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九院航天十三所现有十三所本级、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时代激光导航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航天时代惯性仪表科技有限公司四家成员单位。 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光纤陀螺及系统、特种光电传感系统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是我国重要的光纤陀螺及系统、光纤传感系统的研制生产基地。公司现有员工550余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陀螺及系统、光纤电流互感器等特种光电传感系统等高新技术系列化产品。 北京航天时代激光导航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激光陀螺及其系统的研发,是我国最早从事激光陀螺及其导航系统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员工530余人,研制生产的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功应用于运载火箭、导弹、卫星、飞机、船舶等领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及生产任务。 北京航天时代惯性仪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专业公司。公司现有员工130余人,产品广泛应用于武器系统、运载火箭、载人飞船、卫星、空间站、飞机、舰船、车辆、勘探等领域。 2. 中船设计九院 上海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是由原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改制而成,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公司是一家多专业、综合技术强的大型工程公司,是从事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项目总承包的骨干单位,能承担多类大型项目的工程总承包业务。 公司已取得了国家有关部委批准的船舶、军工、机械、水运、建筑、市政、环保等领域的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等25个甲级资质,具备了对外工程总承包、国外设计顾问及施工图审查的资质。本公司是“全国工程设计百强单位”、“全国优秀企业形象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优秀工业企业形象单位”、“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单位”。 3. 上海船舶设计研究所简介:上海瑞洋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投资成立的高科技企业,是七二六研究所军民融合的转化平台。 这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4.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地址应该是国企,很有可能是部属企业或军工企业。 5.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九院分院他这里减少一微米的变形,能缩小火箭几公里的轨道误差;靠手触摸,安装缝隙控制在一根头发的五十分之一;蒙上眼睛,方寸之间也能插接百条线路。工匠绝技,精益求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几位用双手把握精度的大国工匠。 李峰 心细如发 以柔克刚 他在高倍显微镜下“磨刀” 2016年6月25日20点,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次升空。长征七号火箭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一飞冲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史的多项第一。 2016年5月,在长征七号火箭的总装车间里,数以万计的火箭零部件来自全国各地,它们在这里集结。经过严格的组合测试,然后被运送到海南文昌发射场组装。但有一个部件被特别处理,这就是长征七号火箭的惯性导航组合。 在航天科技集团九院的车间里,铣工李峰正在工作,尽管此刻属于加班加点赶工,但他的每一个动作依然是从容不迫的。李峰加工的部件是火箭“惯组”中的加速度计。如果说“惯组”是长征七号的重中之重。那么,加速度计就是“惯组”的重中之重。在他的工作模式里,速度不来自表面的急促紧迫,而源于每一个工作行为的准确有效。在他心里,精益求精已经成为一种信仰。 “惯导”器件中每减少1微米的变形,就能缩小火箭在太空中几公里的轨道误差。1微米大约是头发丝直径的七十分之一,那是目前人类机械加工技术都难以靠近的精度。 在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是李峰的绝活。李峰磨制刀具时心细如发,探手轻柔,这时他所有的功力都汇聚在手上。看李峰借助200倍的放大镜手工磨刀才会让人明白,为什么在中文里工匠的技能被称为“手艺”。 磨刀具的李峰,就用他那一双看似慢条斯理却又精巧灵动的手,一面拨轮,一面按刀,以无穷的耐心磨下去。与金刚石同等硬度的刀具逐渐呈现出,李峰所需要的锐度和角度,这是真正的以柔克刚。 李峰20岁时一进厂就被分配为铣工,26年里只干过这一个工种,显然,铣工将是他坚守一辈子的行当了。李峰的父亲李发祥也在这个厂里干了一辈子,30多年的磨工让他成为厂里成品率最高返工率最少的冠军。 儿子后来从父亲手里接过了那个无形的“冠军”奖杯。如今年逾八旬的老父亲腰腿都不那么劲道了。李峰在家里会时常给老父亲做做按摩,那双手此刻会变得轻重有节,张弛有律。 工匠们的手上积淀着他们的技艺磨砺,心智淬炼和人生阅历。如同参天大树的年轮记载着大树所承接的日月风霜。 顾秋亮 眼看、手摸 就能判断发丝五十分之一的误差 中国船舶重工的钳工顾秋亮的绝活也在手上。他凭着精到丝级的手艺,为海底的探索者7000米级潜水器“蛟龙号” 安装特殊的“眼睛”,他安装的 “眼睛”可以承受海底每平方米数千吨的压力,在无底黑暗中神光如炬。 深海一直是人类所知甚少的冥茫世界。