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 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消防救生 > 精益管理可为造船厂(船舶集成制造管理)
精益管理可为造船厂(船舶集成制造管理)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2-10-21 15:25    点击:236   编辑:admin

1. 船舶集成制造管理

杭州米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以电力、船舶行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监控系统工程和工业自动化产品销售为主的高科技公司。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船舶烟气清洁(EGC)控制系统集成商之一。

公司与美国泰科、美国ROCKWELL、奥地利SCHIEBEL、海康、德国FAHLKE、法国SCHNEIDER、意大利EUROTRO等公司合作,负责以上产品的销售、维护和技术支持。

米德科技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立足对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和电力、船舶行业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深远理解,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凭借着强劲的企业实力和良好的品牌声誉,服务了全国电力、船舶行业用户。

2. 船舶集成制造管理办法

智能制造可以进入国家电网,汽车装备,大型施工机械,华润,钢铁领域都需要大量智能制造专业人才。智能制造主要通过电子计算机对生产制造领域的钢铁,建材,家电,汽车,重型机械等产品,运用人工智能集成生产大批量的产品。大多以机器人,生产流水线的智能传送和装备进行生产的。现在都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减少人工劳动力成本,采用机器人和传输设备束完成制造工作,所以智能制造非常有前景。

3. 船舶集成制造管理信息系统 总体功能的两点改进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是承担我国海军重点装备研制任务的总体所,是集总体研究、设计、科技产业等业务为一体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办公地点位于武汉市。

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奖项300余项,先后多人获得“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设有1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博士点,2个硕士点。

现拥有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7年度全国道德模范、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工程院黄旭华院士及国家重点工程总师、中国工程院张金麟院士为代表的国家级、省部级专家60余人,型号总师30余人,中国船舶设计大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

主要军品任务涵盖核动力舰船总体研究设计、系统技术抓总及研究设计、全寿期技术服务、特种设备研制、大型专项试验、防险救生及技术保障等。主要民品产业包括核电工程与设备、船海工程、节能环保工程、信息技术与系统集成等。

所区环境幽美,人文氛围浓厚,科研条件和办公环境优越,是你实现理想抱负,成就事业、报效祖国的明智选择。

4. 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的主线

1、科学计算

又称数值计算。在近代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常常会遇到大量复杂的科学问题,因此,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的计算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计算机最早应用的领域。

2、数据处理

又称信息处理。据统计,世界上的计算机80%以上主要用于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对数值、文字、图表等信息数据及时地加以记录、整理、检索、分类、统计、综合和传递,得出人们所要求的有关信息。它是目前计算机最广泛的应用领域。

3、过程控制

又称实时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过程、实时过程的控制,它要求很快的反应速度和很高的可靠性,以提高产量和质量,节约原料消耗,降低成本,达到过程的最优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系统是指用计算机帮助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工作,使设计工作半自动化甚至全自动化,不仅大大缩短设计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人力物力,而且保证产品质量。

计算机辅助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建筑、船舶、飞机、机床、机械甚至服装的设计上。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

5. 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理论与方法

中国舰船研究院。

2、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3、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4、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5、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6、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7、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等。

发展前景

1、一方面,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兼并重组所面临的困难难以想象:如何啃掉低端产能过剩这根“硬骨头”,实现“重组瘦身”成为船舶行业监管层所面临的挑战。

2、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不断实现自身的优化升级。

713所

1、从1963年开始,本所作为国家指定单位进行铅酸蓄电池的研制。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并形成批量生产,本所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及电池厂依托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精良的研究队伍。

2、致力于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内的化学电源及特种电源研究,其研制和生产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92年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科技大会上获奖。

3、1997年、1998年分别通过国标 gb/t9001-1994(iso9001:94)和国军标gjb/z9001-96双重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其产品包括2v 、6v、12v三大系列39个品种,本研究中心研制的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铁路、银行、国防等系统并出口海外,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目前,阀控全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年生产能力1万kvah。

6. 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理论与方法PDF

        米德科技是杭州米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以电力、船舶行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监控系统工程和工业自动化产品销售为主的高科技公司。

        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船舶烟气清洁(EGC)控制系统集成商之一。本公司与美国泰科、美国ROCKWELL、奥地利SCHIEBEL、海康、德国FAHLKE、法国SCHNEIDER、意大利EUROTRO等公司合作,负责以上产品的销售、维护和技术支持。

7. 船舶集成制造管理信息系统

从事信息科技、计算机科技、网络科技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计算机及配件、电子产品、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的销售,电子商务(不得从事金融业务),网络系统集成、电子制图及应用、企业信息化软件应用、AIS系统船舶自主研发,3G船载监控设备的软硬件集成、销售、售后服务,港口物联网智慧系统软件开发、系统集成、销售,软件设计、发布广告、电子商务技术推广服务、市场营销策划,企业管理咨询,会务服务,展览展示服务,各类广告的设计、制作,货物运输代理(除运输)

