商或从事他业,与家乡失去了联系;也由于一度受到“左”的干扰,他们的后代不愿提及曾经辉煌的家族历史,逐渐失去了联系和交往。

  龙山人善于经商,更重乡情。慈溪市已建立了乡贤研究会,着力挖掘、整理、研究慈溪历史文化和名人档案史料,推动乡贤故居、旧居的修复和保护。因此,笔者希望“全盛信局”郑景丰、“通裕航业集团”郑良裕的后代或他们的亲朋好友,有空回家乡看看,寻根祭祖,投资开发,续写家族奋发团结的新篇章!

9. 1882年建立的规模较大的民营船厂

光绪皇帝大事年表

同治十三年(1874年 甲戌)

二月 日本以台湾高山族误杀琉球船民为借口,出兵台湾。

三月 日军侵略台湾。

五月 以慈禧皇太后万寿节,予在京旗官年60以上者恩赏。

六月 命翁同龢直弘德殿。

十一月 命内外奏牍呈两宫披览。晋慧妃为皇贵妃,珣嫔为珣妃。

十二月 载淳逝于养心殿,年19。两宫太后召惇亲主奕誴、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等,宣懿旨,以醇亲王之子载湉承继文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有子,再承继大行皇帝。赐奕譞以亲王世袭罔替,并免朝会行礼。王大臣等以遗诏迎载湉于太平湖醇亲王邸,与慈安太后居钟粹宫;慈禧太后居长春宫;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诏停三海工程。以明年为光绪元年。上大行皇帝谥为“毅”,庙号穆宗,封皇后为嘉顺皇后,皇贵妃为敦宜皇贵妃。

光绪元年(1875年 乙亥)

正月 光绪帝御太和殿即皇帝位。

二月 同治帝嘉顺皇后逝。马嘉礼案件发生,英国势力开始侵入西藏。英国借马嘉礼案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

九月 奉安穆宗帝后梓宫于隆福寺。阅惠陵工程。

十二月 命醇亲王奕譞照料毓庆宫皇帝读书事务。内阁学士翁同龢、侍郎夏同善授读,御前大臣教习满、蒙语言文字及骑射。

本年 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讨伐阿古柏,收复新疆两路。

光绪二年(1876年 丙子)

四月 光绪帝始入毓庆宫读书。

光绪三年(1877年 丁丑)

三月 以山陵未安,颁庆赏宴外宾典礼暂缓举行。

光绪四年(1878年 戊寅)

六月 李鸿章开办滦州开平矿务局。

光绪五年(1879年 戊寅)

三月 葬穆宗帝后于惠陵。

闰三月 吏部主事吴可读于东陵仰药自尽,遗疏请预定大统。

四月 以吴可读所请,前旨已明,只予吴可读恤典。唐山胥各庄运煤铁路兴工,成为中国自办铁路之始。

六月 懿旨允醇亲王奕譞居家养疾,解职。

光绪七年(1881年 辛巳)

三月 慈安太后逝于钟粹宫,上谥为孝贞皇后。

九月 葬孝贞皇后于遵化定东陵。

光绪八年(1882年 壬午)

六月 翰林院侍读温绍棠奏称时事多难,请皇太后励精勤政,诏以皇太后尚未康复,饬之。命整顿八旗官学。

光绪九年(1883年 癸未)

五月 法军进攻越南河内的纸桥,挑起中法战争。

光绪十年(1884年 甲申)

三月 以恭亲王奕訢因循贻误罢军机大臣,家居养疾。

八月 法舰炮轰福建马尾造船厂挑起马尾海战。

光绪十一年(1885年 乙酉)

二月 中法战争结束。

五月 懿旨勘修南北海工程。

九月 改台湾府为行省,刘铭传为台湾巡抚。设立海军事务衙门,命醇亲王奕譞总理,节制调遣沿海水师等。

十月 拨年节宫用银5万两赈给山东灾区。

光绪十二年(1886年 丙戌)

六月 懿旨:钦天监于明年正月择皇帝亲政日期。醇亲王等合词疏请皇太后仍训政,不许。皇帝亲政定于明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醇亲王等复申训政之请,懿旨勉从之,命醇亲王仍措理诸务。

