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方案设计
内河船舶船名标识要在船首和船尾的两边,驾驶室顶棚甲板上也要有标识,两侧不能在有阻挡的地方,标识的颜色要和船体不一样,标写字型均为仿宋体,字迹必须工整、清晰。字体大小视船型而定,但船名字体尺寸不应小于300×300毫米,船籍港的字体尺寸不应小于200×200毫米。
2. 船舶概念设计究竟是做什么
区分船舶所属大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一般以下列称谓区分船舶大小。
1,灵便型船(Handysize carrier):是散货船舶的一种,指载重量在2-5万吨左右的船,其中超过4万吨的船舶又被称为大灵便型船(Handymax carrier)。这些吨位相对较小的船舶具有较强的对航道、运河及港口的适应性,载重吨量适中,且多配有起卸货设备,营运方便灵活,因而被称之为“灵便型”。
2,巴拿马型散货船(Panamax bulk carrier):是指在满载情况下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最大型散货船,要满足船舶总长不超过274.32米,型宽不超过32.30米的运河通航有关规定。该型船载重量一般在6-7.5万吨之间。,
3,海岬型船(Capesize) 是指在远洋航行中可以通过好望角或者南美洲海角最恶劣天气,载重在10万吨以上的干散货船,被视为矿砂主要船种,是干散货船的一种,也叫好望角型船。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岬型船约载重30万吨
4,海岬型船也属于超大型船VLCC的一种.
3. 船舶设计属于什么设计
轮机工程主要是海上船舶轮机管理的!说白了就是船员!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主要是陆地上工作!和船舶~海洋相关的工作!不上船工作!
轮机工程的以后上船(比较辛苦)不过待遇很好以美金算工资船舶与海洋工程主要是设计船舶的船体这个专业很吃香本科生出去待遇也挺好的
4. 船舶概念设计的一般流程
船舶应急计划是指船舶在遇进水,火灾,危及船舶安全的情况下的应急施救方案。
5. 船舶概念设计 基本设计
舶释义:航海大船。
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指的是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等动力,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手段。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
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
6. 船舶概念设计图
船舶型宽是指船舶舷侧外板的外缘到另一侧舷侧外板的外缘的间距,特指船舶中部最宽处。船舶型深是指船底中龙骨的底部外缘的理论线的延长线至船舶主甲板理论线的高度,一般也是特指船舶中部位置。特种船舶类似潜水艇,水陆两用船等等除外。
7. 船舶的设计
1、AUTOCAD 这是最普遍使用的绘图软件,就绘图而言是个很不错的软件.不过其功能很有限,不能做绘图以外的其他工作。
2、TRIBON这是目前大多数东亚船厂和设计单位使用的软件,做设计很方便的。不过该软件属于船舶行业的专用软件,即使是专业人员也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掌握。
韩国在使用该软件方面比较成熟,还有许多相关的二次开发。
3、NAPA该软件同样是专用的船舶设计软件,其在型线设计方面的功能非常强大。特别是在设计大型船舶方面,NAPA的优势很明显。
不过目前国内用NAPA的还不是很多。
4、CATIA这是一个很优秀的生产设计软件,但目前在船舶行业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
虽然TRIBON和NAPA都内做三维模型,但CATIA能让三维模型动起来。
CATIA做彷真功能非常强大,很可能是将来船舶行业发展的方向。
但CATIA对计算机性能要求很高,一般都只能在配置非常好的PC或比较高档的图形工作站上运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8. 未来船舶概念设计
互联网+”已深入社会各领域,有“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日益变化,行业生态体系和发展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在“互联网+”影响下,船舶业呈十大发展趋势。
船舶生态体系加速重构
能给船舶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已经到来,并趋向成熟,这就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下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其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更是生产关系的颠覆,正重新构建、擘画人类生产方式变革和生活方式调整发展新蓝图。航运、造船、配套及相关技术、生产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的智能化技术装备、协同化创新体系、柔性化生产方式、集约化资源利用、精准化管理模式不断重塑新时期船舶业竞争新优势,对传统行业生态体系新格局进行颠覆,加之通过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和用户黏性,逐步建立包含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单位等相关经济协助发展船舶业联合体,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已成为未来船舶业的一张“生死牌”。
管理模式网络量子化
信息化时代,传统行业从单一部件、单机设备、单一环节、单一场景的局部小系统不断向整体大系统、全局巨系统演进,从部门级到企业级、产业链级乃至产业生态级不断演进,并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突破地域、组织、机制界限,通过对大规模信息技术数据应用,实现人、财、物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整合,有计划按比例地提供强有力的革命性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运行调节,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产生颠覆式改变。在目前经济低迷和船舶企业纷纷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之际,精益管理综合作用凸显,成为推动船舶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内部每一个流程,将科层制管理模式转为网络式管理模式,构建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企业客户间关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潜在智慧,“互联网+”式网络量子化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
