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海洋有什么成就(中国对海洋有什么成就和意义)

江南官网app 2023-06-19 15:50 编辑:jing 168阅读

1. 中国对海洋有什么成就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八五”“九五”的10年间,我国海洋运输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船队规模不断扩大,运输量稳步提高,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吞吐量逐年上升,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大型航运和港口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船舶方面,“九五”末我国沿海和远洋运输机动船分别达到1.02万艘、3058.9万吨和1183万千瓦,平均吨位和平均功率分别增长19.7%和14.8%。我国大陆船公司拥有的海上商船数量,占世界海上商航总量的5.4%,排名世界第四。我国两个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中远集装箱公司和中海集装箱公司,其集装箱船舶拥有量分别居世界第7位和第15位。  运输量方面,我国海洋货物运输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00年,海洋货运量达到5.36亿吨,货物周转量达到22183亿吨公里。海洋货运量在“八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8.0%,“九五”期间为10%;“九五”期间,海洋货物周转量虽然年均增长率由“八五”期间的8.1%下降到7.5%,但其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43.3%上升到2000年的49.9%,进入快速、平稳发展阶段。  集装箱运输近10年来发展最快、成绩最显著。从1978年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开辟了我国第一条集装箱班轮运输航线———上海至澳大利亚航线,我国海洋集装箱运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1978年集装箱远洋运量为1800标准箱,1990年达到130万标准箱,2000年则达到827万标准箱,后10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达到20.3%,远远超过世界6%~8%的平均水平。  作为海洋运输枢纽的沿海港口,也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较快发展。经过“七五”“八五”和“九五”15年的努力,沿海港口共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82个、中级泊位85个、小泊位247个,新增吞吐能力..2亿吨,港口的通过能力得到很大改善。20世纪80年代中期沿海港口外贸船舶平均每艘次在港停泊时间为11.1天,20世纪90年代初为4.3天,“八五”末为2.7天,“九五”末下降到1.6天。与此同时,港口吞吐量稳步上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沿海港口的外贸吞吐量仅为5900万吨,1990年达到1.66亿吨,2000年已达到5.2亿吨,后10年年均增长12.1%。与外贸密切相关的集装箱吞吐量(远洋和近海合计)的年均增幅更高达31.7%,2000年达到2000多万标准箱。  随着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我国港口企业在世界港口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99年以前,我国沿海港口中只有上海港吞吐量超过亿吨。  到2000年底,上海港突破2亿吨大关,成为货物吞吐量世界第四、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八的港口。如今广州港、宁波港、天津港、秦皇岛港也跨入亿吨大港行列。中国加油٩(๑^o^๑)۶[害羞][害羞][玫瑰][玫瑰][祈祷][祈祷]

2. 中国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

1:海洋渔业生产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2: 海洋油、气开发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最初只能开采从海岸直接向浅海延伸的油气矿藏。80年代以来,在能源危机和技术进步的刺激下,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迅速向大陆架挺进,逐渐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然后通过海上钻井来估计矿藏类型与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3:海洋空间利用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人类逐步向海洋挺进,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海洋曾经是人类从事交通运输的天然屏障。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将海洋屏障变为海上坦途。最初,人们利用人力、风力或洋流作为动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

5:围海造陆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激化,使人们将眼光投向大海。荷兰人从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目前,荷兰有 1/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它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

6: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人们会从海里获取藻类,加工成食品,如海带,马尾藻什么的。人们可以捕捉南极的磷虾,磷虾的产量是每年50-60亿吨,人们在不破坏海洋的生态平衡下捕捉10亿吨的磷虾,就可以满足一百亿人一年的蛋白质需求。

7:海洋可以发电,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现在我们用来发电,将带给我们无穷无尽又价格低廉的电力。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是人们所需的。

3. 中国对海洋的开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产自主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和测井技术装备海试任务”近日顺利完成海试作业,标志着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的钻探和测井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最具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之一。在我国主要赋存于800米以深的海底,其具有地层非成岩、非均质性强、易遇滑塌和浅层气风险等特殊难题。

中海油研究总院负责人 米立军:

本次海试作业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获得了高质量的测井数据,验证了国产自主深水技术装备的可靠性,打破了我国依靠自主力量进行海洋水合物钻井作业深度和作业水深两项纪录。

2021年6月,中海油研究总院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技术和工艺”为项目支撑,依托国产自主“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察船”和国产深水钻井系统、新一代随钻测井工具,在1758米水深预定海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两口水合物评价井的海底井场调查、钻探作业和随钻测井作业,取全取准了包括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井径、井温、地形地貌等第一手资料,顺利完成目标任务。

本次海试成功使我国在深水、超深水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领域,具备了船舶、钻探、测井、取芯、在线分析检测全套国产化技术和全过程作业能力,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经过钻探验证圈定了2个千亿方级矿藏。我国也是全球首个海域可燃冰试采获连续稳定气流的国家,并实现海域连续稳定产气60天,累计产气量超30万立方米,创造了连续产气时长和产气总量两项世界纪录

4. 中国对海洋有什么成就和意义呢

中国对世界航海技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甚至是像指南针这样的决定性的贡献。

中国人在战国时期即对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恒星进行了定星观测,并把海上航行定位与天文学相结合,利用北极星定向进行航海活动,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磁极定向原理。

