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的海洋战略(彼得大帝造船)

江南官网app 2023-07-02 22:37 编辑:jing 100阅读

1. 彼得大帝造船

是不冻港

俄罗斯波西耶特湾(又译“波谢特湾”)属于彼得大帝湾的一部分,原属中国,称摩阔崴海湾。

1957年苏联宣布整个彼得大帝湾是苏联的内海。由滨海边疆区负责管辖,长33公里、宽31公里,沿岸多小海湾。西方国家首次发现该海湾是在1852年由法国的护卫舰发现的。该海湾原属于中国叫摩阔崴海湾,1860年《清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成为俄国的海湾。为纪念俄国海军上将波西耶特(1819~1889,又译“波谢特”),将摩阔崴海湾更名为波西耶特湾,湾边一居民点摩阔崴(窝阔崴),也命名为波西耶特。

波西耶特湾有克拉别半岛、诺沃格罗兹卡半岛(波西耶特港所在地)和扎鲁比诺半岛等的分割,又分成厄克斯别的青海湾)、诺夫戈罗德湾、诺沃格罗兹卡娅湾、特罗依察湾等小海湾。波西耶特湾水域和陆地宽阔,中俄,湾口 内水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波西耶特港至湾口一线平均水深17米,是建设大型海港群的理想位置。波西耶湾距离中国国界最近处不到四公里,是中国距日本海的最近点,在中国境内用肉眼清晰可见。波西耶特湾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7℃之间,平均降水量600-700毫米,最热8月份平均气温21-23℃,是盛夏避暑胜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原本冬季有较长冰封期的波西耶特湾,港口冬季的封冻期大大缩短,且有封冻也多为薄冰。以当代最新的造船标准,可以称为不冻港。波西耶特湾是东北亚地区发展潜力巨大的的未充分开发港湾之一。

2. 彼得大帝号

苏联最大的巡洋舰是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到目前为止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舰。。

3. 彼得大帝造船厂

俄国比较繁华的城市有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

排名第一:莫斯科(Moscow)

莫斯科是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东欧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斯科和伏尔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通,是俄罗斯乃至欧亚大陆上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科技、教育中心。

1147年,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从莫斯科大公时代开始,到沙皇俄国至苏联及俄罗斯联邦一直担任着国家首都,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古城。莫斯科拥有众多名胜古迹,是历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宫所在地。莫斯科城市规划优美,掩映在一片绿海之中,故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誉。

排名第二:圣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

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处于北纬59°~60° 、东经29°~30°之间,是俄罗斯的中央直辖市,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俄罗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个,又被称为俄罗斯的“北方首都”。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面积143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06平方公里。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1924年为纪念列宁而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和历史中心古迹群构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圣彼得堡市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工业城市。圣彼得堡经常被称为俄罗斯最西方化的城市,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许多外国领事馆、跨国公司、银行和其他业务据点均位于圣彼得堡,也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

排名第三:叶卡捷琳堡(Yekaterinburg)

叶卡捷琳堡始建于1723年,以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是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区中心城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也是乌拉尔和俄罗斯联邦重要工业、交通、贸易、科学、文化中心。

叶卡捷琳堡历来都是俄罗斯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和科教中心,是俄罗斯重要的军工业生产基地,亦为俄罗斯中央军区司令部所在地。

按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及商贸流通领域,叶卡捷琳堡为俄罗斯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的主要产业为机械、金属加工、化学、食品、建材等。就业人口80%均来自于此。最大的工厂有乌拉机器厂、乌垃基姆机器厂、乌拉传送机器厂等。

叶卡捷琳堡与100多个国家有外贸交往,有615个外资企业,主要投资国为美国、英国、德国及塞浦路斯。该市为乌拉尔及全俄重大商贸辐射中心和信息中心。

4. 彼得大帝做了什么

彼得大帝出生于公元1672年的6月9日,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有资格被称呼为“大帝”的两位君主之一,另一位则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大帝。在彼得大帝十岁的时候,由于其兄费奥多尔三世的去世,彼得大帝和自己的另一位兄弟伊凡被拥立为沙皇,不过当时的彼得大帝和伊凡都只是傀儡,真正掌控权力的则是他们的姐姐索菲亚。

