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 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物资市场 > 船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船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有哪些)
船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船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有哪些)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2-11-05 17:20 点击:204 编辑:admin

1. 船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有哪些

人工智能在加强海上安全、优化业务操作和流程、帮助航程规划和船舶维护方面取得了进展。通过对数据深入分析和快速反应,及时传递关键信息,从而帮助提供最佳决策。

使用人工智能系统来创建全自动的海盗警报,可以让海员们有时间作出反应,也因此带来挽救生命的希望。

2. 船舶智能化

大连海事大学。

大学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99名,其中教授366名,专职博士生导师147名,聘任二级教授47名,三级教授99名,并涌现了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船机修造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海洋环境保护、海事法规体系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专业理论深厚、科研能力较强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学校还聘请共享院士11名、讲客座教授142名,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实质性工作与交流,使大连海事大学师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各学科前沿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

大连海事大学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越南、斯里兰卡等43个国家和地区的152所国际著名院校、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师生交流、合作科研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

3. 船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有哪些内容

互联网+”已深入社会各领域,有“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日益变化,行业生态体系和发展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在“互联网+”影响下,船舶业呈十大发展趋势。

船舶生态体系加速重构

能给船舶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已经到来,并趋向成熟,这就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下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其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更是生产关系的颠覆,正重新构建、擘画人类生产方式变革和生活方式调整发展新蓝图。航运、造船、配套及相关技术、生产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的智能化技术装备、协同化创新体系、柔性化生产方式、集约化资源利用、精准化管理模式不断重塑新时期船舶业竞争新优势,对传统行业生态体系新格局进行颠覆,加之通过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和用户黏性,逐步建立包含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单位等相关经济协助发展船舶业联合体,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已成为未来船舶业的一张“生死牌”。

管理模式网络量子化

信息化时代,传统行业从单一部件、单机设备、单一环节、单一场景的局部小系统不断向整体大系统、全局巨系统演进,从部门级到企业级、产业链级乃至产业生态级不断演进,并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突破地域、组织、机制界限,通过对大规模信息技术数据应用,实现人、财、物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整合,有计划按比例地提供强有力的革命性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运行调节,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产生颠覆式改变。在目前经济低迷和船舶企业纷纷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之际,精益管理综合作用凸显,成为推动船舶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内部每一个流程,将科层制管理模式转为网络式管理模式,构建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企业客户间关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潜在智慧,“互联网+”式网络量子化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

大数据成战略核心力量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对数据的挖掘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云计算则是开启大数据应用新领域的“金钥匙”。作为“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涵盖航运、造船、船舶配套以及相关服务等产业链,并涉及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得船舶业当之无愧成为最复杂的大数据行业。船舶业却是个数据应用贫乏的行业,未来的船舶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及如何使用数据。解决由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船舶业转型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将成为未来船舶企业的战略核心力量。

万物互联平台模糊产业边界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推动着各行业生态的改变,制造业更是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国家战略上的纷纷布局: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的“两化融合”,国际巨头更是加快构建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全球战略资源的整合步伐,抢占规则制定权、标准话语权、生态主导权和竞争制高点,通过丰富开发工具、开发应用接口、共享数据资源、建设开发社区,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星状网络数据处理平台,以形成赢者通吃的市场局面。

智慧航运突破传统航运思维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船舶技术的创新将引发航运管理变革和服务进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整合船舶的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售后、物流各个环节,在运营公司、设计建造商及设备商等之间建立起更全面的生产关系。将智能系统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就纳入后期航运运营考虑,引入大数据挖据技术,提高航运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提供更稳定、更易维护、更具弹性的在线订舱服务。运营过程中清晰规划运输船舶航程和航站,推进航运思维、理念及商业模式的“智慧”化。

智能船舶成必争之地

过去船舶更多侧重于船舶基本功能的实现,未来的船舶将在互联网技术下,会更加关注设备的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甚至整体船舶运营的智能化,智能船舶将会应运而生。智能船舶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从环境、能源、材料、空间、电子、机械、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建立实体和虚拟设施,实现操纵系统、航行系统、设备技术、节能技术甚至生产系统等的智能化,逐步形成能自感知、自评估、自预测、自组织、自重构于一体的船舶,实现信息与实体智能耦合全过程。DNV GL集团2014年曾发布一份名为《未来航运业》的报告,提出智能船舶这一新概念。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船舶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可见未来智能船舶将决定各国船舶工业在船舶市场的地位,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现今进行的必争之地也就理所当然了。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促使船舶企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取代封闭的生产制造系统,提高制造系统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用IT把设计源头与工厂的各个末端连接起来,实现人、产品、设备完全交互,牵引着传统工业发生革命性的演变。搭建设计、生产、采购等业务“一体化”智能生产流程设施,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和车间物流系统,使智能化设备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机器,通过云技术把所有生产资源都连接起来,使目前的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向智能化生产系统转变,实现船舶的定制化与规模化、个性化与普适化、虚拟与实体、微观与宏观、当前与未来的结合。

