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与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

江南官网app 2023-05-31 20:01 编辑:jing 217阅读

1. 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

弊端: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带来海水污染或者是海岸线变迁。

利:可有效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缓解捕捞强度过高和渔业资源利用过度的压力,推动海洋渔业结构调整。海洋牧场还可以推动渔民转产转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和拉动就业等,有利于渔区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

2. 海洋生态修复公司

生态环境局是政府组成部门,是行政机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拟定并监督实施全省自然生态保护法规和规章;拟定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组织编制全省自然保护区规划;提出新建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审批建议,承办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具体工作;监督管理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督自然资源开发活动中的环境保护;指导和监督矿区复垦、生态破坏恢复整治、湿地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工作;统一协调监督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及其环境保护工作;监督管理海岸工程、陆源污染、拆船等海洋污染防治工作;管理生物技术环境安全;负责农村环境保护;指导全省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

3. 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有哪些

当前农村存在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五大重点任务,实现农业绿色生态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

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对水质不达标的水源采取水源更换、集中供水、污染治理等措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2、农业投入是结构是否合理。

农药减量控害工程,控制高毒高风险农药使用,研发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等新型产品和先进施药器械,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积极推广绿色生产,推广有机肥增施替代工程。

3、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记及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提升工程。

畜禽粪便处理利用.污水处理利用率提高,粪污综合利用率。农用地土壤保护与修复工程,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任务,以及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

4、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包括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村改厕步伐,改水改厕同,农村公共厕所无害化建设。

5、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内禁止城镇化和工业化活动,生态保护红线内现存的耕地不得擅自扩大规模。在主要河流及重要湖泊、重要河口、重要海湾的敏感区域内,严禁以任何形式围垦河湖海洋、违法占用河湖水域和海域,严格管控沿河环湖沿海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逐步减少水土流失面积,降低水土流失侵蚀强度。

4. 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是什么

你知道被称为“童话中的小房子”的海草房吗?

  山东荣成地处沿海,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为满足冬天保暖避寒和夏天避雨防晒的生活需求,当地居民根据长期积累的建筑经验,以厚石砌墙,用晒干的海草作为苫盖屋顶的材料,建造出海草房。

  莱斯岛位于丹麦日德兰半岛北部,那里的人们从中世纪便开始建造海草房。海草中的盐分高,不易燃烧,用其建成的房屋不易腐烂,海草屋顶通常可使用几百年。莱斯岛的海草房旅游,已经成为丹麦的特色,走出了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旅游的良好道路。

  由于近海养殖不断发展,海底生态环境改变,渔民养殖用的网拦住了海草,原来在岸边随处可见的海草逐步减少。没有了最重要的建材,加上海草房修缮维护成本较高,海草房搭建维修技术面临失传。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海草房仅存在童话中?这已成为众多海洋生态保护人士非常关心的话题。

  “认识海草及其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面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常识,通过建设海草床及海藻类型的海洋牧场等措施,共同保护好美丽海洋的任务十分迫切。”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教授王亚民说。

  长期以来,王亚民承担了“胶东半岛海藻海草场调查与生态功能评估”等相关科研项目。近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王亚民介绍说,遍布世界各地的海草种类繁多,当面对不断上升的海平面的冲击时,它们可以为保护脆弱的海岸发挥关键的作用。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发表在《Coastal Engineering》和《Journal of Fluids》杂志上的两篇论文,描述了他们的发现以及海草所带来的显著环境效益——防止海滩侵蚀,保护海堤和其他结构物,改善水质和隔离碳以帮助限制未来的气候变化。连片的海草生长区和潮下藻类被称为“海草床”,它可以为鱼类提供栖息地,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食物等。据估算,海草每年为全球提供超过4万亿美元的总价值。

  海草还可以捕获海床上的细泥沙,这可以显著地减少或防止藻类的失控生长。海草通过自身的生物量和从周围的水中过滤出精细的有机物质,对碳的封存也有巨大潜力。研究表明,一英亩海草能储存相当于等面积雨林3倍的碳。在全球范围内,海草床储存了海洋中超过10%的碳,尽管它们只占海洋面积的0.2%。

