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生物有很多触手的叫什么
现在我们来看看向下垂直穿过海底一万一千米,看看各水层都有哪些动物。海洋的水层从垂直方向可划分为:
海洋上层:从海面到水下200米。
海洋中层:水层深度为水下200-1000米。
海洋深层:水深1000-4000米。
海洋深渊层:水深4000-6000米。
海洋超深渊层:水深6000-11000米。
上层:绝大多数生物汇聚于此
在上层水域,由于阳光充足,浮游植物可以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该层又叫光合作用层。这些生产者为海洋生态系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力,磷虾吃浮游生物,小鱼吃磷虾,大鱼吃小鱼,虎鲸和鲨鱼又吃大鱼,整个食物网欣欣向荣。
最大的动物:蓝鲸
我们知道的大型海生动物如各种海豚、鲸鱼、鲨鱼和金枪鱼等,绝大多数都处在这个水层中。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最大的动物——超过200吨的蓝鲸,最大的鱼类——40多吨的鲸鲨,最大的掠食性鱼类——可达3吨的大白鲨,最长的水母——触手长达36.6米的狮鬃水母,最大的双壳贝类——壳长1.37米、软组织重333千克的大砗磲。
触须可达37米的狮鬃水母
中层:深潜者的乐园
往下是200-1000米深度的海洋中层,作为透光的上层和完全黑暗的深层之间的过渡带,本就微弱的光线在这个水层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消失,而些许的光线也不足以进行光合作用。中层带的生物群落普遍体型较小,像灯笼鱼科、褶胸鱼科、头足类、磷虾和其它甲壳类动物通常只有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样子。
斑点灯笼鱼
由于该层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里环境较上层严苛得多,食物网的维系有赖上层供给营养,许多生物抓住一切机会摄取上层水域降落下来的有机物质。上层有机物质主要以絮状物形式沉降下来,在探照灯照射下像极了雪花,我们形象地将其称之为"海雪"。
不过,处于中层的海洋生物还可以通过另一种途径吸收上层水域的养分,那就是晚上垂直迁移到表层,在富含养分的上层水域觅食,白天再回到深水,躲避更大的掠食者。因此,这个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上可以说是极具效率的,它拥有极高多样性和生物量的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能够为远洋地区的上层大型掠食者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比如一些远洋鲨鱼、鲸豚有时会下潜数百米前往中层水域进食头足类和鱼,而抹香鲸这样的深潜型鲸鱼为了觅食更是频繁进入中层,可以视作中层生物群落的过渡成员。
最重的硬骨鱼:翻车鱼
虽说比不上表层,中层带也有巨型海生动物,现今最重的硬骨鱼——重达2.3吨的翻车鱼过去一般被认为是典型的上层鱼,但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翻车鱼比以往认为的更频繁地潜入中层;最长的硬骨鱼——长达8米的皇带鱼就可以算作中层鱼(严格地说它是上层中层都有分布);而两种巨型鱿鱼——275千克的大王鱿和将近500千克重的南极中爪鱿在这个深度已有分布,当然,两者的生境也包括下一个水层。
大王鱿,中层水域的顶级掠食者
深层:吞噬者之乡
接着是水深1000-4000米的深海层,这里一片黑暗,生物发光是唯一的光源,如果说中层水域的动物们尚且具备强壮的肌肉进行追捕和长距离迁徙,这一深度的大多数生物,其肌肉已经松弛到只适合原地等待猎物主动送上门,极为缓慢的代谢也正是对这种恶劣环境的适应。