光绪十三年(1887年 丁亥)

正月 光绪帝始亲政。

二月 懿旨:醇亲王以亲王世袭罔替,朝廷大事,仍备顾问。

光绪十四年(1888年 戊子)

二月 改清漪园为颐和园,诏修颐和园,备皇太后临幸。

六月 懿旨:皇帝大婚礼明年正月举行,二月初三日归政。

十月 懿旨:立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为皇后。选侍郎长叙之女他他拉氏姐妹为瑾嫔、珍嫔。

光绪十五年(1889年 巳丑)

正月 大婚礼成。

二月 慈禧皇太后归政。

三月 光绪帝奉皇太后巡颐和园,阅水陆操。

光绪十六年(1890年 庚寅)

十一月 醇亲王奕譞逝,辍朝7天,奉太后临邸视殓,命奕譞之子载沣即??)

四月 颐和园工成。

光绪十八年(1892年 壬辰)

十二月 为办慈禧太后6旬万寿,诏王大臣承办,会同户、礼、工部及内务府博稽旧典,详议以闻。特于宗人府设庆典处。

光绪十九年(1893年 癸巳)

六月 命直隶择保精晓天文、医理、卜筮、数学及娴于堪舆者,上之内务府。

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

正月 懿旨:6旬万寿,晋封妃嫔名号。

七月 日军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运兵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九月 懿旨:起恭亲王奕訢直内廷,管总署、海军署事,并会同措理军务。北洋海军在黄海遭遇日本海军,爆发黄海海战。

十月 各国使臣于文华殿呈递国书,贺慈禧太后6旬万寿。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成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十二月 北洋海军保卫威海卫之战。

本年 清廷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乙未)

三月 李鸿章代表清廷在日本马关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四月 康有为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1300名举子,上书都察院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六月 康有为与梁启超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十月 俄、德、法三国干涉,迫使日本放弃对中国辽东半岛的主权要求。此为“三国干涉还辽”。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丙申)

四月 沙俄诱订《中俄密约》,攫取中东铁路权,将侵略势力伸入东北三省。

五月 光绪帝屡奉太后临醇王邸视醇王福晋(即光绪帝生母)疾。醇王福晋叶赫那拉氏逝,辍朝11日。懿旨:醇王福晋逝,应称“皇帝本生妣”。

六月 躬送醇王福晋金棺奉移。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丁酉)

十月 巨野教案发生,德国以此强占胶州湾,引发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戊戌)

正月 元旦受礼改于乾清宫,停宗亲宴。

三月 康有为等在北京组织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

四月 选派宗室王公出洋游历;光绪帝亲选亲王、贝勒,公以下闲散人员由宗人府保荐。召见康有为,命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颁布“定国是诏”,开始百日维新。

五月 诏立京师大学堂;陆军改练洋操;自下科始,乡、会、岁科各试,改试策论;诏八旗两翼诸营,均以其半改习洋枪。

六月 诏改定科举新章。

七月 诏裁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光禄、太仆、鸿胪诸寺,归并其事于内阁,礼、兵、刑部兼理之。赏内阁侍读杨锐、中书林旭、刑部主事刘光第、江苏知府谭嗣同并加四品卿衔,参预新政。诏袁世凯来京。维新派于上海创办《时务报》,以汪康年为总理,梁启超为总主笔。

八月 慈禧太后复垂帘于便殿训政。诏康有为结党,夺职下狱。康有为逃,杨锐、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下狱处斩。光绪帝被禁瀛台,懿旨一切复旧。

九月 户部奏准发行“昭信股票”。

是年 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山东义和团首先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己亥)

八月 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十二月 诏以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穆宗嗣,封皇子。命崇绮直弘德殿,授皇子读书,此为己亥建储。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庚子)

正月 以知府经元善等联名上疏谏立嗣,籍家治罪;诏通缉康有为、梁启超,毁所著书。

四月 义和团起义,入京师。

五月 义和团焚正阳门城楼,杀德使克林德。清廷发布诏书,向列强宣战。嘉奖义和团为“义民”,并令各省督抚招募义民成团,借以御外侮。慈禧太后召王公大臣等入见,谘众论。盛怀宣致电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策划东南互保。

