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和号秘密建造的同时,昭和15年(1940年)末,一个让日本人坐立不安的事件传来,由于美国派遣了间谍,严格保密中的大和级战列舰主炮的口径暴露了,(其实是个讹传,实际上美海军到战争结束时才知道这一事实)日本为了不被别国发现其违反条约,此前一直慌称大和的主炮(由吴海军工厂舰炮本部研制)是三年式406毫米四十五倍炮.但敏感过度的日本人此时为了再次压倒美英,立即责成时任第三课课长的柳本柳左大佐,(后任苍龙号舰长)向舰政本部提出装备510毫米主炮,总体性能超过大和级的新型舰计划,昭和16年 (1941年)初召开的高等技术会议上,柳本大佐提交了其设计的搭载510毫米口径炮的提案,时称五号计划案,计划案载明,新战舰排水量85000吨,航速30节,装备510毫米/45倍双联装主炮8门,双联四基(实际508毫米),200毫米副炮若干,新型高角炮(即九八式高炮)20门,防空机关炮80 门以上.........侧面装甲则达到惊人的500毫米,采用和大和型一样的特种钢材,要求理论上能防御敌方460-500毫米口径主炮的轰击.... 该案一经提出,与会者变吵成了一团,按当时日本的经济技术实力,完成这样的战舰简直是天方夜谭,最后,舰政本部和海军达成妥协案,修改计划为:全长: 263米,宽:37米,排水量64000吨(一说70000吨),航速30节,轮机功率19万马力,侧面装甲400毫米,特种钢建造,倾斜布置,能防御美国406毫米主炮轰击,副炮设计取消,高炮则采用九八式100毫米炮,共装备16门,机关炮数待定.计划编号:A150.1943年制定的丸五造船计划正式确定本级舰建造两艘,即798号和799号计划舰,预计昭和18年(1944年)起工,昭和22年(1948年)完工,其中798号在吴海军工厂建造, 799号在大分县的大神海军工厂建造,工期约为5年.
总述
本舰在建造之初就要求具备超越大和级的整体性能,全长:263米,宽:37米,排水量64000吨(一说70000吨),的钢铁战舰堪称理论上能够实现的世界顶级战舰(德国排水量11万吨的H改纯属YY之舰不与考虑),采用与建造大和级相同的特种钢材建造保证了船体的强度,另外为了解决施工场地问题还特别计划在大分县特设一个新船钨,并调集大量工人和优秀的造船工程师在极端机密的请情况下建造.
动力与装甲
因为军方对大和级的27节航速并不满意,因此要求本舰需具有19万马力,能使舰船达到30节左右的航速,但由于日本的舰用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只能达到 300度30公斤/平方厘米压力,理论上无法实现,军方苦苦的等待在43年左右终于有了转机,军政部门搞出了新的改进型锅炉,可以达到400度40公斤/ 平方厘米压力,还比较节省燃料.通过在阳炎级天津风号上实验后,军方立即要求安装到本舰上,这样,理论上勉强可以达到29节的速度.
关于装甲
日本海军在建造战列舰时一直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要求本舰的装甲一定要能抵挡住本舰主炮的轰击,采用特殊钢建造的大和级侧面装甲达到了457惊人的毫米,理论上可以抵抗460毫米重炮的轰击,据此,本级舰在设计之初被要求安装500毫米的装甲,但这样一来全舰装甲所占的吨位大大超出了理论上能承受的水平,加上得知其主要对手美国并没有开发460毫米重炮的计划,因此将装甲削减到400毫米,建造用材料不便,倾斜布置,理论上可以对抗美国海军的406毫米主炮.
大舰巨炮
510mm超重炮全重227吨,四十五倍口径,双联装,最大射程50000米,弹丸重1950公斤,全封闭式炮塔,前装甲厚800毫米,顶板厚295毫米.射速:1-1.5发/分.
九八式高射炮为100毫米65倍径,弹丸重13公斤,炮口初速1000米/秒,火炮俯仰角+90到-10度,最大射程14000米,最大射高11000米,射速15发/分.
九六式25毫米轻型防空炮,60倍径,最大仰角+85到-10度,最大射程18,040英尺,理论射速220-230发/分.
电子设备
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日本海军开始为各种舰艇加装雷达等电子设备,图纸上的本级舰也不例外,被追加了22号对海雷达和13号,21号对空雷达.
舰载机
由于超大和是可以伴随航母编队行动的战列舰,因而可以得到航母载机的支持,所以,本级舰计划搭载2-3架水上飞机,主要用于为主炮校射.预计搭载零式水侦和零式观测机.
梦的终结
1942年中旬爆发的中途岛海战使得日本海军一下子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并充分领教了航空战的威力,说来颇具讽刺意味,海军航空战正是日本开创的.... 因此海军对空母的需求大增,超大和计划便暂时停顿下来,直到1944年底,由于战局的严重恶化加之设计案一直无法定稿,迷梦般的超大和型战舰终于下马,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