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节能环保船舶创新设计互联网+”已深入社会各领域,有“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日益变化,行业生态体系和发展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在“互联网+”影响下,船舶业呈十大发展趋势。 船舶生态体系加速重构 能给船舶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已经到来,并趋向成熟,这就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下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其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更是生产关系的颠覆,正重新构建、擘画人类生产方式变革和生活方式调整发展新蓝图。航运、造船、配套及相关技术、生产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的智能化技术装备、协同化创新体系、柔性化生产方式、集约化资源利用、精准化管理模式不断重塑新时期船舶业竞争新优势,对传统行业生态体系新格局进行颠覆,加之通过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和用户黏性,逐步建立包含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单位等相关经济协助发展船舶业联合体,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已成为未来船舶业的一张“生死牌”。 管理模式网络量子化 信息化时代,传统行业从单一部件、单机设备、单一环节、单一场景的局部小系统不断向整体大系统、全局巨系统演进,从部门级到企业级、产业链级乃至产业生态级不断演进,并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突破地域、组织、机制界限,通过对大规模信息技术数据应用,实现人、财、物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整合,有计划按比例地提供强有力的革命性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运行调节,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产生颠覆式改变。在目前经济低迷和船舶企业纷纷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之际,精益管理综合作用凸显,成为推动船舶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内部每一个流程,将科层制管理模式转为网络式管理模式,构建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企业客户间关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潜在智慧,“互联网+”式网络量子化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 大数据成战略核心力量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对数据的挖掘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云计算则是开启大数据应用新领域的“金钥匙”。作为“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涵盖航运、造船、船舶配套以及相关服务等产业链,并涉及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得船舶业当之无愧成为最复杂的大数据行业。船舶业却是个数据应用贫乏的行业,未来的船舶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及如何使用数据。解决由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船舶业转型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将成为未来船舶企业的战略核心力量。 万物互联平台模糊产业边界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推动着各行业生态的改变,制造业更是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国家战略上的纷纷布局: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的“两化融合”,国际巨头更是加快构建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全球战略资源的整合步伐,抢占规则制定权、标准话语权、生态主导权和竞争制高点,通过丰富开发工具、开发应用接口、共享数据资源、建设开发社区,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星状网络数据处理平台,以形成赢者通吃的市场局面。 智慧航运突破传统航运思维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船舶技术的创新将引发航运管理变革和服务进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整合船舶的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售后、物流各个环节,在运营公司、设计建造商及设备商等之间建立起更全面的生产关系。将智能系统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就纳入后期航运运营考虑,引入大数据挖据技术,提高航运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提供更稳定、更易维护、更具弹性的在线订舱服务。运营过程中清晰规划运输船舶航程和航站,推进航运思维、理念及商业模式的“智慧”化。 智能船舶成必争之地 过去船舶更多侧重于船舶基本功能的实现,未来的船舶将在互联网技术下,会更加关注设备的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甚至整体船舶运营的智能化,智能船舶将会应运而生。智能船舶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从环境、能源、材料、空间、电子、机械、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建立实体和虚拟设施,实现操纵系统、航行系统、设备技术、节能技术甚至生产系统等的智能化,逐步形成能自感知、自评估、自预测、自组织、自重构于一体的船舶,实现信息与实体智能耦合全过程。DNV GL集团2014年曾发布一份名为《未来航运业》的报告,提出智能船舶这一新概念。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船舶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可见未来智能船舶将决定各国船舶工业在船舶市场的地位,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现今进行的必争之地也就理所当然了。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促使船舶企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取代封闭的生产制造系统,提高制造系统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用IT把设计源头与工厂的各个末端连接起来,实现人、产品、设备完全交互,牵引着传统工业发生革命性的演变。