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 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机舱辅机 > 苏联最大船厂(苏联船舶工业)
苏联最大船厂(苏联船舶工业)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2-11-10 00:55    点击:192   编辑:admin

1. 苏联船舶工业

时间回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那时候苏联刚诞生不久,美国还没有成为西方老大,世界没还有明显的阵营划分,科技也没有意识形态的色彩,绝大部分的科技、设备都可以自由流通,在这一时期,苏联依靠西方的技术完成了工业化,奠定了与西方世界分庭抗礼的基础。

历史就是这么巧合:1928~1932年,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29~1933年,世界爆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苏联对各种物资、设备、技术如饥似渴,西方世界的各种物资、设备堆积如山,发愁处理。二者结合发生了奇妙的反应——仅仅10年(加上二五计划),相对落后的苏联便跃升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大国。

30年代苏联装甲部队

01

相对于美德英法而言,建立在帝俄废墟之上的苏联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以1928年为例,这时苏联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早已医治好了战争创伤,工农业生产总值恢复甚至超过了1913年一战之前的水平。

但是,这一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只相当于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或人力来完成。钢铁、电力生产落后,汽车、飞机制造、化学合成、大型机器设备制造等等最新的大工业几乎一片空白。

列宁和斯大林十分清楚苏联的落后情况,也极其渴望实现苏联的工业化。但是,工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技术积淀和财富积累,需要社会各方面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水到渠成。苏联明显不具备这些条件。

不具备条件,就只能走捷径——依靠本国积累资金,依靠外国技术积淀。

众所周知,苏联工业化的起步资金,主要来自于农民,即通过农业集体化和工农业剪刀差筹集资金,以及向外国出口粮食换取外汇。依靠外国技术积淀,主要是指引进西方设备、技术、人才。

对于后者,列宁和斯大林非常赞同。

列宁曾说过,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又说:“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斯大林也认为,苏联与西方相比落后了100年(有点夸张),如果它不用自己的原料换取西方国家的机器设备,那就很难靠本身的力量组织运输业,发展工业并使城乡工业电气化。

联共(布)也曾多次召开会议,强调苏联工业装备落后、技术低下、工程技术人员缺乏,并指出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最迅速的办法,就是从西方工业国大量进口机器设备,引进先进技术。

指导思想确定后,剩下的就是怎么落实的问题了。

1928年10月,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目标是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此后4年零3个月的时间里,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企业相继落成,这种以电力、钢铁冶炼和机器制造等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建设,实际上是在补第二次科技革命落下的功课。

可以这么说,在实行五年计划之前,俄国-苏联整体上停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水平,斯大林时代的工业化,也是苏联的第二次科技/工业革命。

30年代的莫斯科街头

苏联的五年计划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一上来就是重工业,这种搞法很罕见,有逆天转运的意思,目的是建立强大的国防工业,不受外国欺负和颠覆;二是强制性高速度,全民加班加点,鼓足干劲,发挥热情,把五年计划缩短到4年3个月完成,斯大林说过: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就是要挨打的;三是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自立,这个是今天要说的重点。

02

早在1921年,年轻的美国商人哈默就进入克里姆林宫见到了列宁,哈默此行是想和苏联建立贸易联系,列宁也在为恢复战争创伤和西方的封锁而发愁,于是欣然同意。

经哈默游说、搭桥,30家美国大公司组成了美国联合公司,进行对苏贸易,将美国的粮食和工业产品运到苏联,再从苏联运回原料和矿产。

石油大王哈默

虽然当时西方政界敌视、封锁苏联,但商业往来还是比较自由的,苏联在推进“新经济政策”时,也吸收了外国资本和技术。一五计划展开后,苏联加大了引进外国技术设备的速度。

比如,1928年苏联花100万金卢布请美国麦基公司设计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蓝图,图纸由450名工程师日夜绘制,完善到了每一个螺丝螺帽和螺栓,无论从工作量和精确程度上来讲,都是空前的。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建成后,立即就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钢铁厂,这也是苏联一五计划最大的项目。

