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经济包括哪些业态
新河船厂地块的建设是在2018年启动的,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联合开发。该地块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新协路,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被规划为城市综合体,包括商业、文化、教育、办公等多种功能。
这一项目的建设旨在提升虹口区的城市形象和经济实力,同时也为上海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活力。据报道,新河船厂地块的建设工期预计为3年,到2021年将会实现第一批物业的交付使用。通过新河船厂地块的建设,上海将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城市空间,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体,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和旅游体验。同时,这一项目也将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带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2. 海洋经济包括哪些产业
海洋经济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
根据海洋经济活动的性质,将海洋经济划分为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其中,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主要包括5类经济活动:直接从海洋中获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活动,直接从海洋中获取的产品的一次加工生产和服务活动,直接应用于海洋和海洋开发活动的产品生产和服务活动,利用海水或海洋空间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和服务活动。
而海洋相关产业是指以各种投入产出为联系纽带,与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产业。
3. 海洋经济的范畴
1、海洋矿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又名海底矿产资源,是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的总称。主要有石油、煤、铁、铝钒土、锰、铜、石英岩等。
2、海水化学资源。主要有氯、钠、镁、硫、碘、铀、金、镍等,它们溶解在海水中,其性质同海洋矿物资源一样,都是矿物资源(区别于生物资源)
3、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其特点是通过生物个体种和种下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不断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数量相对稳定。
4、海洋动力资源。主要指海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及海水因温差和盐度差而引起的温差能与盐差能等。其特点为:①蕴藏量大,可再生。②能流分布不均、密度低。③能量多变,不稳定。
4. 海洋经济包括哪些业态呢
始创于2009年,历经近十余载的发展,以海珍品种业、海珍品养殖、海洋食品进出口为主业,集进出口贸易、金融科技、海洋休闲度假旅游酒店、海之星国旅、零距离农贸商超为一体的多元业态产业集团。旗下设立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参股公司10余家。坐拥万亩自有海域,位于富饶的黄金纬度——北纬39°大连长海县小长山岛,被誉为“黄海深处的海之星”。
5. 海洋经济的概念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独有的特点令宇宙中大多数天体黯然失色,那就是,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大量液态水的星系。如果乘航天飞机俯看地球,你会清楚地看到,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一个淡蓝色的水球,而陆地只不过是浩瀚大洋中的一个个岛屿,所以,地球的称谓可能是古人对自己居住星球的一种误解。
把地球称做水球或者是海洋之球,似乎更为贴切些。然而,我们今天已经没有必要做这种更正了。
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为3.67亿平方千米,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仅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29.2%。
海洋对自然界、对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没有人不认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直接受益于海洋。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诞生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件;海洋是风雨的故乡,它在控制和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有重要的作用;海洋是资源的保护,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无穷尽的资源;海洋是交通的要道,它为人类从事海上交通,提供了经济便捷的运输途径;海洋是现代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基地,它为人们探索自然奥秘,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空间。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海洋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特殊空间,无论是它的物质资源价值,或是政治经济价值,都远远超出人们原有的认识。人们对海洋的需求不再只是渔人之利、舟楫之便了。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有条件以进军姿态走向海洋。
然而,谁也不可否认,20世纪全球环境的恶化,经济的畸形发展,使能源、粮食和水危机的阴影重重笼罩在人们的头上。陆地已不堪重负,而海洋有可能是人类第二个生存空间。
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只有一捧海水。洁净明亮的海水,对于我们人类,对于地球上所有的生灵是多么的重要呀?
