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世界的魔鬼鱼
回答如下:以下是海洋馆中常见的一些鱼类介绍:
1. Clownfish(小丑鱼):小丑鱼是一种热带海水鱼,常见于珊瑚礁区域。小丑鱼通常呈现橙色和白色相间的条纹,并且有一对特别的大眼睛。
2. Seahorse(海马):海马是一种独特的海洋生物,它们有着独特的身体形态和行动方式。海马通常生活在珊瑚礁和海草床中,喜欢吃浮游生物。
3. Jellyfish(水母):水母是一种透明的海洋生物,它们的身体通常呈现圆形或铃形。水母的触手上有毒刺,可以对人类造成伤害。
4. Angelfish(神仙鱼):神仙鱼是一种美丽的热带鱼,通常呈现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和蓝色。它们的身体形态独特,有着扁平的身体和长长的鳍。
5. Stingray(魔鬼鱼):魔鬼鱼是一种具有长尾巴和圆形身体的海洋生物。它们通常生活在浅海水域,喜欢吃贝类和小鱼。
6. Shark(鲨鱼):鲨鱼是一种非常强大和危险的海洋生物。它们有着强壮的身体和锋利的牙齿,可以轻松地捕食其他海洋生物。
7. Eel(鳗鱼):鳗鱼是一种长长的海洋生物,它们的身体通常呈现黑色或棕色。鳗鱼有着强大的咬合力和灵活的身体,可以在水中自如地游动。
8. Octopus(章鱼):章鱼是一种聪明的海洋生物,拥有八只长触手和强大的智力。它们可以改变自己的颜色和形态来躲避捕食者。
9. Starfish(海星):海星是一种五角形的海洋生物,它们的身体通常呈现红色或橙色。海星可以自我再生,即如果它们的一部分被切断,它们可以再生出完整的身体。
2. 海洋里的魔鬼鱼
1鲸鲨
鲸鲨性情温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主要分布于各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国各海区夏、秋季节都有分布。鲸鲨拥有5对巨大的鳃,和一个宽达1.5米的嘴巴,其胸鳍可以长达4.8米,尾鳍则长达2.4米,呈新月状,上半部比下半部还长。皮肤厚度更为惊人,可达15厘米,能够有效抵抗其它生物的攻击。目前得到确认的最大鲸鲨早在1947年在巴基斯坦被发现,其体重高达21.5吨。
2姥鲨
姥鲨游动缓慢,是姥鲨科及姥鲨属中唯一的一个物种,也是继鲸鲨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鱼类,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温带和亚寒带海区,南北半球均产。最大的姥鲨标本 是于1851年被缠在加拿大芬迪湾的鲱鱼网中,它的总长度达12.27米,重19吨。姥鲨有着一个1米左右宽的大嘴,躯干呈纺锤型,极为粗壮。通常雌姥鲨和雄姥鲨会分开成群活动,一般是3到4条左右。
3蝠鲼
蝠鲼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魔鬼鱼,它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海区域,在中国福建、浙江和黄海一带可见某些种类的踪影。蝠鲼有着庞大的体型,在海洋中只有大型的鲨鱼才能捕食得到。魔鬼鱼不像传统鱼类具有纺锤形身段,它们没有背鳍,其宽阔的三角形胸鳍与圆盘一样的身体像风筝一般,因此能够进行旋转式跳跃跳出海面,通常能跳出距离水面1.5米的高度。
4大白鲨