六月 八国联军组成。东南互保运动在发展。

七月 命荣禄以兵护各国公使往天津,德、奥、美、英、法、日、意、俄八国联军陷北京。光绪帝、慈禧太后仓惶出逃西安,珍妃被害于宫中。史称“庚子西狩”。沙俄在北方制造“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九月 慈禧至西安,以抚署为行宫。兴中会举行惠中起义。

十二月 慈禧太后于西安宣布“变法”,晚清“新政”开始。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辛丑)

七月 奕劻、李鸿章在北京与十一国公使订立《辛丑条约》。

八月 慈禧太后、光绪帝等自西安起程还京。

十月 车驾到开封。懿旨:撤溥儁皇子?妃上年殉节宫中,追晋贵妃。

十二月 光绪帝、慈禧太后见各国公使及夫人于养性殿。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癸卯)

三月 为谒西陵诏修铁路。

五月 邹容从日本回国,发表《革命军》,提出了开创“中华共和国”的口号。

十月 英军侵入西藏,清廷未组织反抗。

光绪三十年(1904年 甲辰)

四月 英军入侵西藏,西藏人民展开江孜保卫战。

闰五月 “苏报案”发。

六月 英军攻陷拉萨。

十月 见奥、德、俄、比诸国使节于皇极殿。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乙巳)

七月 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立宪派掀起立宪运动。

是年 由于美国迫害在美华工而激起抵制美货运动,是一场广泛的群众反帝爱国斗争。日、俄爆发争夺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丙午) 

正月 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即宣统皇帝)生于醇王府,母为亲王嫡福晋苏完瓜尔佳氏。

七月 考察宪政大臣载泽呈递密折,力请清廷当机立断,宣布立宪,以保政权。颁诏预备立宪,先行更定官制。内阁、军机处、外务、吏、礼、学各部及宗人府、翰林院仍旧,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户部为度支部、兵部为陆军部、刑部为法部,工部并入商部,为农工商部,增设邮传部、军咨部、海军部、资政院、审计院。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丁未)

八月 光绪帝病重。立资政院,命贝子溥伦、孙家鼐为总裁。岑春煊北上京师掀起丁未政潮。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戊申)

十月 光绪帝病危。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中教养,载沣监国为摄政王。光绪帝逝于瀛台涵元殿,年三十八。懿旨:以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承继穆宗为嗣,兼承大行皇帝之祧。尊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次日,慈禧逝。以皇后叶赫那拉氏为皇太后。

十一月 溥仪即位于太和殿,以明年为宣统元年。

10. 最大民营船厂

中国大型造船企业。始建于1865年。至1949年,共建造各种舰船884艘,并制造了大量机器设备,成功地试制过飞机。有职工1.5万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人。(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大、小船台6座,干船坞3座。技术力量雄厚,管理基础和综合生产能力扎实,能够建造、修理各类舰船和承造成套机械设备。50年代建成中国第一代常规潜艇和第一条5000吨货轮,60年代建成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全部国内配套的万吨轮东风号,70年代建成远望号为主的六艘大型远洋科学考察船,80年代开始迈入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领域。工厂在造船能力发展的同时,修船和非船产品生产也卓有成效,曾先后制成万吨水压机,承接中国最大的葛洲坝闸门、上海和北京大型天文台回转球顶、宝山钢铁总厂二期工程关键设备等工程。

一、历史沿革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曾用名江南船坞、江南造船所,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