直到1689年的时候,年仅17岁的彼得大帝带领效忠自己的“少年军”向姐姐索菲亚发起了进攻,结果彼得大帝大获全胜,索菲亚也被囚禁在修道院。在这场内战结束五年之后,彼得大帝的母亲娜塔莉便去世了,到了1697年,他的哥哥伊凡也去世了,从此之后,彼得大帝便开始独自掌握俄国的权力。

彼得大帝开始掌握权力后,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俄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舰队,并且亲自率领这支舰队占领顿河下游的亚速港。身高超过两米的彼得大帝,是一位非常喜欢亲自参加战争的君主,在彼得大帝统治时期,曾发动过许多次战争,但他并不是一位战无不胜的“战神”,他也曾多次遭遇失败,但是每一次遭遇失败,他就会通过吸取战败的经验来让俄国军队变得更强大。

而且彼得大帝也不是一位有勇无谋的莽夫,他非常懂得谦逊的意义,当他在波尔塔瓦会战击败查理十二世的大军后,并没有在庆功宴上贬低瑞典人,而是向自己的部下高喊道:“让我们用美酒来致敬战败瑞典人,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老师,瑞典人教会了我们如何打仗”。

当然,人无完人,彼得大帝的一生中也做过许多不好的事情。对于彼得大帝的长子阿列克谢来说,彼得大帝并不是一个好父亲。由于彼得大帝曾抛弃了阿列克谢的母亲,导致阿列克谢对父亲非常不满,他经常和自己的父亲作对,讨厌父亲所喜爱的任何东西。当阿列克谢长大之后,父子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到了1718年的时候,彼得大帝开始相信阿列克谢要对自己发动一场反叛,于是彼得大帝便对阿列克谢进行了严刑拷打,结果导致阿列克谢因为受伤过重而死在狱中。除此之外,彼得大帝还非常喜欢喝酒,常常因为醉酒而犯下错误,为了让俄国的男人可以无忧无虑的喝酒,嗜酒如命的彼得大帝还颁布了一条法令:“胆敢打扰丈夫喝酒的妻子将被处以鞭刑”。

而彼得大帝则去世于1725年,他的去世则和一场见义勇为有关。在彼得大帝去世几个月前,曾前往芬兰湾附近的炼钢厂视察,结果却发现几位溺水的士兵,当时的彼得大帝身体状况并不好,尿毒症已经把他的身体折磨的虚弱不堪,但是彼得大帝仍然选择跳进了冰冷的海水,虽然成功救出了这几位士兵,但是冰冷的海水却加重了彼得大帝的病情。

到了第二年的2月8日,彼得大帝在圣彼得堡病逝,在临终之前,彼得大帝写了一份锋芒毕露的遗嘱,在这份遗嘱中,彼得大帝规划了俄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俄国的历史影响极大。而彼得大帝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他将一个落后的俄国变成了近代列强,将被西欧人不屑的俄国变成了“欧洲宪兵”。

5. 彼得大帝战列舰

战舰世界中彼得大帝应该选择防守型加点。因为彼得大帝的耐久力非常强,但火力略微有些弱,因此可以在防御方面进行加强。推荐选择增加主炮的射程和命中率、提升防空和反潜能力、加强防御装甲和船体强度等方面进行加点。在战斗中,彼得大帝可以作为队伍的坦克,吸引敌人的火力,同时进行反击。如果搭配其他舰船,可以与防空控制型的巡洋舰搭配,形成强大的防空火力网,遏制敌方的空袭。总体来说,防御型加点能够更好地发挥彼得大帝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在队伍中的作用。

6. 彼得大帝出海口

莫斯科——俄罗斯首都,世界知名城市。

圣彼得堡——俄罗斯曾经的皇都,世界知名城市。

莫斯科周边金环上的一些小城市也很棒。

新西伯利亚 ——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俄罗斯的科学城。

叶卡捷琳堡——俄罗斯欧洲与亚洲交汇处的旅游城市,名字来源于女皇叶卡捷琳娜。

喀山——列宁曾经就读于喀山大学。

索契——俄罗斯南部旅游度假胜地。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远东第二大城市,俄罗斯东部出海口,世界知名旅游城市。

