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资源利用现状(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2019)

江南官网app 2023-06-27 17:52 编辑:jing 237阅读

1.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2019

国际海洋智区项目定位“TOD双站之上、西海岸动能之芯”,规划范围约2800亩,投资额约300亿,项目以海洋产业为主导、智慧产业为基础,聚焦海洋、智慧两大产业集群,围绕产业研发、创新孵化和成果转化等产业功能,匹配商业配套和生活配套,力争在西海岸新区创新实践全球先进的TOD产城融合模式,打造产业、商务、商业和生活全业态融合的产业新城。

国际海洋智区将围绕智慧城市和智慧海洋产业,重点引进智慧海洋产业的核心技术、应用产品、产业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关联企业和机构,构建以企业管理、产业配套为主的横向公共服务生态和以为芯片、卫星通讯、海洋生物、海洋装备等提供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的纵向服务生态,构建完成产业服务体系,汇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影响力,加速企业集聚,同时不断拓宽产业链条,更好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良性互动。作为青岛市最重要的产业项目之一,国际海洋智区整合各合作方优势资源,也是位于新区最具潜力的区域,发展前景广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青岛海洋产业新标杆和智慧科技新高地。

2. 青岛的海洋经济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青岛新增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员王军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两人均来自海洋领域。至此,青岛共拥有36位住青院士,其中20多位为涉海院士。

海洋人才是海洋科技的动力之源,海洋科技是海洋经济的强力支撑。不断集聚的海洋人才和不断提升的海洋科研能力,催生了强大的海洋创新能力,成为青岛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气和长板优势。目前,青岛共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字号”涉海科研机构近30家,约占全国五分之一;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30家,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全职在青涉海院士约占全国三分之一。三项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2021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发布的海洋科技指数显示,青岛蝉联中国大陆海洋科技指数第一名,在全球海洋科技指数中以93.195分继续保持第2位。

10月28日,我国规模最大的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在青岛揭牌运行,已完成海洋渔业生物资源、样品入库超10万份,未来10年内种质资源保藏量将达到34万份。通过建设种质资源库,青岛将打造国际一流的国家水产种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中心、海洋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及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支撑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和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3. 青岛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主要有什么

蓝色海洋,是青岛的城市底色。绵延的海岸线赋予青岛独特的城市魅力,孕育出享誉世界的“帆船之都”和通达世界的港口枢纽,培养出领先的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激发着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青岛市市长赵豪志表示,青岛将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海洋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打造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并发挥港口优势,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4. 青岛海洋经济数据

青岛有海洋世界,在徐家麦岛,名字是极地海洋世界。可以乘坐地铁2号线,11路,37路,222路等公家车到达。极地海洋世界和青岛海底世界都是青岛非常著名的景点。

5. 青岛海洋发展战略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是港口旅游等方面资源优势明显,同时青岛在海洋生物、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方面有战略性企业,未来青岛将在力保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链,会不断加强前沿科技未来产业战略储备和投入,不断壮大青岛市的各行业综合实力

6. 青岛市海洋生产总值

日前,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青岛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现代海洋和生物等9类战新产业。

战新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迅猛发展,全球战新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战新产业日益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迈入“十四五”,在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芯片荒等“大事件”的催化下,从中央到地方,对战新产业的重视和支持持续加码。

为了搏一个美好未来,曾错过几轮产业升级风潮的青岛加压奋进。过去5年,青岛通过布局培育战新产业,有力地重塑了城市产业“基本面”。下一个5年,青岛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向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起攻势。

《规划》明确了任务表,以破解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卡脖子”问题及夯实产业基础为核心的任务,结合青岛的实际和发展方向,锁定了9类战新产业,同时梳理出发展脉络,制定了详细的作战图。

01

预见未来的产业机遇

战新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重大布局。

国务院曾在2009年9月召开三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并定调:发展战新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时隔一年,我国便颁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简称《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这7大行业纳入战新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事实证明,发展战新产业不仅是实现国家战略布局的政治任务,更是抢占新一轮经济与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机遇。

在《决定》发布后的数年间,战新产业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一剂重要的催化剂。“云端经济”“宅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催生带动智能制造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

迈入“十四五”,战新产业迎来发展壮大的新一轮战略机遇期。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

这意味着,“十四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比目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据进一步证实战新产业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活力。日前发布的国家信息中心景气调查数据显示,三季度战新产业行业景气指数为146.9,位于较强景气区间。重点行业发展持续向好。1-8月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0%、23.8%、30.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组成部分。随着规划陆续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支持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预期将持续稳中向好。

02

重塑青岛产业的“基本面”

培育战新产业不仅是国之重任,也是城市间未来比拼的前瞻性布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迅猛发展,前排城市纷纷加快培育战新产业。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对战新产业抱有坚定的发展决心。9月29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左右,为203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奠定坚实基础,为提升上海“五个中心”能级和城市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