约氏黑角鮟鱇
深层水域的主要鱼类是小型钻光鱼和鮟鱇鱼,尖牙鱼、蝰鱼也较常见,这些鱼体型很小,许多在10厘米左右,很少超过25厘米,它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停留于水柱耐心地等待猎物出现。相比中层水域,这里的生物不能太指望上层飘落多少养分,毕竟,上层产生的有机物有20%落到中层,但轮到深层就只有5%了。
在这片贫瘠之海,许多深海鱼类必须想办法吃掉任何能遇到的东西,哪怕对方比自己还大,其中有一些种类也确实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而演化出了超强的吞噬能力。黑叉齿龙䲢,栖息深度为700-2745米,可能是把吞噬大法修炼到极致的动物,一只体长19厘米的黑叉齿龙䲢曾经吞下84厘米长的黑刃魣蛇鲭,受害者整整是它的4.5倍长。
黑叉齿龙䲢可能是有记录最夸张的吞噬者
体长可达一米的吞噬鳗在这个水层可以算得上小巨无霸了,但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它那不成比例的超大嘴巴,松松垮垮的颌骨构造可以使这张巨嘴张到很大,再加上具有伸缩性的胃,足以让吞噬鳗吞下比自己还大的猎物。
深海小巨无霸:吞噬鳗
不过,这里还是存在一些真正巨人的,几种巨大的鲨鱼栖息于这个水层(它们在上层和中层皆有分布),比如可达6米的灰六鳃鲨,达到甚至超过6米、体型比之大白鲨也不遑多让的几种睡鲨,抹香鲸、喙鲸等深潜型鲸鱼虽说进入这个深度的频次远不如中层,但它们有时也会来到这个区域搜寻潜在的食物。
硕大的灰六鳃鲨
深渊层:以海雪为生的底栖拾荒者
4000-6000米是深渊层,这里是一个食物极端匮乏的地带,栖息在底部的深海平原上的底栖生物是主流,包括小型鱼类、海参海胆、多毛蠕虫、各种甲壳类和双壳贝类,上层沉降的海雪是它们的美餐。
海雪是由表层生物碎屑、粪便颗粒、死去的浮游生物聚集而成的絮状物,几天之内即可沉降到海底,极大地提高了表层有机物的传递速率。相比之下单个浮游生物沉降速度很慢,每天一米,需要超过十年才能沉到底部,通常到不了海底就被分解者分解掉了。
北冰洋深海的海雪
海雪源源不断从表层转运有机物质,这种以生物为媒介,通过生物生产、消费、分解和沉降作用,将表层有机物传递给底层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海洋生物泵。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深渊水域,以海雪为主的海洋生物泵就是深海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构成了深海小食物网的基石。
海底生物个头小,代谢低,所需的食物并不多,偶尔如果碰到比海雪大很多的食物,就能够解决它们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伙食问题,比如在海面上大量繁殖后死亡并迅速沉底的藻类,以及进食藻类后快速繁殖、大量聚在一起并在死亡后下沉的樽海鞘,又或者沉入海底的鲸鱼尸体,这些都可以算得上底栖生物们的深海盛宴了。
水下四千多米的海底,一大群海参铺满了海床
在海底的某些地区,比如洋中脊,能够形成热液喷口,此处的养分较为丰富,海底微生物可进行初级生产将化学能固定为生物能,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许多底栖生物。
超深渊层:高压寒冷的黑色荒漠
最后一层,超深渊层,是海洋中最深的地带,存在于海底狭长的海沟中,水深6000-11000米,可谓深渊中的深渊。超深渊栖息地在全球海洋中数量不多,总共也仅有46个(33条沟壕和13处洼地),这些海沟的平均深度约为8216米,其中最深的是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