1929年10月,也就是苏联开战一五计划一年之后,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突然狂跌,由此拉开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序幕。很快,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了除苏联之外的整个世界。

长长的失业队伍

这次经济危机深刻改变了30年代的政治经济格局,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一些国家为摆脱危机,走向法西斯道路,一些国家为了转移国内危机,发动了对外战争,苏联则把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变成了自己发展的“机遇”。

经济危机期间,西方工业国产品积压,为寻找销路相互压价,工厂停工或破产后,大量熟练工人和工程师失业,这些都为苏联引进技术、设备、人才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1929年,美国1123家公司通过美苏贸易公司,与苏联签订了供货合同,1930年,英国和苏联签订了贸易协定,愿意为对苏贸易提供有利条件,1931年,德国工业代表团访问苏联,之后两国签订了贸易协定,德国向苏联提供贷款,用于苏联从德国购买机器设备。

拖拉机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是世界上进口机器设备最多的国家。1931年,苏联进口了世界市场上1/3的机器设备,1932年,这个比例增加到了1/2,另一组数据显示,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有50%卖给了苏联,1932年英国出口的机器设备有90%卖给了苏联。

苏联三大钢铁厂,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扎波罗热钢铁厂,全套机器设备和技术,都来自于美国。苏联原有的20个钢铁厂,也利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在此之前,据美国专家估计,苏联的高炉建造技术比西方落后了50~75年。

苏联的三大拖拉机厂,斯大林格勒厂、哈尔科夫厂、车里雅宾斯克厂,也是用西方技术、设备建立的,斯大林格勒厂基本上就是从美国的拖拉机厂拆运组装而来的,到1932年,苏联的拖拉机产量就达到了全球第一,而在此之前,苏联没有拖拉机制造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个拖拉机厂,不只是单纯的造拖拉机,也造坦克和自动火炮。

苏联的三大汽车厂,高尔基汽车厂、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和雅罗斯拉夫尔汽车厂,构成了二战前苏联的汽车工业,其中高尔基厂是美国福特汽车厂的翻版,从1932年起,每年有十万辆嘎斯牌客车和卡车下线,剩下的两个老厂则全部用西方工作母机重新装备扩充。

其他产业,如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矿场电站、铁路地铁、船舶飞机、农业纺织,以至于军工厂,都离不开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支持,没有的产业,都一一填补,已有的产业,也都经历了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改造换血。

03

除了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之外,苏联还非常重视从西方进口智力,也就是引进技术人员和专家。

一个国家的落后,表面上是“器”不如人,实际上是人不如人。1928年,苏联文盲率达50%,低素质的人很难被锻炼成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加上之前的革命或战争,大批精英阶层逃往国外,所以苏联奇缺专家和熟练技术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买回来先进的设备,苏联工人也不会使用,遇到故障也无法解决。

建成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举个例子,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由于苏联工人操作技术低下,只用了几个月的焦炉,看起来像用了十几年,原本设计使用寿命是20年,现在只用四五年。高尔基汽车厂和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的传送带分别有35%和23% 的时间闲置着,原因是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低下。

这些问题,需要高水平的专家和熟练的工人手把手的教,然后自己一步一步学。要么引进专家和技术人员,要么派人到外国学习,舍此无他。

从1928年开始,苏联从西方聘请了大批专家和技术工人,到1932年,聘请人数达到了2万人。外国专家的分布很广,从中央部门到工厂、车间甚至班组,从行业上看,几乎各个领域都有它们活动的身影。

比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先后聘请了620名外国专家,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有250名美国专家全程指导,第聂伯河水电站也是靠美国设备和美国专家在运转。1930年,美国人莫里茨·卡恩带领25名专家组成参谋班子,帮助苏联组建了设计局。苏联国家建筑委员会主席是美国专家斯克林杰,全苏建筑托拉斯经理是美国专家聂梅茨。

苏联汽车厂制造的卡车

苏联的棉纺织业技术几乎都是来自于德国,中亚和外高加索的灌溉工程是在美国著名灌溉工程师戴维斯指导下完成的——这是苏联的主要产棉区,戴维斯也被聘请为苏联棉花总管理局总顾问。

