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异养菌(海洋古菌的生态作用)

江南官网app 2023-02-03 04:51 编辑:jing 282阅读

1. 海洋古菌的生态作用

净光合作用(net photosynthesis),又称“表观光合作用(apparent photosynthesis)”,是指一段时间内植物体内发生光合作用的总量减去呼吸作用的量。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植物的净光合。就是净化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总称。

生物净化,也就是生物类群通过代谢作用(异化作用和同化作用)使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直至消失的过程。根据生态学的观点,生物圈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和藻类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

2. 海洋古菌的生态作用包括

沸水能杀死大多数的微生物,但是不能杀死海洋中所有的微生物,有些海洋微生物能在沸水中繁

衍生息。比如嗜热菌在130℃的环境中,它也能维持生命,只是不能繁衍。其中最不怕热的要数超嗜热菌了,它们喜欢在80~120℃的环境中生活。

高温甚至是嗜热微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例如一种生长在大洋中脊热液口壁上的古菌,它的最佳

生长温度是105℃,当温度低于90℃时,它就会停止生长。

3. 海洋细菌的作用

海洋微生物主要包括三大类,即原核微生物(如细菌)、真核微生物(如真菌、藻类和原虫)和无细胞生物(如病毒),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广,种类多。凭借其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和遗传适应性,它们能够在许多极端环境中得以生存,并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不得不令人类对它们刮目相看。下面对海洋微生物中的几种作以介绍。

1.海洋细菌

海洋细菌是原核微生物的一大类群,不含叶绿素和藻蓝素,只能在海洋中生长、繁殖,是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海洋微生物。它们个体直径一般不超过1微米,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或分枝丝状,具有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壁,无真核。海洋中有自养和异养、光能和化能、好氧和厌氧、寄生和腐生,以及浮游和附着等类型的细菌。海洋真菌不超过500种,仅有陆地真菌种数的1%。现知的深海真菌只有5种,它们能够生活在水深5315米的海洋深处。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海洋细菌的特征。它一共分为三种类型:体形近似球形的叫球菌;身体细长的是杆菌;体形弯曲的是螺旋菌。它们都属于单细胞,内部结构与普通的植物细胞相似。如果细菌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小群体,叫菌落。菌落带有不同的颜色,如绿脓杆菌的菌落是绿色的,葡萄球菌的菌落是金黄色的。细菌菌落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点,是鉴别菌种的重要依据。

2.海洋真菌

从生物进化史看,海洋真菌的出现要比细菌大约晚10亿年,因此它是微生物王国中最年轻的家族。真菌由多细胞丝结构,能产生孢子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真菌和细菌、放线菌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拥有真正的细胞核,因此真菌的细胞又称为真核细胞。从原核细胞发展到真核细胞,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大部分海洋真菌大多数栖于某种基物而生活,只有少数真菌不依赖基物而自由生活。根据海洋真菌的栖生习性,可将它划分为五种基本的生态类型,分别为木生真菌、寄生藻体真菌、红树林真菌、海草真菌、寄生动物体真菌。

海洋真菌在海洋食物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海洋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无机营养物的再生过程,为海洋生物不断提供生命所需的物质。特别是在海洋沉积物中的真菌丝体和酵母菌体,是很多海洋动物的食物来源。有些海洋真菌能产生抗菌素和结构独特的活性物质,在生态和应用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降解海洋中的污染物、促进海洋自净等。利用海洋真菌加工麦皮、甘蔗渣、稻草等,可制成微生物碎屑混合物,用作水产养殖中的饲料。这种做法有可持续发展、质量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3.病毒

海洋病毒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具有形态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的特征。海水中海洋病毒离海岸越近密度就越高。在海洋真光层中较多,随海水深度增加逐渐减少,在靠近海底时又有回升的现象。

海洋中病毒会感染多种海洋生物。海洋噬菌体的裂解致死占异样细菌死亡率的60%;海洋蓝细菌、海洋真核藻等重要海洋初级生产者也会受到海洋病毒感染。病毒还能裂解某些种类浮游动物。众所周知,病毒的感染致病,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研究表明,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对虾养殖地区普遍发生的、危害性极大的机型流行病,是由一种杆状病毒所引起的。除了破坏性的一面,海洋病毒也有好的一面,有些海洋病毒能够帮助某些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生存有益。目前,人们已越来越关注海洋病毒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

