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 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物资市场 > 2016中国船舶业如何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2016中国船舶业如何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2-10-13 04:25 点击:81 编辑:admin

1.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中国船舶是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9年7月1日成立,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中央直属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法定代表人雷凡培。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其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正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2. 近五年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情况

船舶业的前景应该是很好,目前,公路的运输能力有限,且已基本到达一定极限,大型的运载十分困难,所以航海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目前,我国很多大型造船厂的订单根本无法安定器交付,且更大型的轮船由于技术的提升,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使造船业处于垄断地位,利润相当高,所以对于这个行业,应该是很好的选择。

3. 我国船舶企业的发展现状

1.中国船舶资产概况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船舶总资产为4435138.37万元,同比下降2.03%;净资产为1541565万元,同比增长2.12%。

2.中国船舶经营现状 2019年中国船舶营业收入为2313618.79万元,

3.中国船舶营收结构及各产品产销情况 分产品看,2019年中国船舶散货船生产量为31艘,

4.中国船舶净利润分析 2019年中国船舶净利润为40475.7万元

4. 船舶制造业现状

造船的专业是船舶制造业,开设的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机械加工工艺,金属材料学,非金属材料学,船舶动力原理学,发动机原理,机械传动学,液压原理及工艺,航行力学等等,因为船舶制造牵涉面很广,加工工艺复杂且精细,所以只有专业学院如大连船舶学院,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华南理工大学等才开设有船舶制造专业。

5.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如何

就业前景不错,船舶硕士就业最好出路 提前设定自己的目标:出国、考研、就业、公务员等等。

行业整体形势肯定不好的,企业招聘人数肯定减少,薪酬待遇一般,相对于其他新型行业,比如互联网、那薪酬待遇绝对差一大截。

当前船舶企业入学大学生,扣除五险一金到手大约3000元,提供住宿,包午餐。这种情况我预测要维持好多年。

船舶行业是传统行业,传统行业一般发展比较成熟,换句话说人才饱和(人才多,自然要价低),你前面厉害的人太多,你永远赶不上。

所谓局限性就是学生眼界窄,就业窄,尤其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种新兴行业刚刚开始发展,缺少人才(人才少,你就可以要价高),所以这类行业更有发展性。

6.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国航海与海洋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港口规模、船员数量、造船产量、海运船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船舶工业、远洋渔业、海洋开发和海洋科考等领域快速发展,海事救捞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海军和平护航彰显了我国切实履行国际义务的大国形象。如今,中国航海人正奋力谱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交通强国建设新篇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全速前进。

7. 船舶工业的发展

70年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薄弱基础起步,到今天成为世界主要的造船国家,我国船舶工业取得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当前,身处信息技术革命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大潮,我国船舶工业要抓住数字化、智能化机遇,在既有规模上突出做优做强导向,争当全球船舶工业创新的引领者。

8.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怎么说呢!的确是新公司!私企!但有没有发展就不好说了!  它是金海湾公司旗下的子公司!08年建成的!说是在发展阶段!但还有很多车间没建成呢!管理也不是很到位!很多方面都比较不尽人意!的确有待发展!  我有个的同学在那做过一个月就辞职了。说那公司太垃圾!让他们和外包工一样干活,也学不到东西,就趁早走了。可能是气话吧!不过据说和他同一批去的已经在那工作一年多了还是干苦力,都后悔当初没和他一起走。现在工作又不好找,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我也是在船厂工作啊!不过我们都是先跟主管学习一段时间!然后下一线去了解一下生产流程!真要是一线的活外包工会干的!(他们比你们技术好多了!)不清楚在中基是怎么回事。按理来说不应该这样的!可能管理层有问题吧!  其实一般私企都是这样的。我建议大家去国企。能真正学到东西!也比较人性化!起码不会让你们去一线一直做苦力的!私企的船厂运转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快时间的把投进去的资金收回来,所以只抓生产不抓管理也很正常。  一般的私企是不会像国企那样花时间去培养人才的。它只想快点赚钱而已。哪会管你们大学生干什么。不过这也说明中基的管理层可能以前没搞过船舶行业!不懂的培养自己的人才。只知道挖人是不行的!我也在别的私企做过,那里也很重视大学生啊!刚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培养计划的!这是最起码的管理理念!可能这个中基的上层真的忙着赚钱太忙了!没时间管你们大学生吧!  希望你能找个好工作!刚毕业第一份工作很重要的。其实刚开始工资是次要的,能学到东西,有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这个中基我个人建议还是不要去了!做了一年还干一线,等你工作几年出来还能最什么啊?做最一辈子苦工啊!祝你好运!頭條萊垍

9.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

1.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集中了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交通运输装备、家电等主要生产基地;

2.中西部则以军工产业、光电子产业为主;

3.东北地区重点发展机械加工业和汽车加工业。

中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1952年沿海和内陆的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69.4%和30.6%。30多年来,内陆建设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比沿海的工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到1984年,沿海与内陆的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改变为59.8%和40.2%。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相当规模的工业,除西藏以外,工业总产值都超过了农业总产值,乡镇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1957—1976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这期间,中国工业主要依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发扬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仅赢得了一定的增长速度,而且作为传统工业但是经济薄弱环节的石油工业,以及作为新兴工业的化学工业和电子工业还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作为高科技产业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还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57~1976年,石油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1%上升到6.2%,化学工业产值比重由6.8%上升到11%。"两弹一星"也是在这期间试验成功的。

1979年以来,中国工业生产一直呈高速发展势头。1997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17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4680亿元,重工业增加值170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7%和10.5%。今天,中国不仅能制造飞机、船舶、汽车,还能制造人造地球卫星以及现代化的工业设备。一个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10.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调查

