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海洋吗(海南有哪些海洋动物)

江南官网app 2023-02-23 22:00 编辑:jing 200阅读

1. 海南有哪些海洋动物

来海南自然少不了吃海鲜,海南的海鲜正宗、鲜活、生猛。价格也丰俭由人。

鲍鱼非鱼,而是属于贝类,是一种海产软体动物。主要种类有杂色鲍、半纹鲍、羊鲍、耳鲍和皱纹盘鲍五种。鲍鱼性腺发达,肉又厚又肥。文昌县龙楼镇一带盛产鲍鱼。

龙虾是生活于热带、亚热带浅水海域的海洋动物,是虾中佼佼者。它披盔带甲,还有两条长长的触鞭,美丽威武。海南产好几种龙虾,在文昌东郊椰林等地。

后安鲻鱼是海南万宁特产之一,盛产于后安小海。后安鲻鱼四季均可捕获,秋冬为旺季。它是高档鱼种,海鲜补品。不但是宴席上的佳肴,又是老少病弱者、妇女产后的最佳补品之一。

梅花参是海南省特有的海珍,三亚“三绝”之一。主要产在南海诸岛海域。海参为“海产八珍”之首,尤以梅花参为最珍贵。梅花参最长可达1.2米,重12至13千克,故称“海参之王”。

海胆又叫海刺猬,是一种棘皮动物,呈圆形、半球形或心形。文昌县龙楼所产的海胆比较有名。海胆虽然其貌不扬,但它的生殖腺即海胆膏却是一种味道极鲜美的食物。

石斑鱼的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据有关资料和行家介绍,石斑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鱼类,宴席上的佳肴,是畅销港澳台的名贵海鲜品。

生蚝,又名牡蛎,别名蛎黄、海蛎子。牡蛎肉肥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是健肤美容和防治疾病的珍贵食物。

鲳鱼富含蛋白质及其他多种营养成分,胆固醇含量也低于所有的动物性食品。鲳鱼肉质鲜嫩、刺少、味佳,营养丰富。

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海南的基围虾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

红鱼肉厚刺少,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被列为优质海产鱼类,是著名的海鲜美食。海南儋州出产的红鱼干和临高出产的红鱼筒是海南的著名特产之一。

在清明节前后和冬至时吃青蟹是最好的。青蟹食法多样,多为清蒸,肉厚膏肥,味道十分鲜美。人们还用它来制作蟹饼,鲜脆清香,别具风味。

血蚶为海南重要高价食用贝类之一,因具有血红素而得名,一般相信吃血蚶可以补血,自古即被视为滋补佳品。海南民间有用炭火烤的食法,叫做“原味血蚶”。一些人家有大年初一吃血蚶的习俗,人们把蚶壳当作两扇“门”,蚶肉视为“元宝”。

马鲛鱼,体形狭长,头及体背部蓝黑色。马鲛鱼刺少肉多,体多脂肪,与“雪菜”同烧鲜美异常,可作“熏鱼”,也可用盐腌制,是下饭的佳肴。

对虾是节肢动物,身体长15-20厘米,甲壳薄而透明。第二对触角上的须很长。肉味鲜美,是海南的特产之一。对虾价格相对低廉。

芒果螺的形状有点像芒果,口感鲜嫩。姜爆芒果螺味道也非常的美味,鲜嫩的螺内吃在嘴里口齿留甜,如果加点辣椒炒又是一种味道。

扒皮鱼是一种营养相当丰富的鱼类,它的蛋白质含量特别高,每100克鱼肉就含1.92克的蛋白质,其他营养成分包括微量的脂肪、钙、磷、铁等。

鱿鱼,也称柔鱼、枪乌贼,营养价值很高,是名贵的海产品。它和墨鱼、章鱼等软体腕足类海产品在营养功用方面基本相同。

白灼红口螺的做法保持其原汁原味,吃的时候可蘸酱料入口,口味鲜美;炭烤做法为,加少许烧烤配料,让其入味到内部,香上加香。其中,如果搞成微辣口味,口感为最好。

蛏子的肉很好吃,(蛏音同“撑”)并且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是一种大众化的海产食品。夏天是盛产蛏子的季节。蛏子是夏天佐酒的佳肴。蛏肉可以拌凉菜,最宜夏令。

鸡腿螺的外型和其他螺无太多区别,只是表面纹路更粗糙些,最大的不同在与螺肉本身,形状象一个小小的鸡腿。入口更是清甜,慢慢咀嚼,能品出一种别具一格。

海白,一种贝类,外壳呈白色,海南人称其为“海白”。常用来煮汤或烧烤,冬瓜海白汤,是海南的一道名菜,味道十分鲜甜。

2. 海南有什么海洋动物

1、海南坡鹿:坡鹿是印度泽鹿的同属,外形与梅花鹿相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由于它分布在海南西部的丘陵草坡地带,故称海南坡鹿。

2、海南黑长臂猿,濒危25种灵长类物种之最。两性之间的毛色相差很大。雄性完全是黑色的,顶多在嘴角边有几根白毛。头上有一簇毛。雌性的毛色从黄灰色到淡棕色,在头的顶部和腹部有一黑斑,此外手指和四肢可能部分是黑棕色的。生活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群中。

