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会形成海洋(西方航海的原因)

江南官网app 2023-07-22 05:47 编辑:jing 120阅读

1. 西方航海的原因

100年前的西方各国已经崛起成功了,在当时的时期,英国是100年前的世界霸主,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而西方各国崛起的时间很少,在17世纪的时候,西方各国通过大航海向海外探险,逐渐对世界很多地方进行了殖民统治,并夺取了很多财富从而崛起。

2. 西方大航海的原因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组织与影响,跟半个世纪以后西方殖民者的航海探险活动不同。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友好联系;而哥伦布、达·伽马的航行则是为西欧商品经济开拓市场,以及扩张殖民地获得海外财富。   郑和船队规模庞大、组织严密,这是当时欧洲远航船队所无法比拟的。郑和下西洋虽不像发现新大陆那样改写了人类历史,但它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与交流,这与西方国家在亚、非、美洲的疯狂屠杀和经济掠夺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动机不同   郑和下西洋与后来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等的航海探险活动相比,其动机是截然不同的。   明朝招徕纳贡国   郑和下西洋是朝廷按照儒家朝贡礼仪,以「厚往薄来」的原则招徕各国输诚纳贡,与之建立友好联系,丝毫没有海外殖民和掠夺财富的目的。   西方的掠夺殖民   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航海活动是在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其动机是到东方大陆去寻找黄金、开拓市场,以及侵占新领土。 船队规模比较   郑和船队无论在船只数目、船员人数和船只大小等,都远比十五、十六世纪的西方船队庞大。详见下表: 郑和船队哥伦布船队达·伽马船队麦哲伦船队 船只数目200余艘3艘4艘5艘 船员数目27,000余人88人160人360人 最大船只排水量1,000吨以上100吨120吨130吨 郑和与哥伦布所乘主船的比较 郑和宝船与哥伦布航船的尺度比较   组织管理水平的比较 十五、十六世纪欧洲船队的组织管理水平,远不如郑和船队。郑和的船队不但物资补给充足,而且还有医生随队,管理组织十分完善。哥伦布在航行期间,竟有60多名船员病死;麦哲伦航行时,因缺乏蔬菜和食物,归航时生还的仅18人,可见他们在医疗及补给上,都有很大的问题。 成果的差异   中国的睦邻外交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彼此的睦邻友好关系,但却未能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西方的殖民活动   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等的航海活动,改变了整个世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也开始了殖民活动,从亚、非、美洲掠取了巨额财富。商业贸易和财富掠夺为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亚、非、美洲人民则沦入苦难的深渊。从此,西方世界跟第三世界的发展差距便日渐拉大。 出处:中国文化研究院网站

3. 西方大航海的历史影响

东方的航海是为了宣传教化,促进交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商贸联系,是和平的行为。西方的航海是侵略性的,是为了抢占土地,掠夺资

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 Valladolid。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

4. 西方的航海技术

指南针应用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宋代在远洋航线方面没有什么扩展,但在航海技术方面却有划时代的创新。指南针在船上的应用,是航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指南针是中国发明创造的,把指南针应用到船上也是从中国开始的。最早的记载是宋宣和年间朱彧的《萍洲可谈》和徐竞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航海使用指南针,不仅解决了恶劣天气下的海上求向问题,而且为仪器导航开辟了道路,人类从此才真正摆脱了海岸的羁绊而驰骋在更加广阔的海洋上。而航海技术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指南针的改善和发展,创造出更适用于航海的磁罗经,也称磁罗盘(见罗经)。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说“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针盘就是磁罗经。在12世纪船用磁罗经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后,欧洲海员也开始使用。船上通用的磁罗经,则是经过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开尔文改进的海军型磁罗经。

  北宋科学家沈括发现地磁对指南针的影响。他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地磁有偏角,这一科学结论指出地点不同偏角的大小也不同。这一发现比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的同一发现早4个世纪。不过地磁偏角的量值,则是1580年W.巴勒测得的,为 11°25′E。1724年G.格雷厄姆根据观测的结果,提出电磁偏角逐年在变化。

  罗经自差也是中国最早提出来的。约在1652年前后,方以智《物理小识》提到铁器对磁针的干扰和海船不宜用铁钉的原因,因为“海咸烂铁,且妨磁也”。在西方,自差则是在18世纪才发现的。1724年前后,英国人J.史密斯发现木箱的铁钉会影响罗针的指向。1801~1802年,英国船长M.弗林德斯发现利用一根垂直软铁放在罗经前面,可以部分修正罗经自差;所以磁罗经的前面有一铜质垂直圆筒,内贮放筒形软铁。1839~1855年,英国皇家天文学家G.B.艾里提出,在罗经前后、左右和上下排列磁棒,可把罗经自差消除到最小程度。

