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海洋与陆地(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江南官网app 2023-07-21 03:53 编辑:jing 254阅读

1.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不同,对大气的影响不同;陆地的比热容小于海洋,所以陆地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海洋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对应出现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受盛行西风带控制,位于南北纬40 至60 度间的大陆西岸 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气温 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

在气温 的年变化中,最暖月和最冷月分别 出现在 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通常在 13~14 时;最低气温一般出 现在拂晓前后。

大陆性气候的另一 重要特征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 和地区分布不均匀。大陆性气候影 响下的地区,一般为干旱和半干旱地 区,降水量一般不到400 毫米,甚至 在50 毫米以下。

陆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生和生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诸如温室气体,影响大气的物质组成,破坏大气结构,进而影响大气性质;大气变得更加不稳定,极端的天气频繁出现,直接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由于海洋巨大水体作用所形成的气候。包括海洋面或岛屿以及盛行气流来自海洋的大陆近海部分的气候。海洋气候有以下特点:

①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年变化的极值一般比大陆后延1个月,如最冷月为2月,最暖月为8月。

在高纬地区最冷月还可能是3月,最暖月也可能到9月。秋季暖于春季。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日数多,但强度小。多云雾天气,湿度高。

③在热带海洋多风暴,如北太平洋西南部分与中国南海是台风生成和影响强烈的地区。

热带风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气象灾害。

多数临近海洋的大陆地区,都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西欧沿海地区是大陆上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区。

2. 海洋与陆地知识结构图

因为地球表面凹凸不平,由于地壳不断运动,凸起来的形成陆地和山脉,凹下去的被水淹没形成海洋,凹的面积广所以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广。同样海洋的数量也比陆地多。本来地球上都是土地,后来许许多多火上喷发了上亿年,产生了大量水蒸气和其他物质形成了海洋。一个火山一次喷发就有上百万吨的水蒸气,所以可想而知了。

3. 专题三陆地与海洋

不是只有北半球才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南半球也一样。只不过月份不同而已。南半球的夏季是1月份,是因为地球公转是侧着身子绕太阳旋转的时候,倾斜度为66.5度,因此总有半个球面比另外半个球面倾向太阳,因而受到太阳光线照射的方向比另外半个球面更垂直,这样,这半个球面受到太阳照射的热量既多,

4. 海洋与陆地地理

海陆上循环分为两部分:海洋上的是海上循环、陆地上的是陆上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洋上蒸发的水大部分都又以降水的形式回到海上,其中一小部分输送到陆地上,在陆地上形成降水,由于距海远近的不同,形成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的现象,而这种现像形成了由沿海向内陆不同的地理环境。

另一方面,陆地上的降水分别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式最终又回到海洋里,在这个过程中水的作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比如说好多种流水地貌。此外由于蒸发和降水形成了不同的天气和气候,对微观和宏观的地理环境都有较大的影响。

5. 海洋与陆地的知识点

陆地在海洋北有北极熊,南边有企鹅

6.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单元检测题答案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差别,一起来了解一下。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的差别:

海洋文化特征是其开放性,向外性。因为海洋文明的祖先大多从事捕鱼业,渔获不是经常能有,加上风吹雨打,常常生死未卜,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冒险性,促使这些人敢去闯,去冒险的精神,所以才有了大航海时代,发现新大陆。

而大陆文化特征是保守性、内敛性。大陆文化的生成空间为陆地,陆地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因此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所以大陆文化多以农业为主,而农业又是靠天吃饭,时运好,收成才好,所以会更保守。

7. 海洋与陆地视频讲解

陆地冷的快海上冷的慢原因如下:

这个现象在地理,上被称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说的根本.上就是物质的比热不- -样所致。<br/> <br/>海洋里面主要是水,水的比热相对陆地上的岩石,土壤等固体物质的比热要大很多。所以当发生相同热量传递的时候,海洋比陆地的温度变化要慢很多。

8. 海洋与陆地知识梳理

陆地:绿色200米以下,黄色500米以上,褐色3000米以上,紫色5000米以上,白色冰川 海洋:蓝色 山脉:除了绿色蓝色的条状色带 湖泊蓝色 城市化不表示 可懂了??

9.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单元检测题

第一阶梯:西藏自治区,青海

第二阶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陕西省,

第三阶梯:除以上的省外

地形的主要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 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

山脉 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2.高原 中国有四大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征各异。

3.盆地 中国有四大盆地,它们多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由于所在位置不同,其特点也不相同。

此外,著名的吐鲁番盆地也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它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155米)。

4.平原 中国有三大平原,它们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由于位置、成因、气候条件等各不相同,在地形上也各具特色。

以上三大平原南北相连,土壤肥沃,是中国最重要的农耕区。除此以外,中国还有成都平原、汾渭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等,它们也都是重要的农耕区。

10.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一、地球和地图二、陆地和海洋三、天气与气候四、居民与聚落五、发展与合作六、亚洲七、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八、东半球的其他的地区和国家九、西半球的国家十、极地地区

下一篇:海洋馆太原杏花岭(太原海洋馆门票)
上一篇:返回栏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