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紧靠着世界知名淡水湖-贝加尔湖的两座城市。

7. 彼得大帝号图纸

Vol.1/ 莫斯科克林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的“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位于俄罗斯首都最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保持的围墙长2235米,厚6米,高14米,围墙上有塔楼18座,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其中最壮观、最著名的要属带有鸣钟的救世主塔楼。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箭楼装上了红宝石五角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克里姆林宫红星。克里姆林宫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历史瑰宝、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

Vol.2/ 莫斯科安息大教堂

安息大教堂,又称圣母升天大教堂或升天大教堂是俄罗斯东正教 教堂奉献给东正的安息。它位于北侧大教堂广场的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在俄罗斯,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隔开从北祖师宫与十二使徒教堂。单独在西南面,与教堂也有一条狭窄的通道隔开,是多面宫。

大教堂被认为是母亲教会的莫斯科俄罗斯。目前的形式是由意大利建筑师亚里士多德·菲奥拉万蒂( Aristotele Fioravanti)在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Ivan III)的要求下于 1475-79 年间建造的。

从 1547 年到 1896 年,这里是俄罗斯君主加冕的地方。此外,它是最莫斯科的埋葬地点大都市和族长的的俄罗斯东正教,它也成为一部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

Vol.3/ 圣彼得堡彼得保罗要塞

彼得保罗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该要塞 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它与彼得堡同龄。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护下诞生和发展的,彼得保罗要塞是作为俄国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前哨阵地创造的。彼得大帝亲自为它选择了一处易于防御的地点,亲自监督建造工作。后几经扩建,建成这座六棱体的古堡。古堡的墙高12米,厚 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700米。

要塞中有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彼得堡罗大教堂建于1703年,原是木质,后来在原处改建为石砌大教堂,是一座早期俄罗斯巴洛克式大教堂。这座教堂的墓地埋葬着从彼得一世到尼古拉二世的俄罗斯所有统治者。要塞中还有一个彼得大帝的现代雕像,别忘了握着他的手和张影。

Vol.4/ 夏宫

夏宫(Петергоф),也称作彼得宫(Peterhof Palace),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千公顷,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始建于1714年,建筑豪华壮丽,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

建造这座宫殿,集中了当时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全世界优秀的建筑师、工匠。彼得大帝也亲自积极地参加到工程筹划之中,并做了一些指示。今天保留下来的由他亲自设计的规划图纸等达十几幅之多。宫殿、公园竣工仪式于1723年举行,是在彼得大帝去世前两年。

夏宫所在的夏园,是俄罗斯最早的布局规整的花园,现在夏园是圣彼得堡最漂亮的地方之一。在夏园旁边的战神广场中央有一簇永恒之火,是为了纪念1917年及之后内战中牺牲的将士。

Vol.5/ 冬宫

冬宫(Зимний дворец)音译为埃尔米塔日,原为俄国沙皇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埃尔米塔日博物馆(The Hermitage Museum)的一部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

现在博物馆占有5座大楼,400个展厅和陈列室,有从古到今270万件艺术品,包括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100多万枚硬币、奖章和纪念章以及22.4万件实用艺术品。

博物馆的珍藏数量浩瀚,据说若想走尽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约400间开放的展厅,行程约计22公里之长,如果在每副画作前停留5分钟,则需要20年时间。馆内有四样珍品必看:埃及的木乃伊(展厅号100)、孔雀大钟(204)、达•芬奇的圣母画像(214)、伦勃朗的《浪子回头》(254)。

Vol.6/ 凯瑟琳宫

凯萨琳宫(也音译为凯瑟琳宫)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由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主持修建,其华美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精品。而其尊贵也象征着王权的尊严。

宫殿由有意大利血统的建筑设计师巴特鲁姆拉斯特雷利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设计而成,建筑物几乎有一望无际的长度,是王权尊严与秩序的完美体现。

