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航运政策风险当前,航运成本大幅上涨,激烈的海运能力竞争成为新常态。由于新运力仅缓慢投产,预计今年运价将继续创下新高,并在长期内保持在疫情前的水平之上。 短期无缓解 自2020年秋季以来,海运成本一直在强劲增长,但今年头几个月,主要贸易路线上不同运价(干散货、集装箱)的价格出现了新的上涨。与去年相比,几条贸易航线的价格上涨了两倍,集装箱船的租船价格也出现了类似的上涨。 短期内几乎没有缓解的迹象,由于全球需求的增长将继续满足运力增长有限以及当地封锁的破坏性影响,今年下半年运价可能会继续飙升。即使有新的运力到达,集装箱班轮公司也可能会继续更加积极地管理运力,从而将运费保持在比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更高的水平。 以下是海运成本不会很快下降的五个原因: 1-持续的全球失衡进一步推高价格 从新冠病毒大流行开始就积累起来的问题包括货物生产和需求不平衡,各国封锁和开放时间不同,以及航运公司削减主要航线的运力和空箱短缺。随着经济复苏的推进,全球需求强劲复苏,尤其是与国际货物贸易关系最密切的部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供应链多个环节的库存重建,对海运能力的竞争加剧。 2-海运的替代方案少 缺乏海运替代品意味着目前很难避免海运成本飙升。对于价值更高的产品,通常可以选择其他运输方式,例如通过航空或火车运输电子设备,尤其是通过“丝绸之路”。但目前产能有限,关税也飙升。家庭用品、玩具、促销品或T 恤等低价值产品的托运人的运费成本从其采购成本的5% 左右增加到20% 以上。 难以消化这种规模的利润增长,这意味着消费者可能会开始感受到价格上涨或产品供应变化带来的影响。 3-整个2021年的不平衡复苏 货物贸易将进一步增长,不仅主要贸易国,而且其贸易伙伴也将继续复苏。随着对海运能力的竞争将继续存在,不平衡的复苏将继续加剧世界贸易的一些问题,包括空箱转移。这一切都在短期内增加了运费的压力。 4-船舶空白航行缩紧运力 在全球范围内,主要航线的运力已恢复到2020 年主要封锁之前的水平,尽管空白航行(取消的港口停靠)在第一季度继续削减了预定运力的10%。本季度有改善的迹象,按照目前的计划平均为4%。但取消部分是对延误的回应,因此虽然系统仍然拥挤,但运输能力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继续从系统中取出。 5-港口拥堵和关闭不断 正如取消航班和延误之间的联系所表明的那样,拥堵是问题的一部分。2021年的航运表现延续了2020 年的表现,因为船舶准时率降低,船舶到港平均延误率上升。有一些迹象表明,随着准时到达目的地的船舶比例在4 月份停止下滑,平均延误情况有所改善,平均绩效将开始改善,但整体表现仍然是十年来的最低记录。 准时到达的船舶比例 与此同时,新冠病毒大流行仍在导致中断,例如中国盐田集装箱港——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在6 月初突然关闭。即使运营已经恢复,拥堵和持续需要采取措施阻止Covid-19的传播意味着延误继续增加。尽管中国和其他主要贸易国家在疫苗接种计划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产生免疫力需要时间,因此在未来几个月内,处理中断仍将是一个风险。 大量新集装箱运力将缓解价格压力,但不会在2023 年之前 集装箱班轮在疫情期间取得了出色的财务业绩,在2021 年前 5个月,集装箱船的新订单达到创纪录的229 艘,总货运能力为220 万标准箱。到2023 年,当新运力准备好投入使用时,经过多年的低交付量后,它将增加6%,预计旧船的报废不会抵消这一点。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越过复苏的追赶阶段,即将到来的海运运力增加将对航运成本构成下行压力,但不一定会使运费恢复到新冠病毒大流行前的水平,因为集装箱班轮似乎已经学会了在他们的联盟中更好地管理运力能力。 在短期内,由于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和拥挤的系统的限制,运价可能会创下新高。即使运力限制得到缓解,运费也可能保持在比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更高的水平上。 2. 金融危机对航运业的影响1. 国际航运作为国际贸易的衍生品,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也是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贸易的发展驱动下,逐渐的与贸易相互依存前进。也可以说没有贸易,就没有航运。 2. 航运市场在国际贸易市场的主导作用,完善的航运市场营运结构对国际贸易市场有重要推动作用。所以航运业成为经济形势的晴雨表,是金融、经济、贸易危机最先受到冲击的地方,也是形势好转时最早复苏的行业之一。 3. 国际航运市场体系通过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国际航运基本市场与相关市场之间以及市场内各专业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并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服务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运动带动国际航运经济的运行。 3. 航运政策制定考虑的因素1、地形:平坦,流速缓,易于航运。2、气候: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②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3、土质:土质紧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4、经济因素: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航运效益好。 航运表示透过水路运输和空中运输等方式来运送人或货物。一般来说水路运输的所需时间较长,但成本较为低廉,这是空中运输与陆路运输所不能比拟的。 水路运输每次航程能运送大量货物,而空运和陆运每次的负载数量则相对较少。因此在国际贸易上,水路运输是较为普遍的运送方式。15世纪以来航运业的蓬勃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社会与自然景观。 4. 