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里各个深度有什么(海洋深度分为几个水层)

江南官网app 2023-07-24 04:37 编辑:jing 202阅读

1. 海洋深度分为几个水层

海洋深度分为5个水层:海洋上层(200米以上)、海洋中层(200米〜1千米)、海洋深层(1千米〜4千米)、海洋深渊层(4千米〜6千米)、海洋超深渊层(6千米以下)。

根据阳光透过的光线强弱划分,从海洋表面到200米深的水层,叫做海洋上层,这里阳光透过海水,水里比较明亮,海水是蔚,蓝色的;从200米到1000米深的水层,叫做海洋中层,这里阳光不能全部透过海水,光线十分微弱,海水是一片黑蓝色;从1000米到4000米的水层,叫做半深海层,这里觉察不到一点儿阳光,一片漆黑,是一个黑暗世界;4000米以下为深海层,这里就更加漆黑了,不过半深海层和深海层的鱼类大部分都有发光器官,以帮助它们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觅食和行动。

扩展资料

大海即海洋。其实海与洋还是有些差别的。

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海并不是平底的,世界上的边沿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珊瑚海,最深处达到9140米,是边沿海中最深的。

世界海洋最深处,是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到11521米,名列前几位的海沟都在太平洋上。

2. 海洋各个深度

世界上最深的海洋是太平洋,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11034米,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深海沟。

3. 海洋深浅分为哪几层

盐度越低吃水越深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盐度越低,海水的浮力越小,那么轮船在海洋里陷的越深,吃水越大越深。

如果是海水的盐度越高,那么海水的浮力越大,那么轮船在水面上,吃水就越浅,比如说红海是世界上含盐度最高的海,轮船吃水是最浅的。

4. 海洋深度划分图片解释

这是因为,在太阳光照射之下,水表层温度升高比较快,而水的比热大、又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水体中下层温度变化缓慢、微小。距离水面越远(水越深)温度变化越小,水底温度比较水面温度要低。

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总的来说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水的深度与温度的关系上存在着三层典型的结构:上层为混合层,深度为20~200米,此层中温度是均匀变化的;其下一层叫温跃层,此层温度急剧下降;最下一层位于温跃层下,海水的温度较平稳地下降。 海水会小于零度,但是:第一,水是热的不良导体,这点我们都已经知道了;第二,水的比热容是地球上最大的物质,降温和结冰要放出巨大的热;第三,降温时,温度是从海面上开始下降的,那么降到海底要有非常多的水来降温,第四,深层海水的压强非常大,导致了水的体积要缩小它会使海水更不容易结冰。

5. 海洋深度分为几个水层类型

海水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突然变大,人们把海水密度在沿直方向上突然变大的水层叫密度跃层。海水密度在表层与深层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密度小的海水会集聚在密度大的海水上面,上轻下重,使海水成层分布。这上下层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个屏障,叫作密度跃层。密度跃层是海水的温度或盐度由很小到很大的一个飞跃变化的过渡水层,有的甚至厚达几米。一般位于海面以下100—200 米左右。由于在开阔海域,盐度几乎是稳定的,而压力对密度只有很轻微的影响,因此温度就成为影响海水密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大洋表面的海水温度较高,因此它的密度就比深处的冷水要小。

温度和密度在跃层发生迅速变化,使得跃层成为生物以及海水环流的一个重要分界面。

除密度跃层外还有温跃层,两者会有重合。但并不相同。

6. 海洋深度分为几个水层组成

一)近地层鱼类

近底层鱼类,例如:六线鱼、许氏平鲇、黑鲷,鲈鱼,它们反应敏捷,擅长对弱小目标发动突然袭击,因此要求栖息地要有障碍物,以便于其掩藏行踪。

而有障碍物的海域具体如:多深沟、多暗礁的地形,还有在河流入海口所形成的咸淡水交汇区、海底暗礁犬牙交错的浅海内湾、大型礁群并接堰泥沙滩涂地带、潮间带海藻稀疏的碎石滩、滩涂养殖引排水涵泂、码头堤坝根部和航道口等。

这些地形越“脏、乱、差”,就越好,因为这里海流缓缓流经,附着海洋生物丰足,弱小的饵鱼必然云集于此,所以这里是鱼群栖息觅食的“洞天福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泥沙质海床,少有近底层鱼类,即便有个体海鱼,也小得可怜。