宫殿的外部是不可一世的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但其内部才是真正的其荣耀所在。宫殿内部装饰一切围绕着金色的主题,这是一条将你引领到女皇面前的令人既振奋又畏惧的金色艺术长廊。在当时只有国家大臣和由女皇亲信的人才能到达宫殿的最深处。其间宽敞的大厅作为伊丽莎白坐在王位上接待宾客的地点,女王曾经还在这里举行著名的“变性”舞会。宫殿里最奇怪的房间之一墙壁被伊丽莎白购买的早期绘画大师的油画作品所覆盖,但油画的排列并非一题材、风格、作者、或日期而是简单的根据他们的尺寸和颜色,而形成整个墙壁的覆盖,这的确是内部装饰的巨大成就。

Vol.7/ 圣以撒大教堂

这座教堂102米的海拔相当于30层楼房的高度,即使在远处也能看到其金光闪闪的“洋葱头”圆顶,整个教堂的空间可同时容纳1.2万人,将东正教教堂的雄伟宏大的建筑风格诠释得淋漓尽致。

教堂的四面各有16根巨大的石柱,每根石柱重达120吨,成双排托起雕花的山墙。教堂外墙用灰色大理石贴面,内部使用了有色大理石、孔雀石、青金石等名贵矿物进行装饰,仅装饰用的黄金就达410公斤,包括用于穹顶外部镀金的100公斤。

自1858年建成后,这座教堂至今再没有重新镀金,但穹顶光彩夺目的姿态依然足以令游人叹为观止。教堂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破坏,战后用了20余年才修复为今天的面貌。在光洁的花岗岩石柱上,仍可以看到弹痕累累的印迹,这些印迹在修复工程中没有进行修补,目的是告诫后人不要忘记过去的历史。

Vol.8/ 斯莫尔尼宫

斯莫尔尼宫(Smolny),位于圣彼得堡市的东北部,在涅瓦河转弯的地方,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建筑,它建于1806—1808年,原为贵族女子学院。

“斯莫尔尼”一词来自俄语“沥青”,初建时这里属于沥青厂,在苏联时期作为列宁格勒市政府办公楼,现为圣彼得堡市政府,从市长到各处、陆军部、内务部仍在此办公。

斯莫尔尼宫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整体色彩和皇村的叶卡捷琳娜宫的色彩相同,为拜占庭蓝白相间,是巴洛克风格和拜占庭风格的融合,在圣彼得堡的诸多宫殿里具有相当高的代表性。

Vol.9/ 巴甫洛夫斯克宫

巴甫洛夫斯克宫完工于1786年,由64根圆形柱廊支撑的弯顶结构,属典型的古典式建筑。后来,保罗一世夫妇为了收藏从欧洲各国访问时各国王室的赠送品及购买的美术品、于1789年又增建了半圆形的两翼建筑。1803年这里遭受了火灾,但经过建筑家沃罗尼欣的重建,基本上形成了现今的雏形。

宫殿的内部装饰,自然也是豪华无比,但其中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与优雅。这可能是受艺术造诣颇深的、沙皇保罗一世的德意志人皇妃—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1759~1828年)影响的缘故。不过保罗一世更喜欢加特契纳宫,因此,这座宫殿的实际主人就变成了皇妃玛丽亚。由于叶卡捷琳娜剥夺了玛利亚抚养自己两个儿子的权利,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只能通过布置巴甫洛夫斯克宫来打发时间,使自己忙碌。玛丽亚的努力使巴甫洛夫斯克宫成为了全俄罗斯最美的宫殿之一。

Vol.10/ 沃龙佐夫宫

沃龙佐夫宫位于克里米亚南部海滨的阿卢普卡,又称阿卢普卡宫。建于1828年至1848年,是沙皇时期新罗斯西科边疆区执行长官、俄罗斯政治、军事家沃龙佐夫(1782-1856)伯爵的官邸。

宫殿富丽堂皇,由英国女王的宫廷设计师爱德华·布洛尔设计。沃龙佐夫宫的收藏品约有2万余件,其中包括中国展厅、俄罗斯和西欧16-19世纪的名画等。雅尔塔会议期间,英国首相邱吉尔在此下榻。

8. 彼得大帝建立海军

17世纪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可以从军事方面、经济方面、行政方面、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归纳。