在这里,生存条件之严酷已无需赘言,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已大大降低,但还是有一些生命在此地顽强生存着,包括鱼类、海参、多毛类、双壳类、等足类、腹足类和端足类动物。目前拍到的活体鱼类最深纪录为钝口拟狮子鱼——8178米,可达23.8厘米,鱼类被捕获的最深纪录为神女底鼬鳚——最大体长16.5厘米,捕获深度8370米。
拍摄于水下7400米的拟狮子鱼,相当可爱
一些无脊椎动物可以生存于更深的水域,包括某些海参、端足类可超过10000米水深,比如体长可达5厘米(在深海已不算小)的短脚双眼钩虾,这种端足类动物栖息于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能够消化埋在海底深处的木屑,对海底木质食物的利用可能是它克服恶劣生存环境的有利因素之一。
栖身于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短脚双眼钩虾
目前人类对那些最深的海沟仍所知甚少,尽管如此,深海潜水器、深海探测器和生物捕捉器等先进设备还是助我们揭开了超深渊水带的神秘面纱。深海确实是可怕的,但其可怕来自于环境本身,担心有什么大海怪大可不必。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相当于1000个大气压的水压,常年0-3℃的冰冷海水,贫瘠到只有靠深海热泉和海雪降落维系的生态系统,没有任何大型动物能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那些说深海藏匿着未知巨型生物、史前海怪孑遗的谣言可以休矣,水深8400米以下就没有任何鱼类,一万米处5厘米长的小钩虾就是巨无霸了,对生命来说,超深渊的海沟是一片比沙漠还荒芜之地。
2. 有触手的海洋动物
大王乌贼,大王乌贼是软体动物中最高等的种类,它们的眼睛酷似人类的眼睛。大王乌贼有10只触手,人们经常将它们和大章鱼混为一谈,章鱼只有8个触手,所以又叫八爪鱼。大王乌贼准确来讲应该叫做大王鱿,并不是乌贼,是大王鱿科、大王鱿属头足类软体动物。
3. 在海洋馆里,我们看到这种海洋生物长着很多细小的触手
造句
1、在海洋馆里,我们看到这种海洋生物长着很多细小的触手。
2、生物除了在外界吸取养料,以维持其生存外,其机体内还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
3、海底世界的生物千奇百怪、多姿多彩。
4、姐姐在生物制药厂从事培养细菌的工作。
4. 海洋生物很多触须
在危险的海里谋生不容易。除了鲨鱼和虎鲸等少数食物链的顶级成员外,狩猎和被猎杀同时发生的残酷现实使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恐怖之中。相反,有些“隐士”身体虚弱,可能会被人遗忘,他们却很安逸,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技巧甚至令最有想象力的科学家都惊叹不已。
寄居的含义是被陆地上的杜鹃“毁掉”了。事实上,像杜鹃这样忘恩负义的生物在自然界是罕见的,特别是在海洋中寄居的现象,给寄居带来了积极意义,因为它创造了和谐和共同繁荣。与陆地动物不同,对于海洋生物来说,庇护所比食物更重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鱼以居为本。原因很简单。鱼可以一两个月不吃东西,但如果不注意隐蔽,可能会被大鱼吃掉。
二带双锯鱼和海葵
最聪明的寄居动物是二带双锯鱼。因其色泽鲜艳,又被称为“美女鱼”。它的宿主是海葵。海葵是一种腔肠动物,专门捕食美女鱼等小鱼。它没有骨架,身体呈圆柱形。它在工作日将吸盘固定在暗礁或固定物体上。在另一端,它有一个缝隙状的喉管,周围有灵活有力的触须。游泳时,纤细的触须随波逐流,宛如盛开的菊花。一旦遇到小鱼,触手上的剧毒细胞会立即释放出有毒麻醉剂,制服猎物,然后将其送入自己的口腔进行缓慢消化。海洋生物学家潜入海底观察,只要触碰它触角的毒液,就会被吃掉或窒息死亡几乎无一幸免。