(二)中上层鱼

中上层鱼类对海床地质要求相对宽松些,只要水质洁净,水位深度达标,就会有它们的身影。尤其是鲐鱼和小鳞鱖对这类水域情有独钟,经常集结成群在此生活。

有所不同的是,鲐鱼是洄游规律和洄游季节十分明显的鱼类,而小鳞则更加机敏,对气象条件变化反应十分及时。如果栖息海区将要变天,那么它们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7. 海洋深度分为几个区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地方则是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了11,034米。在海底的深处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神秘的,除了一些被人们所发现的生物之外,还有着很多未知的生物,或许长相都是非常的奇特,那么在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地方,至今为止都无人到达。

8. 海洋水深划分

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达到了3688米。

海洋很大,约占整个地球表面的71%,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而人类只达到过5%海域的底部。可以说,绝大部分的海底,人类是全然不知的。

世界上最深的地方处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交界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是海平面以下11034米,装下整个珠穆朗玛峰也是绰绰有余。而没有任何生物可以在这样的海底生活,因为极强的水压足以压碎任何海洋动物。生物的生存极限也仅有8000多米。

9. 海洋的深度分几层

海洋分为三层:“海洋表层水”为水深200米以上的海水;“海洋中深层水”为水深200米~700米之间的海水;“海洋深层水”为水深900米以下的海水。

从海洋学的理论上讲,在大陆架外部海域的补偿深度(即海洋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极限深度,一般认为以200米为其极限值)以下,便可称为“海洋深层”(无光层)。

反之,浅于200米以上的海水则称之为“海洋表层”(有光层)。

全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为3800米,从海洋学理论广义上讲,地球上的海水有95%为海洋深层的海水。由于有光层与无光层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实际上在海洋表层和“海洋深层”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过渡层,即“海洋中层”。

10. 海洋的深度分层图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地球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和质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的绕日运行轨道以及自转周期等因素相互的作用和良好配合,使得地球表面大部分区域的平均温度适中(约15℃),以致它的表面同时存在着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且绝大部分是以液态海水的形式形成一个全球规模的含盐水体——世界大洋。因此,我们的地球又称为“水的行星”。

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1%。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如果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就会是一个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

世界海洋每年约有50.5万立方公里的海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被蒸发,向大气供应87.5%的水汽。从海洋或陆地蒸发的水汽上升凝结后,又作为雨或雪降落在海洋和陆地上。陆地上每年约有4.7万立方公里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或沿地面注入河流,或渗入土壤形成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从而构成了地球上周而复始的水文循环。

海水是—种含有多种溶解盐类的水溶液。在海水中,水占96.5%左右,其余则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溶解盐类和矿物,还有来自大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氮等溶解气体。世界海洋的平均含盐量约2.5%,而世界大洋的总盐量约为4.8亿亿吨。假若将全球海水里的盐分全部提炼出来,均匀地铺在地球表面上,便会形成厚约40米的盐层。

目前在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超出80种。组成海水的化学元素,除了构成水的氢和氧以外,绝大部分呈离子状态,主要有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氟等11种,它们占海水中全部溶解元素含量的99%;其余的元素含量甚微,称为海水微量元素。

溶解于海水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及磷、氮、硅等营养盐元素,对海洋生物的生存极为重要。海水中的溶解物质不仅影响着海水的物理化学特征,而且也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生态环境。

海洋对于生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和组成,与许多低等动物的体液几乎一致,而一些陆地高等动物,甚至人的血清所含的元素成分也与海水类似。研究证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而且绝大多数的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在陆地上,生物集中栖息在地表上下数十米的范围内,可是在海洋中,生物栖息范围可深达一万米。因此,研究生命起源的学者把海洋称作“生命的摇篮”。

海洋作为地球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大气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控制地球表面的环境和生命特征的一个基本环节。

由于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因此世界海洋是大气中水汽和热量的重要来源,并参与整个地表物质和能量平衡过程,成为地球上太阳辐射能的一个巨大的储存器。在同一纬度上,由于海陆反射率的固有差异,海面单位面积所吸收的太阳辐射能约比陆地多25~50%。因此,全球大洋表层海水的年平均温度要比全球陆地上的平均温度约高10℃。

由于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上分布的固有差异,赤道附近的水温显著地高于高纬度海区,因此,在海洋中导致暖流从赤道流向高纬度、寒流从高纬度流向赤道的大尺度循环。从而引起能量重新分布,使得赤道地区和两极的气候不致过分悬殊。

海面蒸发产生的大量水汽,可被大气环流及其他局部空气运动携带至数千公里以外,重新凝结成雨雪降落到所有大陆的表面,成为地球表面淡水的源泉。由此可见,海洋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形成,以至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都有深远的影响。

海洋中的动物约16~20万种,植物一万多种。海洋中的生物,如同整个生物圈中的生物一样,绝大多数直接地或间接地依赖于光合作用而生存。海洋生物由海洋光合植物、食植性动物和食肉性动物逐级依赖和制约,组成了海洋食物链。