同治四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奉两江总督李鸿章之命,以4万两白银买下位于上海虹口地区的美商旗记铁工厂的全部设备,又以2万两白银购买该厂的库存材料及工具。李鸿章以此为基础,将江海关道丁日昌、总兵韩殿甲分别在上海开设的2个洋炮局合并进来,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同治四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865~1905年)系制造局时期。同治六年,江南制造局从虹口迁至城南高昌庙镇(现址),先后建立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锅炉厂、枪厂、火药厂、枪子厂、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等13个厂和1个工程处以及库房、栈房、煤房、文案房、工务厅、中外工匠宿舍等,并建有泥船坞1座,共占地70余亩(4.3万平方米),在设备和规模上已具近代工业的雏型。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军火生产,中国的第一批机床、第一炉钢,以及无烟火药、步枪、钢炮、铁甲炮艇等,均始出于此。光绪十七年由于生产的发展,工厂面积从原来占地4.3万平方米扩展至24.6万平方米;工人由建局初的200多人,增至2913人,加上管理人员,约3600余人。

光绪三十一年至民国元年(1905~1912年)为江南船坞时期。清政府决定局坞分家,把船坞部分从制造局中划分出来,成立江南船坞;制造局的另一部分成为专门制造军火的兵工厂,辛亥革命后改称上海制造局。民国6年改称上海兵工厂,直至民国21年停办,大部分机器搬迁至杭州和南京金陵兵工厂,小部分并入武汉汉阳兵工厂。局坞分家后,船坞采用商务化的经营方针,生产业务渐有起色,过去船坞长期荒废的局面逐渐改观。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共造船136艘,总排水量21000多吨,其中宣统三年(1911年)建造的“江华”号长江客货轮,船长330英尺,宽47英尺,吃水7.5英尺,排水量4130吨,被当时航运界评为“中国所造的最大和最好的一艘轮船”。在修船方面内外招揽,业务甚广,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三年的5年间,共修理大小舰船524艘,年均修船量105艘。由于经营业务扩大,营业额和利润猛增。局坞分家时,借用江安粮道库银20万两的开办费,原定10年内分期归还,由于营业状况好转,提前4年全部还清。这一时期的技术力量也不断增强,局坞分家时,固定工人约60~70人,至宣统三年已增至1000余人。

民国元年至1949年上海解放为江南造船所时期。辛亥革命后,江南造船所仍采取商务化经营方针,造船业务逐渐赶上和超过当时造船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英商耶松船厂。耶松船厂在宣统二年至民国6年间共造船82艘,总吨位42700吨;江南造船所在同一时期间共造船208艘,总吨位38846吨,已接近耶松船厂。民国7年江南造船所的造船总吨位增到60373吨,大大超过耶松船厂,居上海造船工业的首位。民国7~10年是江南造船所的全盛时期,在此期间为美国建造成4艘排水量万吨级的运输舰,被当时传媒评为“中国工业史,乃开一新纪元”。

民国16年后,国民政府海军部管理江南造船所,一度进行局部带军事性扩建。民国19年冬,将海军轮电工作所并入江南造船所;次年1月,又将福州马尾船政局(今马尾造船厂)的制造飞机处并入江南造船所,后建成“江鹤”、“江凤”等水上教练机和侦察机5架。这个时期的海军舰艇修理业务相当频繁,民国17~22年的6年间,共修理海军舰艇271艘次,平均每年45艘次,而民国10~15年的6年间只修理海军舰艇74艘,平均每年12艘次。当时的所长马德骥引进西方的一套管理方法,改变了过去由英人毛根独揽大权的局面。

民国26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上海沦陷,江南造船所为日本陆军侵占,日军把上海兵工厂(原制造局的另一部分)场地划入江南造船所,并强行圈占附近民地,使全所面积增达34.3万平方米,还把南京的3家民营小船厂的机器设备,全部拆并入所内,使江南造船所的场地和设备都有较大扩展。民国27年1月,移交日本海军管理,改名“朝日工作部江南工场”,同年3月,又由日本海军委托日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接办,改名“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又将新侵占的英联船厂所属的和丰船厂与瑞镕船厂划归江南造船所。改名“淑浦船坞”和“杨树浦工场”。日军占领时期,江南造船所共建造各类船舶100多艘,还造了300多艘攻击型的“自杀艇”,并进行了大量的船艇修理。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南造船所由国民政府海军司令部接管。民国35年至1949年5月间,共建造各种船舶34艘,总排水量9557吨,平均每年造船10艘,排水量2734吨。其间,电焊技术开始推广,民国35年成功地建成中国第一艘全电焊结构的排水量634吨的长江上游客轮“民铎”号。江南造船所所属工厂进行了局部扩建,至民国36年底,共新开设了电焊厂、内燃机厂、外钳厂、第二发电厂及汽车修理厂等5个厂,并修理了厂房和增添了一批设备。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对江南造船所大肆破坏,所内的3座船坞闸门上半部及抽水间、内燃机厂、第二发电厂等被炸毁;1~8号仓库全部焚毁;机器厂、外钳厂、车床厂、电气厂等大部分被破坏。全所职工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发动下,开展了“反疏散、反搬运、反破坏”的护厂斗争,减轻了国民党政权破坏工厂所造成的损失,取得斗争胜利,保住了工厂。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次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命令,接管江南造船所。1953年,江南造船所易名江南造船厂,进入生产建设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企业概况