大白鲨是世界上最为凶猛的食肉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等水域,它最早出现于中新世时代,是21世纪唯一现存的噬人鲨属成员。大白鲨的体型健硕,其牙齿巨大呈10厘米高的三角形,并带有锯齿缘,且雌性大白鲨比雄性大白鲨的体型要大出许多。在所有的鲨鱼之中,大白鲨是唯一的可以把头部直立于水面之上的鲨鱼,这赋予它们在水面之上寻找潜在猎物的优势。
5高首鲟
高首鲟是北美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主要分布于加拿大弗雷泽河和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河。高首鲟体型呈纺锤状,鱼体全长为头长的4倍,为体高的7.1倍。其头部宽大,眼睛偏小,其性成熟期比较长,雌高首鲟需长至1.5米,雄高首鲟需长至1.2米,雌性的体型也要比雄性的大许多。此外,其尾柄也颇长,歪型尾下对较其他鱼偏长些,并且全身都没有鳞片,背骨板也显得又尖又大。
6澳大利亚虎鲨
澳大利亚虎鲨是虎鲨属下的一个物种,也是最大体型的虎鲨种类之一,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的海岸区域。澳大利亚虎鲨有着很大的头部及突起的前额,灰褐色的身体上有像马具的深褐色斑纹。澳大利亚虎鲨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在同一时间摄食及呼吸。由于一般鲨鱼在游泳时要张开口来将水压入鳃中,所以澳大利亚虎鲨拥有这种能力是极为罕见的。
7中华鲟
中华鲟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之一,其寿命可达40年之久,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西海岸以南的沿海地区和各大江河,在中国则以长江流域及入海河口为主。中华鲟形体硕大威猛, 已濒临灭绝,最近一次发现是在2014年11月,被武汉新洲双柳渔业队误捕,误捕的这条中华鲟体长3.3米,重量达700余斤,是近20年来在长江水域发现的最大体型的中华鲟。
8牛鲨
牛鲨的体型比较小,身体较其它鲨鱼相对宽阔,躯干粗大,整个身体呈纺锤型,其头宽扁,眼睛圆,主要分布于从澳大利亚西部到巴西任何的热带、亚热带沿海水域。在大西洋东、西两岸,太平洋东、西两岸,印度洋西岸都有分布。牛鲨具有一个很多鲨鱼都没有的能力----它是唯一一种生活在盐水和淡水两种环境中的鲨鱼。但是它进入淡水之后,性情会变得更加的凶猛粗暴。
9大青鲨
大青鲨,鲨鱼的一种,体细长,2-4米。身体近似纺锤形。头宽扁,头长小于全长的四分之一;吻三角形,长而尖突。眼小,圆形。口呈半月形,上颌牙三角形,边缘具有细锯齿;下颌牙较狭而尖。上下颌各有牙28-30枚。鳃孔有5个。背鳍两个,第一个背鳍不大,上角钝尖形,下角尖突形;第二个背鳍比臀鳍小。尾细长,尾鳍上下方各具有一个凹洼。胸鳍呈镰状。腹鳍小,近似方形。身体背面和上侧面为灰青色,腹面和下侧面为白色。性情凶猛,游泳敏捷。盛产于温带暖海和热带海洋。常见于海面,贪食鱼群、鱿鱼和其他鲨鱼。
3. 海洋魔鬼鱼图片大全大图
1 黄鳐和魔鬼鱼不同。2 黄鳐属于鲤形目黄鳝科,是一种近海底栖生活的鱼类;魔鬼鱼属于鲨形目魔鬼鱼科,是一种大型肉食性鱼类。黄鳐通常体型较小,最大体长仅有30厘米左右;而魔鬼鱼体型较大,可以长达6米左右。另外,黄鳐主要以底栖生物为食,而魔鬼鱼则以中大型鱼类为主要猎物。3 黄鳐和魔鬼鱼在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它们在形态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们是两个不同种类的鱼类。
