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 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物资市场 > 一战、二战战列舰,海军术语
一战、二战战列舰,海军术语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2-03-24 21:40 点击:181 编辑:admin

简单说一下吧。
一般情况下,瞭望哨用望远镜发现敌舰,以军舰为中心同时向舰桥指挥塔和主炮测距报告几点钟方向发现敌舰,距离XXX(估计数据),主炮测距立即判断敌舰型号,精确距离,航向、速度,然后向指挥塔报告。
指挥塔舰长下达战斗准备的命令,全舰响起战斗警报,所有人员开始着装(各个国家战术守则不同,着装也不同,比如二战期间日本战斗时所有人员都要装备防毒面具,美军战位人员要求带头盔和救生衣),并进入战斗位置。
指挥塔根据敌舰型号以及距离,判断用什么炮弹,穿甲弹、穿爆弹、爆破弹、榴弹
主炮测距根据先判断出来的敌舰型号,精确距离,航向、速度,结合风速、风向判断在什么位置可以进入最佳射击位置,炮弹重量(不同弹种转药和重量都不同)经过公式计算(人算的,没有电脑那玩意)然后向主炮下达转向、仰角多少、发射药装药多少(单位是包)(三联装主炮美军战列舰有延时装置以减轻主炮射击对龙骨冲击,日军战列舰中间火炮仰角更高装药也不同,好像没有延时,因为角度不同主炮射击的后座力会抵消一部分,题外话:前段时间有个解放军迫击炮小队宣传最新射击技术,说发射一枚迫击炮弹之后再发射一枚增加装药、仰角角度更大的迫击炮弹能同时击中一个目标,评论我就不说了)。
在航行中,主炮测距每隔几分钟就要根据敌舰动作、风向、风速、本舰动作调整主炮射击元素,知道舰长下达射击命令。
射击后,根据观察哨、主炮测距都会观察射击效果,近实弹、偏左、偏右、偏近、偏远,(一般以打出近失弹为最佳,破坏水下装甲带、损坏龙骨,直接命中敌舰的几率很少,重要的地方装甲打不穿、打穿的地方基本上不重要)。然后继续调整主炮射击元素。

跨视距射击基本操作一样,只不过用侦察机完成测距和战果观察。
另外,跨视距射击会造成命中率急剧下降,日本海军始终以射术精准而著称于世,长期保持者主力舰打靶命中率及散布精度的世界领先记录,1936年扶桑号战列舰曾在超过25000米的距离上取得命中率14.5%的佳绩,1940年榛名号战列舰也在20000米的距离创造了24.1%的高命中率,而长门号更是在1936年的27200米、1938年的30400米、40年的30900米分别创造了21.5%、17.2%、9%的命中率。而同时期美国海军战列舰在25000米的距离上罕有超过5%的成绩,即便20000米以内的射程,通常命中率也在15%以下,从这方面来看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差了一大截。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美国海军是信了,整个二战期间,美日都没有来一场像样的战列舰对决。
但从实战角度的情形考虑,日本战列舰却表现的差强人意,以萨马岛海战的大和号为例,第一轮和第二轮主炮齐射的确表现出较高的射击水准,但在持续的降雨、美舰释放烟雾、战机和驱逐舰干扰之后却把之后的104发460毫米弹全部打空。还有1942年11月12日雾岛号、1944年10月24日扶桑号和山城号,他们都在实战中没有将训练时的命中率展现出来,特别是雾岛号还打出了1.7%的可怜命中率。

另外,在夜战条件,日本海军侦察机还有一项绝技,直接飞临敌舰上空扔下照明弹,然后日军战列舰根据照明弹的强度大小瞄准射击。

美方战列舰的最大优势则来自于火控雷达及观瞄设备的运用,美制MK8型雷达的测距误差不足300米,而日制22型雷达测距误差高达700米上下,美制MK38型火控系统可以从航向、航速、风力、风向、大气密度、气温、炮膛磨损等诸多因素进行解算,所得射击诸元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主炮伺服系统,控制主炮的旋转和仰俯进行齐射,日制的火控系统依旧为传统的九八式方位盘测量目标的状态,解读的数据也需要以人工的操纵方式进行调整,所以面对美军接近半自动化的火控模式,日军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日军战列舰在实战中的频频令人大跌眼镜了。但话说回来,即便是技术最为完善的美军也不可能完全依赖这些设备,比较有代表性的战例就是1944年2月17日美军舰队围攻日军特鲁克基地,衣阿华和新泽西两艘巨舰追击日本野分号驱逐舰(日本三大祥瑞舰之一),两舰在首轮均做到了跨射打击,野分号似乎命中已定在劫难逃,但野分号舰长采取了一个聪明的做法:每当看到美舰炮口闪焰就下令转向45度,直至炮弹落水后再转回原航向,这样一来美舰炮弹的飞行时间超过1分钟,给了日舰足以避开炮弹的时间,直到34500米衣阿华和新泽西号对日舰进行了美国海军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舰炮射击之后停止射击,野分号也逃脱了美舰的追击悻悻而逃。

日本海军水上射法等概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