19世纪末,在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岛屿上,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原本是天敌的海葵和美女鱼类有着天然而亲密的寄生关系。在海葵丛中,美女鱼可以自由进出。每天晚上或危险来临时,海葵的体腔就成了美女鱼的藏身之地。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当危险因素很小时,美女鱼会把轻率的追求者引诱到海葵的触角上,并让它成为海葵的零食,免去了海葵果腹的奔波之苦。此外,美女鱼还会在业余时间将猎物贡献给海葵,以示谢意。起初,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直到30年前,科学家们才揭开了这种美女鱼不害怕海葵毒液的秘密。原来,为了避免毒液伤害自己,海葵会释放毒液,分泌一种黏液均匀地覆盖在身体上,形成保护膜。这样,它们既不会被自己的毒液侵蚀,又能抵御同类的意外伤害。
这条细心聪明的美女鱼发现了海葵的秘密,所以当鱼决定与海葵建立寄居关系时,它们会去海里的海葵那里接近海葵。一开始,不得不忍受麻木的痛苦。得到保护膜后,疼痛自然缓解。几次之后,有了像海葵身体一样的保护膜后,不仅没有疼痛,而且有了终身的免疫力。这就是为什么美女鱼能与海葵建立寄居关系的秘密。
除了仔细观察和体验,美女鱼的成功还在于它的感恩和与主人建立长期互利的关系。人们有理由相信,如果美女鱼一味地以看透海葵的秘密作为威胁,而不是拿着零食为海葵谋生,海葵绝对不会让美味的美女鱼在眼前晃来晃去,把自己的身体当成自己的家。在某些情况下,智慧意味着给予。
海参里的小潜鱼
相比之下,寄居在海参里的小潜鱼就没那么仁慈了。这种透明又薄的鱼把海参的宽容和善良根本不放在眼里。他们随意进入海参的肛门,把人家的嘴作出口,出入随便,他们对海参引起的胃痛视而不见。更有甚者,六七条小潜鱼使海参的胃鼓胀,对海参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死亡。善与恶是有区别的,更不用说鱼了。
雌雄光棒鱼
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鱼类引起了海洋生物学家的极大兴趣,因为只有雌鱼被养大,而雄鱼却从未出现过,甚至60岁的渔民也从未见过它们。这是生活在温暖水流中的光棒鱼。
研究人员推测,雄性一定太小了,不容易找到。海洋世界的性别差异有时是惊人的。例如,雌性康吉鳗鱼重45公斤,而雄性只有1.5公斤。2015年2月12日,西雅图水族馆的生物学家罗兰·安德森在澳大利亚大堡礁发现了第一只活着的雄性章鱼。科学家测量,这只章鱼只有2.4厘米长,重0.25克,而雌性章鱼通常长80厘米,重3公斤。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雌性章鱼长近2米,重10公斤,比一般雄性章鱼重近4万倍。
光棒鱼的雌雄差异并没有章鱼那么大。它们很难找到的原因是雄性靠雌性生活。在解剖雌光棒鱼的过程中,人们惊奇地发现,雌光棒鱼的皮肤下有微小的突起。虽然位置和大小不同,但几乎每个雌光棒鱼都有。原来它们就是附着于雌鱼身上的雄鱼。
这是一个无奈而恰当的选择,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繁衍。没有这样的雄附雌体更方便有效的了。在漆黑的海水深处,能见度极低,雄性光棒鱼视觉退化,行动缓慢,终日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一生中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了雌性同类,然后它们会努力接近对方,“以身相遇”。
执著的回报让雄光棒鱼兴奋不已,一旦成功附着,不仅能平复性冲动,还能获得营养。它将自己的血管,甚至身体与雌性结合起来,让它的伴侣供养自己。所以它们在生物界形成了另一种雌雄同体。