4. 海洋中的魔鬼鱼视频播放
manta ray是蝠鲼(manta ray),是一种大型海洋鱼类。
蝠鲼,又被称为魔鬼鱼与毯魟。属于软骨鱼纲、蝠鲼科,它包含两个属,前口蝠鲼属和蝠鲼属。体呈菱形,宽大6m余。体青褐色。扣款大。眼下侧位,能侧视和俯视。头侧有1对有胸鳍分化的头鳍,向前突出。背鳍小,胸鳍翼状。尾细长如鞭,具尾刺。平时底栖生活,但有时上升表层游弋,并做远程洄游,行动敏捷。以浮游甲壳类和小鱼为食。卵胎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各海区[2],中国见于东海、南海和台湾沿海。常见的如日本蝠鲼(Mobulaja ponica)、双吻前口蝠鲼(Mantabirostris)。
5. 海里的魔鬼鱼什么样子的
鳐鱼,属于软骨鱼纲鳐形目 Rajiformes和鲼形鱼目,是多种扁体软骨鱼的统称。
1鳐鱼的外形特征
鳐鱼内骨骼完全由软骨构成,有些部位钙化后也有一定的硬度,但不同于经过骨化形成的硬骨组织。体表披楯鳞,在发生上是由外胚层和中胚层共同形成;楯鳞和牙齿是同源结构。口的位置不在吻端而位于腹面,横裂(故称横口类);偶鳍呈水平位;尾鳍为歪尾型。胃的分化明显,有独立的胰脏和发达的肝脏。肠内有螺旋瓣。无鳔。鳃间隔特长,延伸至体表与皮肤相连,因而鳃裂直接开口于体表。心脏具动脉圆锥。雄性的生殖管道借用中肾管。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雄性有交配器,称鳍脚。卵生,卵胎生或假胎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或体内发育。产卵量小,但成活率高。脑发达,比硬骨鱼还要高级。大脑体积大,大脑顶部也出现了神经物质。
2鳐鱼的生活习性
鳐鱼分布于全世界大部分水区,从热带到近北极水域,从浅海到2.7km以下的深水处,主要生活在东海和南海。日本的冲绳地区是鳐鱼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当地政府已将其列为一个主要的参观景点,在那里的水族馆开设有专门的区域供人近距离观赏。鳐鱼和魟鱼非常相象,因为它们都有扁平的身体。幼年的鳐鱼以生活在海底的动物如蟹和龙虾为食。当它们长大以后,主要猎捕乌贼等软体动物。捕食的时候,鳐鱼主要靠嗅觉捕猎。鳐鱼卧在海底时利用特殊的闭口呼吸法尽量避免吸入泥沙。鳐鱼在呼吸时,水通过头顶的管路吸入最后穿过腹面的腮裂流出。1亿8千年前,鳐鱼是鲨鱼的同类,但为了适应海底生活,长期将身体藏在海底沙地里,便慢慢进化成这模样。鳐鱼身体周围长着一圈扇子一样的胸鳍,尾鳍退化,像一根又细又长的鞭子,靠胸鳍波浪般的运动向前进。鳐鱼平时隐藏在沙里,二枚贝、螃蟹和虾等接近,则突然进攻。它们的牙齿像石臼,能磨碎任何东西,背部长着一根剧毒的红色刺,人被刺到会死亡。特点:鳐鱼的头和身体直接连接,没有脖子。
3鳐鱼的营养价值
我国各地俗称不一,舟山渔民称黄貂鳐叫黄虎,称蝠鲼叫燕子花鱼、黑虎、双头花鱼,称何氏鳐叫猫猫花鱼,而胶东渔民则叫劳子鱼、老板鱼。鳐鱼体型大小各异,小鳐成体仅50厘米,大鳐可长达8米。鳐鱼无害,底栖,常常部分埋于水底沙中。鳐鱼体呈圆或菱形,胸鳍宽大,由吻端扩伸到细长的尾根部;有些种类具有尖吻,它们的身子扁平,尾巴细长,有些种类的鳐 鱼的尾巴上长着一条或几条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鳐鱼的眼睛和喷水孔长在头顶,口、鼻底侧,由颅部突出的喙软骨形成。体单色或具有花纹,多数种类脊部有硬刺或棘状结构,有些尾部内有发电能力不强的发电器官。就现在所知,全部鳐类鱼均为卵生,其卵又称“美人鱼的荷包”,常见于海滩,长方形,有革质壳保护。
