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船舶防火安全大堤 ——来自长江航运公安水上消防部门的报道
更新时间:2005-9-19
今年以来,长江航运公安水上消防部门在认真分析船舶消防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加强安全检查,排除消防隐患,全面部署狠抓消防管理,强化重点船舶的管理力度,积极构筑长江干线消防救助体系,为长江港航运输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今年1至8月,长江干线共发生火灾13起,直接经济损失107.67万元,水上火灾事故死亡人数为零,无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下降28%,经济损失下降32%,水上消防形势明显好转。
火灾背后的思考
在仔细研究了近年来的典型案例之后,长江航运公安局副局长侯勇告诉记者,长江上船舶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家族式、夫妻式个体民营船舶众多,船民缺乏必要防安全知识。例如,2004年5月5日,“皖颖上货”号轮发生爆炸事故,原因就是船主在加油过程中用打火机查看加油情况。
B:水上客运和石油化学危险品等特殊运输管理控制不严。例如,2004年4月7日,“建江油3号”油船在武汉阳逻江段发生爆炸事故,导致2人死亡,6人受伤,1人失踪,。船主违反船舶安全技术规范,擅自改建油舱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C:是船舶建造、改造、装修没有严格执行船舶规范要求,消防缺陷情况较突出。例如,今年6月14日,“江山七号”客轮发生火灾。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该轮在装饰中大量采用未经阻燃处理的可燃材料,且盲目增加客房数量,导致水带铺设拐角过多,供水压力不足,影响灭火效果。
防患于未然
对症才能下药。找清原因后,长江航运公安水上消防部门开出了药方:从源头抓起,加强对船舶消防安全专项检查,防患于未然。
随后,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向泸州至上海的16个分局消防支队发出《告船员的一封信》,印发给长江上的广大船员,给广大船员提供消防防范方法和措施,提醒存在侥幸心理的船员注意消防安全;
集中开展以客船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深入细致、全面彻底地排查火灾隐患,严格督促船舶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提高火灾防范能力;
针对长江干线客船、旅游船在消防安全上存在的防火分隔达不到要求;部分船舶消防设施、器材配置不全,使用管理不当;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低,防火制度不健全,资料文件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对客船、旅游船的消防安全进行重点督查,集中整改消防隐患,落实消防责任人;对存在重大消防隐患,短时间无法整改和防范的船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依法禁止其营运。
在夏季高温高火险天气,水上消防总队还积极提前部署准备,派出工作组对船舶进行了防火检查,防患于未然。
狠抓管理不放松
三峡成库后,库区旅游业迅猛发展,平均每天在丰都、奉节、巫山3个港口进出的旅游船就达50余艘7000多人次。为确保该区域的水上消防安全,水上消防总队对三峡库区的消防工作进行了调研,并起草了《三峡过闸船舶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为下一步库区消防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增强库区水上消防灭火救援力量,他们还增调“长公消指902”艇赴奉节至巫山水域执行救援任务。
今年1至8月,长江航运公安消防部门共出动警力11800多人次,出动车辆船艇2500多辆(艘)次,查处火灾隐患7130多处;发放各类消防宣传品2万多份,组织培训7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万余人次。
筹建更加完善的消防救助体系
目前,长江上的消防救助体系正在逐步成熟和完善。但从总体来看,水上消防基础建设发展缓慢,现有的7个水上消防站人员配备不完全到位、缺乏必要灭火救助器材;现有的8艘消防艇,续航能力差、灭火系统落后,灭火救援能力无法适应当前航运发展的需要,灭火救援有效保护半径无法覆盖长江干线水域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消防艇灭火救助效能的发挥。构筑长江干线整体消防救助体系已是迫在眉睫。加快三峡库区消防救助建设;制定完善三峡船闸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改变装备落后状况,增加具有先进现代化消防装备的公安消防站,缩小救助保护半径,建立区域性的反应灵活、快速清晰的火警受理和火场通讯网络等问题势在必行。长江航运公安水上消防部门正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体民警团结一心,兢兢业业,为建设更加完善的长江水上消防救助体系、在长江上构筑起牢固的船舶防火大堤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