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盐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

江南官网app 2023-06-14 14:08 编辑:jing 197阅读

1. 盐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

盐城是江苏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的城市。

盐城是江苏沿海大市,海岸线长582公里,占全省的56%。盐城沿海资源丰富,沿海滩涂面积683万亩(含辐射沙洲),占全省的67%,是江苏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盐城就开始对沿海进行开发,但开发格局主要为“围垦—养殖—开垦”,海洋经济产值仅占江苏全省的16%。面对沿海经济增长缓慢的现实,盐城围绕沿海开发的步伐从未滞留不前。

2. 盐城海洋文化形成

盐城赣江路大桥通车了。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截止于2022年12月31日,盐城赣江路,海洋路通榆河大桥顺利合龙,12于额8日大桥后期通车,盐城城南和河东将顺利连通,盐城,江苏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江苏省中部,东临黄海,南与南通接壤,西南与扬州、泰州为邻。

3. 盐城海洋产业

“向海发展,赋能未来”中国盐城投资环境说明会暨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成功举办。开幕式现场,31个项目成功签约,计划总投资1245亿元,涉及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众多领域,为盐城未来发展积蓄新动能、注入新动力。

今年“5·18”系列活动为期一周,重点围绕“海”“绿”文章,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30多场,涵盖专场推介、创新论坛、项目洽谈、文化旅游等多项内容,涉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多个产业。活动分为主场活动、配套活动两个部分。其中,主场活动3个,分别为开幕式、2021江苏省新能源投资论坛和“约定盐城探世遗”活动;配套活动28个,涵盖新能源装备暨新兴产业投资环境推介会、科技金融协同创新论坛、“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高合HiPhi X汽车批量交车仪式等。

面朝大海 机遇正好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盐城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城市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和最广阔的开发腹地。黄海湿地成为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海滨湿地世界自然遗产,有着湿地之都、世遗胜地美誉,麋鹿、丹顶鹤、勺嘴鹬“湿地吉祥三宝”世界闻名。沿海是江苏“十四五”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盐城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空间所在。

“盐城打造了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新能源供电比例达50%,成为能源绿色转型‘典范城市’。”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蔡安辉说,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国华投资公司与法国电力集团合资在盐城建设的50万千瓦海上风电,是中国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全部并网后,每年将可提供14亿度的清洁电能,可满足两百万居民的年用电需求。

SK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是韩国SK集团全球布局中最大的动力电池投资项目。今年1月份,该公司正式实现量产,4月起开始批量出货,公司发展正式驶入“快车道”。“SK将以盐城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为中心,扩大投资,打造电池产业集群,借此为盐城以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为核心发展成为新能源经济的典范城市贡献一份力量。”韩国SKI株式会社总括社长金俊说。

绿色转型 “风电”无限

盐城把大海赋予的资源禀赋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探索出一条拥抱海洋、走向蔚蓝的沿海发展新路径,打造质量高、活力强的蓝色经济增长极。“盐城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双碳’目标实现上展现出新作为。”与会嘉宾纷纷点赞盐城优越的风光资源条件和完整的能源产业配套。

法国电力集团副总裁傅凯德表示,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非常顺利,其中30万千瓦项目已于2019年底全部并网,另外20万千瓦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前并网发电。盐城有丰富的光伏、风电资源,希望与合作伙伴中国国家能源集团一起,进一步扩大在盐投资。“能够参与中国‘3060’目标,感到非常荣幸!”

金风科技已在盐城建成集团业务功能最齐全的集生产制造、研发实验、海上国际培训、海上服务、国际出口为一体的大型海上风电基地,历年累计生产机组超1415万千瓦,其中出口481万千瓦至全球六大洲29个国家,带动24家风电产业链企业落户盐城。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表示,金风科技将借助自身成熟的“碳中和”解决方案,推动盐城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集聚区、科研高地、创新中心及世界一流的海上风电培训中心,早日建成具有全球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开放合作 共享未来

5月18日上午,华人运通高合HiPhi X整车发运仪式在华人运通高合工厂举行。随着发车锣响,一辆辆高合HiPhi X被运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高合交付中心……“预计到5月底,高合体验店、交付中心、服务中心和服务网点将增至85家,年内将达到120家。”华人运通高合汽车董事长丁磊介绍,高合汽车与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特来电等在全国公共充电桩项目上进行深度合作,范围覆盖300多个城市及主要高速路网15万根充电桩。

5月18日下午举办的“2021江苏省新能源投资论坛”是今年系列活动的一场重头戏。论坛旨在构建全球新能源领域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探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机遇,分享技术创新和优秀实践,共同打造新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愿以开放的心态、合作的格局、创新的精神,与江苏省、盐城市及社会各界共同打造滨海港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参加活动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海油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夏庆龙说。