大数据成战略核心力量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对数据的挖掘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云计算则是开启大数据应用新领域的“金钥匙”。作为“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涵盖航运、造船、船舶配套以及相关服务等产业链,并涉及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得船舶业当之无愧成为最复杂的大数据行业。船舶业却是个数据应用贫乏的行业,未来的船舶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及如何使用数据。解决由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船舶业转型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将成为未来船舶企业的战略核心力量。
万物互联平台模糊产业边界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推动着各行业生态的改变,制造业更是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国家战略上的纷纷布局: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的“两化融合”,国际巨头更是加快构建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全球战略资源的整合步伐,抢占规则制定权、标准话语权、生态主导权和竞争制高点,通过丰富开发工具、开发应用接口、共享数据资源、建设开发社区,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星状网络数据处理平台,以形成赢者通吃的市场局面。
智慧航运突破传统航运思维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船舶技术的创新将引发航运管理变革和服务进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整合船舶的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售后、物流各个环节,在运营公司、设计建造商及设备商等之间建立起更全面的生产关系。将智能系统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就纳入后期航运运营考虑,引入大数据挖据技术,提高航运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提供更稳定、更易维护、更具弹性的在线订舱服务。运营过程中清晰规划运输船舶航程和航站,推进航运思维、理念及商业模式的“智慧”化。
智能船舶成必争之地
过去船舶更多侧重于船舶基本功能的实现,未来的船舶将在互联网技术下,会更加关注设备的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甚至整体船舶运营的智能化,智能船舶将会应运而生。智能船舶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从环境、能源、材料、空间、电子、机械、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建立实体和虚拟设施,实现操纵系统、航行系统、设备技术、节能技术甚至生产系统等的智能化,逐步形成能自感知、自评估、自预测、自组织、自重构于一体的船舶,实现信息与实体智能耦合全过程。DNV GL集团2014年曾发布一份名为《未来航运业》的报告,提出智能船舶这一新概念。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船舶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可见未来智能船舶将决定各国船舶工业在船舶市场的地位,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现今进行的必争之地也就理所当然了。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促使船舶企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取代封闭的生产制造系统,提高制造系统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用IT把设计源头与工厂的各个末端连接起来,实现人、产品、设备完全交互,牵引着传统工业发生革命性的演变。搭建设计、生产、采购等业务“一体化”智能生产流程设施,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和车间物流系统,使智能化设备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机器,通过云技术把所有生产资源都连接起来,使目前的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向智能化生产系统转变,实现船舶的定制化与规模化、个性化与普适化、虚拟与实体、微观与宏观、当前与未来的结合。
科创模式及资源要素全球化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中国船舶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爬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这个“坡”,过核心技术这道“坎”。基于此,船舶企业纷纷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船舶实验室,搭建“官、产、学、研、用、检”全产业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更是打破传统的内部研发模式,跨越组织边界,开始更多地利用和整合外部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创新。
技术产业化成发展新方向
伴随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船舶业必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满足未来客户大批量个性化需求,企业设计纷纷转型改制,基于互联网进行全球资源优化整合、科技创新发展和设计模式转变,从封闭型的单纯向企业提供设计向工程技术总承包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工程技术公司更是通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程EPC能力和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运营模式,围绕集约航运、绿色航运、安全航运、智能航运主题,进行新船型开发、船舶性能优化、航运安全、航运效率、节能减排、航运信息化等学术前沿和关键问题研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输出设计技术,转让设计方案、技术标准、专利技术及科技成果,抢占市场订单赢得市场份额,提升船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产融结合重建行业竞争格局
