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汇纳入交易吗(海洋碳汇的类型有哪些)

江南官网app 2023-07-20 06:34 编辑:jing 143阅读

1. 海洋碳汇的类型有哪些

是2011年8月23日由美籍华人詹松林博士首先提出的。

负碳技术主要包括加强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二氧化碳高效转化燃料化学品;直接空气二氧化碳捕集;生物炭土壤改良;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等生态系统碳汇的固碳等。

2. 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

海洋碳汇是指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

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海洋碳库是大气的50倍,陆地生态系统的20倍,全球大洋每年从大气吸收CO2约20亿吨,占全球每年CO2排放量的1/3左右

3. 海洋碳汇的类型有哪些种类

环境监测产品大气温室气体FTIR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环境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测。

区域层面,开展区域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天地一体监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年度变化监测和生态系统固碳监测;城市层面,选取唐山、上海等16个城市,开展大气温室气体及海洋碳汇监测试点;重点行业层面,选择火电、钢铁、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和废弃物处理五类重点行业,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宝武、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光大环境等11个集团公司开展温室气体试点监测。

4. 海洋碳汇方法学

蓝色碳汇不仅包括藻类和贝类等养殖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大量滤食浮游植物从海水中吸收碳元素的过程和生产活动,还包括以浮游生物和贝类、藻类型食的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和棘皮动物等生物资源种类通过食物网机制和生长活动所使用的碳。

5. 海洋碳汇是指海洋与哪种气体的关联

碳汇量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二氧化碳是林木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它把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光能作用下转变为糖、氧气和有机物,为生物界提供枝叶、茎根、果实、种子,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这一转化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

 

6. 海洋碳汇是什么意思

是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碳汇的实现需要依靠生态系统的功能,例如森林、湿地、海洋等,它们可以通过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

同时,碳汇还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7. 海洋碳汇是最常见的碳汇

海水资源指的是地球上存在的所有海洋水体,包括海洋、海湾、海峡、海湖和海湾等。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和价值。

海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供应淡水:虽然海水是咸的,但通过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将其转化为淡水,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海水淡化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在干旱地区和岛屿上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2. 提供食物:海洋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提供了各种鱼类、甲壳类、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这些海产品是许多国家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并对全球经济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3. 能源开发:海洋中蕴藏着各种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风能和潮汐能等。这些能源资源在满足人们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对经济和环境产生影响。

4. 运输和贸易:海洋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大量的货物通过海运进行国际贸易。海洋运输不仅能够承担大容量的货物,还能够连接世界各地,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

5. 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态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维持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海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环境压力的加大,海水资源正面临许多挑战,包括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护海水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地球环境至关重要。

8. 海洋碳汇的类型有哪些呢

陆地和海洋是地球重要的碳汇,每年吸收全球约一半的碳排放量。如能提升碳汇功能,固定更多的碳,将会分担部分减排的压力。针对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和潜力开展的科学研究较多,也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

早在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就允许各国通过人工造林、森林和农田管理等人为活动导致的“碳汇”用于抵消本国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在我国,通过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幅增加了森林碳汇,也是不争的事实。相比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的固碳能力毫不逊色。

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多家机构联合发布的《蓝碳:健康海洋对碳的固定作用—快速反应评估》报告就指出,海洋生物具有固碳效率高、储存时间长的独特优势。在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大会上,加强海洋的减缓和适应行动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有望被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成为未来气候变化应对的又一重要措施。尽管海洋碳汇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从理念到行动还面临不少挑战。

和陆地碳汇相比,我们对海洋碳汇的储量、速率、过程机制和功能缺乏足够的了解,尚未建立起专门的观测和评估体系,难以做到“可衡量、可报告、可核查”。因此,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建立健全海洋碳汇的核算体系,形成系统的海洋碳汇核查理论、监测指标和评估方法。通过科学进步,凝聚更为广泛的国际共识。我国海洋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然而,几十年来,受到富营养化、填海造陆、沿海开发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我国红树林面积丧失了60%,珊瑚礁面积减少了80%,海草床绝大部分消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固碳能力自然也无从谈起。增加海洋碳汇首先在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海洋就是最有效的固碳方式。近年来,渔业碳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原理是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把这些碳移出水体,达到负排放的功效。

我国是海水养殖大国,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随着现代立体养殖、深远海养殖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广阔海域具有了巨大的空间潜力。通过筛选高效良种,构建增汇模式,蓝碳产业未来可期。

海洋碳汇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取决于产学研各界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支撑。我国前期探索值得称道,后续应加强群策群力,尽早形成中国方案,充分激发海洋碳汇的价值和潜力,为兑现我国碳中和承诺不断努力实践,从而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下一篇:海洋上最可怕的鱼(海洋里最可怕的鱼是什么鱼)
上一篇:返回栏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