  助航设施的设立 在古代地中海沿岸就建有助航设施。公元前660年,小亚细亚西北部的特洛伊地方筑起灯塔,可能这就是灯塔的始祖。约在公元前280年,在埃及北部亚历山大港建造的灯塔,高逾200英尺,为古代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英国在1732年开始在泰晤士河口设置一艘小船,于横桁上悬灯一盏,指引行船,这是第一艘灯船。美国在独立战争前的1767年在特拉华河布设浮标,后在1820年换用圆柱形浮标。同年,在东部切萨皮克湾设置第一艘灯船。1850年,美国国会规定了水路标志的颜色和编号制度。19世纪末,铃声、汽笛、灯光浮标相继问世。1910年,在纽约安布路斯水道设置了用高压电石气的发光浮标,效果很好。

  中国元朝海运漕粮,沿海岸航行,航道上有许多浅滩、暗礁,往往发生船沉人亡的惨剧。至大四年(1311年),海道府根据常熟州船户苏显臣等建议,在长江口西暗沙嘴设置了航标船,船上树立标旗,指引粮船进出。延祐元年至四年(1314~1317年),又在江阴的夏港、需沟等九处设置标旗;在龙山庙前,高筑土堆,四周砌垒石块,土堆上白天高悬布幡,夜间悬灯点火,指引粮船航行。这些航标的设置,对保障航行安全特别是沿海岸航行的安全起了有益的作用。

5. 西方航海家航海的目的是什么

1.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们的关注。其中一位( 英 )国作家( 笛福 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 )》。

2.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 伦敦 ),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第二次出海是去( 非洲 )经商,这次他成功了;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 土耳其海盗 ),被俘虏沦为奴隶,逃出来后抵达( 巴西 );第四次航行目的是去( 贩运黑奴 ),遭遇( 飓风 ),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 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3.在岛上,当鲁滨逊为疾病的卷土重来而提心吊胆时,他在海员的一只箱子里找了( 烟叶 ),同时还发现了保存在那里的( 《圣经》 )。

4.鲁滨逊和“星期五”制造了一只船打算出海。正当他们差不多已准备驾船起航时,又有二十一个野人乘着三只( 独木舟 )船,带了三个俘虏到这个岛上来开宴会了。俘虏中有一个是“星期五”的( 父亲 ),另外的那个白人是( 西班牙 )(国家)人,是鲁滨逊前几年看见的那艘在岛上触礁的船上的一个幸运者。

5.鲁滨逊搭建( 房屋 ),尝试着打猎、种( 麦子 )、驯养( 山羊 )、晒野( 野葡萄干 ),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 陶 )器,用围巾筛( 面粉 )做面包,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 精神 )“王国”。他是一个敢于( 冒险 ),勇于追求( 自由 )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6.星期五跟随鲁滨逊学( 英语 );接受( 基督教语 )教教义。 他是一个( 忠诚 )、可爱、诚恳、(聪明 )、勤劳、心地善良、尊敬人、天真活泼的人。

6. 中西方航海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西方人在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的时候同时这些西方人对于自己祖先的崇拜意识大大减弱。甚至有一些西方人,对于自己祖先曾经发明的那些自认为比较好的一些成就再也没有了那种自豪之情。相反在中国人提到中国四大发明的时候,让整个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

要知道古代的中国是借影响力是比较大的,同时古人的智慧也是比较聪明的。其实在古代中国一直处于一个世界领先地位,直到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之后,中国才开始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并且最令中国人骄傲的就是中国的祖先曾经发明了四大发明。并且在古代那个封建社会,大家都是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在这种思想之下,其实古人并没有对那些科学技巧以及科学理论过于重视。所以虽然很多发明被发明起来了,但是在当时都没有引起轰动。直到几千年之后,中国最为典型的四大发明才震惊了世界。

近代的这些欧洲学者非常重视4大发明。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发明罗盘的时候可以让航海变得更加容易为那些航海者提供方向。并且发明了火药也可以让军队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就是这些欧洲人把火药用到了军事武器当中,所以才导致整个中世纪社会逐渐崩塌的情况。发明了印刷术之后,也让教会对于学识的垄断开始出现松动,可以说中国的这四大发明影响的不仅仅是整个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