  “海草草甸是地球上最广泛的沿海生态系统,其中有约60个物种可产生天然杀菌生物剂,能将人类和海洋生物致病的细菌减少高达50%。”王亚民说。

  我国滨海湿地分为盐沼、沼泽湿地、浅水植物湿地、红树林湿地、海草湿地5种主要类型。海草床的植物群落包括喜盐草、大叶藻、二药藻、针叶藻、海菖蒲等,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浅海区域。

  海南文昌会文湿地拥有发育成熟的带状套叠的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囊括了热带滨海的主要生态类型——除以上三者外,还有泥质海滩和沙生林带。完整的复合型热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国内并不多见。会文湿地是重要的水鸟栖息和越冬地,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与红树林类似,海草床也是诸多生物度过部分生命周期的家,如龙虾、红鱼、石蟹等。红树林和海草对稳固地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红树林的根部有助于吸收海浪的运动,并有助于防止海岸线的侵蚀,而海草则稳固了海底的沉淀物。专家推测,如果没有海草,这些生物目前生活的大部分地区将会是一幅流沙和泥浆的图景。红树林和海草也过滤污染物,从径流中吸收多余的营养物质并稳固沉积物,帮助海水变得更清澈并提升水质。

  尽管已经了解了诸多海草的功能和价值,但关于海草的认知其实还远远不够。

  海草为各种动物提供住所和食物,从小型无脊椎动物到大型鱼类、螃蟹、海龟、海洋哺乳动物和鸟类。海草还是生态系统保护大使: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水下热带雨林”之称。它还是自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能量,与陆上植物别无二致。海草曾经是陆地生物,但是已经适应海底条件。雄株和雌株分别通过海水繁殖。海草是海底生物群中唯一的显花植物,在海里完成它们整个的生命周期。

  王亚民说,目前,政府相关机构和生态保护组织正通过利用海洋保护区和补植修复项目减少海草的衰减。

  如何修复海草床?

  据专家介绍,海草床修复的主要方法为移植栽种。选取海草床修复区应遵循以下原则:历史上有海草床记录,若有零星的海草残存,更为有利。水深应与附近海草床生长地段相差无几。尽量满足海草生长所需的生物与非生物等环境条件。选取海草种类时,广东、海南、广西沿海的海草种类一般可选海菖蒲、喜盐草、海神草等暖水性海草。辽宁、河北、山东沿海的海草种类一般可选虾形藻属和大叶藻属等温水性海草。

5. 海洋牧场规划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6. 海洋牧场对海洋生态修复的作用

其一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

其二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7. 养护型海洋牧场

2020年全国渔业渔政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农业农村部党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制度、补短板、抓落实,坚持不懈稳数量、提质量、转方式、保生态,持之以恒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之以恒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水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一)突出解决水产品压塘卖难问题。强化“点对点”联系机制,加快推动水产品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增加压塘水产品收储。及时调度发布水产品供销信息,加大电商、直供等水产品流通模式拓展力度,纾解水产品滞销卖难问题。做好存塘水产品病害防治,防范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二)突出抓好春季渔业生产。加快推进水产苗种繁育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开展水产苗种余缺调剂和供需对接,确保苗种供应。加强春季水产养殖生产技术指导,组织开展池塘清淤、消毒,以及进排水系统和养殖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做好饲料等物资准备。加快渔业油价补贴资金发放,指导船员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有序恢复捕捞生产秩序。 

图片来自网络

  二、全面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一)推进规划编制发布和养殖证核发。宣传贯彻《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宣传方案》。加快省、市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编制发布,力争2020年底实现规划全覆盖。规范养殖生产秩序,严格依法核发养殖证,强化养殖证持证情况执法。

  (二)推进水产健康养殖。高标准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继续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创建范围。提升深远海养殖装备水平,引导深远海养殖规范有序发展。加强水产种业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实施《2020年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控计划》,完善水产新品种审定管理,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全覆盖。

图片来自网络

  (三)强化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实施《2020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继续开展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阳性样品查处率100%,加大对违法用药行为打击力度。推动将“渔用非药品”纳入兽药管理监管,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和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

  (四)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规范发展。组织召开全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升现场会,指导举办稻渔综合种养高峰论坛、模式创新大赛和优质稻米评比推介活动,加强稻渔综合种养相关重要标准制修订及宣贯培训。

  三、大力推进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各地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规划编制,贯彻普及《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容量计算方法》,科学、有序恢复大水面渔业生产。培育壮大大水面生态渔业经营主体。