海洋作为一个物理系统,其中发生着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深度的海水运动和过程,对于海洋中的生物、化学和地质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海水运动按其成因,大致分为:海水密度变化产生的“热盐”运动,如海面蒸发、冷却和结冰,以及海水混合等;海面风应力驱动形成的风生运动,如风海流和风生环流等;天体引力作用产生的潮汐运动;海水运动速度切变产生的湍流运动;各种扰动产生的波动,如风浪、惯性波和行星波等。

海洋是生物的生存环境,海水运动等物理过程会导致生物环境的改变。因此,不同的流系、水团具有不同的生物区系和不同的生物群落。海水运动或波动是海洋中的溶解物质、悬浮物和海底沉积物搬运的重要动力因素,因此,海洋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和海洋沉积,以及海岸地貌的塑造过程都是不能脱离海洋动力环境的。反过来,海水的运动状况也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化学环境有关。这就是海洋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大洋地壳作为全球地壳的一个结构单元,具有不同于大陆地壳的一系列特点。陆壳较轻、较厚,比较古老;洋壳较重、较薄(缺失花岗岩层),相对年轻。在地壳的均衡作用下,陆壳质轻而浮起,洋壳质重而深陷。地球之所以存在着如此深广的海洋,是与洋壳的物质组成有关的。

由于海水的覆盖,海底地壳是难以直接观察的。近半个世纪以来,深海考察发现了海洋中有深度超过万米的海沟,长达上千公里的断裂带以及众多的海山: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存在着一条环绕全球、纵贯大洋盆地、延伸达80000公里的水下山脉体系。这条水下山脉纵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洋盆中部,所以称为大洋中脊。在大洋中脊顶部发育有一条被断裂带错开的纵向的大裂谷,称为中央裂谷。

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学者乘坐潜水器考察大洋中脊和裂谷,发现从裂谷底喷涌出来的热泉。原来,冷海水沿裂隙渗入炽热的新生洋壳内部,变成热海水,热海水和洋壳玄武岩之间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玄武岩中的铁、锰、铜、锌等被淋滤出来进入热海水,从而喷出富含金属的热泉。由河流带入海洋中的镁、硫酸根,在上述过程中也大部分被中脊轴部的洋壳所吸收。据估计,沿着八万公里长的大洋中脊只需800~1000万年,与世界海洋等量的海水就可以经过脊轴洋壳循环一遍。这对于海水化学成分的演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总之,海洋中发生的各种自然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同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都有耦合关系,并且同全球构造运动以及某些天文因素密切相关,这些自然过程本身也相互制约,彼此间通过各种形式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全球规模的、多层次的海洋自然系统。正是这样一个系统,决定着海洋中各种过程的存在条件,制约着它们的发展方向。

海洋科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该绎以及科学抽象方法,去揭示这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认识海洋中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的发展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

11. 海洋深度分为几个水层类

全世界海事局规定

海洋水深50-600M为近海区域

深海为600M-2000M

超过2000M的, 比如海沟达到8000M

最深为2万M,

海洋深度分为5个水层:海洋上层(200米以上)、海洋中层(200米〜1千米)、海洋深层(1千米〜4千米)、海洋深渊层(4千米〜6千米)、海洋超深渊层(6千米以下)。

根据阳光透过的光线强弱划分,从海洋表面到200米深的水层,叫做海洋上层,这里阳光透过海水,水里比较明亮,海水是蔚,蓝色的;从200米到1000米深的水层,叫做海洋中层,这里阳光不能全部透过海水,光线十分微弱,海水是一片黑蓝色;从1000米到4000米的水层,叫做半深海层,这里觉察不到一点儿阳光,一片漆黑,是一个黑暗世界;4000米以下为深海层,这里就更加漆黑了,不过半深海层和深海层的鱼类大部分都有发光器官,以帮助它们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觅食和行动。

根据海水深度,结合海底地形和海洋生物群特征,可将海洋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及深海等4个环境分区。

根据海水温度及生物种类,海洋深度可将海洋划分为:滨海带、浅海带、半深海带和深海带。

滨海带海水温度昼夜变化大,含盐度也随水流通畅程度及气候条件变化,海洋生物主要为能抵御风浪的两栖动物,植物则为藻类和红树林。

浅海带水温受季节变化,海水盐度变化不大,含氧充足,海洋生物十分丰富。

半深海带水温低,生物匮乏。

深海带生物贫乏,以浮游生物为主。

下一篇:海洋壁画在环境中说明(海洋墙画装饰图片大全)
上一篇:返回栏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