4鳐鱼的药用
鳐鱼体型大小各异:小鳐成体仅50cm;大鳐可长达2.5m。鳐鱼无害,底栖,常常部分埋于水底沙中。游动时靠胸鳍作优美的波浪状摆动前进。以软体动物、甲壳类和鱼类为食,由上面突然下冲,扑捕猎物。鳐鱼的眼睛和喷水孔长在头顶,口、鼻在底侧,这些都是鳐鱼为了适应底栖生活而逐渐演化出来的。鳐鱼并不凶悍,也不会主动袭击人,不过许多鳐鱼都是不爱游动的
6. 海洋中的魔鬼鱼视频在线观看
是的。因为虎鲸对魔鬼鱼的毒性免疫。
虎鲸一般都是成群结队的,成群结队的虎鲸很厉害,就连比自己体型大的蓝鲸都可以吃掉,而魔鬼鱼只是单独出现,所以虎鲸可以打败魔鬼鱼。虎鲸处于食物链的顶端,确切地说没有天敌。虎鲸是企鹅、海豚、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袭击其他鲸类,甚至是大白鲨,可以说是海上霸王。此外,虎鲸是一种社会性强的动物,一些组成的家庭是动物界最稳定的家庭,复杂的社会行为、狩猎技术和声音交流被认为是虎鲸有自己文化的证据。
7. 海洋中的魔鬼鱼视频大全
你好,海底会发光的鱼有很多种,包括:
1. 灯笼鱼:灯笼鱼是最著名的发光鱼之一,它们的身体可以发出蓝色或绿色的光。
2. 火烈鱼:火烈鱼的身体可以发出红色或橙色的光芒。
3. 龙利鱼:龙利鱼可以发出蓝色的光芒,它们的身体上有很多小的发光器官。
4. 珊瑚鱼:珊瑚鱼的身体可以发出黄色或橙色的光。
5. 大眼鱼:大眼鱼的眼睛可以发出绿色的光芒。
6. 神仙鱼:神仙鱼的身体可以发出蓝色或绿色的光。
7. 魔鬼鱼:魔鬼鱼的身体可以发出蓝色或绿色的光,它们的头部和背鳍上有很多小的发光器官。
8. 火焰鱼:火焰鱼的身体可以发出红色或橙色的光芒。
9. 神秘鱼:神秘鱼的身体可以发出蓝色或绿色的光,它们通常生活在深海中。
10. 梭子蟹:梭子蟹的身体可以发出蓝色的光芒,它们是一种甲壳类生物。
8. 魔鬼鱼 视频
魔鬼鱼刻板行为是指一种动物的行为模式,它们会重复执行某些特定的行为,而不考虑环境的变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这种行为模式可能是由于基因编码或环境因素造成的,但它们通常不会适应新的环境或情况。
例如,魔鬼鱼可能会在同一地点重复游动,或者在同一时间重复进行某些行为,而不考虑其他鱼类的存在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
这种刻板行为可能会影响魔鬼鱼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因为它们可能会错过重要的资源或机会。
9. 海底的魔鬼鱼
早晨的时候。夏季是魔鬼鱼食欲的旺盛、生长速度快的季节,又是难以钓获的季节。有经验的钓者都是钓早晚而不钓中午。夏季的早晨一般气温都在15-25度之间,一般水温在20-30度之间。天未亮之前的凌晨三时左右,魔鬼鱼多浮在水面吸氧,水生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释放氧气,气压升高。此时,魔鬼鱼食欲旺盛,四处觅食,正是良好的钓时。
10. 请播放海洋生物魔鬼鱼的图片
学名叫:蝠鲼
蝠鲼(Mobulidae;devil rays)。属于软骨鱼纲、蝠鲼科,它包含两个属,前口蝠鲼属和蝠鲼属。体呈菱形,宽大6m余。体青褐色。扣款大。眼下侧位,能侧视和俯视。头侧有1对有胸鳍分化的头鳍,向前突出。背鳍小,胸鳍翼状。尾细长如鞭,具尾刺。平时底栖生活,但有时上升表层游弋,并做远程洄游,行动敏捷。以浮游甲壳类和小鱼为食。卵胎生。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各海区,中国见于东海、南海和台湾沿海。常见的如日本蝠鲼(Mobula japonica)、双吻前口蝠鲼(Manta birostris)。肝富含脂肪,可提炼鱼油。
