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警示 船舶如何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近年来,船员工伤事故多发,船员死亡或船员伤病将对家庭造成毁灭性影响,也对航运公司造成极大影响。而船舶作为特殊的载运工具,船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发生事故时,相比岸上得到及时救治的几率更低。下面小编带您从典型事故入手,梳理容易发生事故事项,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重点关注 典型事故案例 什么是有限空间和封闭处所 封闭处所作业基本要求 防范建议 典型事故案例 典型事故案例1 2019年5月25日,xx公司“金xx”号货轮在坞修期间,因意外开启船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致使大量二氧化碳瞬间释放进货船机舱内,造成现场维修人员和船员10人中毒窒息死亡、19人受伤。 典型事故案例2 2021年5月5日,xx船厂新建的180000吨H1502散货船,在未落实有限空间作业防范措施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拆除临时U型管作业时吸入氮气,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 典型事故案例3
2021年8月4日,天津籍“祥发起重xx”轮在福建莆田水域锚泊期间,3名船员进入右舷压载边舱中毒死亡。 典型事故案例4 2021年5月28日,广西籍“武宣xx”轮途径桂平东塔水域待闸期间,2名船员进入货舱隔舱检修时窒息死亡。 什么是有限空间和封闭处所
所谓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所谓封闭处所,是指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船舶处所: · 存在受限的出入口 · 通风不足 · 设计为连续有人员作业
通俗来说,航海业界大多习惯将上述场所称为“封闭处所”,对应的国标为《防止船舶封闭处所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16993-2021)。其他行业普遍将上述场所成为“有限空间”,对应的国标较多,例如《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 船舶封闭处所主要包含但不限于货舱、双层底、燃油舱(柜)、压载舱、货泵室、货物压缩机室、隔离空舱、锚链舱、空舱、箱形龙骨、保护层间处所、锅炉、发动机曲拐箱、发动机扫气箱、污水柜(舱),以及不用于放置货物但可能与船舶封闭处所具有相同空气环境特征未通风的相邻处所。 封闭处所有什么特点
01 封闭处所是一个有形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空间,既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部分封闭的。 02 封闭空间限于本身体积、形状和构造,进出口大多较为狭小,或进出口的设置不便于人员进出。 03 封闭空间在设计上未按照固定工作场所考虑采光、照明、和新风量等要求,人员只是在必要时进入进行临时性工作。 04 封闭空间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 封闭处所的安全风险 · 中毒 封闭处所中有毒气体的来源包括:封闭处所内存储的有毒物质的挥发;有机物分解产生有毒气体;进行焊接、涂装等作业时产生有毒气体;相连或相近设备、管道中有毒物质的泄漏等。当有毒气体浓度超过《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时,就可能存在中毒的风险。 · 缺氧 空气中氧含量的体积分数约为20.9%,氧气含量的合格范围应在19.5%—23.5%,氧含量低于19.5%时就是缺氧。缺氧会对人体多个系统及脏器造成影响,当氧含量低于6%,40s内即可致人死亡。封闭处所内因积聚单纯性窒息气体或发生耗氧性化学反应,可能造成缺氧。 · 燃爆 当封闭处所中积聚的甲烷、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以及铝粉、玉米淀粉、煤粉等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浓度若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化学反应放热、撞击或摩擦火花、电气火花、静电火花等点火源时,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封闭处所内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0%。 · 其他 封闭处所内还可能存在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和高温高湿等安全风险。 