科创模式及资源要素全球化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中国船舶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爬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这个“坡”,过核心技术这道“坎”。基于此,船舶企业纷纷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船舶实验室,搭建“官、产、学、研、用、检”全产业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更是打破传统的内部研发模式,跨越组织边界,开始更多地利用和整合外部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创新。

技术产业化成发展新方向

伴随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船舶业必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满足未来客户大批量个性化需求,企业设计纷纷转型改制,基于互联网进行全球资源优化整合、科技创新发展和设计模式转变,从封闭型的单纯向企业提供设计向工程技术总承包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工程技术公司更是通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程EPC能力和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运营模式,围绕集约航运、绿色航运、安全航运、智能航运主题,进行新船型开发、船舶性能优化、航运安全、航运效率、节能减排、航运信息化等学术前沿和关键问题研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输出设计技术,转让设计方案、技术标准、专利技术及科技成果,抢占市场订单赢得市场份额,提升船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产融结合重建行业竞争格局

在“互联网+”形势下,针对巨大的船舶业全产业化规模和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服务推出明显不足,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银行创新面向船舶业构建一种高效快速匹配资源的产融结合经营模式,金融直接投资产业,股权收益补偿,形成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愈来愈受到资本和产业的关注和追捧。随着市场发展趋势,船舶业也在实施产业科技和金融融合战略,联合系统内投资企业就某一产业进行研究,评估并实施解决方案利用上海船研所技术优势,借助上市公司资金投入,将重组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重构生产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和竞争格局。

4. 船舶智能化面临的困难

1.上海港(中国)

上海港超过了新加坡港口,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仅在那一年,上海港口就有大约2900万辆TEUs,既包括海,也有河港。上海港口是长江流域经济活动的重要来源,它进一步促进了浙江、江苏、河南等地区的经济发展。

2.宁波舟山港(中国)

2006年,宁波舟山港是宁波港和舟山港的合作项目,是世界第二大海洋港口。为了满足长江、永隆和钱塘江三大河流的需求,该港口在2014年按照计划完成了扩建搬迁。

3.新加坡港(新加坡)

曾经被评为世界上最大港口的新加坡港的排名已经下滑到了第三名,从新加坡经济的角度来看,新加坡港口在规模庞大的再出口市场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新加坡港口连接了超过600个港口,分布在100多个国家,该船舶港口处理了全球五分之一的货物集装箱,并负责近50%的全球原油供应过境。

4.鹿特丹港(荷兰)

作为唯一的欧洲海运港口,鹿特丹港在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中排名第四。在1962年到2004年之间,它还被新加坡和上海超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鹿特丹港是全欧洲最大的港口。

5.天津港(中国)

中国天津港在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排名中名列第五,目前,它已连接到全球近200个国家的400多个港口,预计将在未来4年内增加。天津港是中国第三大港口,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

5. 智能船舶应用了什么技术

轮机工程智能传播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而且一般都跟着远洋货轮到处跑,虽然工作辛苦一点,但是工资水平,待遇都是非常高的,工作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6. 船舶制造智能化

70年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薄弱基础起步,到今天成为世界主要的造船国家,我国船舶工业取得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当前,身处信息技术革命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大潮,我国船舶工业要抓住数字化、智能化机遇,在既有规模上突出做优做强导向,争当全球船舶工业创新的引领者。

7. 现阶段船舶行业的智能制造

鹏力科技集团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子公司,属于国企。

南京鹏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七二四研究所发起成立的产业化集团公司。七二四所主要从事国防大型电子、机械装备的研制、开发和批量生产,拥有三个园区,全所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亿余元,产品和技术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百余项,为国防重点研究所。

公司秉承军工研究所大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项目研制方面的技术及管理优势,拥有众多先进制造设备和检测实验设备、质量体系健全。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在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应用、自动化焊接、钣金自动成型等自动化装备技术;低温制冷机、低温装置及恒温器、低温液化及工程应用、低温分离、纯化设备等超低温技术;大气与海洋环境监测、

