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洋鱼种有哪些(日本海水鱼)

江南官网app 2023-07-17 04:39 编辑:jing 274阅读

1. 日本海水鱼

海水鱼内寄生虫可通过药物治疗和卫生防控方法来治疗和预防。具体结论是可治疗。

海水鱼内寄生虫一般是由污染的海水或食物引起的,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控方法会导致寄生虫数量增多并危及鱼的生命。目前有一些专业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海水鱼内寄生虫,比如喹乙酰螺旋霉素等。

同时,对水质的监测和定期清洁换水,以及对鱼缸的消毒和防虫措施也是可以帮助预防和治疗海水鱼寄生虫的措施。

除了药物治疗和卫生防控措施外,还需要在饲养和管理过程中注意鱼的饮食和生活环境,避免过度饲养和饲喂含有寄生虫的食物。鱼缸的水温和盐度等也需要根据鱼的种类和生活习性进行调控。

此外,定期进行细菌和病毒的检测也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寄生虫病。

2. 日本海水鱼店参观

比较好养的。

黄新娘

分布于太平洋的棘蝶鱼科动物

黄新娘(Yellow angelfish)是一种海氏刺尻鱼,椭圆形,属于棘蝶鱼科,有一定攻击性。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大堡礁、台湾、日本南部。

西部太平洋珊瑚礁海域,杂食性,可喂以动物性,植物性饵料以及人工饲料,适合于水温26度,海水比重1.022,水量150公升以上的水族箱,最大体长可达12公分。

3. 日本海水鱼店游记

海边钓到的鱼多数是可以吃的。

但要注意,有一些不能吃,有毒。有毒的鱼,基本上都是形态比较怪异的,大部分的有毒鱼类都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以及非洲东部和南部、澳大利亚、玻利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南部等区域的海岸线附近。每年有大约5万人会成为这些有毒鱼类的牺牲品,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昏迷、灼热感、痉挛和呼吸困难等,最严重的还有可能丧命。

还有些鱼本身没有毒,但剌有毒,比如有一种叫石崇的,外观与石狗公差不多,特别是光线不足的时候容易误判。被其刺到会很痛很麻烦。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海水被污染了,那什么鱼也不能吃了。

4. 日本海水鱼游记

《奔向大海》是日本、法国、印度尼西亚联合制作,由深田晃司执导的剧情片。影片由藤冈靛主演,鹤田真由、太贺、阿部纯子共演,于2018年5月26日在日本上映。该片以经历战争和海啸伤痛的小镇为背景,描绘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创造的奇迹生活。2018年12月该片入围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海角国际单元”。

5. 日本海水鱼养殖品种大全

北海道渔场 世界第一大渔场——地处亚洲东部的日本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处。

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

而且因为捕鱼业的科技发达,国家的养殖渔业发达,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大渔场.

日本北海道渔场主要产鱼类型: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

6. 日本海水鱼水族店

1、雪龙鱼:400000美金!

2、满天星:黑色的体盘上面平均分布着白色的斑点,犹如黑色夜空的点点星光,满天星魟鱼是魟鱼品系中很特别的其中一种,有人说他是黑白魟鱼变异体,但是根据科学论证,满天星其实是一种自有的个体存在于南美州的亚马逊河流域,具有非常之高的观赏价值!

3、红薄荷神仙:在美国的售价几乎是一架新款的家庭房车。因为极罕,多数是价高者得,一般没有大概售价。薄荷神仙能接受大部份市售之含海绵成份的高品质海水神仙鱼饲料!

4、飞刃狐:10000美金!

TOP 5、黄金狐:8000美金!

TOP 6、七带鲙、岛九棘鲈,俗名七带格仔为,又称五十九刺鮨、七带鱠、岛九棘鲈、伊加拉九刺鮨、伊氏九棘鲈,俗名伊加拉脍、七带格仔,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九棘鲈属的一种鱼类。

7、澳洲平头鲈:5000美金!

TOP 8、日本黑蝶:4000美金 !

TOP 9、橙仙鱼:2500美金!

TOP 10、糖果狐:1000美金!