▲在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的“约定盐城探世遗”主题活动现场。

作为今年“5·18”系列活动的一大亮点,5月19日上午,在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的“约定盐城探世遗”主题活动,发布了盐城世遗探秘、清凉戏水和生态康养三大主题线路,同时为20家盐城市首批“研学旅行基地”授牌。

“5·18”系列活动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市县联动。除了市里活动外,各县(市、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等还围绕产业定位、发展特色,举办会场配套交流活动,扩大整个活动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其中,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新能源装备暨新兴产业投资环境推介会,共签约18个产业链项目;大丰区举行“面朝大海·花开大丰”投资环境说明会,集中签约20个项目;盐南高新区尊绅科技柔性显示模组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50亿元……

向海发展,赋能未来。中国盐城投资环境说明会暨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彰显盐城坚定向海发展、促进绿色转型的决心,彰显盐城把沿海打造成为绿色产业集聚带、滨海特色城镇带和美丽生态风光带的信心。

4. 盐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盐城海洋路位于盐南高新区,在该区开发初期叫南纬路,后来改名为“海洋路”。

5. 盐城海洋文化包含了什么内容

盐城确实靠着大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也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盐类物质,但是这并不表明盐城在历史上和盐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历史记载,盐城地区自古代起都是些荒凉的地带,并没有很多的人迹活动现象,古代并没有悠久的历史,所以盐文化也是没太多依据

6. 盐城海洋资源产业

江苏海洋大学已经被淮海工学院争去了,已经列入江苏十三五规划,可以说板上钉钉了。

7. 盐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是

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呈现总体稳定、稳中有进、稳中有忧的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受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困难挑战显著增多等影响,部分指标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全市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5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列全省第9位,比一季度放缓0.7个百分点,低于目标0.1个百分点。

(一)从三次产业看,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1.农业生产总体稳定,高效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市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8.8亿元,同比增长3.1%,较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服务业25亿元,同比增长4.7%,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共调减低效粮食作物70.3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2万亩。全市已建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0家,总数达1169家。新招引125个项目落户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额达25.8亿元。

2.工业回升迹象显现,机械装备引领工业增长

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依然保持住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优势产业贡献明显,新旧动能实现有序转换。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虽然较一季度仍回落2.6个百分点,但较5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回升迹象开始显现。机械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349.5亿元,同比增长21.5%,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45.2%;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32.3亿元,增长37.4%,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8%。中小企业贡献不断增强。全市3004户规上工业企业中,中小微企业有2673户,实现产值1878.6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全市产值比重达59.1%,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111.8%。

3.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兴行业拉动作用明显

服务业发挥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316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列全省第3位,较一季度提升3位。1-5月份,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9.3亿元,增长8.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收入96.4亿元,增长30.2%。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行业营业收入增速明显快于传统行业,分别达到17.6%、16.3%和34.5%,营业利润分别增长57%、74%和19.8%。

(二)从三大需求看,增长基础进一步巩固

1.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1.1亿元,同比增长7%,比一季度提升1.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其中工业投资1050.8亿元,同比增长7%,比一季度提升0.5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677.6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一季度提升1.9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296.2亿元,同比增长17.8%,高于全市投资10.8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8.2%。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27.3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持续向好,完成1363.3亿元,同比增长9.9%,高于全市投资2.9个百分点。

2.消费回稳态势趋于明显

全市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自年初开始保持稳步上升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3.3亿元,同比增长8.9%,列全省第2位,苏北第1位。从商品类别看,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较快。受“国六”标准提前执行影响,车企加大对“国五”车型促销力度,6月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8.7%,累计增长9.7%。化妆品类、书报杂志类、电子音像制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00.1%、38.3%和32.4%。

3.外贸进出口难中求进

尽管外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外贸形势复杂严峻,全市对外贸易仍取得积极成效,上半年,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均居全省前2位,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8亿元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31.6亿美元,同比增长8.3%。注册外资实际到账4.1亿美元,同比下降21.3%。

(三)从三大收入看,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财政收支运行步伐稳健

上半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8亿元,同比增长2.1%,剔除减税政策因素,实际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17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80%。全市支出均衡性持续加强,上半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0.9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重点民生实事工程支出增长显著,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支出达40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9.9%。

2.企业经济效益增势不减

今年以来,尽管全市经济承受了较大压力,但企业效益仍在预期范围内,稳速发展的基础仍然比较牢固。上半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开票销售2383亿元,同比增长8.4%。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增长面达64%。其中,机械装备制造业增长面最高,达70.2%;建材行业增长面68.7%;食品行业增长面达到67.8%。1-5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97亿,利润率维持在3.8%的水平上,总体处于保持盈利的稳定区间。