4. 海洋浮游古菌

1、海洋中最多的生物浮游生物。海洋浮游生物 marine plankton 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的海洋生物。这类生物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动能力;绝大多数个体很小,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其构造,只有个别种的个体甚大。

2、如北极霞水母(Cyanea arctica)最大直径可达 2米;种类繁多,隶属于植物界和动物界大多数门类;数量很大,分布较广,几乎世界各海域都有。1887年,德国浮游生物学家V.亨森首先采用Plankton”一词专指浮游生物。该词来自希腊文,意为漂泊流浪。

5. 海洋古菌的生态作用是什么

主要是环境影响了原藻菌的进化。

原藻菌生活在富裕环境,于是瞬间么么哒了,吃好穿好,一生一大堆,空气里,海洋里,人体表面,肠道里,反正哪里都有他们的额踪影。有些生物呢,投胎不好,生活在了神马火山口啊,高盐地带,高酸高碱等变态地方,那地方,真的是,活下去就是胜利,这群古菌,自然就不可能进化出更高大上的高等生物了。事实上,对于以生存为唯一目的的古细菌,单细胞形式更有利于生存。至少你不用担心心肝肺啊肾亏啥的,你一个单细胞,自己吃饱,全家不饿。

6. 海洋浮游古菌的生态分布

生物大爆发一共分为两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其次就是奥陶纪生物大爆发。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时候是在5.42亿年前-5.3亿年前,大量的物种在短时间内出现并且达到繁盛,比如在这一地层中发现了非常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而奥陶纪大爆发则是一些叠层石生物消失,滤食性、海藻类等,海洋无脊椎动物在这时数量一度达到顶峰。

生物大爆发一共有几次

1.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寒武纪开始于5.42亿年前,也是显生宙的开端,当时据说仅在2千年之间就出现了大量的不同物种的生物,比如脊索动物、腕足动物、节肢动物以及海绵等,并且这一生物大爆发确实也有化石证据的支撑,就拿国内来说,在我国的云南省澄江就发现了大量的多门类动物化石群,包含了怪诞虫、蠕形类、海棉类以及内肛类等。

其次就是澳大利亚的埃迪卡拉也曾经发现了动物群化石,其中包含了水螅纲、海鳃目、多毛类、腔肠类以及环节类等多种生物,而这两大生物群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这时的生物大爆发也意味着多细胞生物体的首次出现。

2. 奥陶纪生物大爆发

奥陶纪时地球上基本都是海洋,面积多达90%以上,因此一些原始的海洋生物都生存的非常繁盛,比如珊瑚、海星、海藻、无颌鱼类以及三叶虫等,其中最为硕大且凶猛的便是直壳类中的鹦鹉螺,身体的长度普遍可以达到1米,重量为几百斤,可以说是当时海洋中罕见的巨型顶级掠食者,之后由出现了大量的贝类或者软体动物等,三叶虫也开始进化出针刺,避免肉食动物的袭击。

而奥陶纪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生物大爆发,其实内外因都有着促进的作用,内因是当时生物的共生关系多于捕食关系,比如滤食型动物增加,就在奥陶纪的初期,双壳类也进化出了鳃,这也是它们为了适应营养迅速增加的环境。其次外因则主要是当时的大陆漂移,形成岛屿,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再就是海藻类或者浮游生物的爆发式生长也为生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

7. 海洋古菌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古菌是目前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不仅能在高温、强酸/碱性条件、高盐度、缺氧等极

端条件下存在,而且能在普通海洋环境中存活.其含量巨大,在全球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中正扮演重要角色.该领域研究对阐明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揭示生命起源和物种进化,生物圈与地圈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外太空生命问题的探讨和推测提供依据.本文评述了近30年来古菌基本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展望有待解决的前沿研究内容及解决思路,旨在建立一个较为清晰的古菌基本概念及研究思路,以利于地质学、生物学界了解这一交叉领域。

下一篇:战略性海洋(海洋战略规划)
上一篇:剧毒海洋法(海洋毒理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