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 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甲板机械> 中国第一代极地科考船(我国第一艘极地科考船)
中国第一代极地科考船(我国第一艘极地科考船)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2-11-16 17:00 点击:214 编辑:admin

1. 我国第一艘极地科考船

“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雪龙船耐寒,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

2. 我国的极地科考船

从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至今,一代又一代中国科考工作者勇闯极地,从第一次将五星红旗插上南极洲,到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建起考察站;从没有一艘专业极地科考船,到海陆空立体化协同作业;从带回第一块南极陨石样品,到领跑南大洋系统研究。

35年前,首闯南极的日子还历历在目,一个月后,中国南极考察队又将第36次出发。目的地,依然是那片遥远而神秘的极地大陆。

3. 我国第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

11月23日电 中国自然资源部消息,23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第二批101名队员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启程,开始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这也是“雪龙2”号极地考察破冰船第三次参与中国南极科学考察。

据介绍,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监测任务,并对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

4. 第一艘极地考察船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H2560)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于2019年7月交付使用。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填补了我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2020年4月23日,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的雪龙2号船已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7月15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船从上海出发,执行科学考察任务;11月10日,“雪龙2”号船从上海出发,执行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任务。2021年5月7日,“雪龙2”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

5. 我国第一艘极地考察船极地号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简称"雪龙"号(英文名:Xue Long),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后按照中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 "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雪龙船耐寒,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 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雪龙"号已先后31次赴南极,至2014年7月已6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雪龙”号上有好多好多“守则”: 1.环保守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不准将垃圾倾倒入海; 2.安全守则:居住舱外不准穿拖鞋,在船上穿拖鞋不方便,也容易受伤; 3.消防守则:船上居住舱外禁止吸烟。由于科考携带了直升机,并携带了航空汽油,因此严禁吸烟; 4.节水守则:要节约用水,原因不用说。

6. 我国第一艘极地科考船在哪里

俄罗斯则是世界上拥有极地破冰船数量最多、技术最先进、极地作业能力最强的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核动力极地破冰船的国家。俄罗斯在破冰船技术、装备和作战应用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迄今为止,俄罗斯在核动力破冰船技术上遥遥领先

7. 第一艘自主建造极地科学考察船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1999年7月1日从上海出发,穿过日本海、宗谷海峡、鄂霍次克海、白令海,两次跨入北极圈,到达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和多年海冰区,圆满完成了三大科学目标预定的现场科学考察计划任务,获得了大批极其珍贵的样品、数据和资料。

满载着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丰硕成果的“雪龙”船,历时71天,安全航行14180海里,航时1238小时,于1999年9月9日抵达上海港新华码头。路线:由上海出发—日本海—白令海—楚科奇海—北极永久海冰区(期望到达西经170°、北纬80°~82°)—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上海。考察返航途中停靠阿拉斯加诺姆(NOME)港进行油水补给。本次考察主要工作区域是白令海、楚科奇海。

8. 我国第几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首航南极

雪龙2号

2019年10月15日,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从深圳出发,首次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10月22日,搭乘107名考察队员的中国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离开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前往南极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

这一次“双龙探极”这样的组合模式进行考察,是从2019年的10月9日就从上海开始出发,两个进行船队依次离开航行去完成这一次的任务。

并且这次任务中总共历时198天,总体行程有着7万海里,其中航行的路程当中有4900海里都是属于冰区,可以说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当中他们顺利地完成了各类型相关基点的考察以及相关海域的调查任务,所有加起来有62项。

9. 我国第一艘极地科考船是什么

中国极地考察船,中国在南北极考察使用的物资运输、人员运送和海洋考察的特种交通和运输工具

自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组队从上海港乘船赴南极考察起,已先后有5艘考察船共计25航次赴南北极考察并圆满完成历次的考察任务。

这5艘考察船是:“向阳红10”号船,15 0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隶属国家海洋局。1984~1985年,担负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任务,赴西南极的乔治王岛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并开展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赴南极1个航次)。

“J121”号船,15 000吨级远洋补给船,隶属海军北海舰队青岛基地。1984~1985年,担负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任务,赴西南极的乔治王岛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赴南极1个航次)。

“海洋4”号船,5 0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隶属原地质矿产部。1990~1991年参加中国第7次南极考察队,赴西南极的布兰斯菲尔德海区开展海洋地球物理科学调查工作(赴南极1个航次)。

“极地”号船,15 000吨级极区综合科学考察抗冰船,隶属国家海洋局。原系芬兰劳马船厂1971年建造,属冰区1A级抗冰船,中国于1985年买进,经改装后成为极区科学考察船,1986年开始担负中国第3次南极考察任务,先后赴南极考察6个航次(其中3个航次为环球航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考察)。1994年退役。

“雪龙”号船,22 000吨级极区综合科学考察破冰船,属极区B1级破冰船,隶属国家海洋局。1993年从乌克兰赫尔松船厂购进,以1.5节航速可在100厘米厚的海冰加20厘米厚雪的冰区作业航行。1994年开始担负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任务,至2008年已先后赴南、北极考察16个航次(其中南极13个航次,北极3个航次)。“雪龙”号船投入极区考察已为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