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能想到这个方法的肯定是聪明人,但是别急,人家朝廷官员比你还聪明。朝廷为了预防这样的事情,早就规定了所有渔民腌制咸鱼,必须购买官盐。不过你也可以用私盐腌,卖私盐的把盐弄出来,然后你买来腌制,变成咸鱼当私盐卖出去。
话说,历史上很多朝代的百姓都这么做过,你能想到的,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也早就想到了。渔民想把鱼卖的远就必须防腐,近海地带不缺海鲜,赚不了什么钱。一斤盐,盐户造出来,从头到尾,去掉本钱,朝廷就给十文。交上去后,由朝廷负责卖,每斤一百文到三百文。腌五斤鱼,需要食盐一斤。每艘船打捞几百斤到几千斤的鱼,以官价来买盐,只能等着破产。
在偏远的地方,不但腌鱼是奢侈的,甚至连自己吃都觉得奢侈,内地许多百姓压根买不起盐,平时吃饭是淡饭。哪天想提高生活质量了,就用菜叶子沾一点盐巴,让嘴巴有咸味就可以了,而这样的情况可是一直持续到了民国。
据历史记载,古时贵州的老百姓吃盐,按现在底层职工的工资来算,那时一斤盐能卖到70块钱,这并非我夸张。
盐对人体是刚需,而价格如此昂贵则是朝廷人为制造出来的,盐一直是税收的一大块,但造价却十分低廉。但你以为在沿海地方,因为这样就导致渔民不缴税了?
咱大清百姓有的是办法,既然官盐贵,又不能买私盐,那就去找价格十分低廉的渔盐就可以了。清廷当然研究过这样的情况,而百姓也十分的聪明,故意冒领盐额,因而规定,渔民出海捕鱼,必须想海关报清楚鱼数,凭官方发的凭证去领盐。也不怕你多报,因为是发了盐票了,官方也是根据你的鱼数来征税。
你想通过腌鱼来多领盐进行贩卖,朝廷老早就知道你的诡计了。所有的渔盐全部染成红色,这样就容易跟食盐分别,清代和民国时期都是这么干的。腌鱼用不完的盐的上交库里,有官方替你保存,等下次再用。但这样也有弊端,比如实际操作起来,总有一些的偏差和见不得人的勾当。普通船发2000斤,小民截留200斤走私,相当于3快钱的盐,贩卖出去赚50快,一次就能吞一万块。
跟朝廷抢肉吃,可是要杀头的,除非你有关系,这叫官倒;也可以不倒,就是获得某个区域的独家经营权,这时候你可以随便哄抬价格,这叫盐商;不合内部人员合作,叫私倒。
黄巢、钱缪这样亡命之徒就是盐枭,他们不用假装腌鱼,而是直接跟官府硬来,时间久了,有钱了,然后再拉关系。这时候你就是知名人士,县令什么的都会跟你拉关系。
小民盐贩的花样就五花八门了,有的用油纸包盐藏船底的;有抢废气盐滩贩卖私盐的;有假冒经商夹带私盐的。在其他朝代渔民捕了鱼,你让他们买官盐,价格那么贵,谁受得了,鱼都臭了,只能卖到近的地方。
这样的条件、环境、政策,导致很多人私盐腌鱼卖,元代是为了对付这些私盐腌鱼贩子,还专门定制了法律:
“诸犯私盐淹鱼、虾、竹笋等货,买,或自行食用,及博易诸物者,照私盐法科防。”这不但卖的有罪,买的也有罪,这叫防微杜渐,不让这些走私贩子钻空子。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问了:既然大清官盐这么贵,腌鱼的渔盐这么便宜,那内地的百姓为啥不买咸鱼,如果买了咸鱼不久能吃上盐了么?
大兄弟,要是他们能买得起咸鱼,早就买盐吃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别以为古代朝廷都是傻子,人家不比现代人要蠢。
你那点小心思,古人早就知道了。
问这个问题,等于问“既然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
在古代,盐都是国家垄断专营的。
只要是人不能不吃盐,所以盐的成本不算高,出售可以卖到高价。
比如管仲在齐国的经济改革中创立了食盐专卖,使盐利到达成本的“百倍”。
到了唐代中期,盐税收入占政府税收的一半。
这是极大的利润。
甚至到了民国时期,1913年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曾以盐税、海关税等作抵押,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借了“善后大借款”。
新中国直到2014年,才解除国家的专卖政策。
既然盐是国家专营,国家自然想方设法禁止各种形式的私盐走私活动。
古代这类刑罚很严格。五代十国时,盐法最酷,贩私盐一斤一两就可以处死。宋代略宽了一点,无非是杀头的标准放到三斤或十斤而已。
私盐走私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著名的黄巢这种武装走私私盐的帮派,形同等于犯罪集团和黑社会组织,采用武装走私私盐,遇到官兵甚至会厮杀。
黄巢后来就是依靠这批凶悍的走私贩子,建立了自己的军队。
水浒里面的李俊,也就是私盐贩子,所以有一批敢打敢杀的手下,最终去劫法场救了宋江。
除了走私盐以外,另外就是以比如盐菜、咸鱼等各种方式进行走私。
遗憾的是,朝廷比你要聪明多了,早就想到了。
渔民捕捞的鱼不能及时卖掉,就必须腌制成咸鱼。但腌咸鱼需要的盐,都必须向政府申请。
政府批准以后,渔民也不是不要钱将盐领走,而是需要出钱购买。虽然这种腌咸鱼的盐,比外面卖的官盐便宜,但价格也是不菲。
所以,大家别以为古代咸鱼是廉价的烂东西,其实是相当高档的玩意。普通老百姓家,是绝对吃不起咸鱼的。
这主要是腌鱼需要的盐价格很高,另外鱼本身价格也不菲,大家没有听过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吗?
同时,盐的重量很轻,一匹马就能携带很多。但咸鱼的体积大,运输并不方便,运输成本也是很高的。
说通俗点,能够吃得起咸鱼,就不可能吃不起盐。
其实,古代所有和盐有关系的食物,都不便宜。
萨沙小时候听过一个笑话故事:一个著名的吝啬鬼,常年在外做生意。因为节省,每次吃饭只吃自己家做的3颗盐黄豆。结果一天他吃饭正在数黄豆时,突然有个熟人告诉他,他的儿子在家里大吃大喝,隔几天就举办一次酒宴。吝啬鬼大怒,说“你能败家,我也能败”,于是从瓶中多拿出2颗咸黄豆吃了。
当时看的觉得很好玩,区区2颗黄豆算什么,这家伙太吝啬了,后来知道这种咸菜在古代真的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