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型底栖鱼类有(海洋大型底栖鱼类有哪些)

江南官网app 2023-07-15 22:59 编辑:jing 83阅读

1. 海洋大型底栖鱼类有哪些

底栖生物 深海底栖生物的生物量随水深而降低。在水深 2000~3000米处底栖生物种类多。随水深的增加,其组成也发生变化,浅水种逐渐被深水种取代,通常200、3000和6000米处是转折点。

在万米以上的深渊,仍有底栖生物,已发现的种类有:有孔虫、海葵、多毛类、等足类、端足类、瓣鳃类和海参类等。

①微型底栖生物,个体大小在2~40微米之间,主要生活在海底沉积物的表层。包括真菌、易变菌、类酵母细胞、肉足纲、吸管纲、纤毛虫纲、有孔虫等。

据对北太平洋中部水深5498米处调查,在沉积物表层的个体数量约为每平方厘米24000个,而在0.5厘米沉积样中仅为每平方厘米1150个。

②小型底栖生物,个体大小在42~1000微米之间,生活在同一水域,个体数约比微型底栖生物少 3个数量级。

小型底栖生物主要包括有孔虫、海螅、涡虫纲、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动吻动物门、缓步动物门、寡毛纲、原环虫、海螨、介形类和猛水蚤目的一些种类。

其中,线虫是主要的种类,其个体数量多,约占动物总数的二分之一。

③大型底栖生物,个体大小在1000微米以上,包括无脊椎动物的大多数门类,如海绵、腔肠动物、星虫、曳鳃虫、肠鳃动物、螠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须腕动物,以及少量脊索动物(如海鞘)和底栖鱼类。

2. 海底大型鱼类图片

在美丽的海洋世界,有各种鱼类,有凶残的鲨鱼;温顺的海龟;活泼的鳐鱼……海底世界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里面有许多岩石,鱼儿在岩石中间窜来窜去,岩石上镶嵌着美丽的珊瑚,绿油油的水草随着水流摆动,还有各种漂亮的贝壳

海里的动物包括:鲨鱼、海星、海豚、鲸鱼、贝壳、章鱼、乌贼、水母、海马、龙虾、海狮、珊瑚、螃蟹、章鱼、海参、乌贼、虾子、海豚、管口鱼、小丑鱼、海狮、金鳞鱼、蝶鱼、比目鱼、刺河魨、海蛇等。海里的植物包括:红树林、绿藻、海草、紫菜。

3. 海洋底栖生物有哪些

珊瑚、海葵、海星、海胆、海马、小丑鱼等海洋生物都是海缸必备的。 因为这些生物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海缸里面形成一个独特的自然环境,赏心悦目。珊瑚可以形成底座,与藻类一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海洋生态系统,同时还能够提供拍卖品和观赏的功能;海星和海葵可以清理扫除海底的杂物,同时还有着很强的美学价值;海胆和海马可以使人们在看到它们的时候相当生动有趣,搭配在一起可以达到和谐的目的。此外小丑鱼与珊瑚的共生也是非常精彩的一个场面,可以吸引不少观众的注意。总之,这些生物可以相互合作,使海缸变得更加活泼有趣。

4. 海洋大型底栖鱼类有哪些种类

水库中的鱼类根据种类和生活习性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

1.草鱼类:草鱼、鲫鱼、鲤鱼、鳙鱼等是水库中常见的底栖鱼类,主要以植物性饵料为食,以各类藻类、浮游生物等为主要来源。

2.食肉类:鲈鱼、黑鱼、鲶鱼、鳊鱼等是水库中一类食肉鱼类,主要以小鱼、蝌蚪、虫类等为食。

3.鲤科类:鲤鱼、草鱼、鳊鱼等类别相近,以植物和动物性饵料为食,适应性强。

4.三文鱼类:钢头鱼、尼罗罗非鱼等属于三文鱼类,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

5.异鲤类:鲢鱼、鲶鱼、鲫鱼等属于异鲤类,适应性强,种类较多。

6.淡水鲑科类:鳟鱼、虹鳟等类别相近,属于重要的经济鱼类,味道鲜美。

以上仅是水库中常见的几类鱼,还有其它类型的鱼类如中华鳖、鳍虾、青鱼、龙虾等。

5. 海洋底栖动物有哪些

海底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充满了各种神秘而独特的生物。其中一些常见的海底虫子包括:

1. 海绵虫:海绵虫是一类多孔性生物,它们以过滤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海绵虫是海洋中最早出现的动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2. 海葵虫:海葵虫是一类寄生虫,它们寄生在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物上。它们通过触手吸取宿主的营养,同时也为许多鱼类和其他动物提供庇护所。

3. 海星:海星是一类有足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具有独特的形状和移动方式。海星以底栖生物和底泥中的有机物为食,同时也是海底生态系统的重要清道夫。

4. 螃蟹:海底螃蟹种类繁多,包括寄居蟹、岩蟹等。它们以底栖动物和海藻为食,是海底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5. 海胆:海胆是一类椭圆形的棘皮动物,它们具有坚硬的外壳和许多尖刺。海胆以海藻和浮游生物为食,同时也是珊瑚礁的重要食物之一。

以上只是海底虫子的一小部分,海底还有更多种类的虫子,它们都在自己的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6. 海洋底栖植物

海洋藻类是指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无胚的叶状体海洋孢子植物。简称海藻。特点:整个藻体都有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和制造营养物质的功能。虽然有的海藻在外形上有类似高等植物根、茎、叶的构造,但在基本构造和功能上有着本质区别。

生态类型根据生活方式可以分成 5种生态类型:

①浮游生活,如单细胞和群体的甲藻、 黄藻、 金藻、硅藻等门的多数藻类 (见海洋浮游生物)。

②漂浮生活,如漂浮马尾藻(Sargassum natans)藻体全无固着器,营断枝繁殖,在大西洋上形成大型的漂流藻区,成为闻名的马尾藻海。

③底栖生活, 如石莼、海带、紫菜,体基部有固着器,营定生生活,主要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下带。

④寄生生活,如菜花藻(Janczewskia ramiformis)寄生于别的藻体上。

⑤共生生活,如红藻门的角网藻(Ceratodictyon spongiosum)是红藻与海绵动物的共生体;一些蓝藻、绿藻和子囊菌类或担子菌类共生,成为复合的有机体──地衣。

浮游和漂浮海藻生长在近岸或大洋的表层中,底栖海藻主要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在温带,潮间带是海藻生长繁茂的场所;在热带,许多海藻都生长在潮下带;在两极海域,海藻则只见于潮下带。

7. 海洋大型底栖鱼类有哪些图片

深海生物按其生活方式可分为浮游、游泳和底栖三大类。

浮游生物 由细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甲壳动物、毛颚动物等的一些种类组成,种类和生物数量均较少。生物数量通常随水深增加而明显降低。太平洋千岛-堪察加水域的中型浮游生物量,在200~400米水深处每立方米平均超过100毫克,但3000米以下却不到1毫克。同一种浮游动物,个体小时多生活在浅处,个体较大时生活在深处。如桡足类的海羽水蚤属和光水蚤属的一些种类,生活在2000米水深处个体最大可达17毫米,而随着水深变浅,个体大小也随之变小。深海浮游动物多为杂食或肉食性。浮游动物的垂直移动对营养物质的垂直转送起着积极的作用。浮游动物主要种类有:①甲壳动物,最主要的是桡足纲如哲水蚤、真哲水蚤、海羽水蚤、光水蚤等属的一些种类(最大个体可达17毫米)。其次还有糠虾、磷虾、端足和十足等目,以及介形纲的动物。②腔肠动物,有钵水母和管水母等。它们生活史中没有水螅型阶段,个体一般较大,直径可达25厘米,大多呈栗色和紫色,且能发光。③橄榄绿细胞,长度为10~15微米的细胞。有的学者认为属于鞭毛虫。在3000~4000米水深处,此类细胞的密度仍可达 25000~50000个/升。在有些浮游甲壳动物的肠道中也常可捡出,它们的来源尚不清楚。

游泳生物 主要是鱼类,其次为乌贼、章鱼和虾等(图1)。在1000多种大洋鱼类中,生活在深水的约有150种。其中隶属于角??亚目的种类最多,约有80种。深海??鱼头的背侧有一柄状的突起,顶部可发光,作诱饵和照明用。嘴大。雌鱼体重可达6~8千克,雄鱼仅重几克(图2)。雄鱼头部钻入雌鱼的表皮吸取营养,并形成一个小裂,雌鱼产卵期,雄鱼产精子于袋中,以备授精。??鱼不成群,个体之间大约保持30米的距离。

