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我先放2张动态图,下面两张图都是重型反舰导弹打击靶船的实际效果,虽然靶船的防护方面比不过二战那些战列舰,但是这种毁伤效果也绝不是有些人说的那样战列舰能“轻易抵挡”的。如果说二战海军可以碾压现代海军的话,那么就是说现代海军的发展时在倒退了?这可能吗?
造成“”二战时期海军比现代海军要强的这种错觉我个人认为主要是2个原因:1.二战“大舰巨炮”的现象。2.现代反舰导弹和二战战列舰装甲之间的矛盾。
第一个问题,“大舰巨炮”的现象。由于二战时期的战列舰、战列巡洋舰都属于大型水面舰艇,排水量往往都是3万吨起步,主炮口径都在305毫米以上,舰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上百门防空炮。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满载排水量甚至达到7.2万吨,配备9门460毫米“巨炮”,防空炮数量加起来超过150门,装甲最后处达到610毫米。而现代驱逐舰与二战战列舰比起来显得“弱不禁风”,吨位普遍只有1万吨以下,配备的火炮多为76毫米和127毫米,舰上也只有重点地区敷设50毫米左右的装甲。所以从主观上看起来二战的那些“大舰巨炮”显得更“雄壮”、“厚实”一些。
但是作战能力不能只看大小,现代军舰得益于电子、计算机、航空器、制导武器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二战前那种单纯的视距内“炮战”,精确制导武器在上百公里外就能实施精准打击,所谓那个射程只有不到40公里的舰炮连命中率都无法保证是根本无法与现代战舰抗衡的。而且随着武器投射效率更高的航空母舰的成熟,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这类“大舰巨炮”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被淘汰了,更不要说现代航空母舰了。所以军舰的作战能力并不是比谁排水量大,谁的舰炮大。
第二个问题,反舰导弹和二战战列舰装甲之间的矛盾。可能有些人觉得二战战列舰的装甲厚度达到300-600毫米,现代反舰导弹根本都打不动。可能你们眼中的反舰导弹可能是下图这些,美国“鱼叉”反舰导弹和法国“飞鱼”导弹是世界上比较出名的反舰导弹,但是他们只是中型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战斗部装药量普遍在200公斤以下,无论是攻击动能还是破甲能力都还是比较有限的,“飞鱼”的穿甲能力只有76毫米左右。
然而“飞鱼”和“鱼叉”并不能代表所有反舰导弹。事实上,反舰导弹在刚发展的时候就专门有针对战列舰的战斗部,因为当时世界上仍然有现役的战列舰。比如苏联P-15“冥河”反舰导弹的作战对象就包括美国的“衣阿华”级战列舰,500公斤聚能穿甲战斗部,可以贯穿800毫米装甲。下图为苏联P-500和P-700重型反舰导弹,他们无论在战斗部装药还是攻击速度上都有着明显优势。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自重达到7吨,战斗部达到750公斤,末端速度达到2.5马赫,使用穿甲战斗部时最高具备980毫米的贯穿能力。要注意,由于现代战舰的“皮薄馅大”的特点,反舰导弹反而不需要过强的穿甲能力,但是不需要不代表不具备,需要的时候换战斗部即可。
而且不要怀疑现代反舰导弹的攻击精度,融合了图像比对等大大增加对点的打击精确度,即便无法直接贯穿水平装甲,那么也能够对舰上的设施进行攻击,只需要他丧失作战能力或动力即可。而且很多反舰导弹末端攻击都具备“攻顶”能力,比如上面的P-700重型反舰导弹,可以对水平装甲进行破坏甚至进入进入核心舱室。
海军的发展是技术前进而不是倒退,二战永远只是历史,“大舰巨炮”在没有新的技术突破之前只能暂时退出海军的舞台。不要质疑现代海军的技术水平,有时候不需要不代表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