让我们记住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的话:海洋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感谢海洋。作为生命最初的摇篮中的后代,我们光滑的皮肤,我们血管里的血,我们体内循环的水,都是海洋的所有,我们只是海洋的一份子。
6. 海洋经济指的是什么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意义
1.能够缓解中国陆地资源紧张状况,拓展国土开发空间,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油气和矿产等资源,海洋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掌握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增强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2.能够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中国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联系较为紧密,能够推动其他产业的升级发展,海洋尖端科技的突破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形成,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海洋历来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
4.海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海洋意识,提高对深远海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避免他国侵占中国海洋权益,并为海军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
7. 海洋经济的含义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其核心是知识生产,本质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从经济本源角度考察,知识经济具有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主体、创造性脑力劳动是核心动力、智力资源是主要资源三个本质特征。 脑力劳动者是知识经济的劳动主体 在长期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劳动实践中,由于知识的积累、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的提高,人们的智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并将其物化在生产工具中,在物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虽是偶然的,但是这些发明及其广泛应用则是必然的。正是由于机械制造和生产的发展,制造工具的研究和设计人员首先从手工艺工人和机械制造工人中分离出来。随着机械的广泛使用,生产规模的扩张,工人的大量集聚,管理者便从生产人员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管理工作。由于商品的产生和市场扩大,金融人员和商业人员也从企管人员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金融和商品交换工作。科研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商业人员和金融人员的出现,是工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知识经济萌芽的标志。 从事控制型劳动的工人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充实科学技术队伍或从事其它工作是知识经济产生的标志。机械的普遍使用减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了部分体力劳动者,但是绝大部分的技术工人仍固定在工厂的车间,特别是生产流水线上,从事控制型的体力劳动。由于计算机、机器人的产生,并直接嵌入物质生产过程,从而把原操作控制生产运行的技术工人解放出来,转移到科技行业或其他行业,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社会财富。随着软件业的发展,这种转移速度越来越快。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管理人员也开始向科技行业转移。这样,就出现了无人生产车间、无人工厂和无人驾驶飞行器等等。无人工厂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物质生产不需要人类劳动,也不意味着生产力要素中劳动力要素消失,而是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劳动方式和劳动对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脑力劳动者在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之外,集中在技术、信息生产的环节之中将操作程序和控制机器等劳动物化在电脑和软件中,使之在后续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解放出来的人员,经过培训将大部分转向脑力劳动的岗位。工人除了被迫转移外,还有主动转移的机制。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对立,不仅体现在劳动力性质上,还将体现在他们向社会提供有效的劳动量和从社会取得相应报酬的差额上(这个差额可能相当大)。这种机制也促使从直接物质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的大批体力劳动者自觉地转变成脑力劳动者。 创造性脑力劳动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知识经济产生之后,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矛盾对立的双方继续此消彼长,其矛盾必然被创造性脑力劳动者和复制性脑力劳动者的矛盾所代替。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创造性脑力劳动者与复制性脑力劳动者的矛盾,就开始内化为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与简单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对立。因此,创造性劳动便成为知识经济唯一价值来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创造性脑力劳动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唯一生产手段和价值来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创造性劳动是脑力劳动者的必由之路。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人员重复性的脑力劳动负担减轻,重复脑力劳动的工作岗位就会逐步消失。同时,许多机器将进行自动化操作;许多管理工作也将趋于信息化管理,现场管理控制的人数极少。被解放出来的重复性脑力劳动者和管理者,必须转入创造性劳动工作岗位,否则就要失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性脑力劳动的复杂力度将不断提高,层次也将逐渐增多。 (2)创造性脑力劳动是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劳动作为谋生手段是迄今社会的通行规则。在农业社会靠体力劳动谋生。在工业经济时代,部分人靠体力劳动谋生,部分人靠脑力劳动谋生。在知识经济时代,要靠创造性脑力劳动谋生。