在深海也有不少鳗鱼,如哈氏囊咽鱼和宽咽鱼等。鱼体细长,嘴特别大(图3)。有些鳗鱼幼体上游到较浅的水层,成体时才回到深水。

在深海鱼类中,圆罩鱼属的个体数量最多,鱼的个体小,长仅5~6厘米,头大,暗褐色,其鳃可滤食浮游动物。不成群,个体之间约保持3米的距离。

在深海近底层鱼的种数比较多,个体也较大,如睡鲨体长可达7米,以掠食为生。有些深海鱼常能吞食比自身大的食物(图4)。深海头足类种类较少,有的章鱼适应于深海生活,没有眼睛。

底栖生物 深海底栖生物的生物量随水深而降低(见表)。在水深 2000~3000米处底栖生物种类多。随水深的增加,其组成也发生变化,浅水种逐渐被深水种取代,通常200、3000和6000米处是转折点。在万米以上的深渊,仍有底栖生物,已发现的种类有:有孔虫、海葵、多毛类、等足类、端足类、瓣鳃类和海参类等。①微型底栖生物,个体大小在2~40微米之间,主要生活在海底沉积物的表层。包括真菌、易变菌、类酵母细胞、肉足纲、吸管纲、纤毛虫纲、有孔虫等。据对北太平洋中部水深5498米处调查,在沉积物表层的个体数量约为每平方厘米24000个,而在0.5厘米沉积样中仅为每平方厘米1150个。②小型底栖生物,个体大小在42~1000微米之间,生活在同一水域,个体数约比微型底栖生物少 3个数量级。小型底栖生物主要包括有孔虫、海螅、涡虫纲、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动吻动物门、缓步动物门、寡毛纲、原环虫、海螨、介形类和猛水蚤目的一些种类。其中,线虫是主要的种类,其个体数量多,约占动物总数的二分之一。③大型底栖生物,个体大小在1000微米以上,包括无脊椎动物的大多数门类,如海绵、腔肠动物、星虫、曳鳃虫、肠鳃动物、螠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须腕动物,以及少量脊索动物(如海鞘)和底栖鱼类。

深海海绵体大(可达1米),且多具一插入底泥中的长柄。海葵能生活在水深达万米的深渊,有的附生在其他动物身上,或筑管栖息。

多毛类既是浅水,也是深水的重要底栖生物。在中太平洋西部深海采得的大型底栖生物共有8种,其中多毛类4种,即吻沙蚕、海蛹,以及小头虫科和缩头虫科各一种;其余4种为美丽冠叶珊瑚、骨缘胡桃蛤、扇贝和一种钩虾亚目的动物。

棘皮动物门的各纲均有深海种类,多数是底栖取食者,有的海星是肉食者,捕食有孔虫、多毛类和软体动物。在有机物较丰富的地方,海参往往是优势种,且个体也大(有的可达0.5米)。生活在深海的海参,有的具叶状的“足”,或具一排侧乳头,适于在软泥上爬行。

深海的海鞘也营固着生活,有很长的柄,滤食,不形成群体。有的底栖鱼,腹鳍和尾鳍长成棒状,能在软泥上支撑着身体或缓慢地移动,如一种深海狗母鱼。

深海热泉生物群落 1977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阿尔文”潜水球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东北300公里水深 2550米处的断裂带发现了深海热泉生物群落(图5)。这一带海底水温约20℃。生物很繁盛,有环节、甲壳、软体、须腕动物和鱼类等。其中大型的管栖蠕虫状须腕动物,管长可达5米,直径4厘米,常成簇,密度可达每平方米15千克;大的蛤贝壳长达25厘米;还有腔肠动物、甲壳动物和鱼类。1984年又在大西洋3200米的海底发现了类似的生物群落。这些群落的生物生长快。例如,蛤类的代谢速度比一般深海的蛤约快500倍,生长为成体所需的时间要快几十倍。从海底喷出的热水含有大量的啹S(HS-浓度超过 1毫摩尔/升)。这些动物不仅本身有同化啹S的能力,它们还能依靠共生的硫磺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将啹S转化为有机物:

O2+4啹S+CO2→【C啹O】+4S+3啹O没有口、消化道和肛门的须腕动物,是靠体内共生细菌来提供营养物质的。

对环境的适应 一般深海生物的食物来源是:从上层沉降的生物死体、碎屑,微生物化能合成产生的有机物和其他深海生物等。由于食物少、温度低,所以包括细菌在内的深海生物代谢速率(氧耗)低,生长也很慢。深海生物视觉大多不发达,但嗅觉却很灵敏,曾将一些死鱼投放到菲律宾海沟水深9605米处6小时40分钟后,已引来一群端足类,有的鱼已被吃的仅剩下鱼骨。许多深海鱼类口大,能吞食比自己还大的食物。还有许多深海生物(包括许多种鱼,以及海星、海参、海笔、海葵等)能发光。这不但有作为诱饵和惊吓敌人的作用,还能作为同类互相辨识的标记。

大多数深海动物没有生殖季节,性成熟迟,一般产卵少,但卵黄多,幼体孵出后即能独立生活。有的??鱼幼体上浮到较浅的水层觅食,长大后才回到深水。

深海生物有适应高压的机制,若将深海生物带到水的表层往往立即死亡。

8. 海洋大型底栖鱼类有哪些动物

底栖鱼有大西洋鳕鱼、花鼠鱼、红尾鲶、黑线飞狐等。

以下是这些鱼的详细介绍。

1、大西洋鳕鱼

大西洋鳕鱼为鳕形目鳕科鳕鱼的一种鱼类。上颌隆突,下颌具显著触须。侧线在胸鳍处弯曲。体色多变,背侧及体上部的色彩由褐色渐变为绿色或灰色,腹部淡化呈灰白色,腹膜银色。

大西洋鳕鱼原产于从北欧至加拿大及美国东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名栖息范围广泛。属杂食性,以藻类、甲壳类、鱼类、头足类等为食。根据水温、食物供应和繁殖地的变化进行季节性迁移,迁徙时随温暖水流成群游动。

大西洋鳕鱼是全世界年捕捞量最大的鱼类之一,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

2、花鼠鱼

花鼠鱼是属于鲶鱼科的一种动物。体长7到8厘米。嘴部有两对触须。背鳍高耸,背部隆起。体色青黄,体表有很多不规则排列的灰黑色斑点,尾鳍和背鳍上也有花白色条纹。

花鼠鱼原产于巴西、阿根廷。体扁圆形,对水质要求不严格。饵料有水蚤、水蜓蚓等。

3、红尾鲶

红尾鲶分布于亚马逊河与奥里诺科河流域,外型比较优美,身体延长,宽而扁平,背部的灰黑色、腹部的雪白色、尾鳍的桔红色头及吻部很大,有一条白线从吻部一直延伸到尾部,此鱼尾和背鳍均为胭红色,其他各鳍为蓝黑色,体态优雅。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性鱼类。

红尾鲶怕光,白天常群居于水体的底层荫蔽处,夜间才会出来活动。

4、黑线飞狐

黑线飞狐是一种观赏鱼。此种鱼原产于东南亚的湄公河等河流中,鱼体纤细,呈灰褐色,体态细长,带有黑色水平条纹,适合观赏,对各种饵料接受性较强。

黑线飞狐,被称为食藻鱼之王,对于那些令人非常畏惧的须状藻和丝藻是有特别偏好的,最好不要单独饲养,他很容易躲起来不敢出来。非常喜欢密植的草缸。

9. 大型底栖鱼观赏鱼有哪些

一米的成品底滤缸不算大,养大型鱼养不多,而且限于鱼缸的规格,往往也不可能养得很大,而养金鱼就不会有这些问题。它们的种类繁多,但体型基本上都不算大,而且作为广温性鱼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不太需要加热棒控温。

灯鱼指的是灯科鱼,灯科并不是生物学上的分类,它包含的种类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红绿灯、宝莲灯、一眉道人等等,这些鱼的体型都不算大,所以用一米的鱼缸养起来绰绰有余,而且它们不仅可以养在鱼缸里,还可以养在草缸中。