影响航运市场的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 首先从自然条件来看海洋河流十分适宜海洋河航运的发展,河流域内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 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较为丰富,而且季节分布均匀,使得河的径流量较大,且水位季节变化较小,适合船只航运。河中下游大部分河段都位于西欧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缓,加上冬季无结冰期,也十分有利于航运的开展。 5. 政策的变化如何影响航运服务的改变古时候,人们通过海上的灯塔辨别方向。后来,人们用船上的罗盘来辨别方向。到了现代,科学家把人造卫星应用到航海上,用罗盘和雷达来测量位置和方向。 海运航线是根据3个因素来选择: 1,安全因素:海洋运输,最重要的是船只的安全,因此决定选择哪条航线,首先就要考虑航线的安全因素。 2,港口因素:在选择航线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港口的相关情况,主要是从港口的装卸货速度、港口停泊条件、气候条件和交通便利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政策因素:货物运输最主要的还是要盈利,因此,政策的变动往往也会影响到海运航线的选择,比如说一些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航运政策、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等。 6. 航运的不利条件黄河中下游没有通航能力,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河道水量明显不足,第二是地上河存在无法通过河道四通八达。另外黄河称为大河更多是因为长度长,而不是水量大。 首先是中下游水量不足,本身黄河流域的降雨量就比较低,远不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甚至比不了我国东北的河流。 7. 航运企业风险控制策略对卖方来讲,以上两种价格术语对风险的划分都是一样的,即货物越过船舷,风险即转移给买方。之所以有不同的价格术语,主要是区别费用承担。CIF表示运费、保险费由卖方承担;FOB表示运费、保险费由买方承担; 如果你是卖方,做FOB ,则你不需要承担由于海运费波动而引起的价格风险,而CIF 或FCR,你需要承担海运费涨价的风险。 建议去看看FOB,CIF,CFR和相关的国际贸易术语的区别,双方责任风险划分。 新年快乐! 8. 海运的风险及对策一、海洋运输的优点: 海洋运输借助天然航道进行,不受道路、轨道的限制,通过能力更强。随着政治、经贸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可随时调整和改变航线完成运输任务。 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发展,现代化的造船技术日益精湛,船舶日趋大型化。超巨型油轮已达60多万吨,第五代集装箱船的载箱能力已超过5000TEU。 海上运输航道为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所建,经营海运业务的公司可以大量节省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单位运输成本较低,为低值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海洋运输的缺点: 海洋运输是各种运输工具里速度最慢的运输方式。由于海洋运输是在海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台风,可以把一运输船卷入海底,风险比较大,另外,还有诸如海盗的侵袭,风险也不小。 海洋运输易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航期不易准确,遇险的可能性也大。 9. 航运政策环境答案:(D) 原因如下: 早在几年前就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了我国4个航运中心: 1、上海国际化航运中心 上海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中国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上最大和功能最为完善的城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对长江经济带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等国家战略意义重大,分别具有“龙头”“试验田”及“桥头堡”的作用。几年前上海就发布《“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提出深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进一步完善物流集疏运体系,加强海运、航空物流基础服务,巩固上海海空枢纽港地位;服务全国港航业发展,以航运交易、航运金融、信息咨询、临空产业、“互联网+航运”等为抓手,优化服务,培育市场,提高高附加值航运服务的市场集聚度,基本形成现代航运服务中心;率先开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优化航运发展环境,提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勇于落实国家战略,上海在已经过去的9年里高速发展,成绩显著。201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023万TEU,自2010年起连续8年问鼎世界第一。2017年上海航运交易所旗下的“上海航运指数”商标也注册成功,至今已经覆盖17大类、200余个价格指标,成为航运市场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国际航运中心服务功能专项行动,完善海港枢纽服务、提升空港枢纽服务、优化邮轮港服务、打造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现代航运服务。 2、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确立航运中心战略构想时间最晚,但是一点也没有影响到它快速发展的步伐,因地处长江口具备内陆内河运输与沿海远洋运输的双重功效!在几年前就批复了《南京市长江航运物流中心规划》,间接才将其纳入长江内河航运中心范畴。 目前重点围绕港口规划建设,完善公铁水运输条件,优化物流发展环境,出台发展扶持政策等方面开展工作。