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海洋生物(大量海洋生物死去对大自然造成了什么样的)

江南官网app 2023-02-03 05:03 编辑:jing 108阅读

1. 大量海洋生物死去对大自然造成了什么样的

意思是巨大的生命体需要消耗海量的其他生命,但他的倒下也会为其他生命提供巨大的生存空间。往往会让人联想起商业上的反垄断。

鲸落万物生的寓意:一个鲸鱼的死亡,带来了大海万物的生长。鲸鱼死后,会给大海提供上百年的生态环境,当鲸鱼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会沉入海底,生物学家称这一过程为鲸落。鲸落与深海热液、冷泉一样,是深海生命的“绿洲”,孕育着丰富多样的深海生命,这就是所谓的"一鲸落,万物生"。

2. 大量海洋生物死去对大自然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

鲸鱼的死亡被称为鲸落,鲸落有些凄美的故事。

美国“深层生态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在其著作《禅定荒野》中写过一句话,经由中文翻译过来,触动人心: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鲸落”,从字面含义来看,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解消耗的过程。在研究中,鲸的尸体,坠落的过程以及形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等,被生物学界统称为“鲸落”。此处的“落”不仅仅是动词,也是名词,如村落般繁衍栖息之处。

世上有没有一种死法,如此温柔?据说,鲸是可以预知自己死亡的。预感生命将尽时,它便孤独离去,下沉,下沉,下沉……而后,安静如水,来者不拒,任由自身被汲取享用。生于海、逝于海,接着,归于海,反哺海。这一切,在深海之境悄然上演。

世上有没有一种死法,如此慷慨?它的死,竟不是生的终结,而是喧闹的开始。当一条鲸死去,它生命消亡的瞬间,其实正预示着无数生命的开始。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鲸落维持了至少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的生存。它归于深渊,却让其他的生命走得更远。

这样的生命奇迹,初闻“鲸”奇,亲眼所见更是“鲸”喜。今年4月初,中国科学家们科考时,于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一个约3米长的鲸落。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

这是一只形成不久的鲸落。鼬鳚鱼正在撕扯尾部的肌肉,螃蟹等“清道夫”自四面八方赶来分享盛筵。科学家分析,这个鲸落很有可能是齿鲸类的鸟嘴鲸,鲸尾上尚有组织残余,估计死亡时间不算长,因而具有长期观测价值。生前,我们不得而知,而南海这一鲸落的“从今往后”,我们有幸见证。“悲寂潇潇下,繁荣此中开。”它的存在,演示了一个生态群落的更替,↓↓整个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移动清道夫阶段鲸沉入海底时,最初尸体上的大量蛋白质和有机物会吸引鲨鱼、盲鳗、甲壳类生物前来,它们以鲸落中的柔软组织为食,如果鲸的体型足够庞大,鲸落上的蛋白质可供这些生物食用4—24个月之久。

第二:机会主义者阶段接下来,一些多毛类和甲壳类无脊椎动物登场,这些“机会主义者”能够在短期内适应所处环境而快速繁殖。它们一边从鲸落中获取食物,一边又将其作为居住场所繁衍生息。

第三:化能自养阶段当它只剩骨架的时候,一切才刚刚开始。大量微生物进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使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盐作为氧化剂,产生硫化氢,成千上万的化能自养生物由此获得能量。

第四:礁岩阶段最后,当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鲸骨的矿物遗骸又会以礁岩形式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比如,充满生机的珊瑚礁。鲸,即使零落成泥,也会养护一方生命。

整个过程,严丝合缝、环环相扣,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参与科考的学者说,“鲸落从形成到最后完全分解,这期间不光可以改变鲸落所在地的环境和生物种群分布,甚至可以影响到新物种的演化。”“一头鲸的死亡,造就了一个深海生态系统。”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

一鲸落,万物生,对于漆黑的深海而言,绝处逢生,这无疑是一份极其贵重的礼物。是不是所有鲸死亡都会形成鲸落?答案是否定的,并不是所有的海洋环境都利于自然鲸落形成。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数量,不超过50个。偶然性,令这样的遇见与馈赠尤为罕见与珍贵。如果上一秒,你还在为鲸落动容,这一秒,就可以开始唏嘘了——

在鲸落之前,鲸已死于人类的无动于衷和残忍不仁。防不胜防,它们还在被一头,一头,接一头地捕杀着。避无可避,受到声呐干扰而搁浅的鲸,也在一头,一头,接一头地增多。

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及全球气候变化,目前鲸类数目急剧减少,鲸落变得更为稀少。深海生物对于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较浅海和近海更低,一旦潜在的海洋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一头鲸,一生游弋不息,只落一次地,就是在它死去之时。生当似鹏起,终当如鲸落。一头鲸,比人类更懂得何为壮丽的陨落。我们的“生死观”该为它所洗尽铅华。

