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油气开采历史(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

江南官网app 2023-05-09 17:03 编辑:jing 256阅读

1.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

首先是对海底石油资源分布进行摸排。

其次对海域水文,气候变化进行建档分析。接着搭建钻井平台,布置生活设施和开采设备。最行进行海上石油开采

2. 海洋油气的开发利用论文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考研方向共有4个,分别为物理海洋学专业方向、声学专业方向、水声工程专业方向、海洋科学专业方向。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考研方向1:物理海洋学

专业介绍

物理海洋学是海洋科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主要是运用物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力场、热盐结构、以及因之而生的各种机械运动的时空变化,并研究海洋中的物质交换、动量交换、能量的交换和转换的学科,是海洋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

浅海动力学、灾害性海洋动力过程、波浪理论与应用、海洋环流与应用、环境海洋学、海洋物理监测原理及技术。

就业方向

就业领域的重点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水利用、海洋制药、海洋保健品开发、海盐及盐化工业、海洋服务业、海洋能发电、海水化学元素提取、海洋采矿业,以及新兴的海洋空间利用事业等。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考研方向2:声学

专业介绍

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是研究媒质中机械波(即声波)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声波的产生,接受,转换和声波的各种效应。同时声学测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测量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最简单的声学就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也是声学研究的基础。

培养要求

声学要求学生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有关声学发展的国际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就业前景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毕业生的深造比例达50%以上。超过 60% 的毕业生继续深造,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长期保持在100%以上。

声学的就业方向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公司。主要从事音频工程,建筑声学,噪声控制,超声电子器件,超声医疗仪器,以及 IT行业等领域相关的各类工作。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考研方向3:水声工程

专业介绍

水声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所依托的国家级“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作为我国水声技术基础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单位之一,研究方向基本涵盖了水声技术的全部研究领域,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水声装备研制和系统集成技术研究等多方面和谐发展。

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兼顾声学、振动和信号处理的高层次水声研究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声振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水声学科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具备从事水声工程应用基础研究的能力。通过硕士阶段学习和论文工作的锻炼,培养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能对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作出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发展前景

水声工程专业的一级学科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以国防领域为主要研究背景,涉及声学、水声学、信号处理、测试技术等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人才众多,就业前景比较光明,就业面宽。在未来迅速发展的声学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考研方向4:海洋科学

专业介绍

海洋科学专业培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学及海洋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海洋科学基本调查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从事海洋调查和海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就业前景

国家对于海洋科学采取积极支持发展的政策,也大力发展海洋科学的教育。如今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采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当下随着行业的发展,如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较佳,特别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医药、海上运输、海洋油气开发和食品工业等部门吸收人才最多。近几年,我国在海洋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海洋资源利用、海底石油勘测、海产品生产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该专业就业形势良好,由于该专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国家的政策倾斜,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良好,且有持续增加趋势,特别是该专业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所以行业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

3.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简述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石油管理局(简称“渤海油田”)近日对外表示,在渤海油田的“渤中19-6”构造,钻获了高产天然气流。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渤海深层天然气勘探首获领域性突破,有望在中国东部老油区找到较大的天然气田。

◆◆◆

亿吨级大气田有望诞生

渤海油田所在的渤海湾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区,大量主力油田都分布于此。目前,中国国内每年有近40%的原油产自渤海湾盆地。

为此,中国海油加大了对基础性项目研发的投入,加之油田深层钻井技术不断发展,最终在渤海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上取得了突破。

在2017年12月,中国海油正式宣布了“渤中19-6”气田的发现。据介绍,“渤中19-6”圈闭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的渤中凹陷西南部,平均水深约22米。

4. 海洋油气开发的基本模式

三)功能分区。海洋主体功能区按开发内容可分为产业与城镇建设、农渔业生产、生态环境服务三种功能。依据主体功能,将海洋空间划分为以下四类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现有开发利用强度较高,资源环境约束较强,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和优化的海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可以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的海域。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以提供海洋水产品为主要功能的海域,包括用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功能的海域。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海域,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领海基点所在岛屿等。