对于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苏联不吝奖赏。美国专家卡特尔被誉为“解决苏联困难的能手”、“俄国的非凡人物”、“显露头角的英雄”,被授予了列宁勋章。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和哈尔科夫拖拉机厂总工程师斯沃简,也被授予了列宁勋章。第聂伯河水电站的6名美国工程师,获得了劳动红旗勋章。

同时,苏联也在不断派人去西方学习,比如1928年苏联仅仅派往美国的就有208个专家组,1929年到1930年,有1000多苏联人进入美国,其中“有90%左右的苏联公民去美国的目的是为了把美国技术转移到苏联去”。

1933年1月,苏联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斯大林发表讲话:从前我们没有钢铁工业、拖拉机工业、汽车工业、机床制造业、巨大的现代化学工业、真正的巨大的农机制造业、航空工业,现在都有了。

列宁勋章

西方机器设备和技术输出对苏联工业化的作用,怎么估计都不为过。二战结束后,斯大林向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坦言:苏联的所有大工业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在美国的帮助或者技术援助下建成的。

至于另外三分之一。美国学者萨顿给出的答案是:苏联其余三分之一的大工业企业和军事工厂,是在德国、法国、英国、瑞典、意大利、丹麦、芬兰、捷克斯洛伐克和日本的帮助下建成的。

萨顿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很能说明问题。要知道一战时期沙俄连人手一支步枪都做不到,也没有独立建造大型军舰的能力,有限的几个大公司,不是挖矿就是冶金,还都被外国资本控制着。

一战时期的俄军

1973年,萨顿写了一本书《静悄悄的自杀——美国对莫斯科的军事援助》,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当年,美国和西方信奉实用主义,帮助苏联完成了工业化,培养了一个强大的对手,现在,美国每年不得不花一千多亿美元来对付它,如果再继续放任苏联通过“和平贸易”引进技术,那意味着西方将会对自身的毁灭做出贡献——这就是悄悄自杀的可悲事例。

萨顿的观点对不对不作评价,但书中所引用的证据和数据,非常值得一看。

03

话又说回来,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本质,苏联人也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才换来了那些成就。

努力好理解,就是热情高、干劲足、虽然落后,但却不甘于人后,引进技术的同时,积极学习和吸收技术,最后把技术变成了自己的。

30年代乌克兰大饥荒

牺牲,不太好理解。后发国家赶超先进,都要弯道超车或者走捷径,但这种方法有副作用,那就是为了积累资金,需要民众勒紧裤腰带,为了抓紧时间,民众需要拼尽全力;另一方面,重工业突飞猛进发展,是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的,这也导致民众生活水平上不去。

当然,强大的宣传和组织动员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2. 苏联船舶工业发展历程

苏联解体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发生的一件大事,当时苏联的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了苏联正式的解体,苏联的继承者是俄罗斯,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工业和军事还有核弹,其次是乌克兰也继承了苏联的船舶制造和飞机制造还有苏联的大量的核弹。

3. 俄罗斯造船工业

1、莫斯科工业区: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2、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是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3、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4、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4. 苏联运输船

结果是英国的JW51B船队的14艘运输船均毫发未伤,安全抵达苏联科拉湾。

巴伦支海海战(Battle of Barents Sea,1942年12月31日)是一场发生于巴伦支海海域,在英国和纳粹德国之间爆发的一场海战。在此次海战中,德国海军集中了1艘重巡洋舰和1艘袖珍战列舰,试图拦截一支前往苏联的英国护航运输队。

在战斗中,占据数量优势的德国舰队由于指挥不力,导致运输队安全逃离,错失了一次歼灭援苏运输队的良机。

此次海战的失败也直接导致了德国海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将军的辞职。

5. 苏联船舶工业发展史

介绍印度的重工业

重工业因为《印苏友好条约》拿了不少苏联重工业的不少技术,在汽车、船舶零件制造、飞机零部件制造、摩托车、化工、汽柴油提炼、军工零件处于世界先进行业,和俄罗斯一直保持重工业合作关系,俄罗斯也带着印度和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是前苏联航空航天基地,航空航天工业世界一流)两个小伙伴联合开发过航空航天技术和机器人工程。