1 形态特征
蝠鲼游动
蝠鲼(fú fèn)一般体平扁[2],宽大于长,最宽可达8米,体重3000千克。体盘菱形,一头宽大平扁;吻端宽而横平;胸鳍长大肥厚如翼状,头前有由胸鳍分化出的两个突出的头鳍,位于头的两侧;尾细长如鞭,具一小型背鳍,一些种类的尾上具一个或更多的毒刺;口宽大,前位或下位;牙细而多,近铺石状排列;上、下颌具牙带,或上颌无牙;鼻孔恰位于口前两侧,出水孔开口于口隅;喷水孔较小,三角形,位于眼后,距眼有一相当距离;鳃孔宽大;腰带深弧形,正中延长尖突。卵胎生。化石见于第三纪至近代。
外观
蝠鲼
在它的头上长着两只肉足,是它的头鳍,头鳍翻着向前突起。在英语中,被错称为“魔鬼鱼”,主要是其形状吓人。蝠鲼游泳时,扇动着三角形胸鳍,拖着一条硬而细长的尾巴,像在水中飞翔一样。蝠鲼成鱼的体长可达7米,体重有5000千克,可是它能作出一种旋转状的跳跃。随着旋转速度越来越快,蝠鲼迅速上升,跳出海面。蝠鲼一般能跳出水面1.5米。在繁殖季节,蝠鲼有时用双鳍拍击水面,跃起在空中翻筋斗。
最小的蝠鲼是澳大利亚的无刺蝠鲼(Mobula diabolis),体宽不超过60公分(2尺)。大西洋的前口蝠鲼(Manta birostris)是本科中最大种类,宽可达7米(23英尺)。体黑或褐色,强大但不伤人。
蝠鲼不像传统鱼类那样具有纺锤形的身段,它们没有背鳍,其宽大的三角形胸鳍和圆盘一样的身体构成了巨型扁片状躯体,宛若一只“海中风筝”。它们的皮肤摸起来远没有看上去光滑,背面多为黑色或灰蓝色,腹面灰白且散布着零星的深色斑点。巨大的胸鳍在形态和功能上与鸟类的双翼相似,两片胸鳍间的距离称为“翼展”,即为体宽,长度大于其体长,这是衡量蝠鲼体型大小和鉴定种类的标准。
特征
蝠鲼
蝠鲼是鳐鱼中最大的种类。虽然它没有攻击性,但是在受到惊扰的时候,它的力量足以击毁小船。它的个头和力气常使潜水员害怕,因为一旦它发起怒来,只需用它那强有力的“双翅”一拍,就会碰断人的骨头,致人于死地。蝠鲼的习性也十分怪异。它性情活泼,常常搞些恶作剧。有时它故意潜游到在海中航行的小船底部,用体翼敲打着船底,发出“呼呼,啪啪”的响声,使船上的人惊恐不安;有时它又跑到停泊在海中的小船旁,把肉角挂在小船的锚链上,把小铁锚拔起来,使人不知所措;又或是它又用头鳍把自己挂在小船的锚链上,拖着小船飞快地在海上跑来跑去,使渔民误以为这是“魔鬼”在作怪,这实际上是蝠鲼的恶作剧。
蝠鲼(魔鬼鱼)的“尾巴”或有微弱电流但并没有毒,而在形态上有点类似的魟的“尾巴”就带有剧毒,注意区分以免误解。
2 生活习性
凌空飞跃
蝠鲼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底层的软骨鱼类,被当地人称为“水下魔鬼”,但实际上蝠鲼是一种非常温和的动物。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经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觅食。[3]它缓慢地扇动着大翼在海中悠闲游动,并用前鳍和肉角把浮游生物和其它微小的生物拨进它宽大的嘴里。当游泳时,头鳍从下向外卷成角状,向着前方;有时成群游泳,雌雄常偕行。主要食浮游甲壳动物,其次食成群的小型鱼类。鳃耙多角质化,呈一系列羽状筛板,起滤水留食作用。
虽然像珊瑚三角区这样的珊瑚礁区域仅占全球海洋的极小部分,但它们却是世界四分之一海洋生物的家园,比如这些蝠鲼。蝠鲼是鳐鱼家族中个头最大的成员,它们通常以珊瑚礁周围的生物为食。
蝠鲼最具特色的一个习性就是它那“凌空出世”般的飞跃绝技!
