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舰艇设计中心
701研究所,也称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我国舰船科技、海洋工程重点骨干研究所,唯一同时承担水面、水下舰船总体研究设计任务的核心科研单位,其性质属国家事业单位,是国家863、973高技术项目研究单位、国家一级保密资格单位。
2. 中国船舶设计中心
是央企(也是国企)子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七○八研究所)是中国船舶行业内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成果最多的军辅船及小型战斗舰艇,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开发机构,是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九五"、"十五"国家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重大攻关项目的中坚力量。
2019年10月25日,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2019年11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在京正式揭牌成立。
3.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上海分部
1、旅顺,军港公园,里面有不少退役军舰
2、青岛,海军博物馆,有退役军舰和潜艇
3、威海,刘公岛,有退役的潜艇可以上去参观
4、上海,吴淞的海军博物馆和东方绿舟(有一艘潜艇)
5、天津明斯克航母公园
6、深圳航母主题公园(据说已经搬家了)
7、武汉中山舰博物馆
4. 中国舰船设计研究中心
你也在问,我也在找,感觉不是一个,我面试的时候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的面试官说是701所下面的子公司,说白了一点,就是701所的零件供应商的关系吧~ 同学~你今年面试了么?
5.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官网
中国舰船研究院。
2、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3、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4、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5、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6、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7、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等。
发展前景
1、一方面,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兼并重组所面临的困难难以想象:如何啃掉低端产能过剩这根“硬骨头”,实现“重组瘦身”成为船舶行业监管层所面临的挑战。
2、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不断实现自身的优化升级。
713所
1、从1963年开始,本所作为国家指定单位进行铅酸蓄电池的研制。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并形成批量生产,本所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及电池厂依托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精良的研究队伍。
2、致力于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内的化学电源及特种电源研究,其研制和生产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92年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科技大会上获奖。
3、1997年、1998年分别通过国标 gb/t9001-1994(iso9001:94)和国军标gjb/z9001-96双重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其产品包括2v 、6v、12v三大系列39个品种,本研究中心研制的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铁路、银行、国防等系统并出口海外,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目前,阀控全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年生产能力1万kvah。
6. 中国潜艇设计单位
潜水艇厂家北京润德鸿科技有限公司。
享誉世界的submarine潜水艇一直致力于新型地漏系统解决方案及相关卫浴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推广而倍受推崇,是全球领先的地漏系统的供应商。