清同治五年(1866年),江南制造局迁址高昌庙镇时,购置民地70余亩,建成厂房并建筑泥船坞一座和沿江码头。至光绪十六年(1891年)时,工厂面积扩展至24.6万平方米,已发展成拥有13个工厂和1个工程处的近代工业企业。全局拥有大小机床662台,蒸汽动力机361台,总马力4521匹;汽炉31台,总马力6316匹。

光绪三十一年局坞分家,江南船坞的主要固定资产有:全坞地基约60亩;泥船坞1座,长325英尺;机厂1所,共有大小厂屋98间;锅炉厂1所,有大小房屋48间,内有60匹马力总汽炉2座,40匹、30匹马力汽机各1台,另有剪、钻、刨等机床18台;炮弹厂1所(后改为机器厂),连同打铜厂、翻砂厂等新旧厂屋共100余间,厂内附属机器有30匹马力汽机各1台,大小车床64台;水雷厂1所,有屋19间,因废置已久,后改为储料栈房;中西式住房14所;另有挖泥船2艘,运泥驳船3艘,小型轮船1艘。按当时价格估计,上述资产共值规银77.3万两。

局坞分家后,原有泥船坞改建为木质干船坞,并拓长加宽,加深坞底木桩,添置水泵等设备。改建后的干船坞,坞身长375英尺,面宽75英尺,底宽60英尺,能适应4000~5000吨船舶进坞修理的需要。民国5年(1916年),江南造船所继续将坞身拓长,使其总长为556英尺,深20英尺,能容纳万吨以上的船舶进坞修理,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船坞之一。

民国7~10年,江南造船所承造4艘万吨级美国运输舰期间,新建大船台4座,每座打桩基地长396英尺,宽36英尺,桩深20英尺,可置500英尺长的万吨船舶;船台两旁新树起重架10座,每座吊重4吨;并陆续购买民地近4万平方米,所址比局坞分家时扩大1倍以上。民国13年,江南造船所开工新建第二座船坞,次年完工。新坞长502英尺,宽61英尺,深23英尺,装备最新式的电动抽水机5台。新坞建成后,即有1艘7700吨美国商船进坞修理,因使用电动机抽水,仅耗时45分钟,为原来抽水时间的1/10左右。不久,老坞也改装为电动机抽水。民国19年后,江南造船所决定开辟第三座船坞,次年动工,分两期工程,第一期先辟长375英尺,宽89.5英尺,深26英尺,于民国23年完工;第二期又将该坞加长、拓宽,至民国25年全部落成。新坞长647英尺,宽100英尺,深26英尺,能容纳2万吨级的船舶进坞修理,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船坞。此外,还扩建了打铜厂,添建了一座海军码头。

民国27年初,日本侵略军侵占江南造船所,将原炼钢厂和上海兵工厂(原江南制造局的另一部分)旧址,以及从老江边路到新江边路的工人居住区一并强行占为新址,使全所面积扩大到34.3万平方米。还把位于南市的三北、鸿昌、合兴等3家民资船厂的机器设备,全部拆搬到江南造船所。在日本侵占时期,所内生产设施略有扩建。计有;船体加工车间增添300吨水压机、移动式水压肋骨弯曲器;轮机部门添置长轴车床、搪床、滚齿机以及白合金轴瓦浇铸设施,动力设备部门增添200匹空气压缩机2台,新建氧气站1所。

