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陆地环流简图(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

江南官网app 2023-07-14 07:43 编辑:jing 134阅读

1. 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

陆地:绿色200米以下,黄色500米以上,褐色3000米以上,紫色5000米以上,白色冰川 海洋:蓝色 山脉:除了绿色蓝色的条状色带 湖泊蓝色 城市化不表示 可懂了??

2. 陆地海洋的形态

1、大陆架

大陆架,是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在过去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常常露出海面成为陆地、陆桥;在间冰期(冰川消退,如现在),则被上升的海水淹没,成为浅海。

2、大陆坡

大陆坡介于大陆架 和大洋底之间,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大洋底是真正的海底,因而大陆坡是联系海陆的桥梁,它一头连 接着陆地的边缘,一头连接着海洋。

3、大陆基

大陆基又称“大陆隆”、“陆基”,是大陆坡坡麓附近各种碎屑堆积体的联合体总称。它一部分迭置在大陆坡上,另一部分覆盖着大洋底,一般分布在水深2000—5000米的地方。

4、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又称为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中洋脊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5、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体,约占海洋总面积的45%,其周边有的与大陆裾相邻,有的直接与海沟相接。其中主要部分是水深在4000~5000m的开阔水域,成为深海盆地。深海盆地中最平坦的部分成为深海平原,其坡度一般小于1/1000,甚至小于1/10000,是地标最平坦的地区。

3. 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差别,一起来了解一下。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的差别:

海洋文化特征是其开放性,向外性。因为海洋文明的祖先大多从事捕鱼业,渔获不是经常能有,加上风吹雨打,常常生死未卜,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冒险性,促使这些人敢去闯,去冒险的精神,所以才有了大航海时代,发现新大陆。

而大陆文化特征是保守性、内敛性。大陆文化的生成空间为陆地,陆地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因此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所以大陆文化多以农业为主,而农业又是靠天吃饭,时运好,收成才好,所以会更保守。

4. 陆地和海洋的概念

陆地在海洋北有北极熊,南边有企鹅

5. 海洋陆地的分布

地球上陆地占全球总面积的29%,海洋占全球总面积的71%,所以我们常用三分陆,七分洋来形容全球的海陆分布。

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面积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南半球的海洋面积较大。从东西半球来看东半球的陆地面积比较大,而西半球的陆地面积相对较少。

6. 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是

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更确切的定义是海水到达陆地的极限位置的连线。由于海洋存在潮汐变化等原因,海岸线不并是一条线,而是一条位于高潮位和低潮位之间的潮间带。在进行地图量算时候才简单表示为海岸线。

大海与陆地之间有一条分界线,被称为海岸线。海岸线有的弯弯曲曲,有的则像刀削一样笔直。沿海国家都有海岸线,我国的大陆海岸线总长度达18QQQ多千米,而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海岸线总长度达到了36735千米。但由于海洋有潮汐变化,海水在昼夜不停地反复涨落,所以海岸线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为测绘、统计上的方便,地图上的海岸线是人为规定的,一般情况下是将现代平均高潮线视为海岸线。

海岸线从形态上看,有的弯弯曲曲,有的却像条直线。而且,这些海岸线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我国的天津市,在公元前还是一片大海,那时海岸线在河北省的沧县和天津西侧一带的连线上,经过2000多年的演化,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了几十公里。当然,有时海岸线也会向陆地推进。仍以天津为例,在地质年代第四纪中(距今100万年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两次海水入侵,当两次海水退出时,最远的海岸线曾到达渤海湾中的庙岛群岛。但经过100万年的演化,现代的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了数百公里。

按海岸的形态和成分来分,中国的海岸有平原海岸、山地港湾海岸及生物海岸3类。我国东部临海,海岸线总长度达3.2万多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千米。我国海岸形势大体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海岸线穿过几个隆起带及沉降带,表现为上升的山地港湾海岸与下降的平原海岸交错的格局;杭州湾以南,海岸线基本处于同一隆起带,具有较一致的特点,多为海蚀海岸,特点是区折陡峭,地形险要。

按海岸的形态和成分来分,中国的海岸有 平原海岸、山地港湾海岸及 生物海岸3类。我国东部临海,海岸线总长度达3.2万多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千米。我国海岸形势大体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海岸线穿过几个隆起带及沉降带,表现为上升的山地港湾海岸与下降的平原海岸交错的格局;杭州湾以南,海岸线基本处于同一隆起带,具有较一致的特点,多为海蚀海岸,特点是区折陡峭,地形险要。

7. 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图

答案B

试题分析:岛屿是指面积较小、四面临海的陆地,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湾是一片三面环陆的海洋,另一面为海的区域,大陆是指面积大于格陵兰岛的陆地。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的概念的知识。

点评:本题关键在于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本题还可以考查世界最大的岛屿为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为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大陆是欧亚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洲大陆。

8. 海洋 陆地

海洋面积大。地球上海洋总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

形成原因:

海里的水总是依照有规律的明确形式流动,循环不息,称为洋流。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墨西哥湾流,最狭窄处也宽达50里,流动时速可达4公里每小时,沿北美洲海岸北上,横过北大西洋,调节北欧的气候。北太平洋海流是一道类似的暖流,从热带流向北流,提高北美洲西岸的气温。

盛行风是使海流运动不息的主要力量。海水密度不同,也是海流成因之一。冷水的密度比暖水高,因此冷水下沉,暖水上升。基于同样原理,两极附近的冷水也下沉,在海面以下向赤道流去。抵达赤道时,这股水流便上升,代替随着表面海流流向两极的暖水。

9. 海洋陆地分布图

首先,决定海洋表面水温的主要因素是大洋辐射,由于地球在椭圆轨道上公转,使得一年中南北半球在远离赤道的地区所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北半球大于南半球。原因是:不管是在近日点还是在远日点,在同纬度、同太阳高度角的条件下,太阳辐射强度是相同的。但由于地球在近日点附近的速度大于远日点附近的速度,因此一年中相同纬度受太阳照射的时间北半球比南半球多。

其次,海水温度与洋流有很大的关系,北半球有强大的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暖流的注入,增加北半球海水的温度,而南半球海域无暖流汇入。而且北半球的陆地阻碍了北冰洋冷水的流入,北半球海域只有千岛寒流和东格陵兰寒流汇入。但南半球海域有广泛的极地寒流汇入,

再次,南极每年有大量的浮冰进入南半球的海域,使南半球的海水温度降低,相比之下,北半球来自北极的影响相对要小的多。在南北半球各存在着一个西风漂流,在北半球西风漂流是暖流,而在南半球是寒流。

最后,大部分的大陆板块相遇在北半球,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使海底火山活动频繁,大量的岩浆从地幔中涌出,带出大量热量。但在南半球海底火山喷发的次数要少得多。海水从地幔中获取的热量,北半球要比南半球多。

由于以上的原因,同纬度北半球海水温度要高于南半球

下一篇:如何正确利用海洋能量(怎么利用海洋)
上一篇:返回栏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