深圳是培育战新产业的践行者和受益者。2020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至10272.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1%,成为深圳经济2020年保持正增长的主要引擎。深圳“十四五”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

因为错过了几波新兴产业风潮,青岛的产业面貌一度黯然失色。为了重塑“基本面”,赢得好未来,近年来,青岛开始小步快跑,追赶先进。

“十三五”期间,青岛战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产业体量逐步壮大。“四新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1.1%,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28.7%。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65家,培育瞪羚企业478家。

迈入“十四五”,这种势头还在继续。2021年一季度青岛市战新产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26%,较2019年和2020年同期分别提高19.6和33.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复合增长约9%,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新动能培育耗时长,可一旦扎根壮大,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也不言而喻。曾有专家透露过这样一个数据,2008年至2017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平均每年带动GDP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度接近20%,远超产业在总GDP中的比重。

“十四五”是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关键期,也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期。逐渐摸到“门道”、尝到“甜头”的青岛对战新产业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更缜密、更科学的规划。

青岛在《规划》中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8%左右”,到“十四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03

青岛锚定9条“未来赛道”

2010年《决定》在表述战新产业时提到,“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现阶段”的表述意味着,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

面向“十四五”,青岛也根据趋势,结合本市实际情况调整确立了战新产业的方向。《规划》以破解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卡脖子”问题及夯实产业基础为核心任务,明确了9类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现代海洋、生物。

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产业非新一代信息技术莫属。《规划》将其排在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首位是因为,它除了自身价值,还具有赋能其他产业发展的强大能力。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未来所有产业的“底座”。

为了夯实“底座”,近年来,青岛以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为统领,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软件服务和网络服务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

但与先进城市相比,青岛产业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层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根据《规划》,青岛将在“十四五”期间,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聚焦建设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动形成网、云、端全方位供给新格局,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高地。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在汽车产业换道超车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替代燃油车的市场空间巨大。

作为全国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青岛正在紧抓这一机遇,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抢占未来高技术制高点的支柱产业。目前已建成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等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集聚区5个重点园区。2020年,青岛整车产量近12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近13万辆,创历史新高,全国平均每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青岛造”。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青岛必须加快步伐。《规划》将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列入青岛战新领域的重点产业,并明确了具体的布局方向,即瞄准汽车产业轻量化、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发展方向,加大轻量化材料、高续航电池、智能车联网、整车热管理等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实现零部件制造突破,完善新能源汽车应用生态。

现代海洋是最具青岛特色的战新产业。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向海洋谋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的广泛共识。而海洋一直是青岛发展最突出的优势和最鲜明的特色,也是青岛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突出重围必须要打好的“王牌”。

今年上半年,青岛的海洋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增长21.9%,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8.1个百分点;涉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高于全市3.4个百分点。

当前青岛的海洋发展,既处在攻坚突破的关键期,更处在大有可为的机遇期。青岛把现代海洋视作关系城市未来的重大产业,明确了目标和发展路径,即深入推进经略海洋攻势,统筹沿海、浅海、深海、远海发展,科学、绿色、立体开发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积极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此外,《规划》还描绘了其他重点产业的未来图景——

加快推动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建设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顺应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推动青岛成为新能源产业集聚示范区;将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青岛市新兴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造重要的航空航天装备生产配套基地;建设技术先进、产业密集、特色明显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

“预见”未来,才能“遇见”未来。城市的进阶之道就摆在眼前,势头已经形成,蓝图已经绘就,青岛要做的就是铆足劲,往前走,不获全胜不收兵。

7. 青岛海洋产业发展

回答如下:作为青岛市的一个重要海洋经济区域,胶南海洋活力区正在逐步发展壮大。近年来,该区域加大了海洋产业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开展了多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的项目。

同时,胶南海洋活力区还积极引进了一批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了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和胶南海洋活力区的不断发展,该区域未来的发展潜力将会逐渐释放,成为青岛市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8.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2019年

青岛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3580亿元。

青岛发起经略海洋攻势,聚力打好海洋产业、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对外开放、海洋生态、海洋文化等六场硬仗,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预计202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3%;“十三五”期间,青岛市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3.3%。

9.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2019年度

《青岛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日前发布。根据《方案》,我市将深入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通过控制能源碳排放指标、推进能源节约、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等,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工业领域碳排放、大力发展蓝色低碳海洋经济,打造低碳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实现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降低21%,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0%以上。

10. 青岛海洋资源发展现状

是的,您说得没错。联合国海洋大会于2018年6月在中国青岛召开,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大型环境会议,也是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大会的主题为“创新、合作、共赢——建设和平、繁荣、可持续发展的海洋”。

下一篇:海洋馆参观照片(海洋馆参观照片真实)
上一篇:返回栏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