互联网+”已深入社会各领域,有“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日益变化,行业生态体系和发展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在“互联网+”影响下,船舶业呈十大发展趋势。

船舶生态体系加速重构

能给船舶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已经到来,并趋向成熟,这就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下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其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更是生产关系的颠覆,正重新构建、擘画人类生产方式变革和生活方式调整发展新蓝图。航运、造船、配套及相关技术、生产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的智能化技术装备、协同化创新体系、柔性化生产方式、集约化资源利用、精准化管理模式不断重塑新时期船舶业竞争新优势,对传统行业生态体系新格局进行颠覆,加之通过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和用户黏性,逐步建立包含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单位等相关经济协助发展船舶业联合体,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已成为未来船舶业的一张“生死牌”。

管理模式网络量子化

信息化时代,传统行业从单一部件、单机设备、单一环节、单一场景的局部小系统不断向整体大系统、全局巨系统演进,从部门级到企业级、产业链级乃至产业生态级不断演进,并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突破地域、组织、机制界限,通过对大规模信息技术数据应用,实现人、财、物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整合,有计划按比例地提供强有力的革命性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运行调节,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产生颠覆式改变。在目前经济低迷和船舶企业纷纷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之际,精益管理综合作用凸显,成为推动船舶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内部每一个流程,将科层制管理模式转为网络式管理模式,构建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企业客户间关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潜在智慧,“互联网+”式网络量子化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

大数据成战略核心力量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对数据的挖掘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云计算则是开启大数据应用新领域的“金钥匙”。作为“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涵盖航运、造船、船舶配套以及相关服务等产业链,并涉及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得船舶业当之无愧成为最复杂的大数据行业。船舶业却是个数据应用贫乏的行业,未来的船舶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及如何使用数据。解决由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船舶业转型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将成为未来船舶企业的战略核心力量。

万物互联平台模糊产业边界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推动着各行业生态的改变,制造业更是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国家战略上的纷纷布局: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的“两化融合”,国际巨头更是加快构建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全球战略资源的整合步伐,抢占规则制定权、标准话语权、生态主导权和竞争制高点,通过丰富开发工具、开发应用接口、共享数据资源、建设开发社区,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星状网络数据处理平台,以形成赢者通吃的市场局面。

智慧航运突破传统航运思维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船舶技术的创新将引发航运管理变革和服务进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整合船舶的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售后、物流各个环节,在运营公司、设计建造商及设备商等之间建立起更全面的生产关系。将智能系统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就纳入后期航运运营考虑,引入大数据挖据技术,提高航运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提供更稳定、更易维护、更具弹性的在线订舱服务。运营过程中清晰规划运输船舶航程和航站,推进航运思维、理念及商业模式的“智慧”化。

智能船舶成必争之地

过去船舶更多侧重于船舶基本功能的实现,未来的船舶将在互联网技术下,会更加关注设备的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甚至整体船舶运营的智能化,智能船舶将会应运而生。智能船舶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从环境、能源、材料、空间、电子、机械、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建立实体和虚拟设施,实现操纵系统、航行系统、设备技术、节能技术甚至生产系统等的智能化,逐步形成能自感知、自评估、自预测、自组织、自重构于一体的船舶,实现信息与实体智能耦合全过程。DNV GL集团2014年曾发布一份名为《未来航运业》的报告,提出智能船舶这一新概念。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船舶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可见未来智能船舶将决定各国船舶工业在船舶市场的地位,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现今进行的必争之地也就理所当然了。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促使船舶企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取代封闭的生产制造系统,提高制造系统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用IT把设计源头与工厂的各个末端连接起来,实现人、产品、设备完全交互,牵引着传统工业发生革命性的演变。搭建设计、生产、采购等业务“一体化”智能生产流程设施,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和车间物流系统,使智能化设备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机器,通过云技术把所有生产资源都连接起来,使目前的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向智能化生产系统转变,实现船舶的定制化与规模化、个性化与普适化、虚拟与实体、微观与宏观、当前与未来的结合。

科创模式及资源要素全球化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中国船舶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爬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这个“坡”,过核心技术这道“坎”。基于此,船舶企业纷纷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船舶实验室,搭建“官、产、学、研、用、检”全产业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更是打破传统的内部研发模式,跨越组织边界,开始更多地利用和整合外部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创新。

技术产业化成发展新方向

伴随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船舶业必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满足未来客户大批量个性化需求,企业设计纷纷转型改制,基于互联网进行全球资源优化整合、科技创新发展和设计模式转变,从封闭型的单纯向企业提供设计向工程技术总承包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工程技术公司更是通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程EPC能力和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运营模式,围绕集约航运、绿色航运、安全航运、智能航运主题,进行新船型开发、船舶性能优化、航运安全、航运效率、节能减排、航运信息化等学术前沿和关键问题研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输出设计技术,转让设计方案、技术标准、专利技术及科技成果,抢占市场订单赢得市场份额,提升船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产融结合重建行业竞争格局

在“互联网+”形势下,针对巨大的船舶业全产业化规模和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服务推出明显不足,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银行创新面向船舶业构建一种高效快速匹配资源的产融结合经营模式,金融直接投资产业,股权收益补偿,形成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愈来愈受到资本和产业的关注和追捧。随着市场发展趋势,船舶业也在实施产业科技和金融融合战略,联合系统内投资企业就某一产业进行研究,评估并实施解决方案利用上海船研所技术优势,借助上市公司资金投入,将重组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重构生产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和竞争格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