7. 日本海水鱼图签

刺身也称为鱼脍、鱼生、生鱼片,指将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直接食用的菜品。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古代是常见的鱼类菜品,今流行于日本、朝鲜半岛等地。

鱼生在中国古代逐渐式微可能是因多以淡水鱼为食材的关系。一般淡水鱼寄生虫较海水鱼多。生鱼片最常用的材料是鱼,多数是海鱼。常见的是金枪鱼、鲑鱼(三文鱼)、鲷鱼、比目鱼、鲣鱼、多春鱼、鰤鱼、鲹鱼、鲈鱼、鲻鱼,等等;也有鲤鱼、鲫鱼等淡水鱼。

在古代,鲤鱼则是刺身的上品。还有一些特殊的海产,如章鱼、鱿鱼、墨鱼、鲸鱼也是常见的材料。

鲸鱼可以片成较厚的鱼片,但章鱼、鱿鱼和墨鱼却不能片成鱼片,而是利用这些鱼自身的体形切成不算太薄的鱼块,当然也可以算成鱼片。

除了鱼片,还有整鱼,一些长不大的微型鱼,如果生吃、活吃的话,也就是一种美味的刺身。鱼肉之外,还有生鱼子,也可以成为刺身。至于香港人食用的生鱼翅,在日本人看来也是一种刺身。但刺身并不限于使用鱼,所用材料的范围很广,有螺蛤类(包括螺肉、牡蛎肉和鲜贝),有虾(一种红色的甜虾)和蟹,有海参和海胆,还有鸡肉(sasami,鸡胸脯嫩肉)等等。

8. 日本海水鱼怎么处理

不需要加热。因为海水鱼的生活环境一般在20-28摄氏度之间,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它们的健康成长,但是一般的室温(20-25摄氏度)已经足够满足它们的生活需要,没有必要额外加热。如果在特殊情况下(如极寒地区或冬季)海水鱼的水温无法达到适宜范围,可以考虑使用加热器调节水温。另外,加热器的使用需要注意安全,应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除了水温之外,海水鱼还需要注意光照、水质等因素来维持健康的生活环境。应该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换水,定时清理鱼缸内的杂物,保持水质干净。另外,不同种类的海水鱼对于环境和食物的需求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饲养。

9. 日本海水鱼消耗量

食用油排名前十的包括:意大利、冰岛、日本、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新加坡、挪威、以色列。

中国位列第52位,比2017年的55位有所提升。

日本成为2019年亚洲最健康的国家,而澳大利亚为前十名中唯一英语系国家。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6/17年度,日本消费量最大的是菜籽油约占40%,大部分来自进口,其次为棕榈油约占25%。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菜籽出口国,菜籽油也成为本国消费量最大的食用油,另外澳大利亚产量较大的还包括橄榄油、棉籽油。

10. 日本海水鱼放流目录大全

1.白鲟(学名:Psephurus gladius)

保护等级:一级

长江特有种

俗称象鱼、箭鱼,匙吻鲟科白鲟属鱼类,体长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层,是中国的特有鱼类,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

2.长江鲟(学名:Acipenser dabryanus)

保护等级:一级

长江特有种

又称达氏鲟是纯淡水定居性鱼类,是鲟科、鲟属鱼类。为杂食性鱼类,主要食物有蜻蜓目、蜉蝣目、摇蚊科、寡毛类等昆虫幼虫及底栖无脊椎动物。体长梭形,胸鳍前部平扁,后部侧扁。头呈楔头形。吻端尖细,稍向上翘。鼻孔大,位眼前方。眼小,均位头侧中央部。口下位,横裂,能伸缩。吻的腹面具2对长触须,其长约等于须基距口前缘的1/2。鳃裂大。鳃耙多且排列紧密。体背部和侧板以上为灰黑色或灰褐色,侧骨板至腹骨板之间为乳白色,腹部黄白色或乳白色。曾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支流,上溯可达乌江、嘉陵江、渠江、沱江、岷江及金沙江等下游。

2022年7月,因未能发现除增殖放流种群外的幼鱼而被评估为野外灭绝,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2年9月在湖北省团风县被发现一尾体长96厘米,重4公斤左右的长江鲟亚成体,预计鱼龄为5至6年。

3.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

保护等级:一级

河海洄游种

中华鲟,鲟科鲟属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物种,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朝鲜。

中华鲟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

4.花鳗鲡(学名:Anguilla marmorata)

保护等级:二级

河海洄游种

别名大鳗,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动物,体形似鳗鲡,前部粗圆筒状,尾部侧扁,头圆锥形,吻平扁;下颌稍突出,两颌前端细齿丛状,唇褶宽厚,鳃孔小,鳞细小;奇鳍互连,背鳍低而长,胸鳍圆形,无腹鳍,腹侧白或蓝灰色,背鳍和臀鳍后部边缘黑色。其性情凶猛,体壮而有力,白昼隐伏于洞穴及石隙中,夜间外出活动。

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物种。在我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及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九龙江、台湾到广东、海南岛及广西等江河。

5.鲥(学名:Tenualosa reevesii)