10. 大型底栖生物

以桑基鱼塘为例,食物链可以分为三条,即第一级食物链:植物→浮游生物→小型底栖生物→小型草食性鱼类;第二级食物链:小型草食性鱼类→中型肉食性鱼类;第三级食物链:中型肉食性鱼类→大型掠食性鱼类或者鸟类、哺乳动物等掠食者。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传递的关系,并不完全代表着真实的食物生态关系,实际上在桑基鱼塘中还存在着其他复杂的生态关系,比如食物网、竞争关系、共生关系等。

11. 大型底栖动物

首先进行采样点布设。必须要考虑底栖动物的分布特点,使所采样品具有代表性。对小型河流在各种生境中按比例布点。对大型河流采样点主要布设在河道边。如果有船可在河流较深处布点(可用加重采泥器和挂人工基质法采集)。定性样点用抄网随时在河道边采集。湖泊调查样点设置依据调查目的和湖泊形态均匀分布,兼顾生境。河流按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各采集一次。湖泊一般根据需求按季节每季度采集一次。

对于不同大小的河流和水库湖泊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小型溪流每一个代表性河段选择100m作为采样区域,或采样长度至少为河宽的40倍。使用D型网、索伯网采集,按各小生境类型面积确定各生境的采样强度。总采集面积不小于2m2。大型河流每个采样河段长500m,六个均匀的断面,在河道两岸浅水区域(水深<1m)采集(共12个采样区)。每个采样区用D型网采集6次。整个河段采集面积约为10m2。对于堤岸比较陡使用船只在岸边采集。湖泊定量样品用1/16 m2的加重的彼得生采泥器采集,泥样经420 µm(60目)的铜筛筛洗后,置于解剖盘中将动物捡出,个体较小且较多的底栖动物用湿漏斗法分离。捡出的动物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然后进行种类鉴定、计数,部分样品现场用解剖镜及显微镜进行活体观察。

用抄网、手捡等方法在岸边及浅水区采集定性样品。采用抄网采样时,应尽可能在各种生境采样。

使用D型网、索伯网采集的样品可直接在抄网中洗涤,对于大的石块和凋落物等应清洗干净检查后丢弃。清洗干净后将获得的底栖动物及其腐屑等剩余物可在野外当场挑拣,或装入塑料袋中,同时放进标签并作好记录,封紧袋口,带回实验室作进一步分检工作。因时间关系不能立即进行分检工作的,应将样品放入冰箱(4℃)中,或把袋口打开,置于通风、凉爽处,以防止样品中底栖动物在环境改变后的突然死亡与昆虫的迅速羽化,造成数量上的损失。

用采泥器在采样点采得泥样后,应将泥样全部倒入大脚盆中,再经60目分样筛筛洗干净。依据上面方法进行后续工作。

人工基质法采集底栖动物,取出采样器后,迅速放置到桶中,将其中石块取出并用河水清洗干净后丢弃或回收重用。桶中的生物样品和杂质经60目分样筛筛洗干净。

大型底栖动物,经洗净污泥后,在野外即可进行分样,在室内即可按大类群分别进行称重与数量的记录。与泥沙、腐屑等混在一起的小型动物,如水蚯蚓、昆虫幼虫等,则需在室内进行仔细的分样过程。应将洗净的样品置入解剖盘中,加入清水,利用尖嘴镊、吸管、毛笔、放大镜等工具进行工作,挑选出各类动物,分别放入标本瓶中,直到采集到的标本全部检完为止,并加入固定液。在标本瓶外贴上标签,瓶内也放入一标签,其内容与塑料袋内的标签一致,最后将瓶盖紧保存。

对于生物样品很多的样点,可以采取亚样取样法。把白磁盘分成6cm×6cm的方格,然后随机取3个方格,挑取其中的底栖动物,并保证所有底栖动物数量约为300个(±10%),如少于300,需再随机选取一个格,挑出其中的底栖动物。如超过需对挑出来的样品重新进行亚样选取。

所有样品使用10%的福尔马林液中固定保存。保存液的体积应为所固定动物体积的10倍以上,否则应在2-3天后更换一次。

下一篇:海洋鱼类奇妙世界图片大全(海洋世界鱼类的图片和名称)
上一篇:返回栏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