2012年7月,中国的蛟龙号深海潜水器来到了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这里的深度是11034米。 蛟龙号的观察窗与海水直接接触。面积大约0.2平方米的窗玻璃此刻承受的压力有1400吨重。而观察窗的玻璃与金属窗座是异体镶嵌,如果二者贴合的精度不够,窗玻璃处就会产生渗漏。 安装蛟龙号观察窗玻璃的时候,顾秋亮必须把玻璃与金属窗座之间的缝隙,控制在0.2丝以下,这是不容降低的设计要求。顾秋亮和工友们把安装的精度标准视为生命线。 0.2丝,约为一根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么小的安装间隙却不能用任何金属仪器接触测量。因为观察窗玻璃一旦摩擦出细小划痕,到深海重压之下,就可能成为引发玻璃爆裂的起点。 靠着眼睛观察和手上的触摸感觉,能够判断一根头发丝五十分之一的0.2丝误差,这的确是神技。不仅如此,即便是在摇晃的大海上,顾邱亮纯手工打磨维修的蛟龙号密封面平整度也能控制在2丝以内,因而人们称呼有这个能力的顾秋亮为“顾两丝”。 为了练成这门功夫,顾秋亮把一块块铁板用手工逐渐锉薄,在铁板一层层变薄的过程中,用手不断捏捻搓摸,让自己的手形成对厚薄的精准感受力。 手指上的纹理磨光了,但这双失去纹理的手却成了心灵感知力的精准延伸器。 李刚 闭上眼也能连接好小盒子里密如蛛网的线路 1965年7月,北京1号线地铁开建,采用地面全挖掘式的方法,长安街为此大开膛。如今,中国正在修建世界上最庞大的城市地铁交通网,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有45座以上城市建有地铁。但是看不见哪一处工地为了建地铁而把整条街道大开膛。这全靠开凿地下隧道的终极武器——盾构机。 在中国中铁装备集团的车间里,工匠们正在忙碌。他们要率先制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马蹄形盾构机,将能够直接开凿出马蹄形隧道。 接线盒在盾构机上是“神经中枢”,整台盾构机的电路系统被50多个接线盒所控制,每个接线盒都有100多根电线经过,形成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直接决定着盾构机的行动能力。从世界上第一台盾构机诞生到现在,初始结构的盾构机接线盒虽然曾经有过一代代的高手试图予以改进,但最终还是只能原样不动。 但中国马蹄形盾构机的整体创新却要求中国工匠必须改变那个全世界同行都未曾撼动过的“祖宗之制”。而且这个重大改进是紧迫的限期完成的。 从第一台国产复合式盾构机的电气组装到现在,李刚已经高质量地完成了300多台盾构的电气系统组装。四年前,李刚研发制造的盾构机核心部件液位传感器打破了国外企业的百年垄断,性能跃居世界第一。 这一次,李刚发起的技术冲击目标依然是世界第一。马蹄形盾构机的电路系统拥有4万多根电缆电线,4100个元器件,1000多个开关,如果其中有一根线接错,一个器件使用有误,就会导致整个盾构机“神经错乱”,甚至线路会被大面积地烧毁。 李刚投入的这场技术改进是风险巨大的。而它所要求的精细、精准、精微、精妙,几乎时时在挑战着人类操作的极限。58天的殚思竭虑,李刚终于设计出了一套与马蹄形盾构机相适应的新型脑神经系统。 新型接线盒改造成功,此刻距马蹄形盾构机预定的出厂时间也只剩10多天了。但李刚的一切相关工作依然是快而不乱,稳中求速,精益求精,质量第一。李刚说,“我的职业操守就是,把自己的每件事情做好,一点小事情也必须要认认真真去做。” 李刚和工友们的工作成为马蹄形盾构机项目推进的重要保障。2016年7月17日,世界首创的中国马蹄形盾构机成功下线,表明中国实现了异型盾构装备生产的全面自主化,也标志着世界异型隧道掘进机研制技术跨入了新阶段。中国工匠们站到了这个领域的世界巅峰。 在历史上,科学蕴含在实用技术中;在现代,技术与科学并称。手上有绝活的工匠都是充满科学精神的研究型人才。他们精到无极的手艺不仅仅在手上,更在不懈探索的心思里产生。 巅峰匠艺的核心是“精”:心有精诚,手有精艺,必出精品。这些精品也许并不总是能够惊天动地。但它们却总会让一份令世人敬重的工匠精神传递久远,贡献人间。 6. 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 武汉708船舶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 7.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江南电竞网站官网入口网址
602研究院非好,江南电竞网站官网入口网址
602研究院拥有国内多种资质,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有很大发展前景。 602院已是重工集团公司唯一拥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工程设计甲级证书》、《工程监理甲级证书》、《工程造价甲级证书》、《工程招标甲级资质证书》及国家计委颁发的《工程咨询甲级证书》的专业突出的综合设计院。所完成的军工、工业、民用建筑设计、监理等较大的近百个项目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30余个项目分获国家、省部级优秀设计奖,科技进步奖,为国家船舶事业的发展 8.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九院招聘中国船舶集团下属研究所主要包含研究院、总体所、设备所,如下: 第七研究院 北京 中国舰船研究院 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上海 民船设计 中船九院 上海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 船厂、工业民用建筑设计 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 上海 工程勘察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广州 船舶设计 长江船舶设计院 武汉 长江航运科学研究所 武汉 9.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九院地址七〇四所成立于1956年,是国内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舰船特种装置和辅助机电设备研究所,现有员工2000余人,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拥有动力电力、航空保障、船舶装置、热能环保、减振消磁、非船装备、检测试验及标准研究七大业务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