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小船一般是木做的,它的密度约为0.44--0.57,平均值为0.54,因为海水含盐,海水的密度通常为1.1g/cm3 0.09kg/m3,相比之下海水的密度比木材大得多,产生了浮力,所以小船能浮在大海上。
浮游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行走
浮游,词语,意为:在水面上漂浮移动、漫游。神话人物“浮游”是共工的手下,在共工反叛颛顼失败之后自杀,成为怨灵。浮游生物指身体很小,缺乏或仅有微弱游动能力,受水流支配而移动的水生生物。
救生圈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吗?
救生圈是人们水上遇险时赖以求生的一种工具。夏天去游泳,为了安全起见,人们常喜欢带上救生圈,初学游泳的人更喜欢和它做伴,就是熟悉水性的海员出海时也总要在每艘船上预备救生圈。
救生圈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里面充有空气,也叫作橡皮圈。
过去有人认为救生圈是由欧美传入我国的,其实,救生圈乃是我们中国人发明创造的。
早在两三千年前我国就有了“救生圈”,那就是干了的葫芦。《易经》里所说的:“包荒,用冯河”,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解释,就是“用葫芦渡河”。
《诗经》中也说“的有苦叶,济有深涉”,闻一多先生将《诗经》中的这一记载译为:“叶子拍了,葫芦也干了,可以择来做腰舟用了。”
我们认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抱着枯干的葫芦,就能使身体浮在水面上,不致淹死。这葫芦便是最原始的救生设备。后来,凡是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大都带着葫芦,以防不测。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人民是利用干了的葫芦浮水渡河的,这就是最原始的救生圈。
再后来,救生圈的制作方法大大前进了一步,有人开始用软质木料、芦苇等编制成一个环状物体,让人可以钻进去,使环托住人的身体,这种环形的救生圈使用起来要比葫芦方便得多,遂成了名副其实的救生“圈”,宋人称之为“浮环”。
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