3.居民收入继续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5元,同比增长8.8%,列全省第5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89元,同比增长8.3%,列全省第7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5元,同比增长9.3%,列全省第1位。农村居民收入快于城镇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四)从发展环境看,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大

1.减税降费红利加速显现

全市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深化增值税改革、个税改革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集中发力,切实为企业减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上半年,全市已累计减轻企业负担28.53亿元,其中新增减税27.26亿元,新增减税降费明显增加,对激发市场活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定就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金融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全市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加强防控金融风险,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贷款余额5557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工业贷款余额为908亿元,同比增长13.7%,贷款总量列苏北第1位,增速列全省第3位。制造业贷款余额为656亿元,同比增长16.1%,总量列苏北第1位,增速列全省第2位。

3.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

全市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措施,促进了市场预期改善和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8万户。其中新增企业1.76万户,列全省第6位;新增个体工商户3万户,列全省第9位。截至6月末,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66.85万户,比去年期末增长2.8%,其中企业总数18.87万户,比去年期末增长1.6%,个体工商户46.89万户,比去年期末增长3.4%。

(五)从发展动能看,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快

1.创新驱动发展日益提速

全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69亿元,同比增长2.4%,剔除化工影响,实际增长13.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6.8%,较上年末提高1.7个百分点。新能源、电子通讯设备和智能装备制造业均实现较高增长,分别同比增长60.4%、19.3%和8.9%。今年以来,全市企业新申请专利5804件、发明专利1422件,专利授权4987件、发明专利授权405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全省第一。

2.城市综合功能日臻完善

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盐城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集群的27座城市之一,主动作为,加速发展。今年以来,市区内环高架三期工程加紧施工,徐盐铁路盐城段正线已经铺轨完成,盐城高铁综合客运枢纽下月即将封顶,将于年底通车运营。从6月1日起,作为江苏境内重要的南北高速通道盐靖高速正式提速,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盐城机场自去年T2航站楼建成投运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首次引入驻场飞机,实现过夜航班零突破;新增5条航线,极大提升了机场的通达性。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口等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盐城在承接长三角区域的各类要素资源转移方面更具优势,承载力进一步增加。

3.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全市大力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持续推进节能减排,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753.62万千瓦,同比增长26.2%,占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30%,列全省第1位。全市新能源发电企业累计发电71.52亿度,同比增长17%,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33.1%。一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7.9%,降幅居全省前列,苏北第1位。上半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3.2%;高耗能行业投资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同比下降4.6%。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69.6%,列全省第4位。全市创新河流治理模式,打破过去碎片化治理,全面启动对全流域118条河流统筹整治。

二、下半年经济形势判断及对策建议

下半年,全市经济发展虽然面临较大的困难,但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仍将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从积极因素看,虽然化工事件对我市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随着市委、市政府一系列举措实施,面临的困难正逐步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审议通过,给盐城发展带来新机遇。国家出台的系列减税政策效益正逐步显现,7月1日起新一轮降费举措实施,进一步为企业和群众减负。从不利因素看,国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对外经济形势压力不减。全市PMI指数仍低于荣枯线,6月盐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8.7%,自今年来,已连续5个月在收缩区运行。产业结构转型压力依然较大,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项目不多,总体仍然偏小。

8. 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

盐城将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树立绿色协调和共享发展的典范;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东北亚经济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双向互动样板;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探索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的新路。 2021年,向海发展成为主线,盐城将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南下融入长三角,北上连通环渤海,东进对接东北亚,西拓联动中西部。同时强化重大基础设施支撑,培育壮大临港产业经济,着力把盐城港建设成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物流基地、长三角北翼综合航运枢纽、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盐城向海发展的重要立足点。

9. 盐城沿海发展措施

盐城沿海没有岛屿,只有一处叫“东沙岛”的地方,落潮时可以露出海平面,其实也就是一处沙屿。

10. 盐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有哪些

家乡盐城,目睹了她的发展,感到骄傲!

盐城,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江苏中部,东临黄海,南与南通接壤,西南与扬州、泰州为邻,西北与淮安相连,北隔灌河和连云港相望。盐城全市土地总面积16931平方千米[67],其中沿海滩涂面积4553平方千米。拥有江苏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根据全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盐城市常住人口6709629人。2021年,盐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6617.39亿元。

盐城海陆空交通便捷,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内河航运五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南洋国际机场、盐城港大丰港区、滨海港区、射阳港区、响水港区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盐城市成为同时拥有空港、海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的地级市,是国家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战略的交汇点。

下一篇:极地海洋馆参观路线(极地海洋馆参观路线图)
上一篇:福建海洋鱼业厅徐芳(福建海洋渔业厅领导班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