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产品
信息产品是指凝结着人类劳动的信息。信息作为产品是由信息内容及信息载体两部分构成。信息内容与信息载体是信息产品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载体,也就不存在信息,更谈不上信息产品了;没有信息,载体的独立存在只能称为物质产品,而不是信息产品。
信息产品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例如,可以从信息的内容上,将信息产品分为政治信息、军事信息、经济信息等;从载体上,将信息产品分为印刷型信息,声像型信息等;从表现形式上,将信息产品分为语言、数字、文字、图形等;从商品化程度上,将信息产品分为商品化和非商品化的信息产品等。此外,还可以按时间、涉及范围、公开程度等标标准对信息产品加以分类。在众多的分类中,按对信息加工程度这一标准来划分信息产品,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可将信息产品分为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零次信息是在人际交流中未经记录和加工的信息,这种信息通常是以物或者过程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可以从交谈、聚会、参观、考察等方式中获得零次信息。零次信息的信息量一般都比较大,因此在信息产品的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未经记录和加工,所以也增加了提取信息的难度,因此,捕获有价值的零次信息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
一次信息是人们对自然、社会进行有目的的调查研究并加以记录所获的信息。例如,科研人员直接记录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就属于一次信息。一次信息数量庞杂而分散,表现形式有科学著作、报纸、期刊、会议资料、研究报告、政府出版物、专利说明书、产品样本、标准文献、学位论文等等。一次信息是利用量最大的信息。
二次信息是以一次信息为依据经过专业人员加工整理而形成的信息。二次信息是对一次文献进行浓缩或有序化的产物,其特点是既传递信息、报导信息,又提供一次信息的检索途径。二次信息按加工形式和深度可分为题录、简介、摘要等。
三次信息是对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信息。这种信息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实用性强。主要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学科年度总结、数据手册等等。
二、信息产品的特点
(一)信息产品的风险性
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不同,在生产过程中人的智力因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而是有可能取得与预想完全相反的结果,甚至失败;另一方面,即使对现有信息的加工,也存在着因信息取材不全、分析方法不当、推理错误等原因而导致从正确的信息得出错误信息的现象。因此,信息产品的生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即信息生产的结果很有可能得不到预期的产品,或者得到完全错误的信息产品,而且,后者要比前者的危害性更大。
(二)信息产品的共享性
可以借用萧伯纳的名言来说明信息产品的共享性: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流,每人就各有两种思想。由此可见,信息产品具有共享性。信息的共享性包括无偿共享和有偿共享两种情况。无偿共享是指信息使用者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获得信息,广播、电视等就属于这种共享。而有偿共享则是指信息使用者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某种信息,如从技术市场上获得的信息就是有偿共享。
(三)信息产品的社会性
信息产品作为凝聚人类劳动的信息,有明显的社会性。首先,信息是人类的财富,信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集中地体现了人的智慧。以科学研究为例,科学家必须要在大量吸收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取长补短,加上自身的思考,才能完成一项发明创造。其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整个人类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社会整体,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服务,人们必须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科学研究表明,处于与世隔绝的人即使有充足的物质生活保障,也会变得极度苦恼,甚至丧失理智。这充分证明了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著名论断:“信息是社会的粘合剂”。最后,信息产品除在生产过程中要受人的智力因素影响以外,在交换与使用过程中也要受到信息接收者的心理因素、智力因素等的制约。例如,人脑接收信息的选择性,接收者对信息的“过滤”、心理上的障碍、因知识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理解上的差异等等,都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吸收和利用。
(四)信息产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从效用角度看,信息产品具有时效性。从微观上说,各种社会信息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对特定的使用者有用,当特定的用户产生了某一需求之后,只有能帮助他(她)解决问题的信息才是有价值信息,无论质量多好,价值多高,如果不是用户当前需要的信息,则对该用户没有任何意义。从宏观上说,在社会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着“当用信息”现象,并且“当用信息”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具体表现在不断有新信息加入到“当用信息”中,同时有一部分原有的随时间推移而利用价值下降的信息,称之为“过时信息”或“老化信息”。
(五)信息产品的依附性
信息产品不是物质产品,但必须通过物质产品表现出来,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信息产品必定有相应的物质载体作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信息产品要依附于物质产品,并且以物质产品为中介进行传递。既然信息产品有依附性,要依附于物质产品,那么,如何区分一个产品是物质产品还是信息产品呢?一般认为,应该以用途为标准。例如,图书是记载、传播知识的载体,是信息产品,这是由图书的用途所决定的。但有时情况又不那么简单,例如,同样一台机器,当把它作为生产工具时,它是物质产品,而当把它作为样机了解生产技术与工艺,则它是信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