我们了解所有对地漏的需求,开发了功能独特的防臭系列地漏,并结合时尚元素开发各具特色面板样式,使地漏产品成为家庭装修中一个重要的亮点。主要的地漏产品有T型自动密封式四防地漏、U型双密封式地漏、V型大排量密封式防臭地漏、防返溢地漏、深水封地漏、同层排水系统地漏、铜地平清扫口、不锈钢清扫口、洁净地漏、不锈钢地漏及各种异形地漏。我们是地漏国家标准的参编单位。
我们可以满足你对地漏的所有需求。我们以同样精益求精的精神设计了众多卫浴产品,包括功能水嘴、角阀、上水软管、防臭下水管系列产品、烟道防味阀系列产品、美固鸳鸯胶产品,我们这些产品不断被众多声名显赫的建筑选用,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馆水立方和上海的世博会场馆等。
我们善于包括铜铸件、不锈钢铸件、合金铸件、不锈钢冲压件的加工。我们采用比同行更先进的设备,使生产过程更易控制,生产出更出色的产品。我们拥有自己的塑料模具车间和模具技术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将您的构思呈现出来,并易于控制整个过程。
7. 上海军舰设计所
沪东造船厂的前身为英商爱立克·马勒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上海创建的“赉赐洋行”,主要业务是经营进出口贸易、船舶代理等。民国17年(1928年)为扩大经营范围,开设了马勒机器造船厂。
建厂初,无固定厂房,仅在船上用1台焊机、几个焊工进行流动性修补业务。民国22年开始在上海复兴岛江边三角地建造厂房,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有职工60余人,主要承担船舶航次修理,其间也造过1艘小船。民国26年,购买上海浦东庆宁寺码头东侧沿江土地14.2万平方米,于次年兴建新厂,并将复兴岛旧厂并入,至民国29年已有工人1000余人,次年6月,职工数增至2000余人。
民国26~30年为发展高峰期。八一三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位于浦东和杨树浦的一批机器造船厂均被日本占领,当时英国尚未向德、日宣战,悬挂着英国旗号的商船在黄浦江内通行无阻,英商爱立克·马勒趁隙大力发展航运和修造船业务。民国26年11月上海沦陷,马勒厂因远离战争而着力发展生产,大发战争财。
民国27~30年共修理大小船舶40余艘,建造55千瓦、74千瓦柴油机拖轮3艘,总产值猛增。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马勒厂进入衰退期。民国30年12月,日军对英商马勒机器造船厂实行军管,没收其财产。不久,日军利用马勒厂的机器设备生产军火,更名为“三井造船所”,成为日军在华重要兵工厂之一。
民国34年日本投降后,马勒机器造船厂仍归英商马勒所有。当时,英商马勒无意重振旧业,马勒公司总部已迁至香港,上海只留几个代理人,除雇用少数员工看管厂房外,迟迟不愿复工。经过工人斗争后,勉强恢复生产,但业务萧条。
上海解放后,马勒厂厂方对中国政府的政策抱消极抵制态度,不断向中国政府和职工提出关厂或停薪、解雇的要挟,一面抽走资金,一面借口战争的破坏损失向中国政府提出贷款要求。由于厂方不积极承接业务,造成生产停滞,经济拮据,一度靠出售厂内器材维护局面,濒于破产。
1952年2月,华东工业部通过海森实业有限公司承租了马勒机器造船厂,再由海森实业有限公司转租给中央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接租后经改组,改名国营沪东造船厂。1952年7月,英国当局非法掠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港的中国航空公司留港资产和《大公报》全部财产,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管会受权采取相应行动,命令征用英商在沪船厂,马勒机器造船厂也在征用之列。从此,沪东造船厂完全归属国有,成为上海市第一家直属船舶工业局领导的造船企业。
民国21年在复兴岛江边建厂时有职工30~40人,厂内设有车床间、木工间、翻砂间和仓库等。民国27年在庆宁寺建成新厂,有码头、船排、办公大楼、机械工场、木工间、木模间、电气修理间、发电间、试车间、起重部和仓库等部门。
马勒厂的纵向船排滑道有2座:1号船排的最大负荷能力为1000吨,总长135米,轨距4.27米,椿脚轨枕均为混凝土结构,上铺钢轨4道,并有400匹卷扬机各1台;2号船排的负荷能力为400吨,总长116米,轨距3.05米,木质椿脚枕木,上铺钢轨3道,并有64匹和40匹卷扬机各1台。这2座船排能修理中、小型船舶,利用率较高。
马勒厂的厂房条件较好,起重能力强。冷作工场和机械工场的主跨面积为2859平方米,并各设有30吨电动桥式起重机2台,有8吨、5吨和3吨冲天炉各1座,1.5吨3节炉1座和烘模设备等。砂型面积大,翻砂能力强,能承担大型铸件任务。此外,船排和码头之间设有铁路,便于厂内运输和起重,轨道总长2040米,轨距1.56米,并设有5吨和3吨蒸汽起重机和平板车等。
1952年,船舶工业局承租马勒厂后,经上级批准,合并和购置了附近的华兴铁工厂、华一船厂、建中船厂、德和船厂、恒源福轧花厂等小厂及其所有的房地产,扩大了厂区面积。截至1952年底,职工数由原来接管时293人增至1613人。按照生产发展的需要,前后经过4次大的扩建和重点技术改造。