搭建设计、生产、采购等业务“一体化”智能生产流程设施,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和车间物流系统,使智能化设备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机器,通过云技术把所有生产资源都连接起来,使目前的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向智能化生产系统转变,实现船舶的定制化与规模化、个性化与普适化、虚拟与实体、微观与宏观、当前与未来的结合。 科创模式及资源要素全球化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中国船舶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爬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这个“坡”,过核心技术这道“坎”。基于此,船舶企业纷纷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船舶实验室,搭建“官、产、学、研、用、检”全产业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更是打破传统的内部研发模式,跨越组织边界,开始更多地利用和整合外部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创新。 技术产业化成发展新方向 伴随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船舶业必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满足未来客户大批量个性化需求,企业设计纷纷转型改制,基于互联网进行全球资源优化整合、科技创新发展和设计模式转变,从封闭型的单纯向企业提供设计向工程技术总承包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工程技术公司更是通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程EPC能力和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运营模式,围绕集约航运、绿色航运、安全航运、智能航运主题,进行新船型开发、船舶性能优化、航运安全、航运效率、节能减排、航运信息化等学术前沿和关键问题研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输出设计技术,转让设计方案、技术标准、专利技术及科技成果,抢占市场订单赢得市场份额,提升船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产融结合重建行业竞争格局 在“互联网+”形势下,针对巨大的船舶业全产业化规模和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服务推出明显不足,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银行创新面向船舶业构建一种高效快速匹配资源的产融结合经营模式,金融直接投资产业,股权收益补偿,形成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愈来愈受到资本和产业的关注和追捧。随着市场发展趋势,船舶业也在实施产业科技和金融融合战略,联合系统内投资企业就某一产业进行研究,评估并实施解决方案利用上海船研所技术优势,借助上市公司资金投入,将重组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重构生产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和竞争格局。 2. 节能环保船舶创新设计案例8月23日至29日是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其中,8月25日为全国低碳日,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目前,绿色低碳的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既经济又时尚的选择。 ↑2021年8月25日,安徽省芜湖市,芜湖造船厂为荷兰船东建造的5800吨级多用途船顺利下水,该船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的氮氧化物TierIII排放标准,航行方式节能高效。CICPHOTO/水从泽 摄 ↑2021年8月25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洪桥镇太湖村,小朋友在绘制环保袋。(无人机照片)CICPHOTO/谭云俸 摄 ↑2021年8月25日,山东省枣庄市龙山路街道青年志愿者在城区道路上通过骑共享单车开展“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宣传活动。CICPHOTO/吉喆 摄 ↑2021年8月25日,山东省枣庄市龙山路街道青年志愿者在城区道路上通过骑共享单车开展“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宣传活动。CICPHOTO/吉喆 摄 ↑2021年8月25日,纯电动公交车行驶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梅花镇贵头村村口桥上。(无人机照片)CICPHOTO/何红福 摄 ↑2021年8月24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金山村的“妇女微家”中,“巾帼志愿者”与小朋友一起移栽鲜花,让废弃包装变身花瓶。CICPHOTO/谭云俸 摄 ↑2021年8月24日,技术工人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一家海洋牧场微藻养殖车间管护繁育的微藻,该牧场采用“零碳”智慧用能管理系统,利用光伏和空气源热泵等清洁能源,减少能源供应端的碳排放量。CICPHOTO/李信君 摄 ↑2021年8月24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妇联“巾帼志愿者”在给小朋友们讲解节约用水常识。CICPHOTO/王保初 摄 ↑2021年8月24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环路街道东华里社区举办的“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中,小朋友展示手工作品。CICPHOTO/曹建雄 摄 ↑2021年8月24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环路街道东华里社区举办“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中,小朋友展示手工作品。CICPHOTO/曹建雄 摄 ↑2021年8月24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环路街道东华里社区举办“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中,小朋友展示手工作品。CICPHOTO/曹建雄 摄 ↑2021年8月23日拍摄的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污水处理厂,该厂氧化沟、沉淀池和厂房上方空间建有1.1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每年可提供140多万度绿色清洁电能。(无人机照片)CICPHOTO/王华斌 摄 ↑2021年8月19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林店街道官塘社区国能首府九号小区的居民准备按照垃圾分类规定扔垃圾。CICPHOTO/赵明 摄 ↑2021年8月19日在浙江省温岭市拍摄的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该市场房顶建有面积3.5万平方米、装机发电量2.99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运行以来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无人机照片)CICPHOTO/刘振清 摄 ↑2021年8月16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纯电动拖轮“云港电拖一号”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港拖轮基地码头交付试运行,据测算,该电动拖轮每年可以节约燃油消耗300吨左右,可减排约900吨碳氧化物。