海里没有免费的午餐。从寄居者到寄生虫的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雄性是最好的证明。因为不需要急于觅食,它的眼睛、嘴巴、鳍、鳃等器官都退化了,只留下了一些痕迹。唯一强壮的是它的性器官。没有这个资本,它就失去了逗留的资本。根据进化论,它的性器官不应该退化。
俪虾和海绵
如果雄性选择一辈子和雌性呆在一起是明智的,那么俪虾和海绵终老一生就显得是无可奈何了。
古生代寒武纪海洋中出现了海绵。现在它们仍然生活在亿万年前的海底。它们没有嘴、胃或消化腔。它们依靠体壁表面的进水孔过滤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而丽虾是一种柔软透明的寄居虾。它沿着海绵的进水孔游进海绵体内。巧合的是,还有丽虾的猎物在海水中的海绵上流淌。因此,俪虾有充足的理由定居在海绵的进水孔内。它不仅能捕食,还能防止被捕食。俪虾立刻爱上了这个舒适的窝。
俪虾没想到的是,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长大。他小时候很容易进来,但长大后就不能出去了。他能做什么?俪虾的逗留的确是一种选择。从它进入海绵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它们的命运。正所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令人欣慰的是,俪虾和海绵和谐相处,相互理解。海绵并不怨恨俪虾为自己的食物而战;李虾没有因为失去自由而生气,就像一对混在一起的老人,独自走到生命的尽头。
人们总是对自己不太了解的事情给出很好的解释,俪虾和海绵的故事也不例外。于是他们被赋予了忠义的经典,日本人为此发明了一个好听的词,叫“偕老同穴”。他们还把海绵和虾一起做成标本,送给亲友作为高级婚礼。
如果这两种生物的灵魂有知,他们就不会知道自己的感受。海绵可能无话可说。俪虾必须争辩。原因很简单——自由是所有生命的宝贵,甚至可以与生命交换。
5. 海洋中终于有几只触手
有。
新鲜海蜇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其毒素由多种多肤物质组成,捕捞海蜇或在海上游泳的人接触海蜇的触手会被触伤,引致红肿热痛、表皮坏死,并有全身发冷、烦躁、胸闷、伤处疼痛难忍等症状,严重时可因呼吸困难、休克而危及生命。
盛夏时节,正是海蜇生长活动的旺季,同时也是渔民在捕捞作业或游人在海滨游泳时易为其蜇伤的发病高峰期。我国沿海各海域均有海蜇分布,种类很多,其所分泌的毒素性质和危害不同。但由于人们个体的敏感性差异,故在海蜇蜇伤后轻者仅有一般过敏反应,重者可致死亡,所以必须注重有效的预防和积极的抢救治疗。
6. 海洋生物有很多触手的叫什么名字
1. 那种透明的圆圆的是水母。2. 水母是一种海洋生物,它的身体呈透明状,通常会在海水中漂浮,因此在海滩上也会看到它们的身影。水母的身体内有很多触手,触手上有刺细胞,可以释放出毒液,所以在海滩上看到水母时要注意安全。3. 水母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海洋生物,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方式都非常特别。同时,水母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海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7. 海底有触手的生物
NO.10 幽灵鳐和猩红鳐
猩红鳐体型很大,一般在有火山活动的地区生活,熔岩堡和死火山区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踪影,高温很可能是它肤色的成因。看上去它们和熔岩蜥蜴的关系还不错,经常同屏出现,别被吓到,其实它们是一种温顺美丽的生物。
幽灵鳐经常在失落之河被发现,特点是其哀怨凄厉的叫声。体型很大,像地球上蝙蝠和鳐鱼两种生物的结合体。幽灵鳐整个身体都是半透明状的,观赏性很好,但配合失落之河绿色的海水和阴郁的气氛,幽灵鳐就让人觉得很诡异吓人。但幽灵鳐也是一种温顺的生物,其对于生态系统的作用大概就是装点环境,渲染氛围吧。