(四)主要目标。根据到202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的总体要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

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清晰合理。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形成“一带九区多点”海洋开发格局、“一带一链多点”海洋生态安全格局、以传统渔场和海水养殖区等为主体的海洋水产品保障格局、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

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高。沿海产业与城镇建设用海集约化程度、海域利用立体化和多元化程度、港口利用效率等明显提高,海洋水产品养殖单产水平稳步提升,单位岸线和单位海域面积产业增加值大幅增长。

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增强,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海洋保护区占管辖海域面积比重增加到5%,沿海岸线受损生态得到修复与整治。入海主要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增强。

5. 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现状

我国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海,南海,渤海和台湾海峡 根据我国勘探成果预测,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石油资源量就达到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达到10.6万亿立方米。我国石油资源的平均探明率为38.9%,海洋仅为12.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73%的探明率;我国天然气平均探明率为23%,海洋为10.9%,而世界平均探明率在60.5%左右。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在勘探上整体处于早中期阶段。近年来近海大陆架上的渤海、北部湾、珠江口、莺琼、南黄海、东海等六大沉积盆地,都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国外有人估计,中国近海石油储量约40亿吨(300亿桶),其中渤、黄海各为7.47亿吨(56亿桶),东海为17亿吨(128.4亿桶),南海(包括台湾海峡)为11亿吨(80.3亿桶)。这一预测可能偏低。

有的外国人则认为,仅渤海湾海底石油储量即达50~100亿吨(375~750亿桶),钓鱼岛周围东海大陆架一个地区约150亿吨(1125亿桶)。

就按国外的估计数,中国近海的石油储量大约与中国陆上的石油储量相当,约40~150亿吨(300~1125亿桶)。无疑,中国是世界海洋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6.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包括

最重要的应该是要注意海洋生态的保护,保护海洋环境 ,维持海洋生态安全。一,保护海洋资源,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环境;海洋的能源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其中以波浪发电和潮汐发电的技术比较成熟,如日本、英国等国已研制成功了波浪发电装置和法国郎斯潮汐电站。关于“海洋油气开发”:海底石油开采,可追溯到19世纪末,1896年,美国开始在加利福尼亚的圣巴巴腊海峡钻井;1947年,美国在墨西哥湾钻出第一口商业性油井,这是浅海开发石油的起点。从此,海底采油技术不断发展。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石油禁运和不断上涨的油价,使得海底开采石油的利润大大提高。现在,海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已成为沿海国家的重要经济活动内容,成为某些国家的经济支柱。据估计,世界海底石油的潜在可采储量约有3000亿吨,基本集中在大陆边缘地区,其中80%-95%分布在离岸200海里范围内,包括大陆架和上部陆坡。大陆架面积约为2750万平方千米,可能蕴藏海底石油总储藏量的55%-70%。

7.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包含哪些

我国在海底油气开采、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估、海水增养殖、海底隧道及海上人工岛等一类的海洋空间利用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回答

1、我国在海底油气开采、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估、海水增养殖、海底隧道及海上人工岛等一类的海洋空间利用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回答

2、海洋开发是海洋及其周围环境(大气、海岸、海底等)的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活动的总称。人类通过海洋开发,把海洋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际价值,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根据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性质,海洋开发活动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海洋再生能源开发、海洋空间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类型。

8. 海洋油气资源形成的条件

油气藏包括石油矿藏和天然气矿藏。

石油是海洋中的低等植物和动物(统称浮游生物)在隔绝空气并在细菌(生物化学)作用下,先形成“腐泥”,然后在高温(200摄氏度)和高压(地质化学)作用下先生成中间产物--原沥青,最后形成石油。