创造劳动越强(越新、越复杂、劳动量越大),社会承认的价值就越大,社会给予的报酬也就越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越高。反之,创造性越弱,社会承认的价值越少,相应报酬就越少,生活质量就不高。 (3)创造性劳动是劳动者的根本任务。根据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新需要的渴望,总是不断攀升和翻新的,永远不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为满足人们的新需求,就必须进行创造性劳动,开发新技术,创造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人们的新需要。人类需求的满足程度,总是受到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程度制约的。人的认识能力虽是无限的,但人的认识水平由于受到实践的限制却总是有限的,且自然和社会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因此需要认识的领域越来越多,人类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任务就越来越重。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结构是多元的、复杂的,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结构也必然是多元的、复杂的。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投入就将越来越多。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除了信息技术之外,还有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纳米技术等等。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任重道远。 (4)创造性劳动是开辟市场的动力。随着信息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技术生产的传统产品市场,由于技术陈旧,市场开拓困难,使大批传统产品生产者被淘汰出局。创造性脑力劳动创造的新技术、生产的新商品,由于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独占市场,市场回报特别丰厚。由于利益的驱动,技术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但其竞争的性质和方法与传统市场竞争和新商品市场的竞争完全不同。新技术市场的竞争是开拓新市场的竞争,创新力的竞争,而不是市场容量、价格的竞争;竞争主体互相排斥,而不互相厮杀;竞争的目的是把蛋糕越拼越大,而不是在一块蛋糕中越切越大。因此,新技术市场是主体多元化、技术高智化、高投入、高回报的市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体市场。新技术生产需要资金投入,更需要创造性脑力劳动投入。这种资金投入可能有风险,但只是个别现象。如果说传统商品市场是夕阳市场,新商品市场是中天市场的话,那么新技术市场就是朝阳市场。这三种市场虽然同时并存,也会不断升级,但新技术市场永远是朝气蓬勃的市场。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社会过渡时期,也就是所谓新经济时期,谁认识了这个市场,占据这个市场的份额越多,谁就占领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美国正是由于先进入了这个市场,占据了这个市场较大的空间才取得了经济十年高速发展的骄人成就。 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 没有资源就没有经济。资源的性质决定经济的性质,资源的数量决定经济发展的规模。世界上只有两种资源,一是自然资源,二是智力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是智力资源。不管是哪种经济都需要这两种资源,只是有主次之分罢了。在工业社会自然资源占居主导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是最主要的资源。谁占有这种资源越多,谁的经济规模就越大,发展速度就越快。创造性脑力劳动者与复制性脑力劳动者矛盾对立的双方,此消彼长,使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与简单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因而智力资源必然成为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虽然知识也是知识经济的资源,但它作为智力劳动的成果,不可能成为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只能作为重要资源。知识有寿命,智力无穷期。知识容易被大量复制而丧失价值,智力从属于劳动者,蕴藏着巨大的市场价值。知识的数量总是有限的,而智力则是无限的。智力资源既有巨大的蕴藏量,而且也有巨大的需求量。一方面,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产品开发,生产控制和企业管理,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消耗大量的智力。另一方面,在自然资源的节约与替代、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利用、新资源的发现与开发方面都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因而智力资源开发就成了知识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资源作为经济的根本来源,从来就是各国争夺的焦点。农业社会主要是争夺土地、占领地盘。工业经济时代初期,人们主要是争夺自然资源,划分势力范围,抢占殖民地。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历史阶段,人们主要是抢夺创新人才。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争夺手段越来越隐蔽。 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是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两种经济形态并存。对我国来说,是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形态并存。但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消减与知识经济形态的增长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我们必须抓住这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同时,尽快制定知识经济超长发展战略,把我国的经济搞上去。中国人一点也不比外国人差,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重视教育的民族传统,有占世界人口1/5人口资源,特别是有强大的政治优势和科教兴国的战略。这都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得天独后的有利条件。同时发展知识经济主要是靠人的智力和积极性,有的领域并不需要巨大的投资,而且还有内外资金可以利用。因此,在现有的基础上超常发展知识经济是可能的。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切不可循规蹈矩,慎走慢行,而要实事求是,大步前进。
8. 海洋经济包括哪些业态类型
“三新一高”产业体系是指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群为核心,建立主要包括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特色海洋经济和生态农业的新型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