NO.9 电鳗
电鳗是一种侵略性很强的外星生物,生活在库什区和寒骨森林,外观看上去是一种巨大的蛇形生物,身体和蛇一样是分段的,并且覆盖着互相流通着击穿电流的“插脚”。每个插脚的尖端呈红色,可以发出幽蓝色的电光,这可是真的带电。这种危险的生物喜欢在自己的地盘到处游荡,身上带着危险的电光,寻找不走运的落单者。即使你装备载具经过它的领地,也会被它使用电流和身体强行攻击。如果你没有任何装备接近它,那就尝尝它的电流和牙齿的威力吧。有趣的是,如果两只或两只以上的电鳗相遇,它们会很蠢地互相撞击,但却几乎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就这样一直撞,直到其中哪一只受不了先行离开。要想对付电鳗,最好的工具是凝滞枪,冲击炮或者鱼雷。
NO.8 蟹鱿
蟹鱿是大型侵略性掠食者,它们的身体由两层构成,半透明的膜装外皮和像果冻材质一般的身体。上半身形似地球上的鱿鱼,下半身却像螃蟹,有着十根棕色光滑却尖利的肢体。这些肢体有些是充当运动器官,有些是作为攻击器官,有着锋利的尖端或功能性的钳子。在狩猎行为中,蟹鱿通常慢悠悠的游荡到海底,装作没有什么攻击性的样子,在有其他生物接近时,会迅猛发动攻击。同时,在观察到弱小的鱼类或鱼群时,蟹鱿也会主动发起攻击并进食。与骨鲨类似,蟹鱿也经常会被光线吸引,这意味着你可以使用独眼巨人号的灯光转移它的注意。当然,这招用多了可能直接导致载具的照明系统被蟹鱿破坏。除此之外,蟹鱿还会发出响亮的声音来进行回声定位或同伴间的交流,这也给了我们提前发现它,做好提防的准备时间。
NO.7 踏浪者
所有的踏浪者有3中体型,小型中型和大型,它的身体有两只有力的后腿和一只十分粗壮的前腿。平时是一种温和的生物,但是如果我们试图在踏浪者身前游动或有意图伤害它们的孩子,踏浪者会对人进行攻击。踏浪者有比较固定的巡逻路线,整天就这么在海滩上巡视,并不断发出响亮的呼啸声。它们在大堡礁和踏浪者之路生活。踏浪者之路由于被大量踏浪者占领而得名。每次踏浪者往前走一步,重心一沉,一坨巨大的粪球就掉了下来,这些粪便资源将会成为大家追捧的新角色。
NO.6 泰坦漂浮者
漂浮者看上去像是没有生命的,其实是动物。小型漂浮者可以被捕获,可以利用它的浮力移动一些笨重的物品,大型漂浮着是支撑浮岛和水下绿洲的动物,无法被捕获。漂浮者有透明凝胶状的身体,蓝色的表皮和粉红色的核心。它们在嘴巴的附近长有很多触手,用于附着在其他生物或物体上。漂浮者通常附着在石头上,以石头表面的微生物为食,如果附着在小型生物表面,漂浮者可能会在附着一段时间后杀死目标,如果附着在玩家身上,漂浮者会对玩家造成10点伤害,随后自己死亡。
NO.5 死神利维坦
死神利维坦体型巨大,只比独眼巨人号短一点点。死神利维坦的身体长且纤细,肌肉发达,线条流畅,有四个尾鳍和两个胸鳍。它大部分鳍和翅片都是鲜红色的,像是死于它狩猎中生物鲜血所染红的。就算在远处,你都可以听到它发出响亮的咆哮声。在攻击生物之前,死神利维坦常常先像蟒蛇一样将猎物缠上一圈,然后选择从后背将其杀死。如果被死神利维坦直接从正面抓住,它会先将猎物死死钳制在下颚,然后嘶吼两声,仿佛是在炫耀它的狩猎成果,随后将其秒杀。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死神利维坦如死神一般能进行破坏性极强的攻击,所有载具,包括独眼巨人号都无法幸免于它的魔爪,更别提没有装备,手无寸铁的人类,碰上它大多是被直接秒杀。它经常出现在收集材料道具的关键区域,可以说死神利维坦是刚刚坠落这个星球新手的噩梦。
NO.4 礁背鱼
礁背鱼体型很大,后背上形成了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生长着深绿色珊瑚和棕色海草,身体两侧有8个生物光源,吸引周围的小型鱼类前往它后背上的小型生态系统定居,是这个星球很难见到的奇特自然现象。礁背鱼习惯于缓慢地在许多区域的上方水域中游动,频繁地发出低沉的呼啸,用于与周围的其他个体进行通信,如果有其他个体收到这一信号,会给予回应。所以这些呼啸是物种内的沟通方式,而不是像蝙蝠那样的回声定位系统。礁背鱼很耐打,对于玩家或其他生物可能的攻击行为只会做出很微小的反应。如果能在礁背鱼身上建海底基地,那将是一座可移动的海底基地了。