3、海南灰孔雀雉,非常类似灰孔雀雉但体型略小(70厘米),色深而褐色浓,眼状斑仅有紫色而无绿色光泽。 虹膜-灰色;嘴-蓝灰;脚-蓝灰,叫声:雄鸟发出辽亮悦耳的guang-gui, guang-gui两声一度的鸣叫,第一声较长。雌鸟发出ga,ga的速叫声。非常稀少,见于海南岛西南部仅存的山林中。

4、海南山鹧鸪,山鹧鸪属鸟类中羽色较为美丽的种类,眼先、额、眉纹、颊、头侧以及颏、喉均为黑色且连成一片;耳羽白色;前颈及颈侧基部淡橙红具黑斑;黑色眉纹上方散着白点,形成一条白纹向后延伸至后颈。是全球性易危种。

5、海南云豹,哺乳类的猫科动物,只分布于亚洲的东南部。云豹名字由来是因为豹皮有云状斑点。云豹是现存猫科动物中比较原始的类型。按头颅比例来算,云豹的犬齿是现存猫科动物中最长的。

6、栗喉蜂虎和蓝喉蜂虎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国家“三有”动物名录。每年春天,栗喉蜂虎和蓝喉蜂虎都会从东南亚迁徙到海南繁殖。

3. 海南海里有什么生物

1.眼镜蛇科 ELAPIDA。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栖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带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镜蛇 (Naja naja atra):俗称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激怒时其前身 1/3 竖起,颈部膨扁,发“呼呼”之声,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眼镜蛇孟加拉亚种(Naja naja kaouthia):分布於云南、四川、和 广西,近年来,该蛇从泰国等地流入广东,广东地区称该蛇为“泰国眼镜蛇”。该蛇颈背的眼镜斑只有单个圆圈,体长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较强。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俗称过山峰、大眼镜蛇等,外形似眼镜蛇,体更长,可达5米,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 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区。

2.海蛇科 HYDROPHIDAE

本科蛇终生栖于海中,尾扁似桨,与眼镜蛇科同属前沟牙类毒蛇,系神经毒类。我国海域有16 种,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有如下几种:

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

环纹海蛇(Hydrophis fasciatus atriceps):分布于辽宁、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

平颏海蛇(Lapemis hardwickii):分布于山东、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沿海。

小头海蛇(Microcephalophis gracilis):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

长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分布于山东、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

海蝰(Praescutata viperine):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

3.蝰科 VIPERIDAE

本科为管牙类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为主,因颊窝的有无而分为蝮亚科和蝰亚科 。

蝰亚科(Viperinae):有白头蝰、北极蝰、草原蝰、蝰蛇等,常见者有蝰蛇。

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称圆斑蝰、金钱斑、百步蛇、八步蛇、百步金钱豹等。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分布於福建、广东、广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区,多栖息于田野中。台湾产台湾亚种。东南亚也有蝰蛇分布。近年来,大量的蝰蛇从缅甸、泰国流入我国。

蝮亚科(Crotalinae):有 10 种,均是剧毒蛇。

蝮蛇(Agkistrodon halys):全国除广东、海南、广西外、均有分布。头略呈三角形,体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体侧各有深褐色圆形斑纹一行。有较强耐寒性。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荒野、田边和路旁。

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俗称五步蛇、百步蛇、翘鼻蛇等。头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翘起,体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个明显黑色圆斑,体长可达 1.5 米。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区、丘陵地带。

烙铁头(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称烙铁头(因形似旧式烙铁)、龟壳花蛇、金钱斑等,头部三角形,颈细,吻较窄,体长1米余,体背棕褐色,有镶浅黄色边的紫棕色斑块,体长约1米。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溪边或山区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缝中。

竹叶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称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标。头呈三角形,颈细,眼红色,体背呈草绿色,自颈部以后形成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侧线,或为黄色侧线,尾焦黄色,体长 60- 90 厘米。广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生活于山区树丛或竹林,常栖息於溪涧边灌木杂草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4. 海南有哪些动物?

海南是野生动物王国,已知的陆生动物有561种,其中兽类80多种,鸟类344种,分别占全国兽类、鸟类的21%和25%;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的有海南坡鹿、黑冠长臂猿、云豹、巨蜥等15种;还有87种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此外,瘦猴、犬蝠、海南大鼯鼠、海南兔等21种,是国内78种陆生哺乳动物中,唯海南所特有;孔雀雉、鹦鹉、白鹇、原鸡等各种鸟类也自由地生活在海南岛上。

5. 海南常见海洋生物种类

砗磲(学名:Tridacnidae spp.):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共有1科2属9种,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重量达到300千克以上。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大小相当,内壳洁白光润,白皙如玉。外韧带,通常有一个大的足丝孔。铰合部有一个主齿和 1~2 个后侧齿。外套痕完整,前闭壳肌消失,后闭壳肌近中央。

全部为热带种,通常以足丝附着在珊瑚礁上生活。为双壳类中个体最大的贝类,其中大砗磲(Tridacna gigas)壳长可达 1 米。砗磲外套膜内有大量的虫黄藻,借助膜内玻璃体聚光,使虫黄藻大量繁殖而作为自身养分,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关系。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中国共有 6 种,分布于台湾和南海各岛礁。

下一篇:上交海洋工程(上交海洋工程怎么样)
上一篇:海洋奇缘中英台词(海洋奇缘英文原版台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