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水运发展中海运发展方向是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重要骨干企业之一,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航运企业。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成立于1997年,总部设在上海市东大名路700号。 中国海运是中央直接领导和管理的重要国有骨干企业之一,是以航运为主业的跨国经营、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特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 2. 中国水运发展原因1、河流封冻期时间长,海洋封冻期时间也长. 2、海域较封闭,不与外国联系. 3、河流呈南北走向,经过经济发达区域少; 中亚地区内河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1、该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降水很少造成河水流量很小,不适合发展航运; 2、该地区经济落后。1、河流封冻期时间长,海洋封冻期时间也长.2、海域较封闭,不与外国联系.3、河流呈南北走向,经过经济发达区域少;中亚地区内河航运不发达的原因:1、该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降水很少造成河水流量很小,不适合发展航运;2、该地区经济落后。 3. 我国水运发展现状中国的运输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2500年以前已开展内河运输,西汉时期已与朝鲜、日本等国建立了经常的海上联系。 陆路运输方面,公元前 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就修筑驰道,统一了车轨。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运输业发展缓慢,处于落后状况。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运输业才有了较大发展。经过3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已初步建成了以铁路和长江、沿海水运为骨干,由铁路、公路、水运、管道和民用航空等现代运输方式组成的初具规模的综合运输体系。 4. 中国水路运输发展连续性是指交通运输从出发到到达目的地之间的运行过程中不容易受其他条件影响而中断。 比如管道运输,只要建成后,运输就可一直运行,不需要考虑天气是否恶劣等影响。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运输方式在持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适宜的使用范围。 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 5. 中国水运发展现状1.长江(包括京杭运河和淮河) (1)通航状况。长江是世界上第二大河,也是内河航运最发达的河流,被称为中国的黄金水道,共有通航支流3600多条,其干支流合计通航里程为7万多公里(含京杭运河和淮河)。 长江支流众多,主要有嘉陵江、湘江、汉江、赣江,以及京杭运河和淮河等。其通航能力千差万别,大体是:上游主要支流一般可通200吨以下船舶;中游各主要支流,除湖区航道外,一般可通300吨以下船舶;下游支流甚多,河道平缓,除京杭运河苏北段可通500—1000吨级驳船队及淮河干流可通航200—300吨级驳船队外,其它大部分支流只能通行100吨级驳船队。但就其通航能力而言,因下游水系水量平稳,年际变化小,且航道也较稳定,因而年通过能力并不比中、上游河流小。 (2)航道系统的区域划分。长江水系支流、湖泊众多,主干航道与支流航道、支流航道与支流航道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根据相互沟通情况和相应的地区位置,可大体将整个长江水系划分为以下八个次一级的航道系统区: 1)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航道系统区。包括干流金沙江和长江,以及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沱江、嘉陵江、涪江、渠江、乌江、綦江、赤水河、南广河和关河等各个支流,其合计通航里程为9574公里。 2)以长沙为中心的洞庭湖水系航道系统区。包括湘水、资水、沅水、澧水以及洞庭湖湖区航道网,总计通航里程为10252公里(包括沅水在贵州省境内的311公里航道)。 3)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航道系统区。包括长江及汉水、堵河、丹江、唐白河、通顺河、汉北河、府河、清江、内荆河、陆水、金水、大冶湖等,总计通航里程为9418公里(包括汉水在陕西境内的455公里航道)。 4)以南昌为中心的鄱阳湖水系航道系统区。包括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锦江、袁水、禾水、昌江,以及鄱阳湖湖区航道等。合计通航里程为4937公里。 5)以合肥为中心的巢湖水系航道系统区。包括巢湖湖区航道、南淝河、丰乐河、杭埠河、派河、金牛河、塘串兆河、柘皋河、裕溪河、洲河等,总计通航里程为1283公里。 6)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航道系统区。长江三角洲航道网系由苏北航道网、苏南航道网和杭嘉湖内河航道网组成,这里河网密布,互相穿插交织,形成了总里程达29617公里的通航网络。 7)淮河水系航道系统区。包括淮河干流航道及支流沙颍河、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大潜山干渠、新汴河等等,总计通航里程达2678公里。 8)钱塘江水系及浙东航道系统区。包括钱塘江干流及其支流新安江、金华江、浦阳江等,以及浙东的杭甬运河、曹娥江、奉化江等,总计通航里程为1451公里。 (3)航运发展的基本经济条件。长江流域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所流经的十省市拥有全国人口的近一半,流域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磷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2/3,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13%,锑、钨、锡等其他许多资源也很丰富或比较丰富。目前沿江产业经济发展也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这里除拥有全国最大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密集地区外,还有工业也较发达的宁芜工业地区、武(汉)黄(石)工业地区和成渝工业地区等。 2.珠江 珠江是我国四大河流之一,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四大部分所组成,流域涉及六省区和越南部分地区,其中与航运关系密切的是广东、广西两省。 