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 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物资市场 > 为什么清政府购进的大炮,在抗日中还能重创日本驱逐舰?
为什么清政府购进的大炮,在抗日中还能重创日本驱逐舰?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2-03-09 16:29 点击:267 编辑:admin

为什么清政府的大炮不能重创日本驱逐舰?清政府的大炮很差么?

所谓“重创日本驱逐舰”的大炮,应该指的是厦门胡里山炮台的2门280毫米克虏伯巨炮,据说它们在1937-38年日军围攻厦门的战斗里,击伤或击沉了日本二等驱逐舰“若竹”号。

不过,按X度百科上面的说法,若竹号是被美国飞机炸沉了。

1944年3月30日早晨,若竹号率领船队自帕劳出港,在距离港口约3公里的地点正值美军大规模空袭帕劳,在与大约25架美机交战下,因中弹起火引燃弹药库,瞬间沉没。

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呢?且看老王慢慢讲下去。

很多人印象中的清朝大炮是此等德行,红衣大炮嘛。反正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的,前膛装填实心圆弹铁铸火炮,没炮架一样使用,比咱63107还下流。

但实际上呢?清末的大炮早已经换了模样,在洋务运动的带动下,清朝自造和购买了相当多的新型大炮,其中尤以德国克虏伯和英国阿姆斯特朗最多,红衣大炮之流早就给踢进历史垃圾堆了。

厦门胡里山炮台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大清为了巩固海防,牢牢守护住自己的国门,在1893年时朝德国克虏伯订制了这些当时世界顶级的大炮。

胡里山巨炮口径达到280毫米,射程近20千米,有巨大的城垣地堡式防御,配有升降机和副炮,可360度先转,可进行穿爆弹和高爆榴弹射击,两门大炮耗银达16万两。

大炼钢铁的时候,厦门铁工厂打上了这两门“二十八生炮”的主意,找到厦门造船厂,以每斤8分钱当成废料购买,准备拆回家熔掉。

结果,光拆掉一门炮就废了老鼻子力气(清朝当年光运输都花了万两白银)。好不容易整回去,又发现压根炼不动这些克虏伯钢,再加上厦门市委想保留一些历史文物,第二门炮也就硬是没拆掉,它风风雨雨屹立在胡里山上百年,连锈都没怎么生。

这样的炮,如何不能抗日?要不是胡里山的大炮实在没多少机会打出去,它一定能教鬼子好好做人。

不过,关于胡里山炮台击沉日本军舰一说,其实是有不少争议的。

关于胡里山炮台击沉“若竹”号之事,按照《图说中国海军史》的说法,它被击沉在厦门青屿岛以北。

胡里山炮台的景点里,也有“击沉日舰史料馆”的设置。

但郑寄云(时任屿仔尾炮台海军文职人员)在回忆录《厦门要塞战前后》中,将这件事记载为击伤。

“敌舰若竹号舰腰中弹,丧失战斗力,由羽风等两舰夹带着往台湾方向疾逸……据当日由海外返厦渔夫萧良成云:……该舰右舷倾斜冒烟,似有下沉之势。”

解放军军史编年委员会的《海军战史》则根本没提过这件事;国民政府当年的报纸,以及当时的路透社、法新社、合众社、同盟社等,都未对此进行报道。国民政府战后清理金厦沉船,也未有打捞起“若竹”一说。

根据日方的舰船资料:“1944年3月30日,若竹号在任务中遭遇了帕劳大空袭,于帕劳海域遭受了4枚炸弹,瞬间沉没。”

