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遥感技术的ppt(海洋遥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江南官网app 2023-07-17 13:18 编辑:jing 164阅读

1. 海洋遥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遥感和地理信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进行分别解释:1.遥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面、海洋等表面及周围环境物理量信息和对地理特征进行探测、测量、记录、处理和分析的一种地球科学技术。2.地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以空间数据为主要输入,经过数据管理、编辑、分析和输出各项操作,进行空间数据组织、分析与处理,在专题制图、空间决策支持和地理信息共享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所以,高中地理上区分遥感和地理信息可以从技术方法的角度来说,前者更着重于物理量的获取和分析,后者则更注重数据的处理和利用。需要注意的是,两者的交叉使用也十分广泛,往往在空间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常常需要同时运用两种技术。

2. 海洋遥感应用

用各种遥感方法获得并提取光波所携带的海洋信息。

主要采用多光谱遥感技术:用多光谱传感器接收海面向上光谱辐射和海面热辐射,然后根据海洋-大气系统辐射传递模式进行数据和图象处理,得出海洋的环境参数。

海洋辐射传递的光谱特征是多光谱遥感探测海洋的基础。多光谱传感器参数的确定,依赖于海洋光谱辐射研究。

海洋的向上辐亮度,只有陆地的0.1~0.05倍,且动态范围很小。确定海洋环境参数所要求的光谱带宽为10nm,而陆地遥感所要求的光谱带宽,一般要增大10倍以上。

因此,用来探测海洋和海岸带的多光谱传感器具有较窄的光谱带宽。为了获得较大的接收能量,传感器具有较大的瞬时视场角。例如,海岸带海色扫描仪(CZCS)的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带宽为20nm,瞬时视场角为 0.05°,相应的地面分辨率约为800m。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发展起来的陆地-D卫星(美国)、斯包特卫星(法国)、地球资源卫星 1号(欧洲空间局)、气象海洋卫星(日本)、流星Ⅱ型卫星(苏联),在光谱选择、地面分辨率、遥感器配置等总体设计中,都尽可能地兼顾了陆地和海洋的光谱辐射特征。

海洋卫星的主要遥感手段,虽然是各种微波传感器,但是对于提供完整的海洋数据信息而言,光学遥感依然是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3. 海洋遥感的作用

1、按搭载传感器的遥感平台分类

  根据遥感探测所采用的遥感平台不同可以将遥感分类为:

  地面遥感,即把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船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等;

  航空遥感,即把传感器设置在航空器上,如气球、航模、飞机及其它航空器等;

  航天遥感,即把传感器设置在航天器上,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等。

  2、按遥感探测的工作方式分类

  根据遥感探测的工作方式不同可以将遥感分类为:

  主动式遥感,即由传感器主动地向被探测的目标物发射一定波长的电磁波,然后接受并记录从目标物反射回来的电磁波;

  被动式遥感,即传感器不向被探测的目标物发射电磁波,而是直接接受并记录目标物反射太阳辐射或目标物自身发射的电磁波。

  3、按遥感探测的工作波段分类

  根据遥感探测的工作波段不同可以将遥感分类为:

  紫外遥感,其探测波段在0.3~0.38um之间;可见光,其探测波段在0.38~0.76um之间;

  红外遥感,其探测波段在0.76~14um之间;微波遥感,其探测波段在1mm~1m之间;多光谱遥感,其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红外波段范围之内,

  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

  4应用领域或专题:

  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

4. 海洋遥感的前景分析

a.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由于微波的波长较长,因而散射相对较小,在大气中衰减少,对云层、雨区的穿透能力较强,基本不受烟、云、雨的限制 b.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c.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能力,这一特性可以用来探测隐藏在林下的地形、地质构造、军事目标以及埋藏在地下的工程、矿藏、地下水等 d.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微波对于海水特别敏感,其波长很适合于海面动态情况的观测 e.分辨率较低,但特征明显,微波传感器的波长分辨率比较低,是由于其波长较长,衍射现象显著的缘故,同时,观察精度和取样速度往往不能协调

5. 海洋遥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论文

遥感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地面覆盖、大气、海洋和近地表状况等。遥感监测技术是通过航空或卫星等收集环境的电磁波信息对远离的环境目标进行监测识别环境质量状况的技术,它是一种先进的环境信息获取技术,在获取大面积同步和动态环境信息方面“快”而“全”,是其他检测手段无法比拟和完成的。

6. 海洋遥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有哪些

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具体地说,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在同一光谱区各种物体反映的情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同光谱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别。即使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它们反射和吸收的光谱也各不相同。

遥感技术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对物体作出判断。遥感技术通常是使用绿光、红光和红外光三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绿光段一般用来探测地下水、岩石和土壤的特性;红光段探测植物生长、变化及水污染等;红外段探测土地、矿产及资源。此外,还有微波段,用来探测气象云层及海底鱼群的游弋。

7. 海洋遥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遥感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地面覆盖、大气、海洋和近地表状况等。遥感监测技术是通过航空或卫星等收集环境的电磁波信息对远离的环境目标进行监测识别环境质量状况的技术,它是一种先进的环境信息获取技术,在获取大面积同步和动态环境信息方面“快”而“全”,是其他检测手段无法比拟和完成的。

8. 海洋遥感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

1、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气象、水文、军事、环保等领域。在未来的十年中,预计遥感技术将步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都会有极大的提高。其应用领域随着空间技术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将会越来越广泛。

2、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使地理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遥感信息应用是遥感的最终目的。遥感应用则应根据专业目标的需要,选择适宜的遥感信息及其工作方法进行,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遥感技术系统是个完整的统一体。它是建筑在空间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学、地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是完成遥感过程的有力技术保证。

9. 海洋遥感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海洋遥感专业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遥感技术已应用于海洋学各分支学科的各个方面。海洋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内波、中尺度涡、大洋潮汐、极地海冰观测、海-气相互作用等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如气象卫星红外图象,直接记录了海面温度的分布,海流和中尺度涡漩的边界在红外图象上非常清晰。利用这种图象可直接测量出这些海洋现象的位置和水平尺度,进行时间系列分析和动力学研究。

但是,某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空间分辨力还不能满足需要,很难做到定量测量;有的遥感资料不够直观,分析解译难度很大;传感器主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穿透海水的能力较弱,很难直接获得海洋次表层以下的信息。

海洋遥感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水产、饲料、鱼药、生物技术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

10. 海洋遥感技术的定义

遥感监测就是通过卫星、航空等平台上的拍摄仪器远距离获取和收集地面物体信息,形成遥感影像,再对目标地物进行动态识别的方法,在获取信息方面体现了“准”“快”“全”。

一是多源数据获取,深度挖掘卫星拍摄潜力,优化影像获取方案,统筹航空、雷达、光学等影像,实现了全省遥感影像的有效覆盖,极大提升了获取能力。

二是图像处理技术,采用前沿图像处理技术,对云量占比高、畸变情况多的影像优化组合与镶嵌融合,形成全区域同精度、高分辨率的影像,实现多源数据优势填补,解决影像云量占比超标难题。

下一篇:海洋深处的超凡生物教案(海洋深处有什么生物的名字)
上一篇:返回栏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