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战略主要包括那些方面(海洋战略布局)

来源:www.ascsdubai.com   时间:2023-10-01 09:59   点击:16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战略布局

2012年11月8号提出的,要求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经济,一般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产业活动,由这样一些产业活动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

2. 海洋战略的背景

海洋战略

主要内容包括:

①筹划和指导国家海洋的政治事务。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向海洋进军,维护国家在世界海洋上的正当利益,在世界海洋战略争夺中处理各种争议和纠纷。

②筹划和指导国家海洋的经济事务。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源与空间,以利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③筹划和指导国家海洋的科技事务。发展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利用技术和工程,提高开发利用海洋的能力以及保卫海洋权益的科技水平。④筹划和指导国家海洋的军事事务。无论平时、战时,都要有足够的军事力量,遏制来自海洋方向的威胁,捍卫国家的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有效地阻止他国侵犯本国海洋权益。⑤筹划和指导本国和友好国家的海洋事务方面的协作关系,协调一致地开发利用海洋与保卫海洋权益,共同筹划与维护海上正常秩序。

目的是统筹海洋的控制、开发和利用,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海上力量,维护海洋权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 海洋战略的重要性

领海重要性是: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

领海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属国家领土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国家对领海及其资源具有所有权并对其中的人、物、和事具有管辖权,即领海主权。

海权,一直是一个大国得以强大发展的重要保证。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它属于权利政治的范畴。所谓“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正是对海权在综合实力上所有的作用的印证,也无疑适用在各个时代的国家发展中。

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来,海洋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海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二,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其广阔的海面为各国进行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海洋作为一个国家的天然保护屏障,为国家安全带来了优势。

当前,中国积极发展着“外向型经济”,而国际海权竞争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海权在各国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提升;面对当前呼唤海权的时代,中国积极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国海洋大战略——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重要性,加快构建新时期中国海洋战略;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现代海洋管理机制;推进海上国际合作,加大与国际海洋组织交流;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加强海洋资源利用,保障发展安全;充实海上力量,打造综合防护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海权就是国家安全,其物质基础是海上力量,海上力量的核心是海军。所以,中国要加大海军队伍建设加强本国的海上力量,维护好我国的国家安全。

4. 分析中国海洋战略布局的重点

严格地说,每一个国家的领土都是寸土寸金,每一寸国土都是比生命更重要的。

从这个角度说,都重要。

但就经济价值与军事价值而言,要根据国家安全战略和经济发展规划去做具体的宏观的判断与布局,不能单纯地肤浅地断言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哪一个更重要。

5. 海洋战略布局是指

深海安全是指和平探索和利用国际海底区域,增强安全进出、科学考察、开发利用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维护我国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的活动、资产和其他利益的安全。

海洋是世界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深海油气资源、可燃冰、砂矿等等,储量之大远超当今人类需求。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深海作为未来战争的战略基点,成为各国明争暗斗的新焦点。

为什么深海安全如此重要?

由于全球海洋90%的海域水深大于1000米,而海洋面积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因此,深海海域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65%。

迄今为止,人类对海洋空间的认知仅有5%左右,余下的未知空间基本上都是深海。

深海区域蕴含着丰富的金属、能源和生物资源。深海中的镍、钴、锰等金属以及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一旦实现开采便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同时深海温差能对于缓解能源紧张,以及深海生物对于医药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深海安全首先是开发经营安全的问题。对于人类而言,深海虽然意义重大,但风险也同样巨大。一旦大规模开发,作业安全、平台安全、环境安全和人员安全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就会涌现。

深海战略竞争是另一大亟需重视的安全问题。深海空间由于通透性差、压力变化大、水文特性复杂等特点使其难以感知,易实现军事行动的隐蔽性和攻击的突然性,其军事价值正在被各国挖掘。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随着深海作战技术的出现,深海战场作战将向全维度、全时段和非对称的作战样式转变,将影响国际海洋战略格局。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深海安全呢?

对于深海安全的保护,可能更多的是国家层面上的研发深海军事装备,制定深海规则等。

但我们也可以做一些事保护深海安全,比如不破坏海洋的生态,发现威胁我国海洋安全的行为及时举报等。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对于国家安全的保护,不止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天,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提升国家安全观念,参与到国家安全保护中去。

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提高国家安全法治意识刻不容缓。希望新时代青少年能了解深海安全相关知识,探索海底深处的秘密,为维护深海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6. 海洋战略产业

两大地缘战略区即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和海洋地缘战略区。

我国位于它们的结合部和世界地缘政治中心欧亚大陆大棋盘的重要板块之一。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边缘地带和太平洋西岸,背依欧亚大陆,面向浩瀚的太平洋,是连接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的核心枢纽。

麦金德认为,世界可以划分为几个大岛,欧亚非、南北美、澳洲(大洋洲),其中欧亚非为世界岛,在世界岛上居于顶端部分的欧亚大陆是决定世界的心脏地带。

7. 海洋战略的意义

我国海洋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当学术界90年代中期仍然在热烈讨论我国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关系时,1977年11月中国海洋大学率先在国内高校,最早成立了专门从事海洋文化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学术机构一一海洋文化研究所。

主要研究领域有海洋历史与文化遗产,沿海城市与区域变迁,海疆史地与中外关系,海洋文艺与产业发展。

海洋文化研究所的成立,无疑对我国海洋文化研究与发展开起了名正言顺的先例。

很多人对海洋的认知很浅,殊不知海洋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蓝色国土资源,是我国海洋战略的组成部分。我国社会各界很多人都需要补上海洋启蒙这一课,尤其是树立海洋国土意识,而培育全民族海洋意识首先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开展海洋研学旅行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