NO.3 幽灵利维坦
幽灵利维坦在游戏里也以未成年和成年两种状态出现,跟成年幽灵利维坦相比,幼年利维坦会显得更小。幽灵利维坦在失落之河的生命之树里出生,那也是你最先能见到它的地方。随后它们会往海底深处游动,在它游动的尽头,你会看到那只最大的幽灵利维坦。通常水流的声音会提示你这只深海巨兽就在你附近。当然,听到声音的时候想都不用想,拔腿就跑,毕竟它可以轻而易举的毁了你的潜艇。任何的攻击都会对你造成85%的伤害。令人胆颤的外形,不为人知的出身,天然的巨角和血盆大口。这就是幽灵利维坦,深海迷航里第三大的怪兽。
NO.2 海龙利维坦
海龙利维坦是深海中体型排行第二的侵略性生物,仅次于性格温顺的海皇利维坦。4546B星球上总计有三只,两只在死火山区,一只在熔岩堡。它的身体呈深绿色,头部像是地球上早已经灭绝的恐龙,有着更像是翼手龙的扇形鳍。肢体粗壮,下半身有着像章鱼一样的运动器官,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在水中游动,是一名敏捷且出色的狩猎者。海龙利维坦的牙齿很锋利,身体被坚硬的甲壳覆盖。它的攻击手段十分丰富,当你驾驶载具出现在海龙利维坦身体的任何方位时,都会被它用或扫击或摆尾或火焰喷吐的不同方式攻击。如果人类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被海龙利维坦咬到,会被直接吞噬秒杀。当我们驾驶载具且装备武器对海龙利维坦展开攻击时,它可能会暂时示弱并后撤,这时候就是最佳的逃跑时机,等它稍微缓过来一些,就会重新展示出很强的攻击性。
NO.1 海皇利维坦
海皇利维坦是深海中体型最大的生物,你只能在海皇监狱遇到这个海底的传奇霸主。它全身覆盖坚硬的甲壳,身材巨大且行动迟缓,通过观察推测,它的食物和能量可能来源是水中的小型鱼类以及微生物。海皇以前可能在浅水区也是有活动的,并且以浅水区丰富的微生物和小型鱼类为食,但是当卡拉病毒散播在星球上并迅速蔓延时,数十亿的生物在短时间内灭亡,导致了海皇利维坦食物链的崩塌,数量才会锐减。海皇利维坦可以与我们人类进行脑电波沟通,是十分友好且智慧的生物。尽管不愿相信,但这个深海霸主会在最后帮助我们离开这个星球后,华丽退场,迎接死亡。
8. 有好多触角的海洋生物
梭子是一种海底生物的名称。 因为梭子是一种有着长长的躯干和长尾巴的海底生物,它们主要生活在海底的沙泥区,是一种很古老的物种。梭子一般会钻入沙中并会吸入水分以呼吸。同时,它们也是海底食物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除了梭子之外,海底还有很多其他神奇的生物,例如珊瑚、海星、海螺等等,这些生物拥有独特的外貌和习性,使得海底世界更加神秘,并且需要我们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9. 海里有触手的动物
具有触手、触角、触须的动物依次是海葵、蜜蜂、蟋蟀.有羽状触手的动物都是低等无脊椎动物,主要有: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动物都有许多羽状触手;刺胞动物门、珊瑚虫纲中的八放珊瑚亚纲和六放珊瑚亚纲动物;甲壳纲、蔓足目、藤壶科中许多物种具有羽状触手(蔓足)。某些多毛纲环节动物也具羽状触手。
10. 海洋生物有很多触手的叫什么动物
海洋中的章鱼有8只触手,它们每条触手上都有1-2排肉质的吸盘,所以又被称为八爪鱼。章鱼的品种有很多,不同的品种,触手的长度也是不同的。像短蛸的触手一般都在12厘米左右,长蛸的触手长度一般都在48.5厘米,真蛸的触手长度在32.5厘米左右。章鱼平时就是用触手来移动的,有时候还会借助触手的伸缩来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