民国35~36年,江南造船所新建成电焊厂、内燃机厂、外钳厂和第二发电厂等,还修理了原有厂房69座。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撤退时,对江南造船所进行大肆破坏,所内主要生产厂房和3座船坞闸门被炸坏。1949年8月,又遭国民党飞机空袭,所内生产设施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上海解放后,江南造船所职工在国民党飞机频繁轰炸的艰苦环境下,进行边抢修、边生产,仅用一个半月时间就修复3座船坞的闸门。自1953年起,江南造船厂结合老厂技术改造,扩建和新建了造机、修船、造船、电气和锻工等车间。扩建后的船体加工车间,面积由1890平方米扩大到5637平方米,1956年3月完成。5、6号船台的加固接长工程于1955年6月完工,紧接着进行3号船台的改建,该工程于1956年4月完成。新建的修船车间占地面积10230平方米,高16米,跨度24米,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车间内设有装配、锅炉、修船、钳工等工区以及钢材库、工具库、辅助材料库、变压器间、透视设备存放室等,并装置4台行车,最大起吊能力30吨;还配有加工能力较大的三星轧车和500吨水压机等生产设施。

1959年9月,遵照一机部九局的指示,新建船体联合车间,新建露天总段建造区和总段运输设施,改建3、4、5号船台。

新建船体联合车间是1956年编制的总体初步设计中的一个主要工程项目,于1960年7月开始施工,1966年建成,车间建筑面积22176平方米,厂房由1个横跨和3个纵跨构成。为适应建造万吨级船舶的需要,江南厂于1959年对2号船台进行扩建。2号船台原长174米,宽22米,扩建时在船台顶端接长53.3米成水平段。1960年4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在这里下水。为了试制需要,经六机部同意,于同年7月再次改造,滑道接长17米,下水设计负荷提高到2000吨。1976年,又将2号船台接长的水平段加建成斜坡段,为“远望”号主测量船建造创造了条件。

1977年,3号船坞的改扩建开始施工,经过5年的紧张施工和设备安装,于1982年底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扩建后的3号船坞长232.2米,宽40米,深11.6米,可容纳6万吨级船舶在坞内修理和建造,并配备1台150吨门式高架吊车。3号船坞的改扩建完成,标志着江南造船厂已拥有建造巴拿马型船舶的重要设施。1982年起,江南造船厂再次改扩建2号船台,经六机部同意,拆除3号船台,使2号船台的拓宽有了充分的场地。此外,还建立了长6~12米,宽1~3米,厚6~34毫米,重10吨以下的钢板流水线。这条钢板流水线连续上料、矫平、除锈、喷漆、烘干,直至出料。还陆续引进数控切割、光电跟踪切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高效焊接等机械,成为具有先进装备的现代化企业。

经过老厂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的新建和改建,江南造船厂的规模逐渐扩大,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船体平面分段流水线。具有设计、建造、修理、改装8万吨以下的各种船舶和舰艇、以及制造压力容器、港口机械、大型钢结构等工业性产品的能力。

上海解放以后,工厂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断作出贡献。1953年建成大型内河客货轮“民众”号,1956年建成中国第一艘潜艇,1958年建成中国第一艘5000吨沿海货船“和平28”号,1965年建成中国自行设计的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在70年代,成功地建造以“远望”号为主的三型6艘航天综合测量船、海洋调查船、远洋打捞救生船等特种工程船队,并成功地配合执行通讯卫星、远程导弹发射试验和南极考察等任务。改革开放后,工厂率先以批量承建出口船舶成功地进入国际市场,先后为罗马尼亚、挪威、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建造了30多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船舶130多万吨,并以优良的建造质量和船舶性能,受到国际航运界和造船界的好评。批量建造的6.5万吨散装货船,以“中国江南型”成为中国唯一列入伦敦租船市场标价系列的国际船型。为美国拉斯科轮船公司建造的2艘该型船舶,因质量优异,船东改名为“中国光荣”号和“中国自豪”号。1994年12月交付使用的、集中国造船工业和电子工业最高水平于一身的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3”号,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1995年还成功建造了大型、先进的水面舰船、集装箱船、LPG液化石油气船、三用工作船、豪华型游艇、多用途船等多类船舶。

