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低级动物(海洋中的低级动物有哪些)

江南官网app 2023-05-23 09:35 编辑:jing 291阅读

1. 海洋中的低级动物有哪些

海里有的动物是:海洋哺乳动物,海洋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洋节肢动物,海洋软体动物,海洋腔肠动物1,海洋哺乳动物我国现有各种海兽39种.如:各种鲸类、海豚、海豹、海狮、儒艮等(1)海豹:身体不大,仅有1.5米~2.0 米长,最大的个体重150公斤,雌兽略小,重约120公斤。

(2)鲨鱼:被称为“海中霸王”的鲨鱼遍布世界各大洋,大部分鲨鱼对人类有利而无害,只有30多种鲨鱼会无缘无故地袭击人类和船只。

2,海洋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上繁殖的变温动物。

3,海洋鱼类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级的一个类群.在我国海域里,目前已记录到海洋鱼类3023种,其中软骨鱼类237种、硬骨鱼类2786种,约占我国全部海洋生物种类的1/7。

4,海洋节肢动目前,在中国海共记录节肢动物4362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物种的1/5.如鲎、虾类、蟹类等。

5,海洋软体动物在中国海共记录到各类软体动物2557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种的1/8.如石鳖、贻贝、珍珠贝、扇贝、牡蛎、文蛤、乌贼、章鱼等。

6,海洋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因其特有刺细胞,故又被称作为刺胞动物.目前,在中国海记录到各种海洋腔肠动物,共计是1010种,它们分属于腔肠动物门的三个纲.

2. 海洋最底层有什么动物

海洋生物的分类

海洋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不同的环境,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以及各种群数量、个体大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都很不同。海洋生物分布的格局是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协调进化的。一般常按生活方式将海洋生物分为浮游生物、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3类。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海洋生物的分类

分类

海洋生物学

研究范围

将海洋生物分为浮游生物、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3类

浮游生物

无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弱,悬浮于水中随水流移动,包括细菌、浮游植物(如硅藻、甲藻等)和浮游动物(如水母、腹足纲软件动物的翼足类、异足类,许多海洋动物的幼虫等)。多数终生营浮游生活,称为永久性浮游生物;少数种类仅于生活史的某个阶段营浮游生活,称为阶段性浮游生物,如许多海洋动物的幼虫;也有些原非浮游生物,在浮游生物中被水流冲荡而出,如某些低等甲壳类的介形类、涟虫类等,称为暂时性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只能生活在有光的水层;浮游动物则不然,有的可以生活在千米以下的深水中,而且多数能在水中作垂直移动。浮游生物一般体重轻(外壳重量轻、体内脂肪含量高,富有黏液)、沉降阻力大(身体相对面积大,体表多刺毛、突起,群体连成片)或者具有纤毛、鞭毛而有一定的运动能力。

游泳生物

指那些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而游泳能力强的动物。包括鱼类、哺乳动物(如鲸、海豚、海豹)、爬行动物(如海蛇、海龟)、软件动物(如乌贼、章鱼)和一些大型虾类(如对虾、龙虾)等,它们的游泳能力、速度和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有些种类能横跨大洋作长距离的洄游,如金枪鱼等;有的游泳很快,如剑鱼每小时速度达70公里以上。海鳗以整个身体弯曲摆动向前游动,乌贼和章鱼则从漏斗口向外喷射水流以推动身体反向运动。它们有时生活在上层水域(如太平洋鲱鱼),有的生活在中层或底层水域(如小黄鱼、真鲷、牙鲑)。游泳动物除了有发达的游泳器官外,身体大多呈流线型,以减小阻力,提高游泳速度。

底栖生物

生活在海洋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种生物,包括底栖植物(几乎全部大型藻类和红树等种子植物),底栖动物(海绵、腔肠、环节、线形、软件、甲壳、棘皮、脊椎等门类均有底栖种)。底栖生物按其与底质的关系,又可区分为底上、底内和底游3大生活类型;在岸边还存在潮间带生物。

底上生物

生活于硬质海底。包括在各种底质上营固着生活(如海葵、水螅、藤壶、牡蛎、柄海鞘)、附着生活(如紫贻贝、附着硅藻、大型藻类)以及匍匐海底(如马粪海胆、刺参和红螺等)的动物。固着生活的动物运动器官退化,但触觉器官发达,被动取食,幼体营浮游生活,靠海流扩大其分布区域。固着或附着在船底、浮标、工厂排污管道、海上石油平台和海上其它设施的生物被称为污损生物(包括微生物、藻类和动物)。它们对交通、军事和生产均有危害。