  (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休闲渔业发展模式总结和推介,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管理人才培养。加强水产品市场培育,组织开展水产品公共品牌推介宣传。开展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监测,组织开展水产品加工技术供需对接和推广应用。积极推动水产品冷链物流建设。

  四、持续强化渔业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修复

  (一)突出抓好长江水生生物保护行动。严格按照国务院领导审定同意的工作安排,推进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优化退捕渔民生计保障政策,完善就业创业支持服务,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快引导长江捕捞渔民退捕转产上岸。加强长江珍稀濒危特有水生生物保护,健全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网络,推动建立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估体系。全面加强长江流域渔政执法监督管理,密切渔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保障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秩序。

  (二)强化渔业资源养护。优化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全面完成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2020年任务目标,在沿海各省开展限额捕捞试点。继续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完成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年度任务目标。继续组织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做好前三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年度评价和复查工作,科学总结评价海洋牧场建设成效。完善海洋牧场监测评价制度,构建全国海洋牧场监测体系。

图片来自网络

  (三)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加强重点水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组织实施好重点物种保护行动计划。加强与其他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协作,推进重点保护物种名录的修订,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做好重点物种履约工作。举办第11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

  五、大力加强渔业改革创新

  (一)大力推进渔港建设和综合管理改革。加强渔港建设,提升生产服务、渔业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快推动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互促进的渔港经济区。积极推动出台《关于加强渔港建设与管理 促进渔港经济区全面发展的意见》。推动建立港长制和驻港监管机制,完善渔船进出港报告制度,优化渔船渔港综合管理平台和渔船进出渔港报告系统,启动渔获物定点上岸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启动“十四五”渔船管理政策研究。

  (二)进一步深化渔业油价补贴改革。加快资金发放和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各项任务,特别是渔船更新改造和减船转产任务按期完成,全面总结第一轮渔业油价补贴改革执行情况。加快推动出台新一轮渔业油价补贴改革方案,在做好新政策解读宣贯的同时,加快研究制定细化落实方案。

  (三)加强渔业科技和技术推广创新。组织开展“十四五”渔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开展水产种业基础理论和育种技术创新、渔业关键装备与设施研制、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共性技术研发和水产绿色增养殖技术与模式集成。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重要技术示范应用,加快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相关标准制修订。  

  六、积极推进渔业“走出去”和国际合作

  (一)推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大远洋渔业支持力度的指示精神,争取和完善远洋渔业发展扶持政策,召开远洋渔业发展35周年座谈会。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远洋渔业管理规定》,推进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价试行工作,强化远洋渔业规范管理。开拓金枪鱼产品国内市场,开发新渔场新资源,稳妥有序推进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加快推进远洋渔业基地建设。

  (二)推进渔业对外合作。强化多边渔业合作,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推动加入港口国措施协定。开展双边渔业合作,继续推进与主要渔业国家对话机制,加强与南海、“一带一路”国家双边合作。深化与韩、俄等周边渔业合作,实施联合增殖放流,维护我入渔利益和海洋权益。全力筹备办好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三)积极发展水产品贸易。积极参与WTO渔业补贴谈判,争取公平合理的渔业发展政策。积极研究应对美国相关法案,妥善做好对美水产品贸易工作。加强水产品国际贸易监测和分析,支持参加国际渔业博览会,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促进水产品国际贸易。

  七、不断强化渔业法治建设和执法监管

  (一)加强渔业法律和规章修订。积极推动《渔业法》修订出台。修改完善水产良种审定、渔船渔港管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渔业规章,进一步完善渔业法律制度体系。

  (二)组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0”行动。组织实施休渔禁渔执法、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清理取缔、打击电鱼、跨海区作业渔船整治、涉外渔业管理执法、渤海综合治理等专项执法行动,统筹做好日常执法,进一步完善部门间执法机制,查办一批典型大案要案。

  (三)加强渔政队伍及其能力建设。开展全国渔政机构普查,落实渔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举办渔政执法骨干人员能力提升活动。逐步建立健全渔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渔政执法行为规范。加强渔政执法法律服务队伍和跨海区渔政执法协同能力建设。

  (四)坚持不懈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加大渔业安全警示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组织开展渔业安全应急演练和“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加强渔业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强化灾情统计报送和灾后恢复生产指导。加快推进渔业互助保险改革方案落实落地。 