6. 苏联造船厂

盟军建造场=苏联建造场发电厂=磁能反应炉盟军兵营=苏军兵营盟军矿场=苏军矿场盟军战车工厂=苏军战车工厂盟军控制部=苏军雷达【因盟军控制部具有雷达作用】

盟军船厂=苏军船坞盟军作战实验室=苏军实验室 盟军围墙=苏军围墙盟军碉堡=苏军哨戒炮盟军爱国者=苏军防空炮盟军光棱塔=苏军磁暴线圈盟军超时空=苏军铁幕盟军天气控制器=苏军核弹 美国大兵=动员兵盟军工兵=苏军工兵盟军警犬=苏军警犬盟军重装大兵=苏军防空步兵超时空步兵=辐射工兵谭雅=伯瑞斯 超时空矿车=武装矿车灰熊=犀牛多功能步兵战斗车=防空履带车幻影=磁爆坦克光棱坦克=V3盟军基地车=苏军基地车夜莺=雌鹿两栖运输船=装甲运输船台风潜艇=驱逐舰海螺=神盾无畏=航母海豚=乌贼

7. 苏联船舶设计局

欧洲野牛级气垫登陆艇是世界上最大的气垫登陆船舶,主要用于两栖作战时的登陆运输任务。一听它的名字中带有欧洲两字,可能部分不了解它的人会下意识的认为它是欧洲北约各国的装备,但其实。欧洲野牛是苏联在冷战时期由金刚石设计局设计的一款气垫登陆船。要知道苏联可是横跨了欧亚大陆,首都莫斯科,也是在欧洲,也算是欧洲国家。

8. 苏俄造船厂

10多个。

主要在美国和俄罗斯。

美国是电船公司和纽波特纽斯二家船厂一起造。冷战年代平均一年大概下水装备5艘。而前苏联是在北极附近的北德文斯克402厂和远在6000公里之外的远东内河船厂一起生产核潜艇。平均1年装备大约6艘。

9. 苏联船舶工业发达吗

苏联时代,它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苏联崩溃后,它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俄罗斯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2000年后。 2006年,俄罗斯的整体经济超过前解散于1990年。 2007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356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资源丰富的俄罗斯的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俄罗斯的重工业基地,开发的部门,机械,钢铁和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行业等部门。近年来,俄罗斯的计算机行业,航天航空工业,高科技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特别提出的俄罗斯国防工业是重要和独特的地位,在世界上,实力雄厚,其武器出口到世界各地的。

俄罗斯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物,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和他们的产品,木材和纸浆的主要进口商品有机械设备及运输,食品和农业原材料,化工,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资源

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且多种,储量大,自给的高度。 8.67亿公顷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左右。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480000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居世界第一。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6.5十亿万吨,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2%-13%。 200十亿万吨的煤炭储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铝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4270立方米/年的水电资源,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铀储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备是世界上第四至第五位。

最大的煤矿:

库兹巴斯最大的铁矿:库尔斯克

最大的油田巴库,秋明

工业

俄罗斯工业发展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占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在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为112090亿卢布,比去年同比增长6.1%。工业人口205540万,30.5%的就业人口总数(67322000)。工业基础雄厚,部门,主要有机械,铁和钢,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木材和木材加工业比较发达。俄罗斯的工业结构不合理,民用工业落后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俄罗斯重工业。主要工业区:西北工业区中心工业区,工业区,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工业区。

圣彼得堡工业区: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

莫斯科工业区:汽车,飞机,火箭,铁,钢,电子产品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石油,钢铁,机械。

新西伯利亚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钢,电。

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最发达的地区?工业区在圣彼得堡,俄罗斯工业

莫斯科工业园区。

中央工业区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区,其生产的工业产品大量供应的国家。

10. 苏联造船工业

是四大工业区,不是三大。一,莫斯科工业区:苏联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二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是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三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四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俄罗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因为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和,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工业发展比較早。亚洲部分气候恶劣,人口稀少,所以发展缓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