到秦汉时,中国航海者的导航技术已有了进一步提高,而且开始自觉利用季风航海,并掌握了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应用于航海活动。

汉时,中国人已能利用“重差法”精确测量海上地形地貌。

西汉时中国人对潮汐的认识,已不仅局限于水面的涨落,找出了潮汐与月球运动的规律。

唐代,中国航海家已能熟练利用信风航行。唐代领航员已掌握利用北极星的高度而进行定位导航。

两宋时期航海技术的提高,最突出的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在两宋时期,有关海图的记述已十分明确,如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和汉奸刘豫献于金主亶的海道图等,

元代航海中,把指南针许多针位点联结起来,以标明航线,称为针路。指南针应用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以天干、地支和四卦作为航海罗盘上编排的航路方位,这样,海船航行更能精确地确定航向,把握航线。

元朝海上交通,已能熟悉地掌握与利用季风规律。元朝航海家在长期的海上交通实践中,总结经验,编成有关潮汛、风信、气象的口诀。而有关的口诀据称“屡验皆应”,说明了元朝对海洋气象变化规律,已有非常正确的认识与掌握。

到了明代,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终于大成,过去指南针的运用,主要是单针与缝针之法。但明人《顺风相送》中已经有“定三针方法”“定四针方法”。

5. 中国对世界海洋科学发展的历史贡献

海洋环境

  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最具海洋特色的学院,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学院包括国家级重点学科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山东省重点学科——大气科学。其中海洋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15个基地之一。院系的创立者赫崇本教授是我国海洋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也可谓是该学院的“金子招牌”,曾担任过国家科委海洋组副组长,国家海洋局顾问等职务,为我国的海洋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生物科学

  专业也是海洋大学设立最早、久负盛名的专业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曾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学家,属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系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国家生物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也设在本系。足见其雄厚的学科实力。

军事海洋学

  是中国海洋大学2002年新开设的专业,是海洋学与军事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以军事作战需求为牵引,以海洋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基础,研究如何利用海洋要素的变化规律为军事作战服务的学科。研究重点是海洋声学,包括海洋声学特性、声学器材;深海研究,包括深海底地质地貌、海底工程和水下施工技术;深潜技术,包括深浅装置、潜水医学和潜水技术等。以及反潜战环境预报。

6. 海洋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潜艇作为现代海军装备序列中举足轻重的一款武器装备,其自诞生以来一直独霸水下战场,至今还没有什么武器装备可以取代。潜艇对于现代战争所发挥的作用需要从核动力和常规动力潜艇两个角度去认知。

首先来看看核动力潜艇,纵观当前世界各国,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仅有美俄英法中印度六国。

核潜艇在现代战争博弈中最大的价值在于威慑性。核潜艇由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两种类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以搭载可以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是海基战略核反击的核心武器,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存在,远比十万陆军要更有价值。

攻击型核潜艇主要以重型鱼雷、潜射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装备,通常担负反潜、对陆攻击以及部分反舰作战任务。攻击型核潜艇更多的运用在战备巡逻和航母编队护航中,以美国航母打击群为例,一个航母打击群一般固定编组1-2艘攻击型核潜艇,主要担负前出反潜任务,是航母打击群反潜作战的核心环节之一。

由于研发难度较大,至今掌握核潜艇设计建造工作的国家无外乎美俄英法中五个国家,至于印度虽然自建了核潜艇。但从设计到制造大量的技术都来源于国外的支持,尤其是和俄罗斯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常规潜艇尤其是在AIP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被称为“海下幽灵”。相较核潜艇发展的高难度,常规潜艇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装备的国家自然要多得多。当前有部分型号常规潜艇同时具备了发射潜射巡航导弹的能力。下面罗列一下潜艇的主要作战任务:

一、反潜作战。反潜作战一直是各国海军面临的一大世界性难题,潜艇由于装备有性能先进、阵列更大的主/被动探测声呐,因此潜艇具有较强的水下探测能力,这就决定了其运用于反潜作战的用途。

二、反舰作战任务。反舰作战是潜艇诞生之初最原始的作战任务,潜艇凭借优异的隐蔽性,可以抵近或者伏击海军编队,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水面舰艇发动攻击;更重要的一点是,通常潜艇以鱼雷为主要武器,从水下发动攻击主要攻击水面舰艇致命的水线以下部分,毁伤威力要高于反舰导弹。

三、其他任务。潜艇还可以执行一些护航任务,这一点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曾派遣常规潜艇远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反响,引发诸多不解。除此之外,潜艇最大战果当属破坏海上运输线,二战期间德国的潜艇部队对盟军海上运输线构成致命威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有关潜艇的运用最具有典范型的当属我国,外媒一直炒作我国所谓的“反介入”作战;在我国学术界也有部分观点认为,潜艇是反航母作战最佳的武器,我国某型常规潜艇曾突破美国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层层反潜网,最后在小鹰号航母附近浮出水面,着实让不少军迷振奋不已。

因此,虽然反潜技术手段迅猛发展,潜艇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降噪领域,隐形潜艇概念由来已久,我国着重在降噪领域发展,例如研发成功了无轴泵推动技术以及海洋水声环境评估系统,对于国产潜艇降噪发挥出重要作用。

下一篇:海洋负排放服务碳中和(海洋碳排放交易)
上一篇:海洋地质学冷门吗(海洋地质学学什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