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属于白色碳汇(海洋是碳汇)

江南官网app 2023-05-17 03:40 编辑:jing 230阅读

1. 海洋是碳汇

海洋碳汇是指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

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海洋碳库是大气的50倍,陆地生态系统的20倍,全球大洋每年从大气吸收CO2约20亿吨,占全球每年CO2排放量的1/3左右

2. 海洋碳汇方法学

陆地和海洋是地球重要的碳汇,每年吸收全球约一半的碳排放量。如能提升碳汇功能,固定更多的碳,将会分担部分减排的压力。针对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和潜力开展的科学研究较多,也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

早在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就允许各国通过人工造林、森林和农田管理等人为活动导致的“碳汇”用于抵消本国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在我国,通过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幅增加了森林碳汇,也是不争的事实。相比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的固碳能力毫不逊色。

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多家机构联合发布的《蓝碳:健康海洋对碳的固定作用—快速反应评估》报告就指出,海洋生物具有固碳效率高、储存时间长的独特优势。在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大会上,加强海洋的减缓和适应行动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有望被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成为未来气候变化应对的又一重要措施。尽管海洋碳汇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从理念到行动还面临不少挑战。

和陆地碳汇相比,我们对海洋碳汇的储量、速率、过程机制和功能缺乏足够的了解,尚未建立起专门的观测和评估体系,难以做到“可衡量、可报告、可核查”。因此,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建立健全海洋碳汇的核算体系,形成系统的海洋碳汇核查理论、监测指标和评估方法。通过科学进步,凝聚更为广泛的国际共识。我国海洋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然而,几十年来,受到富营养化、填海造陆、沿海开发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我国红树林面积丧失了60%,珊瑚礁面积减少了80%,海草床绝大部分消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固碳能力自然也无从谈起。增加海洋碳汇首先在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海洋就是最有效的固碳方式。近年来,渔业碳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原理是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把这些碳移出水体,达到负排放的功效。

我国是海水养殖大国,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随着现代立体养殖、深远海养殖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广阔海域具有了巨大的空间潜力。通过筛选高效良种,构建增汇模式,蓝碳产业未来可期。

海洋碳汇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取决于产学研各界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支撑。我国前期探索值得称道,后续应加强群策群力,尽早形成中国方案,充分激发海洋碳汇的价值和潜力,为兑现我国碳中和承诺不断努力实践,从而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3. 海洋碳汇交易

一亩成年树林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24.455吨,1000亩吸收24455吨。平均每亩(667平方米)种植数量约为60至110株,取中间值约为90株计算,

(1)一亩树林, 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49千克氧气 ,足够65个人呼吸之用。

(2) 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二氧化碳4千克,相当于一台杀菌剂制造机。

(3) 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灰尘22吨至60吨,是一台天然的吸尘器。

(4) 一亩松柏林,一昼夜能分泌出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5) 一亩阔叶林,一年可蒸发300多吨水。因此,森林多的地区,常常是风调雨顺。

(6) 一亩防风林,可以保护100多亩农田免受风灾。

(7)—亩树林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等于一座地下水池。

(8)一亩树林除每年提供1立方米木材外,还可以提供许多工业原料、燃料、饲料、油料等等。

(9) 如果世界上没有森林,地球上70%的淡水将白白流人大海,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强60%至80%。

(10) 巩固泥沙 防止水土流失 制作纸张 制作碳 有的树的树枝还可以制作橡胶 用于治病 抵挡暴风 土地沙漠化

4. 海洋是碳汇吗

珊瑚礁是生产力水平最高,同时也是最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由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的珊瑚礁全球衰退,已经影响到珊瑚礁的钙化和碳循环过程,也加大了长期悬而未决的珊瑚礁二氧化碳“源-汇”争议。尽管珊瑚礁的钙化过程伴随 CO2 释放,但考虑到珊瑚礁生态系统内部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造礁珊瑚特殊的混合营养特性,其作为碳汇功能的属性也不容忽视。

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在全球尺度上预计每年可固定 9 亿吨碳。海洋中来自珊瑚礁的初级生产力高达 300—5 000 g C·m-2·a-1,而非珊瑚礁系统只贡献 50—600 g C·m-2·a-1。虽然珊瑚礁潜在的碳汇功能早已被发现,但由于其钙化过程伴随 CO2 释放,珊瑚礁在很长时间一直被定义为碳源属性。

目前,珊瑚礁的碳源/碳汇属性仍然存在争议,还没有被纳入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为代表的海岸带蓝碳收支中。因此,厘清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源-汇”机制、探索将珊瑚礁由碳源向碳汇转变的生态调控方式和途径,是当前最为紧迫的珊瑚礁生态修复之举,也是服务好国家碳中和目标与绿色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

5. 海洋是碳汇还是碳源

碳汇(tàn huì ):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碳汇分别有以下几种:

1、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书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2、草地碳汇:国内仍没有学者对草地碳汇进行界定,因为大多学者认为草地的固碳具有非持久性,很容易泄漏。尽管草地固碳容易泄露,但是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草地土壤的固碳量在增加,因此从增量角度看草地还是起到了固碳的作用。

3、耕地碳汇:耕地固碳仅涉及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部分,原因在于耕地生产的粮食每年都被消耗了,其中固定的二氧化碳又被排放到大气中,秸秆的一部分在农村被燃烧了,只有作为农业有机肥的部分将二氧化碳固定到了耕地的土壤中。