在“互联网+”形势下,针对巨大的船舶业全产业化规模和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服务推出明显不足,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银行创新面向船舶业构建一种高效快速匹配资源的产融结合经营模式,金融直接投资产业,股权收益补偿,形成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愈来愈受到资本和产业的关注和追捧。随着市场发展趋势,船舶业也在实施产业科技和金融融合战略,联合系统内投资企业就某一产业进行研究,评估并实施解决方案利用上海船研所技术优势,借助上市公司资金投入,将重组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重构生产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和竞争格局。
9. 船舶概念设计规格书
概念设计又名方案设计,主要职责是将对船舶的主要需求和方案转化为具有概念性和概括性的设计,设计结果主要包括:
1)100~150页的规格书和说明书,大体介绍该船的主体布置及性能,大体的技术参数
2)总布置图GR,描述船舶的总体布置等
3)基本结构图
4)典型横剖面图,将一些关键部位或是具有代表性位置的横剖面图样制作出来
5)厂商表,开列出有关设备及材料的生产厂商 基本设计之中的一部分也可称为合同设计,可用于船厂报价,进而便于中介进行协调。 基本设计之中还要确定船级社,船旗国,航线等,为基本设计的需求和下一步设计奠定一定的基础。在该过程之中还要论证船东提出的技术参数能否实现,如果是在长久发展之中,则需要根据市场行情提前进行一定的技术储备,来在得到机遇之后可以从容不迫地投入生产和市场化。 基本设计所要完成的工作量在不同情况下区别比较大,比如说如果是要制作交付船级社审查的图纸,则要完成该型船舶至少60%的设计。 船体设计之中最重要的图样之一便是基本结构图和舯剖面图,其中后者对校核横剖面对船体强度的影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确定了横剖面形式,货仓区域的结构形式等,是船体设计图纸之中的精华部分,而这两份图纸都要在基本设计之中完成。
10. 船舶概念设计理念
用钢铁制造的轮船,由于船体做成空心的,使它排 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水的浮力也随之增大,这时船受 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量,所以船就能浮在水面上了。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的规律:浸在液 体中的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就上浮;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就下沉;当它所 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物体就悬浮在液体中,或 漂浮在液体表面上。
当船运载货物时,它的载重量越大,需要的浮力也 越大,所以吃水就越深;载重量越小,需要的浮力也越 小,所以吃水就越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果船漏水了,船舱里就会 灌满水,轮船的重量就会慢慢超过它排开水产生的浮力, 这个时候轮船就会沉入水底。
“轮船”一词的出现与船的动力改革有关。在中国唐代,李皋把船的舷侧或尾部装上带有 叶的桨轮,靠人力踩动桨轮轴,使轮轴上的桨叶拨水推动船体前进,发明了“桨轮船”。
由于这种船的桨轮下半部浸没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因此称为“明轮船”或“轮船”,以和 人工划桨的木船、风力推动的帆船相区别。
18世纪后期,一个叫约翰•菲奇的美国人利用蒸汽机作为动力,驱动船体工作,制造了世 界上第一艘机械船。人们对机械船非常喜爱,并将“轮船”一词作为机械船的专用名词。
菲奇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只读过两年小学。
可是他通过刻苦自学,仍掌 握了大量实用知识和技术。
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菲奇从教堂做礼拜回来,这时一辆马车从他身边飞快地奔驰而过,原 来拉车的马受惊了。
菲奇想到:难道非得用马拉车?就不能让车子自动在街上跑吗?能不能用众所周知的蒸汽 力量来驱动车子呢?道路上尽是石子,车不好走,可如果在水面上走,就不会有什么阻力,能不 能利用蒸汽来开船呢?
这些想法刺激了菲奇的创造欲望,他先绘制出图纸,又让人按照图纸将模型制造出来。
然 后,他带上这个模型,到各州去请求议会支持他的发明。一开始,理会他的人并不多。但他锲而 不舍的精神最终感动了新泽西州议会,批准他从1788年起享有14年的专利权。
没过多久,一家造船公司在费城成立,老板就是菲奇。
第一艘机械船于1787年制造成功。1790年,该船在费城到巴林敦的地拉维亚河上开始定 期航行。 后因他做投机生意,年终决算亏了很多钱,公司只好关门。
近代轮船的发明人是科学家富尔顿。
1802年,富尔顿在英国伦敦与发明蒸汽机的瓦特相 识。后来,他在欧洲展开对轮船制造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他所创制的一艘8马力的 蒸汽轮船在法国的塞纳河下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那个时刻,他为眼前的成功而沉醉C3
可惜的是,在夜幕降临之后,一场狂风把这艘船打沉了。
1807年,富尔顿回到故乡美国^ 不怕挫折、才智过人的他又在纽约造成了一艘轮船,命名为“克莱蒙特号”。
这艘船长47米,宽9米,排水量达到100吨。船体的两侧各有一个轮子,与大水车非常相 似。
8月9日,“克莱蒙特号”终于下水,船体两侧的水轮将河水轻轻搅动。轮船继续向前行驶, 从纽约到阿尔巴尼城,行驶速度达到8千米/小时,完成了往返480千米的长距离航行。
富尔顿成功了!他开创了轮船制造业的新纪元。
后来,人们对轮船进行革新,用螺旋桨推进器取代了桨轮。 机械船虽然没有了轮子,但因为 称呼上的习惯,这种用螺旋桨推进的船仍沿用了“轮船”的称呼。
现在,轮船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
人们制造轮船时,已不再用铁作为原料,而是选择了质量 更优的钢材。船舶的驱动已不依靠蒸汽机,而是依靠柴油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甚至更先进 的核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