第一、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夺取出海口

彼得一世的改革活动,主要是在大北方战争期间(1700—1721)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彼得的许多改革措施是围绕着军事改革而展开的。所以,马克思认为彼得的“全部事业都是以征服波罗的海沿岸为转移” 。为了击败堪称欧洲强国的瑞典,夺取出海口,早在北方战争前夕,彼得就着手改组军队。

1700年彼得下令废除射击军,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各阶层不分贵贱,服兵役一律平等。彼得在位期间,先后征兵53次,约有284000人被强征入伍。为了提高军队干部的技术和指挥能力,彼得把大批贵族青年派往意大利、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去学习军事,并以重金聘请外国人在俄国军队中担任要职。

1721年,在俄国著名将领中,有14名是外籍人 。同时,在国内还开办了各种军事学校、技术学校和训练班,大力培养军事人才。为了加强军队的组织性和战斗力,彼得一世亲自主持制订重要的军事条令和章程。

1716年颁布了著名的《军事法规》。它总结了北方战争的经验,包含了队列和战术训练的基本原理,确定了军队的编制和组织原则。

1720—1722年,又陆续颁布了《海军章程》,对海上舰队的编制、战船的等级、海军官员相互之间的关系及他们的权利和义务都作了明确规定。彼得在领导海军建设的同时,并注意对陆军的集中统一领导。他根据北方战争的形势发展,几次调整统帅机构。

1720年,成立了以缅希科夫为院长的“陆军院”,加强对陆军的领导。同时注重兴建各类兵工厂,生产新式火炮,修筑国防要塞和海军基地。

第二、改革和健全国家行政机构

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早就引起彼得一世的注意。为了满足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愿望,彼得于1699年下令,在莫斯科成立市政院(不久改为市政厅)。在其他城市建立地方自治署。

为了巩固地方政权机构,1708年12月8日彼得下令,把全国分成8个省,1714年又增设3个省。各省设总督1人,拥有行政和军事大权。同时,各省还成立了参议会,其成员从地方贵族中选任。

1719年,在保留省的建制的同时,将全国划分为50个州,每个州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

1720年在新都圣彼得堡建立了市政总局,在其他城市成立了市政局。根据市政总局的规程,城市居民分为“正规”公民和“非正规”公民两大类。

对于国家中央行政机构的改革,彼得一世予以特别的重视。1711年2月22日,彼得下令建立参政院,取代原来的贵族杜马。新建立的参政院由9名参政员组成。参政院拥有很大权力,从国家中央机构到地方行政系统,从财政预算、贡赋征收到陆海军的编制,都属于参政院管辖范围。

参政院成立后,1718—1721年间又相继建立起11个院(分管陆军、海军、外交、税务、开支、矿务、手工业、商务、监察、领地、司法),以取代旧衙门机构。每个院由10名重要成员组成。重要问题不是由个人决定,而是采取投票的办法解决。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完成,为了提高国家机构的工作效能,彼得一世政府于1722年1月24日,颁布了“官秩表”的法令。官秩表把全部文武官员分成14个等级:在文职方面,从14等文官到1等文官;在武职方面,从准尉和炮长直至大将、元帅。这是一种新的官员选拔制度,有利于刺激文武官员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此法令颁布之前,彼得一世还颁布了“一子继承法”,其目的除扩大国库收入外,还旨在保证文武官员的来源。

第三、实行宗教改革,加强皇权

彼得一世不仅在军事、行政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不顾教会势力的反对,大胆地进行宗教改革。1701年彼得一世政府下令将部分教会财产收归国有,主张由世俗官员来管理修道院的领地。彼得一世不仅限制教会经济实力的膨胀,而且还限制教会的权力;把教会完全置于国家的管辖之下,使教会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1721年颁布了关于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废除了总主教的职衔。政府根据管理世俗事务的委员会的形式,建立了管理教会的宗教委员会,以此取代总主教的权力。这个宗教委员会后来改名为宗教事务管理总局,总局长一职,从非宗教人士中挑选。宗教事务管理总局的局长及局内其他高级官员,像世俗官员一样,由沙皇政府任命。于是,沙皇被称为东正教的“最高牧首”。