保护等级:一级

海河洄游种

别称为迟鱼、时鱼等,鲱科鲥属动物,体长椭圆形。头侧扁,前端钝。头背通常光滑。顶骨缘无细纹,少数顶骨缘或有很窄的细纹。吻圆钝,中等长。眼较小,侧前位,脂眼睑较发达,几乎盖着眼的一半。眼间隔窄,中间隆起。鼻孔明显,距吻端较距眼前缘稍近。口较小。上下颌等长。前颌骨中间有显著的缺凹,上颌骨的未端伸到眼中央的后下方,下颌骨末端伸到眼后缘的后下方,舌发达。口无齿。鳃盖光滑。鳃孔大,向头腹部开孔而止于眼的前下方。假鳃发达。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鳃耙细密,数多。肛门紧位臀鳍的前方。背鳍始于体中央稍后的上方。臀鳍距尾鳍基近,其基部约与背鳍基等长。胸鳍后方伸不到腹鳍始点。腹鳍始于背鳍的下方,始点距前鳃盖后缘和距臀鳍始点的距离相等。尾鳍略短于头长,且为深叉形。尾柄短,其长约等于其高。 体背部绿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幼鱼期体侧有斑点。吻部乳白色。吻背方淡灰色。鳍淡黄色,且背、尾鳍边缘灰黑色。每年定时初夏时候入江,其他时间不出现,因此得名。

分布于中国、朝鲜、菲律宾沿海等,素誉为江南水中珍品。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近海域,淡水中以钱塘江与长江产量最多。

6.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

保护等级:二级

长江特有种

俗称,金白娘、墨线鱼。属鲤科鮈鲫属,本属仅有1种。体细长,稍侧扁,腹部圆,不具腹棱。吻钝。口端位,弧形。口裂斜,向后不超过鼻孔前缘。上下颌边缘平滑,不具相吻合的突起和凹陷。无口须。眼中等大小,侧上位。眼径略小于吻长。眼后头长显著大于吻长,眼间距大于吻长。体被圆鳞,侧线不完全,后端呈断续状,最长可超过腹鳍基部。背鳍短,无硬刺,其起点稍后于腹鳍起点,与腹鳍基底相对。胸鳍末端圆钝,不大腹鳍。腹鳍末端不及肛门。肛门紧挨臀鳍起点之前。尾鳍分叉,上下叶等长。下咽齿弧形,较粗壮。鳃耙短小,稀疏。肠短,其长度稍小于体长。鳔2室,后室长约为前室的2倍。腹膜灰白,满布黑点。体侧具淡黄色宽纵纹,从鳃孔后至尾鳍基有一条较宽黑色条纹。

本种为我国特有种,仅发现于四川省汉源县大渡河支流的流沙河以及成都附近的一些小河流中。野生状态的数量不多。由于分布范围狭窄,天然数量不多,生活环境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因此环境条件的不稳定性对本种的正常生活构成一定的威胁。

7.鯮(学名:Luciobrama macrocephalus)

保护等级:二级

别称吹火筒、尖头鳡、马头鯮、鸭嘴鯮、喇叭鱼,属鲤科鯮属,体细长,略呈圆筒形,尾柄粗壮。背缘平直,腹部圆。头长而尖,前部略呈管状,后部侧扁。吻长,似鸭嘴,吻长为眼径的2.2~2.8倍。口端位,口斜裂。上颌骨伸达眼前缘的下方或稍后。眼较小。眼间宽而平,约为眼径的2倍,眼后有透明的脂肪体。鳃盖膜于峡部相连。鳞小而薄。侧线略呈弧形,向后延伸至尾鳍基。背鳍短小,位置极后;臀鳍起点与背鳍末端相对;胸腹鳍均短小;尾鳍深叉状,下叶长。鳔2室,后室长约为前室2倍余。肠短,短于体长。腹膜灰黑色。体背深灰,体侧及腹面银白,背鳍灰黄,其他鳍及尾鳍下叶红色。

为我国特有种类,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平原地区,以及长江南各水系。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江湖阻隔以及食物短缺等原因,导致鯮的种群个体数量显著减少。

8.多鳞白鱼(学名:Anabarilius polylepis)

