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
难学,船舶工程技术主要学习:
工程力学、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电工基础、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船舶原理、船舶焊接工艺、船舶设计基础、船舶CAD/CAM、专业英语、造船生产设计、船舶建造工艺、船舶舾装工程基础、船舶检验。学习的内容多,比较难学,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2.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该学院学风很好,就业前景也不错。出路很多,可以考研,考公务员,其竞争压力普遍比其他专业小。还可以去专科院校当老师。最后还可以去做远洋船舶驾驶员。海员行业也不错,薪水很高。
学院有“船舶与海洋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专业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三个一级学科,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省重点一级学科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省级重点学科。
3. 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
中国造船专业四大名校
一、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那是全国家喻户晓的王牌专业,也是最有名气的专业之一,而且,它还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这个专业,是以力学为基础,机电为两翼,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各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工程学科。主要培养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先进制造技术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型的高级人才。
二、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工程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也是该校的王牌专业,有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授予资格,另外,该校还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哈工程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入选了“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三、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作为211名校,武汉理工大学一共有两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其中一个就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该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世界大学的学科排名中,也十分靠前。
四、江苏科技大学
相较于前面几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既非985,也不是211,知名度自然有限,但是,若要提到造船专业,永远绕不开这所大学。
4. 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研究所
其实也不难学,专业课程要有数学基础,高数要好,因为以后课程会涉及到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船舶结构、船舶强度等,会涉及到高等函数的计算,其他的课程还好,不会涉及到一些计算,还有一些实际操作课程,一些专业实验:船模阻力实验、螺旋桨试验、船模自航试验及结构实验应力分析等。
如果以后毕业不去理论性比较强的地方,如研究所、审图中心之类,力学课程等能合格就行,总体来说除了力学课程,很多计算,其他的课程还有很有意思的
5. 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江苏原有一所船舶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4年更名江苏科技大学。
如今,江苏科技大学是由江苏省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共建高校。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6. 船舶与海洋工程公司
当然没的说,哈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交大。毕业后有机会去中海油,不过机会不大,去船厂的多一点,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在将来的确立,这方面的人才的需要将越来越大,暂时不会太挤。至于留学问题不用太担心,中英合资专业出国留学的每年就几十个,大多数都在3年后转入正规班三年级,就是得多学一年,不过努力的话相信在英语上较他们有很多优势,现在既精于技术又有不错的外语水平的人才还是很抢手的,将来就业方面预计会不错。
7.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会长
1、优点:海洋运输借助天然航道进行,不受道路、轨道的限制,通过能力更强。随着政治、经贸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可随时调整和改变航线完成运输任务。
海上运输航道为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所建,经营海运业务的公司可以大量节省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单位运输成本较低,为低值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2、缺点:海洋运输是各种运输工具里速度最慢的运输方式。由于海洋运输是在海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台风,可以把一运输船卷入海底,风险比较大,另外,还有诸如海盗的侵袭,风险也不小。
8.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官网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实际操作可能会有一点难。船舶与海洋工程属于两个不同的专业,想要跨考的话需要你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抽出业余的时间来学习好另外一个要打算考试的专业,充分的来备考,那才能够比较顺利的通过你想要跨考的专业。
9.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会员
船舶焊接工艺、船舶原理、船体制图、船舶结构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船舶静力学、阻力与推进、船体制造工艺、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与结构设计、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等。个人以为如果做船体的质检船体制图最为重要,要会看图。
10.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报
色彩词具有表情性。以往我们多是从李贺诗歌中的显性色彩词(白、黑、红、黄、紫等)着手,分析色彩词的情感意义。但对其隐性色彩词的关注较少。然而,隐性色彩词在某些方面更能显示作者的态度、情感即表现作者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李贺诗歌颜色词(语素)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 - 2008 - 被引量: 5
李贺诗歌色彩研究
- 《青海师范大学》 - 2013 - 被引量: 1
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语法研究
程江霞 - 《语文学刊(教育版)》 - 2009 - 被引量: 0
论李贺诗歌中的色彩
潘思彤 -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2 - 被引量: 0
李贺诗歌色彩词的修辞
程江霞 - 《文教资料》 - 2009 - 被引量: 4
论李贺诗歌修辞艺术
饶樊莉 - 重庆师范大学 - 2005 - 被引量: 5
新时期李贺诗歌研究述评
吴加才,柳应明,丁一 -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 2003 - 被引量: 5
李贺诗歌赋化研究
- 《广西民族大学》 - 2017 - 被引量: 0
面向网络应用的专业主题词表编制研究
李贺[1],侯昊辰[1] - 《图书馆学研究》 - 2013 - 被引量: 1
色彩管理研究
李贺田 - 《办公自动化》 - 2013 - 被引量: 0
论李贺诗歌中“红色”的运用
龚俊杰 - 《短篇小说(原创版)》 - 2014 - 被引量: 0
李贺诗歌二题
陈伯海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被引量: 0
李贺诗歌艺术现代观
瞿明刚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被引量: 0
论李贺诗歌“设色”的特点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被引量: 0
李贺诗歌的语言艺术
尹驰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 被引量: 1
李贺诗歌与唐代外来文明
李永平,王天觉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被引量: 2
李贺诗歌刍议
陈亚莉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被引量: 0
浅论李贺诗歌的绿意象
张秋娟 - 《运城学院学报》 - 2003 - 被引量: 0
“淡妆浓抹总相宜”——以李贺为例略论唐代色彩诗歌
李连霞,王加鑫 - 《黑龙江史志》 - 2009 - 被引量: 0
李贺、李商隐诗歌色彩艺术比较研究
- 《湖南大学》 - 2013 - 被引量: 3
基于统计学的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语言学分析
陈艳 -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被引量: 0
浅析李贺诗歌中"绿"字用法
陈宗俊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2007 - 被引量: 0
李贺诗歌色彩描写的特点
郭晓阳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04 - 被引量: 2
李贺诗歌的色彩世界
刘卫华 - 《名作欣赏》 - 2013 - 被引量: 1
论李贺诗歌中的色彩运用特征
周春晓 - 《文教资料》 - 2009 - 被引量: 0
霜叶红于二月花——论杜牧诗歌色彩词的运用
胡珊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 2004 - 被引量: 7
谈李贺诗歌语言的词语艺术
张翠玲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2 - 被引量: 0
对李贺诗中的荒寒美感的分析研究
徐小可 - 《剑南文学(下半月)》 - 2013 - 被引量: 0
李贺诗中的植物意象研究
李璐琳 - 《文学界(理论版)》 - 2012 - 被引量: 1
李贺诗创作浅析
王炜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被引量: 0
论李贺诗色彩美的特色
张丽娟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被引量: 0
秘响傍通 恍惚相似——论李贺诗与梦窗词艺术处理之异同
钱锡生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被引量: 1
浅谈李贺诗歌的"四奇"
康琪 - 《当代教师教育》 - 2006 - 被引量: 0
李贺诗歌艺术简论——想象与意境的独特性
-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 2013 - 被引量: 0
论“鬼才”李贺诗歌的边缘性
- 广西师范大学 - 2007 - 被引量: 0
略论道教语言对李贺诗歌创作的影响——以《梦天》为例
王建 - 《文教资料》 - 2012 - 被引量: 1
试论李贺对词的影响
扈耕田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被引量: 2
韦应物诗歌的色彩研究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015 - 被引量: 0
谈马拉美诗论及其它
马碧红[1] - 《龙岩学院学报》 - 2011 - 被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