8. 船舶集成制造管理规范

交通强国建设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绿色航运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推进现有集装箱、散货、杂货船舶受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挂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实施符合岸电要求的相关改造。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重点推进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泉州太平洋码头、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立实施岸电使用制度,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总结岸电推广经验,提高岸电使用率。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积极推进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航线岸电使用、津冀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船舶岸电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三)预期成果。

通过2年时间,完成35艘挂五星旗沿海航行集装箱船舶、16艘散货船舶、16艘杂货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连云港新东方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4套。新建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全部加装船舶受电设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万吨标准油,年减少二氧化碳25万吨。绿色航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航运机制、绿色航线建设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相关政策成果、技术标准等。

二、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航运数据共享。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对接,推动航运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区块链技术,强化多方数据共享,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衔接。利用跨链存储、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航运区块链相关标准研究,推进航运数据安全制度建设。

2.优化航运服务流程。依托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传统航运服务模式和单证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全程“一单制”,优化航运服务流程。

3.拓展航运物流服务。推动航运物流信息透明化与全程共享。优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基于航运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数据,提供物流征信服务,创新航运物流信用监管模式。

4.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可承兑性和防伪性,打通供应链金融信息通道,加强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进口提货单、提单等海运单证基本完成电子化,初步实现区块链流转。危险货物全程监测监控、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取得有效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实现航运领域多场景应用。航运物流实现“无纸化”“零接触”,航运数据安全保障达到新高度。在航运区块链建设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海运全程单证数据、区块链流转流程、技术与接口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三、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业务流程数字化。以运输产品为中心,标准化、数字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实现产品运输全过程可视化。建立作业任务自动分配与自动监控工作机制,推进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2.客户服务数字化。客户交互方式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业务操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航运业务规则数字化,建立集装箱舱位、设备资源预测分析模型,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依托大数据,加强船舶航速智能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以机器学习为重点,优化与模拟空箱调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搭建智能决策平台,自主研发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审批,提升市场及时响应能力。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集装箱管理系统,并在外贸核心业务开展应用。作业任务自动分配、自动监控等机制逐渐完善,实现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实现面向客户的全程可视化和例外预警。实现对船舶航速的智能优化管理和对空箱的优化调运配置,能源、资产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市场及时响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搭建航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加强大型航运企业数据、市场行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整合。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及展示平台,提高航运经营数据等业务的可视化程度。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加强数据质量、元数据和数据安全统一管理。

2.提升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能力。完善优化数据中台、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功能扩充,满足各业务部门需求。搭建数据实验室平台,实践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展专项智能应用,提升扩展数据集市,新建投资、财务、采购等业务数据集市。扩展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加强智能航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台,加强外部数据资源采集,拓展数据中台服务功能。优化数据实验室平台,建立深度学习框架与知识图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与建模。扩建数据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团级数据资产自主应用。优化和扩展“团队智能管理”“智慧舆情”等专项智能应用。优化数据管理功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自动化管理。研究构建航运指数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基础建设,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航运业相关数据积累量达到60TB,建成不少于3个模型算法的算法库。

通过3—5年时间,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应用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应用服务封装,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家,系统用户数量超过2000人。建成不少于6个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库,建成航运业行业指数体系。航运数据赋能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五、智能船舶发展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船岸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船岸数据中心。推动智能航运数据可视化监管应用中心建设,开发应用营运能效优化管控、机舱设备健康运维辅助决策、船舶结构安全评估、发电机运行监管等数据应用系统。加强行业数据共享衔接,畅通船岸数据通道,提升海事监管、船舶安全等数据支撑能力。

2.企业智能船舶标准制定。建立智能船舶运营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设备系统配套标准。搭建设计船舶智能化系统架构。研究制定集团智能船舶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相关标准。

3.新技术集成应用。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自组网系统,增强大型集装箱船舶态势感知能力,开展感知图像识别及安全保障功能验证。推进远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测试。加强货物状态监控与优化配载研究应用。

4.智能化方案应用推广。完善新造船项目技术规格书,增加智能船舶符号,增设集成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营运船舶技改方案,增设智能船舶集成平台、智能能效、智能机舱等功能模块。强化智能船体结构应力监测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中推广应用。开展全船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优化以机舱综合能效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块。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初见成效,形成企业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完成船岸数据中心建设,智能船舶运营数据共享水平有效增强,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能船舶营运数据实现深度应用,海事监管、船舶安全、营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成不少于100艘标配智能船舶系统的智能化船队。

9. 船舶制造工程师

造船厂个体工商户老板带上身份证和工程师资格证到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营业执照,填写船舶制造经营范围营业执照申请书,办理人脸识别认证手续,审核通过后交手续费和注册资金1050元(如果是“公司户”会交更多)领取营业执照,之后再到当地派出所办理“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

10. 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理论与方法 百度网盘

主要途径:加大科技投入,培训优秀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产业体系。

首先是大力发展品质制造。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提高奖补标准,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其次是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抓好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船舶海工等重点产业,要突出抓好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等重点产业。

第三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通过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重点发展融合互联网因子、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项目。

四是大力发展绿色制造。重点培育建设一批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集成项目、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坚实生态文明底线,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