天然气的形成与石油一样,实际上它是石油的“副产物”,可与石油共存,也可以独立存在。

油气藏的形成年代跨度很大,其年龄范围从6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到1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最年青的石油矿甚至贮存于冲积层中,属于现代地质期,年龄只有4000年。

9.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几个过程

一、油气资源勘查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国内石油产量难以大幅提高,虽与资源品质差、勘探难度大有关,但与上游勘探开发投入总体不足有很大关系。据三大石油公司披露的公司年度报告分析,2000-2013年,石油企业的收入大幅增长,勘探投入、利润、税收等也增长较快,但与收入相比,勘探投入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严重不足。

二、探矿权出让基础薄弱

自从油气矿业权采取登记制度以来,油气矿业权长期采取“申请在先”方式无偿取得,四大石油企业几乎将石油天然气有利盆地和区块全部登记。到2010年国土资源部开始竞争性出让油气探矿权试点时,只有风险很高的一些海域或西部空白区、非常规油气用于试点。

近几年加大勘查投入督察,石油企业逐步退出块30多万平方千米,主要是新疆、西藏,勘查程度很低,风险高,还有不少处于生态保护区内。空白区内油气地质调查和评价工作很少,可以优选推出的有利区块也很少,即使是石油企业退出的区块,地质工作也很少,这就造成出让的探矿权资料很少、找矿风险很高。

三、矿业权范围空间重叠仍然突出

许多大型含油气盆地同时赋存煤炭、煤层气、铀以及其他沉积型矿产,地表还有砂石粘土等建材矿产。

一方面,登记油气矿业权时常常会在同一区域发现已设非油气矿业权,反之亦然。这种空间重叠关系不仅存在产权纠纷,资源开发矛盾也很多,往往因为地表土地利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而长期不能办理登记或生产作业。

另一方面,油气类矿种存在主探与兼探矛盾,现行法律允许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兼探(综合勘查),但目前存在主营业务分割、矿种分离、矿业权分置、投资主体不同等问题,比如煤层气、页岩气属油气类矿权管理,而煤炭、油页岩、油砂等属固体矿产管理,需要分别设置矿业权,往往难以在空间上完全分开。

四、矿业权登记审批时间长

由于各种原因,矿业权从申请到批准往往时间很长,有些探矿权、采矿权甚至数年不能完成登记。与时同时,在审查开发利用方案时经常发现已有许多开发井已经钻完,有的已生产。

五、油气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按照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和探明储量通报,我国油气资源丰富,但资源探明程度不高,探明储量中尚有数十亿吨难利用。随着低油价常态化,将有更多的已探明储量处于无效益甚至负效益开发状态,或成为呆矿不能发挥作用。

六、政府监管维权难

我国制订《矿产资源法》处于计划经济后期,由资源管理部门和工业管理部门(或具有行政授权的中央国有大型企业,是原来政府部门转变而来)共同监管。配套的法规《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主要适用固体矿产,没有体现油气行业监督的特点。

10. 海洋油气开发环境

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中国近海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沉积盆地,总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含油气远景。这些沉积盆地自北向南包括: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冲绳海槽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台西南盆地、台东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南海南部诸盆地等。中国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

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察,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以成为“第二个中东”。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为30亿~70亿吨。还有资料反映,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超过100亿吨。

南海海域更是石油宝库。中国对南海勘探的海域面积仅有16万平方千米,发现的石油储量达52.2亿吨,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亿万元人民币,在未来20年内只要开发30,每年可以为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而有资料显示,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据中海油200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在南海西部及南海东部的产区,截至2003年底的石油净探明储量为6.01亿桶,占中海油已探明储量的42.53。到目前为止,渤海湾地区已发现7个亿吨级油田,其中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又是中国目前第二大整装油田,探明储量达6亿吨,仅次于大庆油田。至2010年,渤海海上油田的产量将达到5550万吨油当量,成为中国油气增长的主体。

下一篇:海洋灾害普查成果应用(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上一篇:重视海洋港口发展建设(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