海洋研学

但20多年过去,对于海洋文化研究、进步与发展应该说是漫长的20多年,因为这些年海洋文化也时常被传媒提及或写进相关文件,但海洋文化的研究、进步与教育现状却一直不容乐观。

在教育部等11部门的指导之下,研学旅行教育势在必行,面对新时代、新海洋、新文化的新的历史形式下,提升海洋文化对研学教育的指导同样迫在眉睫。

一、关于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应该是一种主题教育活动,其研究与成人的研究显然不同。

我们看重的不是学生通过研究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而是让他们对研究对象的自然性、社会性、习俗、文化亲密接触,产生了解,感知历史、社会、自然的多样性,挖掘自身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从而传承该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中学

学中做

二、海洋研学教育意义与目的

研老师认为:海洋研学教育同样应该与国内教育实际和国情教育实际相结合,应该追求知与行、学与用、美与善、物质与精神相融合贯通的思想。

遵循叶圣陶先生"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的教育理念,遵循小学生体现"玩学(兴趣)"、中学生体现"行学(态度)"、高中体现“思学(精神)"的人之天性,寓教于广泛性与社会性意义,力求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寓教于思三统一的目的。

三、海洋研学教育宗旨

海洋研学必须坚持海洋研学与国内海洋文化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科普教育实际与现状相结合,有的放矢,创新发展。摈弃与意识教育无关,与传统教育无关的东西,克服居高临下直接格式化的误导,强化建设海洋强国主旨意识。

同时海洋研学教育要警惕游学教育格式化,避免流于形式,流于滥用,流于商业化,最终导致受研学者在本土找不到生存的意义,而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破坏性教育。

海洋研学必须坚持教育宗旨:海洋教育,中国时代,中国文化、中国主题。

四、海洋研学教育理念

文化对人的思想与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是民族特色与民族精神的代表,是历史归宿感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石。

什么是文化?作家梁晓声说的好: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什么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即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

海洋文化涵盖自然海洋与人文海洋两大部分,其本质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自然海洋指海洋科学知识、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与应用、海洋与海岸自然风光;人文海洋指海洋历史、信仰、文物、考古、收藏、博览、文学、书画、艺术、民俗和与海洋有关的古城、古村落、古遗址等人文景观。

生命缘于海洋,因而人类因海洋而生成和创造的文化都属于海洋文化。以海洋文化理念为指导,在海洋研学教育中对自然与人文应坚持科学与文化的统一,文化与传统的统一,传统与社会的统一,社会与精神的统一,力求全方位表现与传播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讲述好中国海洋器物文化层面对自然海洋认知的科学精神与实践的萌动;人文方面的衣食住行、语言习俗等。制度文化层面对自然海洋认知的科学思想萌芽、技术发明、舟楫之便、渔盐之利;人文方面的语言文字、渔家生活方式、社会与经济结构(古村落)、村规民约等。精神文化层面人对自然海洋的科学认识、科学实践、科学研究与发现等;人文方面的海洋观念、思想、意识、心态,文学艺术等。

发挥海洋文化引领作用与指导意义是世界海洋世纪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海洋研学教育的文化生命力将决定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时代,通俗、快捷、有趣更需要海洋意识教育与科普教育的普及、推广、创新和提升,而科普文化化,文化故事化将成为社会化的必然选择。

海洋研学教育理念:请老师走下讲台下海,让海洋知识走进生活。

8. 海洋战略布局包括

海权论是由著名军事作家马哈提出编写的一部军事著作。其核心思想是:

1、马汉引证英国在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中获得海上霸权的事实,来证明欲发展海权必须以强大的海军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权。而海军的目的在于会战,最终的目的是为取得制海权以控制海洋。

2、海权的发展属于外线作战,应以攻击为主。

3、拥有广大又富饶的海外殖民地及优良海港,有利于舰队补给、维修,对延伸海军战斗能力有很大助益。

4、丹麦的日德兰半岛与西兰岛控制北海与波罗的海的航道咽喉;直布罗陀海峡紧扼大西洋与地中海的交通;苏彝士运河为地中海与印度洋的海运衢道,若能掌握这些战略要地,就可发挥以海制陆的优势。

9. 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海洋教育是海洋经济发展中最基础的一环,海洋资源的重要地位令海洋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一个国家对海洋开发程度越高证明它经济发展水平越好,作为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加强全民海洋意识教育,储备未来海洋行业人才势在必行。

10. 我国海洋战略布局

国家海洋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包括中国的海域和岛屿。它的边界从辽东湾一直延伸到南海诸岛,总面积达到了约3,000,000平方公里。国家海洋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此外,国家海洋还是中国重要的海洋战略地位,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1. 海洋的战略地位

一是充分认清海洋的重要地位,从战略全局上关注海洋。

海洋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拓展的主要领域。同时作为“蓝色国土”和战略新疆域,海洋是融入世界的大通道。如今,海洋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和价值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更多国家从战略全局上关注海洋,把海洋作为立国的根本大计。中国已经成为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大国,海洋是支撑这一格局的重要载体。二是树立大海洋思想,全力建设海洋强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海洋战略从萌芽到发展,呈现出“生存—发展—强大”的路线图。进入21世纪,中国的海洋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海洋强国”,这是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三是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各种海洋挑战。向海则国兴,闭海则国弱。纵观历史,强国的兴衰变迁无不与海洋有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Baidu
map