底内生物

生活于软质海底。有的分泌黏性物质形成管子或用分泌物黏结沉积颗粒成管子而栖身其中(如巢沙蚕、磷沙蚕等);有的具有发达的挖掘器官,将身体埋于泥沙中(如黄岛长吻柱头虫、中国蛤蜊、文昌鱼等);有的钻木(如船蛆)、凿石(如波纹沟海笋)。

底游生物

有一定的运动能力,能在水底缓慢地行动(如梭子蟹)。

潮间带生物

一类特殊类型的底栖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底栖生物对潮汐的涨落、海浪的冲击、阳光的暴晒、温度的变化等有很好的适应能力。由于潮间带生态位的差异,生物在潮间带的分布很有规则,群落结构比较清楚。

3. 海洋最低处有什么

海水温度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

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海水温度是海洋水文状况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描述水团运动的基本指标。研究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不仅是海洋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气象、航海、捕捞业和水声等学科也很重要

4. 海洋低级生物

都有。植物动物都有。

早古生代大约距今5.7亿年~距今4.09亿年,包括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 3个纪。

在这个地质年代中,在寒武纪之前的海洋中就有大量的藻类繁殖,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已经非常多了。同时,许多低等的动物活动在海藻间。进入寒武纪后,地球上出现了广泛的海侵现象,海洋的面积进一步扩大,为海洋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一些原始无脊椎动物逐渐演化发展成具有硬壳的无脊椎动物。

因而由于寒武纪出现大量生物品种的出现,在学术上有个词语叫“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是具有硬壳的不同门类的无脊椎动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些动物,包括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古杯动物以及笔石、牙形刺等。它们的飞速涌现,形成了生物大爆炸的壮观局面,带来了生物从无壳到有壳这一进化历程中的重大飞跃。

5. 低级海产生物有哪些

1、海葵是腔肠动物,是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动物,它连最低级的大脑基础也没有,但是海葵有毒。

2、海蜇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可食用,广布于中国南北各海,可供食用和入药。

3、水母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属腔肠动物,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体内含水量一般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4、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外壳。

扩展资料: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辐射对称,有的为两辐射对称

2、两胚层和原始消化腔

3、细胞出现原始的组织分化

4、网状神经系统(扩散或散漫神经系统)

5、特有的刺细胞

6、有性和无性生殖,有世代交替现象,海产种类有浮浪幼虫期

6. 海里最低级的生物是什么

森林之子海里没有怪物

1.四肢爬行的野人(像猴子一样,属于最低级的野人)

2.站起来画黑眼野人(会格挡连击,比较难打。建议用弓)。

3.一个比较高大的野人,带着面具(近战打他不难,建议从弓开始)。

4.白野人(几乎和最低级的野人一样,白送变异A)

5、红胖野人(攻击方式是直接猛扑,远处中箭身亡,伤害很大)

6.手指野人(通常是扑头攻击。如果你离他太远,他会冲过来打你)

7、蜘蛛野人(两边会同时攻击你,更怕火)

8.n型野人(大结局岩浆洞多,喜欢用脚戳人,陆地上没见过)

9、小崽总(一代老友,这一代变得有点怪,没什么好说的,近战挡一斧死了)

10.面筋野人(第一代火腿肠的表弟,目前第二代最肉的怪物,尸体烧不掉)目前大概就是这些了。

7. 海底稀少动物

答:没有。白鳍豚是生活在长江的独有动物,它不适应海洋环境,所以没有。白鳍豚又名白暨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为中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或许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目动物。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8. 海洋中的低级动物有哪些图片

海洋哺乳动物有白鲸、白熊、海豹、海狗、海牛、海狮、海豚、海象、虎鲸、蓝鲸、抹香鲸、儒艮、小温鲸、一角鲸、中华白海豚、座头鲸等。

主要包括鲸目、海牛目、鳍脚亚目三大类。鲸目包括鲸和海豚,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适应水栖生活的一支,外形和鱼相似,已经完全不能在陆地上生活。其中包括一些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而多数则是中等体型。海牛目是仅有的适应海洋生活的植食性动物,也是仅次于鲸目最适应水栖生活的动物。海牛目体型肥胖,有很厚的脂肪层,脑不发达,行动比较迟缓。 鳍脚亚目或鳍脚目是水栖性的食肉动物。鳍脚类平时生活在水中,在水中觅食,但是需要在陆地上繁殖。鳍脚类身上有厚的脂肪层或者毛皮来抵御海水的寒冷。