封闭处所作业基本要求 空气质量: ①氧气浓度始终大于或等于19.5%(按体积比计),且小于或等于23.5%(按体积比计); ②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符合GBZ 2.1职业接触限值的相关规定; ③可燃气体浓度小于或等于可燃下限(LFL)的1%。 人员能力: ①分为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分别具备相应的能力和通过相应的培训。 ②作业负责人应具备充足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经过相关法律法规、国际公约和相关管理要求,以及对作业风险评估方法和程序、仪器使用、紧急撤离和事故救援程序,应急演习的程序和技能等内容的培训。 ③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充分了解进入封闭处所作业的安全程序,并经过缺氧、有毒有害企业防护和急救知识,仪器使用和安全作业注意事项等培训。 安全程序: ①定期识别、评估封闭处所,形成封闭处所清单。 ②制定封闭处所缺氧危险作业应急救助预案。 ③按照:风险评估→安全交底→通风换气→空气检测→进入准备→作业许可→安全防护→中断暂停→作业结束的安全程序执行,以保障作业安全。 防范建议 公司层面 1.制定作业须知 按相关程序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识别进入封闭处所安全风险,明确封闭处所清单,制定工作须知和应急预案。 2.定期检测设备 结合船舶维护保养要求,配备并定期检查测试气体探测仪、呼吸器、通讯设备、通风设备、医用担架、急救药箱等,确保相关设施设备良好可用。 3.组织人员培训 对新聘和转岗人员进行培训,按照作业负责人和作业人员(含监护人员)的不同标准,指导其熟悉所有封闭处所,掌握相应安全知识和应急知识。对于船上设施的培训,公司应予以跟踪指导督促落实。 4.开展应急演练 对于国际航行船舶,应不少于每2个月一次的频率开展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应包含安全设施、通信设备、气体检测仪、救助设备的检查和使用,以及应急救助程序和医疗救助演练。公司应予以跟踪指导督促落实。国内航行船舶未明确演习频次,建议定期组织开展演练。 船舶层面 1.开展培训演练 参照上述要求开展培训演练。 2.落实许可制度 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通常由部门长负责拟定作业计划,报船长批准后方可实施。未经批准严禁进入密闭空间。 3.实施全程监护 指定专人担任现场指挥,负责作业现场组织、指挥和协调,对作业全过程进行监督防控,同时应指定救援人员。 4.提前确认条件 进入前应进行彻底的、不间断的通风换气,由主管人员对封闭处所内空气进行检测,封闭舱室内各处的氧气含量应不低于19.5%,二氧化碳含量不高于2%,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应为0。 5.测试通信设备
对密闭舱室内外人员之间的通讯设备进行测试,通讯设备应为防爆型;进入密闭舱室前应约定简洁的紧急联络或撤离信号,以便在通讯故障或中断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准备好隔绝式呼吸器、安全带、救生索,规定好内外联络信号,救生索外端必须生根,出口处有专人守护,并经常与舱内人员保持联系;准备好医疗救护设施。 6.做好个人防护 进入人员应穿紧身工作服、工作鞋、戴安全帽和手套,携带必要的照明工具。进入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封闭处所时,穿戴和随身携带的工具必须要防火、防爆。 7.设置警示标志
在密闭处所口设置临时围栏,放置“未经许可,禁止进入”警示标志,安排专人值守;通知有关部门封妥有关设备和控制阀,并贴上“禁止启动”或“禁止打开”的安全标志牌。 8.确保通风到位 作业过程中,保持对作业场所的连续通风和检测,作业中断时间超过半小时的,进入前必须重新检测。 9.及时紧急撤离 在应急情况下,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方可进入缺氧作业场所,如果作业环境发生恶化,应立即提示舱室内人员中断作业并立即撤离。 10.做好应急救助 一旦发生窒息、中毒事故,必须对现场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可以安全进入舱室实施救援之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舱室施救;进入作业现场参与救援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并有专人配合,防止发生二次事故。 |
上一篇:信息中心号码 | 下一篇:造船容易下水难!造好的万吨巨轮是如何下水的?实拍现场太壮观了 |
船舶PSC(船舶PSC含义是什么) |
2024-03-16
|
查看详情 >> |
PPG推出PPG NEXEON 810涂料,可使船舶保持更高的速度 |
2024-03-18
|
查看详情 >> |
昨日,外高桥造船开启汽车运输船建造新阶段 |
2024-03-16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