珠江航运条件比较优越,其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80亿立方米,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珠江又属少沙性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仅0.27公斤/立方米。全水系合计通航里程为1.4万多公里。 西江横贯两广,是珠江水系的主要航道。西江航运干线自南宁经东平水道至广州854公里,其中南宁至贵县279公里,可通航80—120吨级轮驳船队和200个客位的客轮;贵县至梧州275公里,通航120—250吨级轮驳船队及300客位客轮;梧州至广州300公里,可通航1000吨级轮驳船队和300—400客位的客轮。西江上游右江百色至南宁375公里,可通航120吨级轮驳船队;支流柳江至桂平268公里,通航120—250吨级轮驳船队和200客位客轮;红水河都安红渡以下可通航120吨级轮驳船。 北江和东江通航条件相对较差,通航船舶一般为50吨级,最大不超过100吨级(谭林生,1989)。珠江三角洲水网纵横交错,有通航水道800多条,通过八个口门河海相通,通航里程5300多公里,其中前山水道通航100吨级船舶;陈村水道通航300吨级船舶;莲沙蓉水道通航500吨级船舶。珠江干流一般能通航1000—20000吨级海轮。 珠江流域也有较丰富的矿产和农产资源,珠江三角洲一带原有经济基础也较好,自对外开放以来,这里也随之而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度最高,商品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最为活跃,以及整体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这种发展势头,目前正向流域各地扩展,从而也为今后珠江内河水运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一大强劲推动力量。 3.黑龙江 黑龙江系中苏界河,干流长2820公里,其中中苏界河自恩和哈达至伯力长1890公里,全部可以通航。黑龙江水深条件较好,可通航500—1000吨级船舶;松花江是黑龙江的主要支流,也是黑龙江水系的水运干线,通航里程864公里,可通行500—1000吨级船舶;中苏界河乌苏里江也有较好的水深条件,可通航500—1000吨级船舶;此外,嫩江也是黑龙江水系的一条主要通航河流。 黑龙江水系虽有较好的水深条件,但实际货运量却不多,黑龙江航运局和地方水运部门1988年完成的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仅及长江轮船公司的9%和4%。原因之一是黑龙江干支流为季节性封冻河流,每年有五、六个月断航;原因之二是干流和乌苏里江支流都位于中苏边界,远离经济发达区,形不成较大运量。目前约有80%以上的货运量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松花江支流上。 6. 中国水运发展历程简述元代空前的海运,一改中国历史上以漕运沟通南北的交通情况,是南北交通的一大转折。海运的开发,缩短了南北沟通距离,增加了南北货运量,发展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大一统的经济格局。 1.将海运的起点设置在漫长的南方海岸线,开发了沿海的经济,使之成为交通的枢纽,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形成了一批港口城市。 2.方便了中外的海上沟通,为外国海船去北方贸易提供了方便,方便着中外文化兼容并蓄,使元朝成为一个开放的朝代。 3.海运的兴起使中国的工匠在行船实践中掌握了更多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发展了中国的科技水平,为日后的大规模海上活动做好准备。 4.但到元朝末期,爆发了以“开河”为导火索的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中,起兵最早的是方国珍,一贩盐航海为业,元兵追捕之时,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与哥哥国璋、弟弟国瑛、过珉等人逃到海里,聚起了几千人,劫夺海运,阻碍元代海运,以后,元代海运逐渐衰落。 5.海上航运,到了明清两代,由于闭关政策的束缚,日渐衰落,但仍有使用,这也是元代海运给历史留下的重要贡献。 7. 《中国水运》答:国内由于高铁已经在全国成网了,海运客运就减少了,主要航线天津到大连,大连到烟台,大连到青岛,大连到上海,天津到上海上海到广州。 走长江的客运上海到武汉到重庆。 内河通航主要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和东西的长江。国内货运主要是北媒南运,秦皇岛出发经上海的长江口做到长江的中上游发电厂。 8. 中国水运发展历程我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从古猿进化而来,学会了制造工具,随后就在狩猎谋生活动中,开始了有目的地进行运输和信息传递的活动。最原始的运输方式是手提、头顶、肩挑、背扛;最原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呼叫、打手势。那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出现了分工,开始了产品交换,产生了局部范围内的小量运输。后来出现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产生了货币,商品交换量迅速增加,运输的范围和数量也相应地不断扩大和增加。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逐渐形成了专门从事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业和专门传递信息的邮电业。 当交通成为相对独立的专门行业之后,古代运输业、邮电业的内容和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运输业从古代的人力拖拽到今天的航空运输,邮电业从古代的烽火报警到今天的卫星通信,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具体来说我国古代交通事业的发展过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末年,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具规模。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古代交通已有所发展。根据甲骨文、金文、出土实物及古籍记载,商朝不仅有了“车马”、“步辇”和“舟船”等交通工具,而且开始建立“驲〔ri日〕传”制度,进行有组织的通信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又修筑了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中原各国陆路交通纵横交错,还沿途设立了“驲置”,即驿站。水路交通不仅利用长江、淮河和黄河等天然河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han寒〕沟、菏水和鸿沟等人工运河。 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形成全国网络。