9. 海洋中的低级动物有哪些呢

第一种、珊瑚虫。珊瑚虫属于多细胞动物,通常生活在珊瑚礁区域。它们的身体呈管状,上端口部有几个触手,能够用来捕捉食物。虽然珊瑚虫没有大脑和心脏,但是它们却可以通过化学信号交流来进行群体行动。珊瑚虫还能够分泌钙质,构建起复杂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这些珊瑚礁不仅是海洋中重要的生态环境,还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第二种、水母。水母属于刺胞动物门,也就是腔肠动物门,身体呈现圆形或伞状,在海洋中自由漂浮。水母的神经系统相对简单,由神经元群和感觉细胞组成,用来感受外界环境以及调节运动和捕食等基本行为。虽然水母没有像高级动物那样复杂的器官和神经系统,但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承担着一定的生态功能。珊瑚虫和水母虽然没有大脑和心脏,但是它们却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这正是生物多样性的魅力所在,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和繁衍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些生物,让它们在地球上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0. 海洋最底层生物

海面到水下10000米,各水层都有什么?下面来看看。海洋的水层从垂直方向可划分为:

海洋上层:从海面到水下200米。

海洋中层:水层深度为水下200-1000米。

海洋深层:水深1000-4000米。

海洋深渊层:水深4000-6000米。

海洋超深渊层:水深6000-11000米。

上层:绝大多数生物汇聚于此

在上层水域,由于阳光充足,浮游植物可以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该层又叫光合作用层。这些生产者为海洋生态系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力,磷虾吃浮游生物,小鱼吃磷虾,大鱼吃小鱼,虎鲸和鲨鱼又吃大鱼,整个食物网欣欣向荣。

最大的动物:蓝鲸

我们知道的大型海生动物如各种海豚、鲸鱼、鲨鱼和金枪鱼等,绝大多数都处在这个水层中。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最大的动物——超过200吨的蓝鲸,最大的鱼类——40多吨的鲸鲨,最大的掠食性鱼类——可达3吨的大白鲨,最长的水母——触手长达36.6米的狮鬃水母,最大的双壳贝类——壳长1.37米、软组织重333千克的大砗磲。

触须可达37米的狮鬃水母

中层:深潜者的乐园

往下是200-1000米深度的海洋中层,作为透光的上层和完全黑暗的深层之间的过渡带,本就微弱的光线在这个水层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消失,而些许的光线也不足以进行光合作用。中层带的生物群落普遍体型较小,像灯笼鱼科、褶胸鱼科、头足类、磷虾和其它甲壳类动物通常只有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样子。

斑点灯笼鱼

由于该层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里环境较上层严苛得多,食物网的维系有赖上层供给营养,许多生物抓住一切机会摄取上层水域降落下来的有机物质。上层有机物质主要以絮状物形式沉降下来,在探照灯照射下像极了雪花,我们形象地将其称之为"海雪"。

不过,处于中层的海洋生物还可以通过另一种途径吸收上层水域的养分,那就是晚上垂直迁移到表层,在富含养分的上层水域觅食,白天再回到深水,躲避更大的掠食者。因此,这个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上可以说是极具效率的,它拥有极高多样性和生物量的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能够为远洋地区的上层大型掠食者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比如一些远洋鲨鱼、鲸豚有时会下潜数百米前往中层水域进食头足类和鱼,而抹香鲸这样的深潜型鲸鱼为了觅食更是频繁进入中层,可以视作中层生物群落的过渡成员。

最重的硬骨鱼:翻车鱼

虽说比不上表层,中层带也有巨型海生动物,现今最重的硬骨鱼——重达2.3吨的翻车鱼过去一般被认为是典型的上层鱼,但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翻车鱼比以往认为的更频繁地潜入中层;最长的硬骨鱼——长达8米的皇带鱼就可以算作中层鱼(严格地说它是上层中层都有分布);而两种巨型鱿鱼——275千克的大王鱿和将近500千克重的南极中爪鱿在这个深度已有分布,当然,两者的生境也包括下一个水层。

大王鱿,中层水域的顶级掠食者

深层:吞噬者之乡

接着是水深1000-4000米的深海层,这里一片黑暗,生物发光是唯一的光源,如果说中层水域的动物们尚且具备强壮的肌肉进行追捕和长距离迁徙,这一深度的大多数生物,其肌肉已经松弛到只适合原地等待猎物主动送上门,极为缓慢的代谢也正是对这种恶劣环境的适应。