1953~1957年第一次扩建和技术改造。1953年,先从生活设施考虑,兴建家属宿舍,1954年起,陆续为护卫艇建造兴建工程项目,共建成工程项目67个,其中生产性建设项目22个,厂区面积发展到45万平方米,岸线长达1200米,其中码头长330米,新增各种设备2100多台。其中造船部分完成船体联合车间、船台、横向下水滑道、舾装码头以及管子铜工、电镀、电工、油漆、舾装车间等11个项目,初步建立起一个能建造新型舰船的工厂。1958~1963年进行第二次扩建和技术改造。经扩建和技术改造,已具备制造3000吨级船舶和生产低速大马力柴油机的生产规模。1969~1978年进行第三次扩建和技术改造。根据周恩来关于要立足于建造万吨级货船的指示,六机部决定在沪东厂新建万吨级船台2座。
1969年5月开始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l号船台于同年8月开工,1970年底竣工验收,船台总长250米,宽25米。2号船台也于1970年底竣工验收,船台总长254.5米,宽28米。同时还建成一些主要配套工程,如1号、2号装焊平台接长等,共完成基建投资2900多万元。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建造出口船舶的需要,沪东厂进行第四次扩建和技术改造。1980年对2号船台进行改建,以适应建造3.5万吨级货船的需要;1981年,又将2号船台及其闸门口拓宽为30米。
8. 中国舰艇设计中心官网
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等。
9. 中国舰船设计中心
1、中国舰船研究院前身隶属国防部,现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军品技术中心、科技开发中心,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及系统工程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各研究所有机构成完整的舰船武器系统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技术体系。
2、中国舰船研究院在北京,是以前所有船舶研究所的主管单位(也就是说,以前701所也归属其下),偏行政,后来船舶系统改革,把各研究所剥离出来自立门户,各研究所与中国舰船研究院并列,地位相同,研究院也就自力更生、自己做项目了。
701所在武汉,全称是叫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就是从事船舶总体设计的单位,是各种军用主力驱逐舰、护卫舰以及“大船”的研究设计单位,现在也在做民船项目。
10. 苏联舰艇设计局
远东战争
1931年由于日本在满州的侵 略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于1932年4月13日决定重组远东海军。同年一支鱼雷分队和八艘潜艇开始服役。阿穆尔河舰队又被从远东海军中分出,自成一队。1934年远东海军又获得了26艘小型潜艇,同时海军航空兵和海岸炮的设立也不断继续。1935年远东海军被改名为太平洋舰队。从1937年至1938年苏联日本又爆发冲突。1938年日本入侵苏联境域。苏联红军在太平洋舰队的配合下击退了日本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太平洋舰队有两个水面舰艇支队分队、四个潜艇支队、一个鱼雷艇支队、数个其它船只和巡逻艇队、航空兵、海岸炮和海军陆战队。
二战时期
由于日本与德意志帝国联盟,苏联不得不 在太平洋地区保留许多军力。虽然如此在德国入侵苏联后太平洋舰队还是向欧洲战场派遣了许多官兵和武备。1943年苏联国防部下令从太平洋舰队把一艘重驱逐舰、两艘驱逐舰和一支潜艇分队派给北方舰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有14.3万名太平洋舰队的官兵参加陆上战斗,他们参加列宁格勒、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和斯大林格勒的战役。到1945年8月,太平洋舰队有两艘巡洋舰、一艘驱逐领舰、十艘驱逐舰、两艘鱼雷艇、19艘巡逻艇、78艘潜艇、十艘布雷艇、52艘扫雷艇、204艘摩托鱼雷艇和1459架战斗机。
二战结束
对德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8月9日苏联按 照协议对日本宣战,太平洋舰队对日本占领的朝鲜北部进行了多次登陆行动。此外太平洋舰队还参加占领千岛群岛和日本占领的库页岛南部的战斗。冷战开始后在五十年代中苏联开始大量扩张其海军。太平洋舰队获得了许多现代舰只,其中包括核潜艇、导弹艇和现代的间谍技术。1972年太平洋舰队的舰只在孟加拉国请求下帮助在吉打港排雷。在这个行动中23艘船只被升起,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扫雷。1974年在埃及政府邀请下太平洋舰队的舰只在苏伊士湾帮助排雷,在这次行动中一艘船中雷受重伤。1979年太平洋舰队在越南金兰湾军事基地设立海外基地。
苏联解体
20世纪70年代顶峰时期,总 兵力达13万人,拥有各种舰艇约700艘。苏联解体后,太平洋舰队的发展进入低潮,主要水面作战舰艇、潜艇均减少一半,没有了航空母舰。自1992年起,随着俄军的全面裁减,太平洋舰队也开始大举精简人员和装备,由于军费短缺,部分舰艇不得不提前退役或转卖他国。俄太平洋舰队总兵力已由最多时的13万人减至5.98万人。由于舰队的舰艇维修能力下降和材料资金短缺等原因,现已导致太平洋舰艇的在航期限减少了l/2左右。原明斯克号和新罗西斯科号航空母舰未满服役期便提前退役,使得俄太平洋舰队已无航母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