3. 因海洋污染而灭绝的海洋生物

白鳍豚。。但不是海洋污染灭绝的。海鸥和大嘴鸥因为渔网,原油泄露大量死亡。

4. 每年因海洋污染死掉的生物

污水给鱼儿带来的只有死亡,如果人们吃了被污染的海里的鱼,大多数会生病的就海洋污染而言,是个大问题呀!海洋生物物种一旦遭难,生态就会失去平衡,也许会就此产生新物种来适应这种恶劣环境也说不定。但最大的可能就是愈演愈烈,最终地球将会成为一颗“死亡星球”。到时我们就惨了,还是现在好好保护吧。

5. 大量海洋生物死去对大自然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缩写为K-T灭绝):

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海洋中的菊石类生物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这次生物大灭绝最流行的说法是,一颗小行星与地球发生了大碰撞,这次撞击相当于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最强烈地震的100万倍,爆炸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核武器总量爆炸的l万倍,导致了2.1万立方公里的物质进入了大气中。由于大气中高密度的尘埃,太阳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导致地球表面温度迅速降低。没有了阳光,植物逐渐枯萎死亡。没有了植物,就没有了植食性的动物,肉食性的恐龙也失去了食物来源,它们在绝望和相互残杀中慢慢地消亡。几乎所有的大型陆生动物都没能幸免于难,在寒冷和饥饿中绝望地死去。小型的陆生动物,像一些哺乳动物依靠残余的食物勉强为生,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日,等到了古近纪陆生脊椎动物的再次大繁荣。

二、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

发生在大约2.5亿至2.03亿年前,延续了约5000万年。估计有76%的物种灭绝,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这一次灾难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了,出现过大面积缺氧的海水。

三、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

发生在大约2.51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这是地球上发生的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许多动物门类整个目或亚目全部灭亡。曾普遍生长的舌羊齿植物群,二叠纪末几乎全部绝灭;早古生代繁盛的三叶虫全部消失;蜓类原有40多个属,该世结束时全然无存;菊石有10个科绝灭;腕足类在同期大约有140个属所余无几。总共57%的科、83%的属(53%的海洋生物的科, 84%的海洋生物的属, 大约96%的海洋生物的种, 估计有70%的陆地生物包括昆虫的物种灭绝了。

全世界几乎没有三叠纪早期的煤田形成。这次大灭绝事件的可能成因包括西伯利亚大规模玄武岩喷发造成的附近浅海区释放大量可燃冰,盘古大陆形成后改变了地球环流与洋流系统等等。

四、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

发生在大约3.75亿至3.60亿年前的泥盆纪-石炭纪过渡时期。主要是海洋生物的物种灭绝,陆地生物受影响不显著。19%的科、50%的属灭绝。这次大灭绝事件持续了近2000万年,期间有多次灭绝高峰期。造礁生物消失,竹节石类、腕足动物的3个目、四射珊瑚10多个科灭亡,被称为凯勒瓦瑟尔事件,又称弗朗斯-法门事件。

由于灭绝事件持续时间很长,其根源很难辨识。可能的生物学原因是在此前的泥盆纪陆生植物大量繁育,导致地球大气中氧含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大幅减少,地球进入卡鲁冰河时期所致。

五、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

发生在大约4.50亿至4.40亿年前的奥陶纪晚期或奥陶纪与志留纪过渡时期。地球上生物中有27%的科与57%的属灭绝。直接原因是冈瓦纳大陆进入南极地区,影响全球环流变化,导致全球冷化进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

6. 环境污染导致海洋生物死亡

答案D

海洋石油污染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降低海滨环境的使用价值、破坏海岸设施,还可能影响局部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和降低海洋的自净能力。据实测,每滴石油在水面上能够形成 0.25平方米的油膜,每吨石油可能覆盖5×106平方米的水面。油膜使大气与水面隔绝,减少进入海水的氧的数量,从而降低海洋的自净能力。油膜覆盖海面还会阻碍海水的蒸发,影响大气和海洋的热交换,改变海面的反射率,减少进人海洋表层的日光辐射,对局部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海洋石油污染的最大危害是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使鱼卵死亡、幼鱼畸形,还会使鱼虾类产生石油臭味。

7. 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由于海洋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引起的。比方说,如果海洋中的氧气含量突然减少,而且一些海洋生物的密度分布较高,这些都会导致一些海洋生物因为生存环境变得恶劣,从而在生存竞争的关系中被“淘汰”。

此外,一些海洋生物之间突然爆发的某种神秘传染病,也有可能是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毕竟在世界上,未知的病菌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而且病菌在自然界中也会不断变异,因此,某个物种之间突然爆发神秘疾病,也并不奇怪。

下一篇:海洋是并列词(海洋的洋除了组海洋还能组什么词)
上一篇:你喜欢海洋吗(你喜欢海洋吗怎么用英语回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