(无人机照片)CICPHOTO 3. 船舶节能新技术原理为回收利用制冷系统中的冷量,实现船舶的节能减排,以海上养殖工船为目标船,采用制冷机组和板式热交换器组合设计,根据板式热交换器的进出口的温差分析制冷机组的制冷量、板式热交换器的换热量及面积.结果表明,在制冷机组前加板式热交换器,可实现节能,降低营运成本. 4. 节能环保船舶创新设计方案一是优化海运船队结构。打造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专业化船队,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船舶和原油、液化天然气、滚装、集装箱、特种运输船队,有序发展干散货运输船队和邮轮经济。 二是完善全球海运网络。优化港口和航线布局,完善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推进深水航道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和江海联运。 三是促进海运企业转型升级。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技术和产品。加快兼并重组,有序发展中小海运企业。适度开展多元化经营,实施“走出去”战略。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创新航运金融(保险)、航运交易、研究咨询、海事仲裁等现代服务业。建立海运发展基金。 五是深化海运业改革开放。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海运企业,稳步扩大开放,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稳妥开展外商成立独资船舶管理公司、控股合资海运公司等试点。 六是提升海运业国际竞争力。构建国际海运交易和定价中心,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船舶检验、海运科研及教育机构。 七是推进安全绿色发展。完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强化隐患排查。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海上搜救、溢油等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理顺安全监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船舶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管理。 5. 绿色新能源船舶的设计建造技术分析有优势。新能源的创新应用使电动游船在节能减噪方面优于传统柴油动力,实现零排放、低噪音、低振动,能为客人提供平稳、安静、环保、舒适的体验。 “41米新能源纯电动观光游览船”是毅宏游艇为上海久事旅游集团定制打造的黄浦江首艘纯电动游船,标志着上海浦江旅游进入清洁能源绿色发展的全新时代! 6. 推行绿色造船理念,船企可采用哪些环保措施沪东造船厂是中国船企领头羊企业,待遇在造船行业算中上水准。如果是工程师待遇高于同行20%左右,如果是一线工人待遇比同行高10%左右。我一朋友的老公在该企业工作。 7. 船舶装备设计与创新发展前景不错,随着全球环保政策日趋严格,船舶能源种类逐渐向低碳化能源转变,船舶电动化趋势愈发明显,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受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宁德时代、亿纬动力、国轩高科、比亚迪、鹏辉能源等电池企业纷纷入局电动船舶,产业创新要素集聚、活力迸发。所以发展纯电动船舶的前景非常好。 8. 节能环保船舶创新设计研究《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实施方案》日前发布。《方案》明确,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按1500元/总吨的基准,对在2013年至2015年提前报废更新的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进行补助,以加快船舶工业结构调整,优化船队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分析人士指出,鼓励老旧船舶提前报废更新,有望给航运业和船舶制造业带来利好,拆船补贴在短期内可以有力缓解部分船公司的资金紧张状况。 补助基准提升至1500元/总吨 根据《方案》,补助金额将根据船舶类型、提前报废年限等因素,结合基准补助金额(1500元/总吨)综合确定,补助资金按各50%的比例分别在完成拆船和造船后分两次发放。 适用该《方案》的船舶应符合五个条件,即于2012年12月31日前已取得船舶所有权并持有有效的船舶登记证书和检验证书;具备有效的国内沿海、国际远洋运输经营资格;单壳油轮不小于600载重吨,其他运输船舶不小于1000载重吨;按规定的强制报废船龄或单壳油轮限期淘汰时间提前1年至10年(含1年、10年)拆解;在交通运输部认可的国内船舶拆解企业拆解完毕。 此前,交通部等四部委曾于2010年出台《促进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实施方案》。但是由于申请拆船补贴的要求过于严格,比如限期拆解周期较短、限期订造新船等条件,政策实施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与2010年方案相比,今年的《方案》将补贴基数由2010年的1000元/总吨提高至1500元/总吨,老旧运输船舶提前拆解年限由2010年的提前2-10年放宽至提前1-10年。2010年方案还规定必须在2012年6月30日前建成新船才能获取补贴,而此《方案》未对更新船舶建造时间期限进行要求。 不过,此次延续了2010年方案限定的中国籍船舶、吨位不小于原报废船舶,须取得中国船级社的入级证书等条件。由于具体细则还没有出台,许多航运企业对于《方案》的实施效果也还在猜测中。 企业可选择新建船舶类型 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守国表示,“《方案》的出台,对航运企业肯定有正面影响,有利于航运企业调整运力结构,通过更新建造节能环保船舶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新龙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方案》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首先,老船经济性不足,船东本来就有旧船要淘汰,也有订造具有经济性的节能环保船舶的需求。同时,《方案》将增加船厂的新船订单,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对船东和船厂都有利。 张新龙说,《方案》的最大亮点,就是“航运企业可将全部拆解和新建造船舶的总吨分别合并后对应计算”,“新建船舶类型由企业自主选择”。这就意味着,航运企业可拆除3条5万吨小船,再建造一条15万吨的大船。同时还可以拆除集装箱船,再建干散货船。这对于化解航运业过剩运力、调整运力结构有积极作用,也符合现在船舶大型化的趋势。 张新龙表示,据最新统计,目前国内四大航运公司潜在淘汰规模约2000万载重吨,按1500元/总吨的补贴基准换算,全行业补贴金额将达200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老旧运输船舶的提前报废更新,有助于缩短船舶行业周期,对船舶制造业将形成直接利好提振。上述政策有望给中船股份、舜天船舶、中国船舶、中远航运、中海发展、亚通股份等A股船舶制造公司和航运企业带来利好。 |
上一篇:船舶拆船杂货船(拆大船造小船) | 下一篇:二手船舶拖船驳船(二手单拖渔船) |
msc航公司(msc货运公司) |
2023-03-10
|
查看详情 >> |
二手吸泥船(二手小型挖泥船) |
2023-02-04
|
查看详情 >> |
中国海事信息服务网(中国海事综合服务平台网) |
2023-01-30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