这至少说明若竹不是胡里山炮台打沉的,它都活到1944年了。

为了尽量靠谱,我去专门查询了所有日本若竹型驱逐舰的下场。

若竹型共8艘,分别是若竹、吴竹、早苗、早蕨、朝颜、夕颜、芙蓉、刈萱。

1944年12月30日,【吴竹号】在巴士海峡受到美国海军潜水艇的鱼雷攻击而沉没。

1943年11月18日,【早苗号】在苏拉威西海受到美国海军潜水艇的鱼雷攻击而沉没。

1932年12月5日,【早蕨】在台湾海峡基隆市北方航行中失踪,之后推定为翻覆事故。

1945年8月22日,【朝颜】在马关海峡六连岛灯台海域,因与水雷接触而重伤沉没。

1944年11月10日,【夕颜】在石廊崎海域受到美军潜艇的鱼雷攻击而沉没。

1943年12月20日,【芙蓉】在马尼拉湾受到美国海军潜水艇的鱼雷攻击沉没。

1944年5月10日,【刈萱】受到美国海军潜水艇的鱼雷攻击而沉没。

没有一艘是被炮击沉的,我们顶多认为存在胡里山炮台的击伤事件,但并没有任何一艘若叶型驱逐舰在胡里山被击沉。

有人还建议厦门市政府花钱把若竹找到捞出来,学靖国神社摆出来展出。这上哪儿捞去?去帕劳捞?

就算击沉击伤了,这些二等驱逐舰在日军序列里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与“大和”、“信浓”等比起来,它就是个小豆丁,实在够不上给280mm的“前清巨炮”贴金。

再者,胡里山炮台在厦门也并未坚守太长时间,哪怕国民政府拼命往脸上抹粉,熊样就是熊样。

有一则记载是这样的:

1937年9月3日凌晨4时3分,日军“羽风”号、“若竹”号等3艘军舰,快速驶到厦门港外大担岛灯塔前海面,摆开阵势,向厦门岛白石炮台、曾厝垵海军机场、胡里山炮台等中国阵地,开炮射击。守卫屿仔尾炮台的海军官兵,在主台官何荣冠指挥下,首先开炮还击,击中日舰“若竹”号;厦门白石炮台、胡里山炮台等阵地,也立即开炮还击。此次战斗,一直打到上午10时,日军撤退 。中国官兵阵亡5人、伤4人

好吧,厦门、漳州两地炮台,仗着巨炮坚垒与3艘日本驱逐舰“大战”,从4点打到快吃中饭,自己还牺牲了伤亡近10人,对方仅疑似击沉一艘。

日军伤亡是多少呢?只能查到一些不怎么可考的数据,称“军舰上的3门主炮和533毫米的鱼雷发射器均被炮弹摧毁, 日本海军当即死伤21人。”

除“若竹”和另一艘不明驱逐舰外,余下一艘“羽风”号是峯风型的7号舰,一等驱逐舰。(日军1000吨以上的为一等驱逐舰,以下的为二等,若竹为900吨)

但无论是峯风型还是若竹型,火力都相当的孱弱。

若竹只有3门120毫米火炮,峯风型比它强点,4门120毫米火炮。

3艘日本驱逐舰就能欺负中国海岸巨资建设的炮台,这真的不能称为什么光荣事迹。

1938年5月10日,日军总攻厦门,胡里山、白石头等炮台随即跑得精光,海军机构人员撤往漳州,炮台官兵撤往漳州屿仔尾南炮台。

日军5月12日狂轰屿仔尾,14日国军就又跑了,所谓“悲壮的防守,宁死不屈的抵抗”,堪堪才顶了1天多点,死了6个人。

按照《图说中国海军史》的说法,胡里山炮台损失22人,阵亡16人,失踪6人,磐石炮台阵亡3人,失踪1人,屿仔尾阵亡2人,厦门要港司令部失踪3人。

这叫“悲壮”,那上甘岭叫什么?

我们为牺牲的诸位烈士默哀,那些跑掉的人咱也不说什么了,反正可以在回忆录里吹嘘“击伤击沉若竹”么。

清朝人可以买来当时最先进、最巨型的大炮,但他们买不来一个强盛的中国,买不来精神上的雄风与威严。即便民国真的靠胡里山炮台重创了“若竹”,也改写不了当年孱弱的事实。

重创日本在抗战中并不稀奇,但即便有这些“重创”,我们还不是一样失地丧权,被鬼子打得节节败退?

辜鸿铭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放到这满清大炮上何尝不是呢?我们也可以说,胡里山上的炮台是有形的,但有些人心中的烧火棍是无形的。

所以,今天站起来的中国人,更应感谢我们这个直起腰版的时代。我们不必用前朝的东西守备国防,不必为敌人的一点点损失沾沾自喜,更不必靠回忆录强身健体。

如果那些不长眼的东西再来,等着他们的可就是国产大型快递包裹了,片甲不留!然后这回该咱的驱逐舰去它们海边玩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