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战略分析框架结构(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江南官网app 2023-07-03 10:17 编辑:jing 272阅读

1. 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斯里兰卡在战略上十分重要,它位于印度洋,扼守着中东和东亚之间的海洋运输线,几乎所有驶往日本的运油船只都得从这里经过,而通往中国和东亚其他地区的船只也从这里经过。

2. 海洋战略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提出了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我国应“提高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些构成了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内容。其中提高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手段和具体路径,而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目标。

3. 海洋战略意义

海洋教育是海洋经济发展中最基础的一环,海洋资源的重要地位令海洋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一个国家对海洋开发程度越高证明它经济发展水平越好,作为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加强全民海洋意识教育,储备未来海洋行业人才势在必行。

4. 海洋发展战略的意义

领海重要性是: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

领海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属国家领土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国家对领海及其资源具有所有权并对其中的人、物、和事具有管辖权,即领海主权。

海权,一直是一个大国得以强大发展的重要保证。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它属于权利政治的范畴。所谓“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正是对海权在综合实力上所有的作用的印证,也无疑适用在各个时代的国家发展中。

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来,海洋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海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二,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其广阔的海面为各国进行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海洋作为一个国家的天然保护屏障,为国家安全带来了优势。

当前,中国积极发展着“外向型经济”,而国际海权竞争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海权在各国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提升;面对当前呼唤海权的时代,中国积极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国海洋大战略——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重要性,加快构建新时期中国海洋战略;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现代海洋管理机制;推进海上国际合作,加大与国际海洋组织交流;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加强海洋资源利用,保障发展安全;充实海上力量,打造综合防护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海权就是国家安全,其物质基础是海上力量,海上力量的核心是海军。所以,中国要加大海军队伍建设加强本国的海上力量,维护好我国的国家安全。

5. 海洋战略的演变

世界海权论的鼻祖是美国著名的海军战略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6. 海洋的重要战略地位

马汉提出影响海权发展的六个因素,分别是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点与政府性质。马汉在书中引证了英国历史上曾获得海上霸权的事实,提出了影响国家发展海权的六个重要因素,证明了国家想要发展海权必须以强大的海军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权。

1、马汉认为国家发展海权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岛屿,靠近主要的贸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军基地。如岛国,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比大陆国家拥有更明确的向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发展海权的优越条件。

2、马汉认为致力于发展海权的国家,必须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要有许多能够得到保护的深水港湾以及深入内地的大河等条件。

3、马汉认为国家发展海上力量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领土作为依托,领土的大小要与国家人口的数量、资源及其分布状况相称。

4、马汉认为人口以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员为主,可以为海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兵员。

5、马汉认为一个海军强国的人民一定要渴求物质利益,追求国内外有利可图的商业往来,也可概括为一个民族强烈地追求海外殖民地、追逐海外利益的民族精神。

6、马汉认为政府要具有海洋意识且对海军重视,政策上具有连续性。

7. 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有哪些

广袤浩瀚、碧波万顷的海洋上,分布有“海洋咽喉”之称的海峡。在海洋的边缘,又分布着众多水深浪小、有“船舶之家”之称的海湾。海峡与海湾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

海峡是指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洋的较狭窄的水道。它一般深度较大,水流较急。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海峡往往都是水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它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著名的海峡有很多,其中有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等。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因马来半岛南岸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海峡西连安达曼海,东通南海,长约1080千米,连同出口处的新加坡海峡全长为1185千米,它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洋际海峡。

被誉为欧洲的“生命线”之称的直布罗陀海峡也毫不逊色。“直布罗陀”一词源于阿拉伯语,是“塔里克之山”的意思,它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角之间,全长约90千米。该海峡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通道,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霍尔木兹海峡。它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它也是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海峡的北岸是伊朗,南岸是阿曼,海峡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有一个大岛叫作格什姆岛,隶属于伊朗。如今的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波斯湾沿岸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蕴藏和生产量最大的地区,因此该海峡又被称为“西方世界的生命线”。

此外还有莫桑比克海峡。它位于非洲大陆东南岸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670千米,是世界最长的海峡。海峡两岸的主要港口有科摩罗的莫罗尼、莫桑比克的纳卡拉、莫桑比克、贝拉、马普托等。

比起海峡,海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我们通常将延伸入大陆,深度逐渐减少的水域称为海湾。简单地讲,海湾就是海和洋伸进陆地的部分,它对调节气候和海洋运输有很重要作用。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海湾有几内亚湾、阿拉伯海,还有我国的大连湾、胶州湾、北部湾。北部湾是我国最大的海湾。然而世界上最大的海湾却是隶属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湾,其面积为217万平方千米,是印度洋向太平洋过渡的第一湾,也是两大洋之间的重要海上通道。在它沿岸的重要港口有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吉大港等。

8. 海洋的战略意义及地位

因为海洋主权和权益,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保卫辽阔的蓝色国土,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海军的神圣使命。

释义:

海洋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舞台,而海洋政治斗争的中心,是海洋权益。全球愈演愈烈的海权之争,背后都是巨大的海洋利益。海洋维系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诸多重大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些利益主要包括: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保卫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安全,维护海洋权益;维护我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此外,还有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改善海洋环境,维护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空间的质量;等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海洋意识淡薄的国家对海洋权益缺乏敏感性,也不可能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无法在别人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把事情想好办妥,尤其是按照国际海洋法游戏规则打擦边球,为子孙后代多争取海洋权益。另外,由于意识淡薄,也不可能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产生强烈的激情和冲动,即使有,争夺海洋权益的力度和强度都不足以达到理想的境界。没有系统正确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认识到制定国家海洋战略和海洋政策的重要性,没有战略和政策支撑的海洋事业发展往往会迷失方向。海洋管理体制久议不决,海洋管理机构改革方案难以出台,摇摆不定,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现代意义上海洋管理理论的支撑。国家海洋管理如果走一步看一步,就会落后、矛盾、低效。总之 海洋对一个国家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巨大、不可形容的重要性!

9. 海洋战略的演变及背景

我国海洋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当学术界90年代中期仍然在热烈讨论我国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关系时,1977年11月中国海洋大学率先在国内高校,最早成立了专门从事海洋文化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学术机构一一海洋文化研究所。

主要研究领域有海洋历史与文化遗产,沿海城市与区域变迁,海疆史地与中外关系,海洋文艺与产业发展。

海洋文化研究所的成立,无疑对我国海洋文化研究与发展开起了名正言顺的先例。

很多人对海洋的认知很浅,殊不知海洋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蓝色国土资源,是我国海洋战略的组成部分。我国社会各界很多人都需要补上海洋启蒙这一课,尤其是树立海洋国土意识,而培育全民族海洋意识首先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开展海洋研学旅行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

海洋研学

但20多年过去,对于海洋文化研究、进步与发展应该说是漫长的20多年,因为这些年海洋文化也时常被传媒提及或写进相关文件,但海洋文化的研究、进步与教育现状却一直不容乐观。

在教育部等11部门的指导之下,研学旅行教育势在必行,面对新时代、新海洋、新文化的新的历史形式下,提升海洋文化对研学教育的指导同样迫在眉睫。

一、关于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应该是一种主题教育活动,其研究与成人的研究显然不同。

我们看重的不是学生通过研究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而是让他们对研究对象的自然性、社会性、习俗、文化亲密接触,产生了解,感知历史、社会、自然的多样性,挖掘自身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从而传承该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中学

学中做

二、海洋研学教育意义与目的

研老师认为:海洋研学教育同样应该与国内教育实际和国情教育实际相结合,应该追求知与行、学与用、美与善、物质与精神相融合贯通的思想。

遵循叶圣陶先生"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的教育理念,遵循小学生体现"玩学(兴趣)"、中学生体现"行学(态度)"、高中体现“思学(精神)"的人之天性,寓教于广泛性与社会性意义,力求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寓教于思三统一的目的。

三、海洋研学教育宗旨

海洋研学必须坚持海洋研学与国内海洋文化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科普教育实际与现状相结合,有的放矢,创新发展。摈弃与意识教育无关,与传统教育无关的东西,克服居高临下直接格式化的误导,强化建设海洋强国主旨意识。

同时海洋研学教育要警惕游学教育格式化,避免流于形式,流于滥用,流于商业化,最终导致受研学者在本土找不到生存的意义,而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破坏性教育。

海洋研学必须坚持教育宗旨:海洋教育,中国时代,中国文化、中国主题。

四、海洋研学教育理念

文化对人的思想与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是民族特色与民族精神的代表,是历史归宿感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石。

什么是文化?作家梁晓声说的好: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什么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即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

海洋文化涵盖自然海洋与人文海洋两大部分,其本质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自然海洋指海洋科学知识、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与应用、海洋与海岸自然风光;人文海洋指海洋历史、信仰、文物、考古、收藏、博览、文学、书画、艺术、民俗和与海洋有关的古城、古村落、古遗址等人文景观。

生命缘于海洋,因而人类因海洋而生成和创造的文化都属于海洋文化。以海洋文化理念为指导,在海洋研学教育中对自然与人文应坚持科学与文化的统一,文化与传统的统一,传统与社会的统一,社会与精神的统一,力求全方位表现与传播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讲述好中国海洋器物文化层面对自然海洋认知的科学精神与实践的萌动;人文方面的衣食住行、语言习俗等。制度文化层面对自然海洋认知的科学思想萌芽、技术发明、舟楫之便、渔盐之利;人文方面的语言文字、渔家生活方式、社会与经济结构(古村落)、村规民约等。精神文化层面人对自然海洋的科学认识、科学实践、科学研究与发现等;人文方面的海洋观念、思想、意识、心态,文学艺术等。

发挥海洋文化引领作用与指导意义是世界海洋世纪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海洋研学教育的文化生命力将决定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时代,通俗、快捷、有趣更需要海洋意识教育与科普教育的普及、推广、创新和提升,而科普文化化,文化故事化将成为社会化的必然选择。

海洋研学教育理念:请老师走下讲台下海,让海洋知识走进生活。

10. 海洋战略的军事意义

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下一篇:广州海洋馆儿童收费(广州海洋馆要钱吗)
上一篇:返回栏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