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基本使用多用途直升机进行军事救援:海/空军战机被击伤击落、飞行员跳伞逃生或迫降逃生的时候,进入交战区域,在战场上搜索救援飞行员;
美帝MH/HH-60G为360千米/小时、巡航时间4小时50分:速度越快,救援人员抵达时间更短,更能保证自身安全;它的作战半径480千米获得比较大的救援距离;
MH/HH-60G航电系统:本迪克斯-金1400C导航雷达、AN/ASN-137多普勒雷达、GPS惯导系统、移动地图显示器、保密通讯系统、自卫对抗设备,包括迪斯科灯、AN/ALE-40箔条-红外干扰弹投放器、AN/APR-39A(V)1威胁告警接收机。后来,它又增加AN/AAQ-16前视红外成像仪、玻璃化座舱、两个平板显示器和一个平显、两则舱门可安装12.7毫米机枪,加上原先的两侧机枪手窗口机枪座共可安装4挺机枪、夜间加油红外照明灯、环形激光陀螺惯导系统——带来的低空/超低空长时间安全飞行,特别是夜间飞行作业极强!
俄罗斯的救援直升机采用米-8AMTSh武装型运输机作为搜救直升机,在叙利亚战场上多次出击,承担搜救被击落战机飞行员的任务;其乘员舱加装装甲,机头两侧各加装一块装甲板,给予驾驶员腿部和身体足够防护能力,可以有效抵御高射机枪子弹或火箭弹碎片;
米-8AMTSh机身两侧加装“总统-S”机载防御系统:具备红外制导和雷达制导双重防护能力,除了干扰红外制导便携式防空导弹外,对抗雷达制导的地空/空空导弹;米-8AMTSh在机头下方加装1-2具光电瞄准系统,为机载机炮以反坦克/对地制导导弹提供制导;
而且,米-8AMTSh-VN可以配备超音速导弹和配备遥感自控起爆技术的大口径火箭弹,火箭弹挂架上还各搭载一挺12.7毫米机枪,挂架上的反坦克导弹可以替换为机炮吊舱,对敌地面火力实施压制!
中国的救援直升机并不落后:20世纪60年代初自行生产直—5以后,中国就将它改装为救援直升机——简单的折叠担架、救护箱、急救设备等,它们并不适合高强度、复杂环境的战场救护,所以,很快就被淘汰了…1965年之后,海军航空兵在直-5救援直升机的基础上研制直-5水上救援型:加装电动绞车、可以投放救生绳梯和抛放救生船,增加救生设备,主要执行海上救生任务;由于直-5存在载荷低、速度低、发动机功率小、油耗高、噪声大等缺点,它们没有发挥太多作用;
中国军用救援直升机的转折点发生在2001年:中国歼-8B与EP-3相撞事件以后,中国海空军、渔民大规模搜救烈士王伟却未能成功——中国军方缺少现代搜索救援力量!于是,中国军方决定将搜索救援作为加急专项工程建设:发展海陆空立体的搜索救援力量!
当时,我国在直-8的基础上改装直-8S搜索救援直升机:加装舱门绞车系统、光电探测系统、高频定位仪,具备更好的搜索与救援能力,主要执行海上飞行员搜索与救援以及执行医疗救护任务。21世纪初,我国海军编队远海训练增多,空军、海军航空兵也频繁出海训练,已经超过了直-8S的作战半径,我军又在直-8S基础上发展直-8JH舰载救援直升机:高压起落架,以适应舰上起降,采用了基于数据总线的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玻璃化座舱,飞行性能更好。搜救直升机兼顾空、海军搜救、救援任务,但是,它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部队。
不甘示弱的中国空军将救援直升机型号目光转向米-17和直-8:米-17-1型直升机加装备高亮度探照灯、光电吊舱、舱门绞车等,具备昼夜全天候搜索与救援能力,为了配合搜索设备使用,在座舱内部加装了一个多功能显示器,可以进行多模式切换,满足不同环境的搜救任务;而后,又在研制直-8K搜索救援直升机,在研制之中空军要求直-8K具备3000米以上高原搜索救援能力,以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直-8K换装PT6B-67A型涡轴发动机、对滑油散热系统进行改进,它与直-8原型机相比,PT6B-67A的功率提高30%,直升机剩余功率大幅度增加,提高直升机在高原及山区执行救援的能力。我军在直-8K的基础上发展直-8KA通用运输直升机和用于驻港部队的直-8KH搜索救援直升机。
由于国产化、大载重、战场环境的变化,中国空军开发直-8G医疗直升机,它加装模组化医疗救护系统:除颤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吸引器和供氧设备,配有专业医护人员,可在平时和战时条件下实施搜索营救、遇险急救、快速后送,能够运送多名重伤病员并对其进行生命体徵监测及急救处置,直升机医疗后送途中,可对重症伤员进行心肺功能复苏、抗休克、心电监护、途中护理等,是治送结合功能一体化的救护直升机。尤其重要的一点:它采用国产大功率发动机、空中除冰系统、数据链、玻璃化座舱等先进动力/航电系统,扭转被国外供应商卡脖子的被动局面!
不过,中国、俄罗斯救援直升机与美国救援直升机相比:作战半径、巡航时间、时速、夜间作战能力依然有所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