第四、改革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为了改变俄国文化教育的落后面貌,彼得一世指定各级政府直接管理教育,建立各种类型的学校,全俄各县普遍建立小学,对贵族子弟实行强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到西欧各国学习。同时,彼得政府还通过各种途径,把西欧近代科学著作翻译介绍到俄国来。

第五、兴办近代工业,改变俄国经济落后面貌

在改革期间,彼得一世非常注意扶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国内发展矿业和创办有如外国通常开设的那些工厂企业”。为此,彼得一世以引进西欧先进技术力量为指导,对全国地下资源、铁矿、铜矿、银矿和煤炭等进行勘察和开采。在巩固和扩大原有的场矿企业,把国家创办的一些手工工场转让给私人经营的同时,政府又以提供劳力和贷款等优惠办法,奖励本国商人和外国企业主投资,建立起一批炼铁、炼钢、造船、兵工、采煤、制鞋、纺织、锯木等近代场矿企业,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奠定了基础。

彼得一世为保护和刺激年轻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制定了很高的进口税,同时规定凡开办工场的场主及其亲属均可免服兵役和免交人头税。1721年,他又规定工场主有权向贵族领主购买农奴充当本场的劳动力,凡领主拥有的地下矿藏,加以隐瞒,迟迟不开采者,处以死刑,以此促使领主兴办场矿,向工商业资产阶级转化。

第六、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地位

彼得一世为了促进商业资本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敕令,并将“城镇居民分为3个行会,第一类是钱庄老板、豪商大贾、医生和大工场主;第二类是小手工业主和商贩;第三类是普通工人、粗活工和自由小市民”。指令各城市建立起有利于商人和工场主的市政制度,规定从第一行会中选出市政长官,由商人管理工商业、税收和民事纠纷,借以提高商人和工场主的政治地位。在经济上又授予商人有贸易特权。

彼得一世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他认为“对外贸易是俄国吸收西欧文化,发展国内生产力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为此,他鼓励商人组织公司,发展对外贸易。在国内则实行严格的关税保护政策,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优势。此外,政府还大力整治交通,兴建通商港口,开凿维什尼、沃罗察克运河,使伏尔加河与涅瓦河互相沟通,从而加强了国内市场联系,使俄国商业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9. 彼得大帝造船厂学徒

  装配工是指在工厂装配线(流水线)进行作业的工作者。不同公司、单位,装配工有不同工作安排。   一、船厂装配工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工作内容   1、遵照船厂作业指导书及相关质量标准要求,进行零部件组装;   2、成品运行调试检验,产品包装发货;   3、遵守安全生产和防止各种违章操作;   4、检查本道工序加工质量,如实填写检验记录和工序流转卡;   5、完成领导交办其它的工作内容。   二、船厂装配工岗位要求如下:   1、机械制造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2、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具备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无传染性疾病,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10. 彼得大帝造船木材

俄罗斯是资本本义国家。

国体: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

政体:资本主义议会制(杜马制)。

政权组织形式:联邦制。

资本主义社会性质:邦联制。

俄罗斯的全称叫-俄罗斯联邦,按照我国的划分,叫做资本主义社会。

联邦制——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社会——国体。

俄罗斯国旗采用传统的泛斯拉夫色,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白、蓝、红三色。

国旗中的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的白雪茫茫,蓝色代表亚寒带,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三色的排列显示了俄罗斯幅员的辽阔。但另一方面,白色又是真理的象征,蓝色代表了纯洁与忠诚,红色则是美好和勇敢的标志。

1699年彼得大帝到荷兰学习造船术时,他意识到需要为俄国的海军设计一面军旗。他因此效仿荷兰的三色国旗设计,但颜色是另选的(当时的荷兰国旗是橙、白、蓝三色)。

彼得大帝当时选择的颜色是红、白、蓝三色,也就是后来的泛斯拉夫色。1883年5月7日这面旗帜正式成为俄国国旗,1917年十月革命后三色旗被取消。1991年8月21日这面旗帜再次被采用,成为独立的俄罗斯联邦的国旗。

下一篇:海洋馆抓海鲜视频(海洋馆里吃饭)
上一篇:返回栏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