奇特行为
经科学家观察发现,蝠鲼在跃出海面前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在海中以旋转式的游姿上升,接近海面的同时,转速和游速不断加快,直至跃出水面,时而还会伴以漂亮的空翻。最高时,它能跳1.5-4米高,落水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场面优美壮观。“魔鬼鱼”跃出水面3米多。成千上万条“魔鬼鱼”集体凌空飞跃,下落后击打在水面上,水花雷动,宛如暴雨降落。[5]
蝠鲼的滑翔有时是为了独子被欺,有时是受到敌害的追击,有时可能是身上有寄生虫在作怪,它被折磨得受不了。
雌蝠鲼非常爱护自己的独子。它不像别的鱼,一次产卵就有几千几万粒,像翻车鱼,可以说是鱼类中的高产能手,一次产卵可达三亿粒。雌蝠鲼不产卵,它是卵胎生的,这在鱼类中又是少有的事。它每次只生一胎,无怪乎它要宠爱独子了。
小蝠鲼一生下来就有二十千克重,长约一米,不了解这种鱼的人,初见之下还以为是大鱼,其实,它还是个刚刚出生的婴儿。
凶猛 鲨鱼也让它三分
据专家介绍,蝠鲼在海洋中已有1亿年历史,为原始鱼类的代表,虽然它们都是大家伙,但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经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觅食且性情温和。虽然,它们没有攻击性,但是在受到惊扰的时候,它的力量足以击毁小船。
3 生长繁殖
每年12月到翌年4月间是蝠鲼的繁殖季节。此时热带海域的水温在26-29摄氏度间,蝠鲼开始成群出现在浅海区,通常是几只体型较小的雄性一起尾随在体型稍大的雌性身后,游速比平时略快。经过20-30分钟的追逐后,雌蝠鲼逐渐放慢速度,雄蝠鲼则游到爱人身下,并用胸鳍“爱抚”其身体。完成短暂的交配后,雄性则扬长而去,接下来第二个追求者会重演以上的过程。不过,雌蝠鲼最多只接受两个“意中人”的追求——1-2枚受精卵在雌性体内发育并孵化出仔鱼,大约13个月后,小蝠鲼会直接从母体中产出,不久就能自由游动,独闯天下了。小蝠鲼5岁时达到性成熟,适龄者便可延续自己的基因:它们的寿命约为20年。
4 种群分布
蝠鲼
蝠鲼的英文名称“manta”源于西班牙语,意为毯子,看看它的体型就知道了。又因其在海中优雅飘逸的游姿与夜空中飞行的蝙蝠相仿,故得此蝠鲼。第一次见到蝠鲼的人总会因它“异形”般的外表而不知所措,它很难令人将其与正统的鱼类联想到一起。其实,这种古老的鱼类早在中生代侏罗纪时便出现在海洋中了。1亿多年间,它们的体型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从分类学上来说,蝠鲼和鲨鱼的亲缘关系最相近,同属软骨鱼纲,单属鲼形目蝠鲼科,现存3属13种,遍布于南北纬35度之间的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在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能见到4种:双吻前口蝠鲼、日本蝠鲼、台湾蝠鲼和无刺蝠鲼。
蝠鲼主要栖居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海区域,较少停留或栖息在海底,从离海岸较近的表水层到120米深的海水中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
中国福建、浙江和黄海一带可见某些种类的踪影。因为它们有洄游的习惯,所以在一个地方不会常年见到它们。每年6~7月在福建、浙江沿海,8~9月又到黄海。10~11月再回到浙江沿海,12月到来年2~3月沿原来路线洄游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