数字化等电子装备技术;热塑成型等塑料工程技术四大领域均达到国内领先技术水平,拥有数百项专利技术,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

将自动化装备工程、超低温装备工程、电子信息装备工程及塑料热成型工程作为重点产业化发展方向,研制开发的工业自动化成套设备、超低温设备、大气环境探测等电子设备和塑料热成型装备产品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产品同时远销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受到用户的信任并得到国内外行业专家的普遍赞誉。

8. 船舶智能制造技术

大多数船并不是以不倒翁的原理建造的。但也有根据不倒翁原理制造的船,其基本原理是重心远低于浮心。这样正立的时候是稳定平衡, 倒转一百八十度是不稳定平衡, 倾斜的时候有足够大的扶正力矩使其回到稳定平衡位置上。

船的工作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重量!我们把物体做成尽可能展伸面积的空腔容器!使它尽可能地增大入水的排出体积!这个容器就能装载小于所受浮力的货物重量,这就是船!能浮在水面上的运载容器。

船的动力就好说了,不管是人划还是风吹,还是现代的动力机械,只要能使这个飘浮的容器在水里受到推力或拉力移动就行了。

不倒翁的原理: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当不倒翁在竖立状态处于平衡时,重心和接触点的距离最小,即重心最低。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总是升高的。因此,这种状态的平衡是稳定平衡。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的。

使重力的作用线偏离支点,使重力对支点产生力矩,即抵抗力距。由于不倒翁倾斜的角度不断增大,重力作用线的偏移量随之增大,抵抗力矩也随之增大,最终实现和外力力矩的平衡,不倒翁抵抗外力干扰、保持平衡的能力就是这样形成的

9. 船舶智能制造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人类始终走在发明和创新的道路上,新材料的发明极大地影响了产品及其制造过程的未来。硬如岩石的涂层、永远不会变干的材料、可编程水泥、让皱纹消失的材料、仿生塑料……这些新材料将为我们生活带来新奇和变化。

01坚如岩石的涂层

突破性:为工业钻头和刀具专门设计的铁基非晶合金涂层,涂层成本远远低于碳化钨钴硬质合金等常规材料,其较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具的效率。

应用领域:工业、制造、建筑等。

02 永远不会变干的材料

突破性:由聚合物和水制成的材料,可导电且不会变干。

应用领域:可以用于制作人造皮肤以及具有仿生功能的柔性机器人。

03 可编程水泥

突破性:将水泥颗粒(混凝土中的一种成分)“编程”成使其更坚固的形状。这也产生了具有较少多孔性和更耐水和耐化学性的混凝土颗粒,这不仅防止了化学和水吸收造成的损害,而且对环境的危害较小。

应用领域:建筑、工业。

04 让皱纹消失。

突破性:将这种细腻而柔滑的聚合物涂在皮肤上,能够瞬间拉紧皮肤、消除下垂,在不知不觉间让皱纹消失。

应用领域:在护肤品开发和皮肤病治疗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05 无限可回收的塑料

突破性:可以无限期地回收利用,同时保持塑料的性能。

应用领域:现有塑料的替代品。

06 人造蜘蛛丝

突破性:细菌被喂食糖、盐和其他微量营养素以产生丝蛋白质,然后将这种蛋白质变成细粉末,制成纤维、复合材料等。

应用领域: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

07 仿生塑料

突破性:该材料是从丢弃的虾壳中提取的壳质和来源于蚕丝的丝素蛋白组成,复制了昆虫表皮的强度、耐久性和多功能性。

应用领域:可用于制造迅速降解的垃圾袋、包装材料和尿布。作为一种特别坚固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它也可用于缝合承受高负荷的伤口,例如疝修补或作为组织再生的支架。

08 木材海绵

突破性:经化学品处理,剥离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而成的木材海绵,可以从水中吸附油脂,吸油量可达到其自身重量的16-46倍,可重复使用多达10次。这种新型海绵在容量、质量和可重复使用性方面超越了现有的所有其他海绵或吸附剂。

应用领域:石油和化学品泄漏对世界各地的水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木材海绵作为绿色材料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09 高强生物材料

突破性:该材料由源自木材和植物体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制成,最终结构的拉伸模量为86GPa,拉伸强度为1.57GPa,比蜘蛛丝强度高8倍,而且可生物降解。

应用领域:用作塑料和其他不可降解物体的绝佳替代品。

10 自修复(愈合)材料

突破性:自修复材料是一种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集感知、驱动和信息处理于一体,通过模拟生物体损伤自修复的机理,在材料受损时能够进行自我修复的智能材料。