以政策资金为手段加快港口物流发展,加快推动航运中心建设速度。到2020年将重点建设航运物流要素集聚、服务高效、市场繁荣的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全面完善港航综合运输体系和航运服务集聚平台建设;全面提升航运物流服务功能、航运生态绿色水平以及港城融合发展关系。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航运物流要素集聚、航运物流服务完善、航运物流市场繁荣、江海转运功能突出、辐射带动效应显著、具有国际资源配置能力的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3、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节点,在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着“龙腰”的作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下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呼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对实现长江上、中、下游航运和沿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武汉城市圈及长江经济带进一步发挥长江水运优势,促进长江中游地区对外开放和沿江产业发展,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战略支点。几年前湖北就出台了《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快建设长江中游“六中心、两体系”,即综合交通运输中心、多式联运中心、高端航运服务中心、航运金融中心、对外开放中心、产业集聚中心、绿色航运体系和应急救助体系,把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打造成通江达海、辐射中部、面向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规范化内河智能航运中心。武汉打造国际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在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输规模、集聚辐射能力、流域协同发展、产城带动和服务平台等都分别实现大跨越。据统计,进几年来,武汉新港港航基础设施投资从50多亿元增加到200多亿元,新建11个集装箱港口泊位,集装箱吞吐能力由120万标箱增至300万标箱,五年增长1.5倍。同时,武汉航交所发展势头强劲,2016年正式运营,首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2017年完成交易额35.8亿元,实现200%增幅;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去年投入运营,4个月共完成进出口总货值4.69亿美元;武汉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能通关服务系统成功上线;招商引资成果丰硕,LNG产业链、港航岸电、港航装备监测和智能港航4大产业项目启动。 到2020年基本建成武汉中游航运中心,2025年建成流域型航运中心,2035年建成亚太型航运中心,本世纪中叶建成国际型航运中心。 4、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确定的长江航运中心之一。几年前重庆就出台了《关于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10项重点任务和10项支持政策,着眼辐射周边、服务流域,把重庆建设成为辐射国内、联通国际的长江上游中心港口城市,到2020年,全市将形成以“一干两支”航道体系和“四枢纽九重点”港口集群为构架,现代化船队为载体,航运服务集聚区为支撑的航运体系,建成“服务+辐射”型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推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有利于真正发挥黄金水道优势,构建铁公水空一体化、内畅外联、高效便捷、绿色低碳、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全面增强重庆对西部地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有利于畅通向东通江达海大通道、向西国际陆路大通道,形成衔接贯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大格局,促进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有利于以港聚业、以港兴城,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全市发展一体化,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0. 航运政策风险分析1、优点:海洋运输借助天然航道进行,不受道路、轨道的限制,通过能力更强。随着政治、经贸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可随时调整和改变航线完成运输任务。 海上运输航道为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所建,经营海运业务的公司可以大量节省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单位运输成本较低,为低值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2、缺点:海洋运输是各种运输工具里速度最慢的运输方式。由于海洋运输是在海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台风,可以把一运输船卷入海底,风险比较大,另外,还有诸如海盗的侵袭,风险也不小。 |
msc航公司(msc货运公司) |
2023-03-10
|
查看详情 >> |
二手吸泥船(二手小型挖泥船) |
2023-02-04
|
查看详情 >> |
中国海事信息服务网(中国海事综合服务平台网) |
2023-01-30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