保护等级:二级

长江特有种

又名桃花白鱼、大白鱼,体长而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缘呈弧形,头长略大于体高。吻尖,吻长往往大于眼径而等于或略小于眼间距。口端位,斜裂,后端伸达鼻孔后缘的正下方,上下颌等长或下颌略突出,下颌前端小突起嵌入上颌的凹陷处。眼侧上位。眼间距宽。鳞细小,腹鳍基具1狭长腋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急剧向下弯折,行于体侧的下半部,最后入尾柄的中轴。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后缘光滑的硬刺,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后上方,至尾鳍基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至吻端的距离。胸鳍伸达至腹鳍起点间距离的2/30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约等或小于至胸鳍起点,末端远离肛门。臀鳍起点距腹鳍起点较距尾鳍基为近。尾鳍叉形,末端尖。下咽齿稍侧扁,末端钩状。鳃耙很长,约为鳃丝长的2/3,排列极密。鳔2室,后室末端钝圆,其长为前室的2.0倍。腹膜黑色。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常在湖中水草茂密处觅食,主要食物为水草,其次是小鱼和小虾。1冬龄可达性成熟,每年春初,亲鱼成群游向近岸砾石滩产卵

中国云南独有的一种鱼种,仅分布于云南滇池,为该湖特有。曾是产地主要渔业对象之一,自70年代始,由于环境的变化,如今已濒临绝迹。

9.圆口铜鱼(学名:Coreius guichenoti)

保护等级:二级

长江特有种

圆口铜鱼是鲤科、铜鱼属鱼类。体长,头后背部显著隆起,前部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尾柄宽长。头小,较平扁。吻宽圆。口下位,口裂大,呈弧形。鼻孔大,鼻孔径大于眼径。背鳍较短,无硬刺,外缘深凹形。胸鳍宽且大,特别延长。背、腹鳍起点相对或腹鳍稍后。腹鳍至胸鳍基部距离小于至臀鳍起点。肛门靠近臀鳍,位于腹、臀鳍间的后1/6~1/7处。臀鳍起点至腹鳍基较至尾鳍基部为近。尾鳍宽阔,分叉,上下叶末端尖。上叶较长。下咽骨宽。肠管粗,其长一般略大于体长。鳔2室,前室包于厚膜质囊内,长圆形,略平扁,后室粗长,但普遍退化,或前室极小。后室粗长;或前室大,后室极细长;部分个体前、后室均大。腹膜银白色略带金黄。体黄铜色,体侧有时呈肉红色,腹部白色带黄。背鳍灰黑色亦略带黄色。胸鳍肉红色,基部黄色,腹鳍、臀鳍黄色。微带肉红,尾鳍金黄,边缘黑色。

圆口铜鱼为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江河,常在多岩礁的深潭中活动。食性杂,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植物碎片、鱼卵、鱼苗等为食。其摄食活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春、秋季摄食强烈,冬季减弱,昼夜均摄食,但白昼摄食率低于夜间。分布于中国长江上游干支流和金沙江下游以及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中。

10.长鳍吻鮈(学名:Rhinogobio ventralis)

保护等级:二级

长江特有种

长鳍吻鮈是鲤科、吻鮈属的一种鱼类。体长为体高的4.0~4.5倍。为头长的4.0~4.6倍,为尾柄长的4.2~4.5倍,为尾柄高的9.0~9. 5倍。体长且高,稍侧扁,头后背部至背鳍起点渐隆起。背鳍较长,第一根分枝鳍条的长度显著大于头长。下咽齿主行的前3枚齿末端钩曲,其余2枚末端圆钝。体背深灰,略带黄色,腹部灰白。背、尾鳍黑灰色,其边缘色较浅,其余各鳍均为灰白色。

长鳍吻鮈春、夏季活动范围广泛,常在急流险滩,峡谷深沱、支流出口觅食活动。主要食物是淡水壳菜、河蚬,其次为蜻蜒目、鞘翅目幼虫及其他水生昆虫。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上游金沙江干支流水域,为金沙江特有鱼类。

11.鲈鲤(学名:Percocypris pingi)

保护等级:二级

长江特有种

鲤科鲈鲤属的鱼类。它行动迅速,为凶猛性鱼类,专门猎食小型鱼类。鲈鲤体长可达60cm以上,体略侧扁,头较大,前端较尖,头背面平而宽,头后背部隆起。鲈鲤是产区的大型经济鱼类,长江上游产量相当大,常见体重0.5-1公斤,最大达15公斤。

鲈鲤分布于长江上游及其支流、抚仙湖、澜沧江水系。鲈鲤幼鱼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栖息,成鱼则在敞水区水体的中上层游弋。不过由于水工建筑的过度建设导致的生境破坏以及违法捕捞方式的泛滥,使得原来在长江上游数量较多鲈鲤数量在近些年急剧下降,现其濒危等级已达濒危级别。

下一篇:国际海洋的来源和类型(国际海洋制度)
上一篇:返回栏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