应用领域:军用装备、电子产品、汽车、飞机、建筑材料等领域。

主要研究机构(公司):麻省理工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米其林、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NIMS)、横滨国立大学、东京大学

11 铂金合金

突破性:该合金由10%的金和90%的铂制成,所得材料的耐磨性比高强钢高100倍。与大自然中的钻石、蓝宝石等材料处于同一级别,是迄今为止最强的合金。

应用领域:可用于制造新型发电系统、发动机和其他设备。

12 微晶格

突破性:微晶格材料是目前世界上质量最轻的金属结构组合,在外形上它呈三维开放蜂窝聚合物结构。这种材料的密度是0.9mg/cm3,比泡沫轻100倍。

应用领域:航空新材料,波音公司计划采用该成果制造更轻、更省油的飞机。

13 分子强力胶

突破性:从化浓性链球菌侵入细胞后释放出的蛋白获得灵感,这种蛋白分为二部分,但当它们再相遇时会像胶一样结合在一起;由这两部分蛋白组成的胶,称为分子强力胶(molecular superglue)。这种胶的粘结强度高;耐高低温性好,同时能够承受酸和其它恶劣环境,并能很快密封。

应用领域:可用作癌症的诊断手段;分子强力胶可粘结金属、塑料及其它物质,解决了现有各种涂料都与金属粘附不强的问题。

14 超薄铂

突破性:一种快速、廉价地沉积铂超薄层的新方法,可减少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贵金属用量,从而大大降低其成本。

应用领域:氢燃料电池。

15 Karta-Pack(棉纤维)

突破性:100%的回收材料,来自废弃的牛仔裤和T恤,兼具棉的质感和塑料的刚性。

应用领域:高端包装、家具设计等。

16 石墨烯气凝胶

突破性:坚固有弹性且质轻,可以吸收高达自身重量900倍的油脂。石墨烯气凝胶密度0.16mg/cm3,比氦气轻,仅为氢气密度的两倍。

应用领域:清理海洋石油泄漏,或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温材料。

17 可阻挡阳光的玻璃涂层

突破性:该涂料可以自行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环境温度高于67ºC以上时,透明涂层将变成具有金属光泽的反射层。

应用领域:建筑、交通运输等。

18柔性电池

突破性:该柔性电池由纤维纺制而成,弯曲性能好,可以在不影响其性能的情况下弯曲几千次。

应用领域:是未来智能服装、电子纺织品、可穿戴设备以及可变形移动设备的完美选择。

19 生物质来源的可生物降解的纺织品

突破性:利用藻类、细菌、真菌、酵母等活体生物制造可生物降解的纺织品,创造环境友好材料,将服装行业从浪费和污染中解脱出来。

应用领域:服装、纺织。

20 真菌泡沫

突破性:由植物秸秆、水稻和小麦壳等农作物废料与蘑菇的根部粘结在一起制成的菌丝体。

应用领域:用作汽车保险杠、门、顶盖、发动机舱、汽车行李箱衬层、仪表盘以及座位的石油基塑料泡沫替换物。其他潜在用途包括桌面、冲浪板和服装。

10. 船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有哪些类型

沈航智能制造很好很不错。

辽宁航空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04-30,法定代表人为黄宝启,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211500MA0YM9RD0T。

企业地址位于辽宁省沈抚示范区

所属行业为研究和试验发展

经营范围包含:

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维修及技术推广和应用服务;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子等领域智能制造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教育;

机械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工业智能化车间规划、布局、研发、改造;智能化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业管理技术咨询;企业和管理咨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智能制造技术项目的研究;进行科技企业孵化;企业策划;公共系统服务;承办相关会议及展览展示活动。

辽宁航空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11. 船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有哪些项目

中国高端制造业主要分为五个领域:

一是航空装备行业;

一是卫星制造以及应用行业;

三是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行业;

四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

五是智能制造业。

我们看一下高端制造业具体代表企业

航空装备行业:航发动力、航发科技、航发控制8、中航重机、中航光电以及中航机电、中航沈飞等等。

卫星制造以及应用行业:中国卫星、振芯科技、合众思壮以及北斗星通等等。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行业:中国中车、许继电气、国电南自、晋西车轴、时代新材、特锐德等等。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中国重工、振华重工、海油工程、中海油服、中国船舶以及中集集团等等。

智能制造行业:秦川机床、汉钟精机、华东数控、华明装备、机器人以及陕鼓动力等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