约氏黑角鮟鱇

深层水域的主要鱼类是小型钻光鱼和鮟鱇鱼,尖牙鱼、蝰鱼也较常见,这些鱼体型很小,许多在10厘米左右,很少超过25厘米,它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停留于水柱耐心地等待猎物出现。相比中层水域,这里的生物不能太指望上层飘落多少养分,毕竟,上层产生的有机物有20%落到中层,但轮到深层就只有5%了。

在这片贫瘠之海,许多深海鱼类必须想办法吃掉任何能遇到的东西,哪怕对方比自己还大,其中有一些种类也确实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而演化出了超强的吞噬能力。黑叉齿龙䲢,栖息深度为700-2745米,可能是把吞噬大法修炼到极致的动物,一只体长19厘米的黑叉齿龙䲢曾经吞下84厘米长的黑刃魣蛇鲭,受害者整整是它的4.5倍长。

黑叉齿龙䲢可能是有记录最夸张的吞噬者

体长可达一米的吞噬鳗在这个水层可以算得上小巨无霸了,但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它那不成比例的超大嘴巴,松松垮垮的颌骨构造可以使这张巨嘴张到很大,再加上具有伸缩性的胃,足以让吞噬鳗吞下比自己还大的猎物。

深海小巨无霸:吞噬鳗

不过,这里还是存在一些真正巨人的,几种巨大的鲨鱼栖息于这个水层(它们在上层和中层皆有分布),比如可达6米的灰六鳃鲨,达到甚至超过6米、体型比之大白鲨也不遑多让的几种睡鲨,抹香鲸、喙鲸等深潜型鲸鱼虽说进入这个深度的频次远不如中层,但它们有时也会来到这个区域搜寻潜在的食物。

硕大的灰六鳃鲨

深渊层:以海雪为生的底栖拾荒者

4000-6000米是深渊层,这里是一个食物极端匮乏的地带,栖息在底部的深海平原上的底栖生物是主流,包括小型鱼类、海参海胆、多毛蠕虫、各种甲壳类和双壳贝类,上层沉降的海雪是它们的美餐。

海雪是由表层生物碎屑、粪便颗粒、死去的浮游生物聚集而成的絮状物,几天之内即可沉降到海底,极大地提高了表层有机物的传递速率。相比之下单个浮游生物沉降速度很慢,每天一米,需要超过十年才能沉到底部,通常到不了海底就被分解者分解掉了。

北冰洋深海的海雪

海雪源源不断从表层转运有机物质,这种以生物为媒介,通过生物生产、消费、分解和沉降作用,将表层有机物传递给底层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海洋生物泵。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深渊水域,以海雪为主的海洋生物泵就是深海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构成了深海小食物网的基石。

海底生物个头小,代谢低,所需的食物并不多,偶尔如果碰到比海雪大很多的食物,就能够解决它们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伙食问题,比如在海面上大量繁殖后死亡并迅速沉底的藻类,以及进食藻类后快速繁殖、大量聚在一起并在死亡后下沉的樽海鞘,又或者沉入海底的鲸鱼尸体,这些都可以算得上底栖生物们的深海盛宴了。

水下四千多米的海底,一大群海参铺满了海床

在海底的某些地区,比如洋中脊,能够形成热液喷口,此处的养分较为丰富,海底微生物可进行初级生产将化学能固定为生物能,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许多底栖生物。

超深渊层:高压寒冷的黑色荒漠

最后一层,超深渊层,是海洋中最深的地带,存在于海底狭长的海沟中,水深6000-11000米,可谓深渊中的深渊。超深渊栖息地在全球海洋中数量不多,总共也仅有46个(33条沟壕和13处洼地),这些海沟的平均深度约为8216米,其中最深的是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

在这里,生存条件之严酷已无需赘言,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已大大降低,但还是有一些生命在此地顽强生存着,包括鱼类、海参、多毛类、双壳类、等足类、腹足类和端足类动物。目前拍到的活体鱼类最深纪录为钝口拟狮子鱼——8178米,可达23.8厘米,鱼类被捕获的最深纪录为神女底鼬鳚——最大体长16.5厘米,捕获深度8370米。

拍摄于水下7400米的拟狮子鱼,相当可爱

下一篇:永泰极地海洋馆(永泰极地海洋馆电话)
上一篇:海洋上的性事海棠(海洋上的图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