4、海洋碳汇:是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和绿色碳是由海洋生物(浮游生物、细菌、海草、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捕获的,单位海域中生物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是草原的290倍。

6. 海洋碳汇又被称为什么

所谓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简单说就是捐资造林,让自己出资培育的森林消除自己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它包含森林碳汇,草地碳汇,耕地碳汇,海洋碳汇。这里第二碳汇是二期的碳汇项目。

7. 海洋碳汇是什么意思

蓝色碳汇,也叫海洋碳汇,是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表层海水时,借助波浪搅动作用,二氧化碳从大气进入海水,并以碳酸盐形式存储,形成海洋碳汇。

海洋在全球的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巨大的碳汇,海洋不仅能长期储存碳,还可以对二氧化碳进行重新分配。地球上约93%(40万亿t)的二氧化碳储存在海洋中,并在海洋中循环。

世界上捕获的生物碳(或绿碳)中超过一半(55%)是由海洋生物捕获,而不是由陆地生物完成的,因此,这种碳汇被称为蓝色碳汇。

8. 海洋是碳汇,排放甲烷

一、稻田甲烷减排产业

该技术采用高产低碳品种、旱耕湿整、增密控水栽培、施用减排肥料等,在保障水稻丰产稳产的同时,抑制稻田甲烷的产生,加快甲烷氧化,降低甲烷排放,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农田氧化亚氮减排产业

该技术通过减少氮肥施用、优化施肥方式、改进肥料种类、提高水肥耦合等,在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有效减少氧化亚氮排放,提升氮肥利用率,降低肥料投入成本,实现增产与减排协同。

三、保护性耕作固碳产业

该技术利用秸秆地表覆盖、免耕播种,配套应用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化学除草等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减少对土壤的扰动,降低土壤侵蚀,促进蓄水保墒,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强土壤固碳能力。

四、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产业

该技术通过秸秆粉碎抛撒、机械还田,配套应用调氮促腐技术,将碳保留在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施用量,具有减肥、增产、固碳、降污多重效果。

五、反刍动物肠道甲烷减排产业

该技术以调控日粮营养结构、优化饲料品种、改善粗饲料营养品质、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为主要手段,降低反刍动物肠道甲烷排放,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六、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减排产业

该技术采取粪污干湿分离、固体粪便覆膜静态好氧堆肥、液体粪污密闭贮存发酵、粪肥深施还田等,降低粪便管理过程中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替代化肥施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七、牧草生产固碳产业

该技术通过对中轻度退化草地切根改良、重度退化草地免耕补播、多年生人工草地混播建植,以及林草复合、灌草结合、草田轮作等,提升草地生产力,增加牧草产量,提高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促进草牧业可持续发展。

八、渔业综合养殖碳汇产业

该技术采取选择具有碳汇功能的养殖品种,改善生态化养殖设施,构建由鱼类、贝类、藻类和底栖生物等组成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提高水体空间利用率,增加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并以收获、沉积等多种途径将碳存储,形成渔业碳汇。

九、秸秆能源化利用产业

该技术通过推广秸秆打捆直燃供暖供热、成型燃料清洁燃烧、热解炭气肥联产等,有效替代生产生活使用的化石能源,解决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供应短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十、农村沼气综合利用产业

该技术采用厌氧发酵处理有机废弃物,沼气集中供气、发电上网、提纯制备生物天然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为农村地区提供绿色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减少化肥施用,提升土壤固碳能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9. 海洋是碳汇,海浪发电是碳源

分辨生态系统是碳源还是碳汇要根据生态系统是吸收碳还是释放碳。

碳源与碳汇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碳源可以被表述为“一个碳储库,它向其他碳储库提供碳,因此储量随时间减少”或者“有机碳释放超过吸收的系统或区域,如毁林、化石燃料燃烧等”。

碳汇指从大气中吸收的碳多于释放的碳的碳循环介质(或自然过程),包括植物、海洋和土壤等,这三者是最大的碳汇。

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碳的过程、活动或者机制。

碳汇是指通过种种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10. 海洋碳汇是指

说起碳汇,要先提到全球气候变暖,提到二氧化碳的增加。这就要说到碳源。碳源是指产生二氧化碳之源。自然界中碳源主要是海洋、土壤、岩石与生物体。另外,工业生产、生活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它们都是主要的碳排放源。这些碳中的一部分,累积在大气圈中引起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打破了大气圈原有的热平衡,导致全球变暖。另一部分则储存在碳汇中。

通俗地说,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有资料说,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所以,森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植物可以将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部输送上来的水分,在光能作用下转变为糖和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为生物界提供枝叶、茎根、果实、种子,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这一转化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森林的生长可以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反之,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则变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源。

湿地的作用同样重要。由于水分过于饱和的厌氧的生态特性,湿地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湿地中的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植物残体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十分缓慢,因此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固定碳作用。如果湿地遭到破坏,湿地的固定碳功能将减弱,同时湿地中的碳也会氧化分解,湿地就会由"碳汇"变成"碳源",加剧全球变暖的进程。

自然情况下,没有人类活动就是碳“汇”,有人类活动、污染就成了碳源,“碳收支”失去平衡,就是“碳失汇”了。

下一篇:信仰之光照亮海洋(信仰之光下一句)
上一篇:海洋气候行动(海洋性气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