据统计:自同治四年至1949年上海解放的84年中,江南造船所(厂)共建造各种舰船837艘,计30万吨。1949年上海解放至1995年底的46年中,共造船1100艘,计340万吨,是解放前84年造船总吨位的11倍。其中,1980~1995年的16年中,造船137艘,254.3万吨,是1949~1979年造船吨位的3.1倍。解放以来,江南造船厂在修造船的同时,还为国家建造了1.2万吨水压机、宝钢2030轧机中难度大的设备、葛洲坝2号大型钢质船闸、秦皇岛码头第三期工程、上海2条越江隧道的掘进机、上海和北京天文台中国最大的回转球顶、上海市政建设投钢量近1万吨的内环线高架公路、当时世界最大的、最先进的上海市政建设“三联供”U—GAS煤气气化炉,以及承建的1.65万立方米压力容器、上海体育场和上海大剧院的钢结构等重大工程项目,表明了企业在船舶制造和大型钢结构、压力容器等工业性产品上都跨上了国际水平台阶。

1980年以来,共有多种产品先后50次获国家、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奖,其中“向阳红10”号、“远望”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7万吨货船“世沪”号、1.28万吨集装箱“海皇·绿玉”号、2.4万吨汽车滚装船“沃乐斯夫堡”号、6.4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等获国家金质奖。企业也获得了“全国企业整顿先进单位”、“全国技术进步优秀奖”、“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企业优秀管理奖(金马奖)”、“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上海最佳工业企业形象”单位以及连续13年获得“全国思想工作优秀企业”光荣称号。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江南造船厂被列为国家100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1996年改制成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陈金海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谢中全任党委书记。

江南造船厂党政主要领导人及任职时间表

机构名称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中共江南造船所临时组织

孟亚人

临时工作委员会召集人

1949.7~1949.10

江南海

总支委员会书记

1949.10~1949.11

孟亚人

临时党委书记

1949.11~1950.4

党委书记

1950.4~1951.6

黄涛

党委书记

1951.6~1956.4

中共江南造船厂委员会

郝少如

代理党委书记

1956.4~1956.12

黄涛

党委书记

1956.12~1957.1

党委第一书记

1957.1~1960.2

陶力

代理党委书记

1960.5~1960.8

张浪

党委书记

1961.2~1962.1

陈华锋

党委书记

1962.5~1966.6

张震春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0.6~1970.9

党委书记

1970.9~1975.4

黄星

党委书记

1975.4~1976.10

胡沛然

党的核心小组主持人

1977.2~1977.3

党委书记

1977.3~1978.8

田钟鸣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77.11~1978.8

张绍仪

党委书记

1978.8~1983.1

田钟鸣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2.8~1983.7

刘哲

党委代书记(未到任)

1982.8~1983.6

王存琳

党委副书记

1983.6~1984.5

党委书记

1984.5~1987.5

王德宝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5.5~1986.12

滕一龙

党委书记

1988.2~1992.2

谢中全

党委书记

1992.2~

江南造船所

林惠平

副所长主持工作

1949.6~1950.3

代所长

1950.3~1951.4

曾国晟

所长

1951.4~1952.10

黄涛

军代表兼所长

1952.10~1953.12

江南造船厂

郑重

厂长

1953.12~1958.8

陶力

厂长

1958.8~1960.8

张心宜

代厂长

1960.6~1961.2

厂长

1961.2~1968.3

陈华锋

厂革命委员会召集人

1968.5~1970.8

江南造船厂

张震春

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0.8~1975.4

黄星

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5.4~1976.10

胡沛然

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7.5~1978.8

张绍仪

厂长

1978.8~1980.10

胡传治

厂长

1980.10~1983.4

赵福生

代厂长

1983.7~1983.9

厂长

1983.9~1987.1

孟辉

厂长

1987.1~1993.1

陈金海

厂长

1993.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