  八、扎实开展渔业扶贫和援藏援疆​

  推进渔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有效衔接,以“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定点扶贫地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等为重点,制定并落实《2020年渔业扶贫和援藏援疆行动方案》。加大稻渔综合种养、集装箱养鱼、盐碱水养殖、冷水鱼养殖等产业扶贫模式示范推广力度,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8. 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有哪些

海南海洋牧场规划区域包括海南岛近岸海域和三沙群岛海域,共有养护型20个、13593公顷,休闲型26个、17535公顷。其中,在海南岛近岸海域选址布局海洋牧场27个、27728公顷;在西沙群岛海域选址布局海洋牧场9个(养护型2个、休闲型7个)、1600公顷(养护型400公顷、休闲型1200公顷);在中沙群岛海域选址布局海洋牧场3个(养护型3个)、500公顷(养护型500公顷);在南沙群岛海域选址布局海洋牧场7个(养护型7个)、1300公顷(养护型1300公顷)。

规划称,海南将海洋牧场区域分为琼北海洋牧场区、琼东海洋牧场区、琼南海洋牧场区、琼西海洋牧场区、西沙海洋牧场区、中沙海洋牧场区、南沙海洋牧场区共7个区域,建设以人工鱼礁、人工珊瑚礁、海藻场和海藻床为基础的河口、海湾、近海、岛礁类型海洋牧场,开展海洋生物增殖、休闲渔船配备、休闲渔业平台建设、可视自动监管系统建设和特色休闲渔业项目配设。

根据规划,海南将在海南岛27个海洋牧场临近的24个渔港和码头、在西沙群岛9个海洋牧场临近的9个海岛、在南沙群岛7个海洋牧场临近的7个海岛,打造40个休闲渔业基地。

9. 海洋牧场建设的生态意义

日本

基本情况

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即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1973年,日本又在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上提出:为了人类的生存,在人类的管理下,谋求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1978年~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日本水产厅还制订了“栽培渔业”长远发展规划,其核心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和电子学等先进技术,在近海建立“海洋牧场”,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养)和吸引自然鱼群,使得鱼群在海洋中也能像草原里的羊群那样,随时处于可管理状态。

韩国

基本情况

1994年~1996年进行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 海洋牧场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形成( 制造) 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该项目计划分别在韩国的东海(日本海)、韩国南部海域(对马海峡) 和黄海建立几个大型海洋牧场示范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有优势品种的培育, 在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后,逐步推广到韩国的各沿岸海域。1998年,韩国首先开始建设核心区面积约20km的海洋牧场。经过努力经营,2007年6月竣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统营牧场取得初步成功后正推进建设其他4个海洋牧场,并将在统营牧场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应用到了其它海洋牧场。

美国

1968年提出建设海洋牧场计划,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海域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巨藻,取得效益。

中国

中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构想最早由曾呈奎院士于1970年代提出,即在我国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1979年,广西水产厅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第一个混凝土制的人工鱼礁,拉开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从1981年至1988年,我国其他沿海8个省市分别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体积共计20多万立方米,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各省市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积极进行人工鱼礁和藻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牧场。

山东省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规划》,在全省沿海大范围开展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连云港海州湾、厦门五缘湾、珠海万山群岛、海南三亚等地也已启动建设不同规模的海洋牧场。浙江舟山市的白沙、马鞍列岛两个农业部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10. 海洋生态修复概念股

000547航天发展,该公司深交所主板的上市公司,全称是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电子蓝军主要设备供应商。主营业务电磁科技工程,通信指挥,网络信息安全,微系统,海洋信息设备。该股是正宗的航天军工及数据安全概念股,长期看好。

11. 海洋生物牧场

海洋牧场发电是利用潮汐、海流和波浪能量来驱动涡轮机,进而产生电能的一种方式。这种发电方式在海洋季风区特别适用,因为当风浪较大时,会产生更多的波浪和海流,能够为涡轮机提供更充沛的能源,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然而,海洋牧场发电在应用中还面临着技术难度大、设备维护困难等问题,目前仍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

下一篇:曹妃甸海洋世界附近酒店(曹妃甸海景)
上一篇:北海道海洋鱼类(北海道渔场位于哪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