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大致密度(全球海水密度)

江南官网app 2023-06-09 21:30 编辑:jing 267阅读

1. 全球海水密度

世界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高纬递减。海水盐度最低的是北纬60度附近的波罗的海。盐度最低高的是红海。

2. 全球海水密度的分布特点

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因此,北冰洋附近海域海水密度都很高。海水的密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变大。

海水密度分布规律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 g/cm3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海水密度是单位体积海水所含有的质量。符号为ρ,单位为kg/m3。它是海水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

现场密度是根据现场温度t、实用盐度s和压力p计算出的海水密度,用符号ρs,t,p。表示。在海表面取P=0时的现场密度,以符号ρs,t,p表示。若水温t=0℃,则现场密度仅为盐度的函数,以符号ρs,0,0表示。

3. 全球海水密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海水盐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北纬40度到南纬50度之间是盐度垂直变化最大、最复杂的地区;从海面到150米深度上盐度高而均匀,最大盐度值一般出现在100—300米之间,深层水的盐度分布最均匀,盐度值比表层水低、比中层水高;亚热带高盐区从海面一直可延伸到800—1000米深度,在南北纬40度—50度以外的高纬区,从盐度较低的表层水向下盐度渐增,从1500—2000米以下盐度几乎不随深度而变化。

4. 全球海水密度分布规律

区域海洋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和变化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因为海洋中的盐度、温度和压力是相互作用着的,它们之间的作用影响着海洋水的密度,而密度又是海洋环流演化的重要因素例如,海洋的垂直温度分布主要就是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而靠近海洋表面海水的盐度较低,而靠近海底的盐度则较高,这些因素都使得海洋水产生了上升和下沉的运动,这些运动决定了海水的环流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和长周期天气现象等都会对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和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为海洋生态保护、资源开发、污染治理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5. 全球海水密度曲线

1.02×103~1.07×103㎏/m3之间。

       海水密度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在1.02~1.07g/cm3之间或1020~1070kg/m3之间,后者才是国际单位,前者是常用单位。凡是能影响海洋温度、盐度变化的因素都会影响海水密度的变化。大洋密度的日变化,由于影响因素的变化小,因此微不足道。在深层有密度跃层存在时,由于内波作用,可能引起一些波动,但无明显规律可循。

       海水的密度均大于1。在温度为20'C时,盐度为35%的海平面上,海水的密度为1.025克/立方厘米。海水的浮力比普通的水较大,故在海水中游泳锻炼时感到省力轻松。海水中可以提取钠、镁、钙、钾、锶等五种阳离子等物质。

6. 全球海水密度分布规律图

补偿流:秘鲁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索马里寒流。

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海水表层和底层流向不用说吧)

风海流: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南极环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1.密度流

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引起水平方向压力的差异,当水平压强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时所产生的一种海水运动,叫密度流。密度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海水受热蒸发、冷却、降水分布不均,致使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密度流;另一种是由于风力不均匀地作用于海面,在产生风海流的同时,还产生垂直环流,引起海水密度的重新分配,也形成密度流。

2.补偿流由于某种原因,海水从一个海区流出,造成海面降低,邻近海面的海水随即流入该区进行补充,这种海水流动就叫做补偿流。如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都属于补偿流。

3.风海流又叫“漂流”、“吹流”。是海水在风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水平运动。世界各大洋的表层洋流系统就其成因来说,主要属风海流

7. 全球海水密度分布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所包含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例如,在大西洋深层冷水中,海水密度就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如赤道表层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因此,北冰洋附近海域海水密度都很高。

8. 全球海水密度分布图

海水的平均盐度是35‰,即每千克大洋水中的含盐量为35克。一般来说,大洋水中盐度的变化很小,近海水域的盐度变化较大。 在大洋水中,盐度的变化主要与海水的蒸发、降雨、洋流、海水混合等因素有关。   近岸海水的盐度主要受陆地河流向海洋输入淡水(入海径流)有关,所以盐度的变化范围较大。我国长江口海域,在冬季的枯水期可以测到海水的盐度为12‰;但是,夏季洪水季节,同一地点测得得盐度仅有2.5‰。此外,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冰层的结冰和融化对这些海区海水的盐度影响很大。不过,从整个世界大洋看,海水的盐度呈“M”状变化:   (1)赤道附近,降雨量大于蒸发量,这一海区的年净得雨水约22厘米,雨水使海水的盐度降低。   (2)在南纬20度和北纬20度附近使地球的信风带,天气干燥、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大高于降雨量,海水的盐度自然增加。   (3)位于南极和北极附近的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蒸发量小,降雨量增加,盐度相对小一些。   世界的个别海域盐度差别很大。地中海东部海域盐度达到39.58‰,西部受到大西洋影响,盐度下降,只有37‰。红海海水盐度达到40‰,局部地区高达42.8‰。波罗的海有众多入海径流,海水盐度只有10‰,为世界各大海中最低。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水体是死海(内陆咸水湖泊),表面的盐度为227‰~275‰,深度40米处,湖水盐度达到281‰。

9. 全球海水密度变化规律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在大洋上层,特别是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情况。赤道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约为1.0230 g/cm。由赤道向两极,密度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域,虽然盐度最大,但因温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虽有增大,但没有相应地出现极大值。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如在南极海区,密度可达1.0270g/cm以上。对于固定深度来讲,海水密度只是温度和盐度的函数。因此,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异与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分布相似,在不断减小,至大洋底层则已相当均匀。

10. 全球海水密度水平分布规律

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因此,北冰洋附近海域海水密度都很高。海水的密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变大。

1海水密度分布规律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 g/cm3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海水密度是单位体积海水所含有的质量。符号为ρ,单位为kg/m3。它是海水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

现场密度是根据现场温度t、实用盐度s和压力p计算出的海水密度,用符号ρs,t,p。表示。在海表面取P=0时的现场密度,以符号ρs,t,p表示。若水温t=0℃,则现场密度仅为盐度的函数,以符号ρs,0,0表示。

11. 全球海水密度变化图

海水随着深度增加产生的压力增加,会使盐的溶解度减小,致使会抵消深度压力产生的密度增加量。所以随着深度增加,海水的密度不会增高。

海水的压力和温度会随着海水深度增加而增加。

海水的盐度会随着海水深度增加而减小,所以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

下一篇:海洋新物种植物(海洋新物种植物种类)
上一篇:亲子报纸运海洋球(报纸运海洋球游戏规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