7. 分析西方大航海的特点

国际海峡是指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内海峡,即处于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峡,如我国的琼州海峡。这种海峡构成该国内水的一部分,该国对其具有完全和排他的主权,外国船舶未经许可不得驶入。

国际海峡与内海峡不同,其两端连接的是公海或专属经济区且用于国际航行,如台湾海峡。

通行制度

(1)过境通行制度(原则)

所有外国船舶和飞机享有在国际海峡以迅速过境为目的、连续不停(不可抗力或遇难除外)地航行和飞越的权利。

(2)无害通过制度(例外)

如果海峡是由海峡沿岸的一个岛屿和该国大陆形成,而且该岛屿向海一面有在航行和水文特征方面同样方便的一条穿过公海或穿过专属经济区的航道,则该海峡适用无害通过制度。如台湾海峡即适用无害通过制度。

(3)自由通行制度

若国际海峡中有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航道,仅在该航道内航行的区域适用公海自由通行制度。

(4)特别协定制度

如果专门针对某国际海峡缔结有国际条约,则海峡的通行制度遵循条约的约定。如黑海海峡、麦哲伦海峡等就适用各自专门条约所规定的制度。

8. 西方航海发展史

明朝中后期,因为倭寇屡犯海境,朝廷开始禁海,严禁沿海居民下海,远洋航海开始逐渐衰退。

到清朝初期,又由于郑成功占领台湾,反清复明,清政府为防止百姓与台湾“勾结”,依然禁海。清朝也有倭寇犯华,这也是禁海的原因之一。清朝是少数民族统治,人数上的薄弱是他们天生有一种对汉族的恐惧心理,担心他们会“造反”,因此关闭国门,让他们减少与外界的联系。还有就是清朝统治者有一种盲目的“我是天朝上国”的思想。另外就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经济造成的。禁海、闭关锁国,航海事业没有实践,也就谈不上进步了。且大型的远洋船只也没有建造的必要了,久而久之,就与西方拉开了差距。

9. 西方大航海目的是什么

.鲁滨孙第一次出海是1651年9月1日,他朋友邀请他一同去伦敦在恒比尔河遭遇风暴,船沉没而鲁滨孙乘小舟来到岸边留在当地.过不久,他搭上一艘船回伦敦.第二次是从伦敦到几内亚,在加那利群岛遭遇海盗,成为海盗船长奴隶,后来乘小船逃走了,在海上遇到去巴西的葡萄牙船,随着这艘船,鲁滨孙留在了巴西.第三次是鲁滨孙想去几内亚贩运黑奴,在1959年9月1日上船.穿过赤道后遭遇到飓风,然后沉船,鲁滨孙游到荒岛.

2,(我指的是在荒岛中的)第一次流落荒岛后的第六年的11月6日,鲁滨孙想环绕小岛航行却遭遇急流,不过最终他还是安全的回到荒岛上.第二次是大概是第十六年,5月16日鲁滨孙看到一艘西班牙船,把需要的东西都搬回了荒岛.第三次是1686年,鲁滨孙离开海岛,1687年7月11日抵达英国.至于第四次出海,我认为是1688年,鲁滨孙从英国去往里斯本.

航行的目的:

1.天生就具有冒险精神的他,终于有一天 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好不容易才逃出保住性命。 2、第二次航行: 有了第一次航行的冒险刺激,他就像上了瘾一样,开始了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在非洲,他大开了眼界,更加坚定了他冒险的决心和愿望。 3、第三次远航: 他那份天才般的好冒险的性格又促使他进行了第三次远航,可惜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摩尔人俘获,当了奴隶。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 4、第四次出海:非洲的再次冒险生活: 他骨子里那好动好冒险的、不敢寂寞的、喜好刺激生活的他,决定不再过平静的庄园主生活,出海去非洲贩卖奴隶,这段生活给了他很大的冒险幻想,可是到头来,却是他意想不到的28年的荒岛生活。 5、最后一次的出海经商: 在英国平静的生活,终于又让他寂寞起来,他又一次出海经商,路经他住过的荒岛,这时留在岛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鲁滨逊又送去新的移民,将岛上的土地分给他们,并留给他们各种日用必需品,满意地离开了小岛。

下一篇:海军海洋大学几号开学(海军海洋大学几号开学的)
上一篇:返回栏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