全国性交通网的形成,始于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把过去杂乱的交通路线,加以整修和联结,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车辆可以畅行各地。同时又设置驿道,颁布有关邮驿的法令,建立起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邮传系统。汉朝开辟了经西域通往西方的道路“丝绸之路”。汉朝在秦朝原有道路的基础上,继续扩建延伸发展了以京都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交通网。秦汉时期水运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秦朝挖掘的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则开辟了沟通世界两大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 隋唐时期,我国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隋朝时完成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工程,这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唐朝时海上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开辟了新的海上航线,加强了东西方的交流和联系。唐朝京都长安发展为国内外交通的重要枢纽和中心,变成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唐朝在各水陆要道上,广设馆驿,每30里一驿,构成了以京都长安为中心、遍布于全国的驿路系统。条条大路通向长安。 宋元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鼎盛时期。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使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宋朝已把帆船作为海上交通的重要工具,从广州、泉州等地出航东南亚、印度洋以至波斯湾。元朝沿海航运事业最发达。元朝除继续开挖运河,使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外,又开辟了以海运为主的漕运路线,从海上最多时年运粮达360万石。元朝的幅员之大,盛于前代;驿路分布之广,也为前代所不及。在全国水陆通道上,遍设站赤(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通向全国及至境外的稠密的驿路交通网。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日趋衰落。明代造船业的规模最大,出现了造船高峰。这一时期在交通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明朝大航海家郑和,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渡洋远航,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了顶峰。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就一蹶不振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纷纷侵入,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和汽车相继兴起,铁路、航线和公路不断开辟,遂使我国以帆船为主要工具的古代水上运输业,以畜力车、人力车为主要工具的古代陆路运输业和以邮驿为主要方式的古代邮政通信业,日趋衰落并逐步废弃。 9. 中国水运发展史纵观世界运输发展史,19世界20年代以来,运输进入水上运输阶段。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阶段 纵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史,从世界范围内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侧重点和起主导作用方面考察,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和三次革命。每个阶段以一种或几种运输工具为标志,每次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都使社会文明进程加快。 1.水上运输阶段(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20年代) 在原始社会,早期的运输方式是手提手搬、背扛肩挑和头顶,后来发展到绳拖棍撬。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出现了最早的交通工具——筏和独木舟,以后逐渐出现了车。进而出现了最原始的航线和道路。船和车的发明与使用,使运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就是运输史上的第一次革命。船和车的使用,使得邮递业、客运业、货运业发展起来,逐渐出现了专门从事运输的商人,运输业开始萌芽。车的出现,促进了道路的发展。如我国秦朝时,就修筑了全国统一的道路,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向外辐射的“驰道”。陆上交通发展的同时,水上运输发展尤为迅速,随着人类对河流和海洋的认识深化、造船技术的进步、新航路的开辟、指南针的使用、人工运河的开凿,使得内河运输和沿海海洋运输迅速发展,我国商代就掌握了木板造船技术,隋代就开凿了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大运河,盛唐时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在地中海地区,古代腓尼基人曾以造船和航海而著称于世。这个时期船舶主要靠人力拉纤、划撑,以小帆船为主。 14世纪以后,出现了以风力为动力的远程三桅帆船。凭借这些大帆船以及改进了的航海设备和航海技术,欧洲人离开了自己海岸,开辟了新航路,进行了环球航行,发现了新大陆,进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篇章。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巨大深刻的影响。三桅帆船也就成为运输业的第二次革命的标志。 这一时期,水上运输同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陆上运输工具相比,无论从运输能力和运输成本,还是从方便程度上比较,都处于优势地位。因而称为“水运阶段”。 |
上一篇:中国舰船制造能力(中国的造船能力) | 下一篇:中国最大的煤船(拉煤炭的船多大) |
船舶PSC(船舶PSC含义是什么) |
2024-03-16
|
查看详情 >> |
PPG推出PPG NEXEON 810涂料,可使船舶保持更高的速度 |
2024-03-18
|
查看详情 >> |
昨日,外高桥造船开启汽车运输船建造新阶段 |
2024-03-16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